生产部的年度总结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6 20:55: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生产部总结

2013年工作总结

今年生产工作已经结束,一年来,生产部依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序、认真地开展各项工作,但今年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因素影响,部分指标和前期计划存在一定差距,需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

生产部今年的完成指标如下:产季共加工26天,加工原料2940吨,生产成品克新品种:90.50吨,大西洋:254.555吨,夏波蒂101.825吨,共计加工产品446.88吨,完成计划指标的10%。共加工584小时,开机率为96.1%,低于97%基本标准0.9个百分点,吨粉耗薯大西洋6.05吨、夏坡蒂6.69吨、克新7.76吨,平均吨粉耗薯6.54吨,吨粉耗气21.34吨,吨粉耗煤4.56吨,吨粉耗水61.6吨,吨粉耗电401.9度,吨粉耗24.22吨,吨粉耗包装物40.3条。

下面就一年来生产部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车间的技改及检修工作

1、技改工作

为了提高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产能,2013年生产车间进行了5项技术改造,包括:原料计量称安装、低压配电PLC改造、车间废水回收再利用、包装成改造、进风系统增加活性炭过滤,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预清洗原料计量进行改进,以往采用容重累积法,考虑对原有计量方法误差大,不能够为车间承包提供准确依据,改为称重累积法计量,经过多次现场核准及调试,能够准确计算出所需原料实际

数量,掌握吨粉耗薯准确性,通过今年的使用是可行有效的,误差率在1.5%左右。

(2)、低压配电系统改造工作国产化,由于进口配件费用高,另外进货时间关系,坏了后不易修复影响加工,所以年初决定进行改为国产控制系统,通过今年的使用,程序运转正常,不过历年存在的变频器报故障问题仍未解决,已经将此问题反映给外放,于11月初将到现场进行解决。

(3)、废水回收:为了节能减排今年车间内安装了工艺废水回收利用系统,原本计划采用不锈钢管道和大功率电机,但为了最大化节约成本,采用了PVC管道,并利用车间原有电机,这样可大大节省资金,每天可回收利用工艺废水100吨,但通过实际生产来看,该工艺不能彻底解决工艺水回收利用,最好能增加一个蓄水沉淀池。

(4)、包装秤改造

今年为了解决包装堵料问题,车间内部自行改造,安装了一套电磁气动锤,可以灵活调节震动次数,经生产期实践,加工大片时包装口处未出现堵料现象,但由于今年加工期短,还有待下生产期继续验证。

(5)、进风系统经过近两年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车间内负压问题,并在秋季加工时,有效地对温度较高的干燥间进行降温,今年通过自主增加了活性炭过滤系统之后,生产车间工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清洗周期也有所增长。

2、检修工作

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检修计划执行,检修工作主要由班长及修理工完成,实行周任务制,每周一布置工作量,每周五进行总结分析,责任落实到人头,详细记载检修记录,检修、验收人员进行签字确认,同时进一步完善设备台账,使检修过的设备的每一个可见的零部件都体现在台账之中,做到有帐可查,生产期间继续实行设备巡检制度,由修理工负责,每2个小时对设备巡检一次,每班对所有设备注油一次,虽然今年生产期短,但机械故障率比去年降低2%,检修支出修理费及备品备件:30万元,低值支出5.2万元。

二、生产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稳定,针对以前存在的产品质量问题,公司每周一组织操作工、品控部召开产品质量分析会,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一一剖析,经过本个产季的摸索,产品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定。

(一)、定期对生产的现场进行监督检查,严防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对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下发,并要求相关部门按期整改,以扑灭影响产品质量的潜在威胁。

(二)、对化验室过程检测的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对不合格或接近临界值的指标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指导监督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三)有效地稳定产品蓝值:首先稳定蒸煮机存料量,将其控制在400-800秒之间产品质量稳定,存料时间越长,蓝值越高;其次降低干燥机的存料量,减少物料在辊上的存留时间,防止细胞破坏过多;再次漂烫及添加剂也寻找到了最佳参数。

三、严格开展岗前培训工作

于8月份,对生产的所有人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由公司聘请的技术顾问、品控部以及生产部对生产工艺及设备应用、公6S管理、食品安、现场管理制度及个人考核评优进行了讲解,全面实施“培训结果跟踪问效”制,建立培训档案,培训结束后,所有参加培训人员都要参加考试,合格者上岗,不合格者停薪待岗,继续参加培训,考试合格才可上岗,使培训工作真正成为公司的基础工作,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

四、开展个人考核工作

对生产部全体员工进行个人工作考核,实施打分制,每周抽查两次,由品控部及生产部共同对员工的行为规范、个人着装以及岗位业绩进行考核,每个月对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并与当月工资及年终评优挂钩,提高了员工自觉性,主动完成应做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五、开机率

今年产季共加工26天,加工原料294吨,生产成品446.88吨,共加工584小时,由于电器故障停机23小时,开机率为96.1%,较预期指标低0.9%,主要是由于电气故障居多,并且时好时坏,此故障从去年至今始终找到原因,为了下一产季能够顺利生产,目前已与外方联系于今年11月份到公司彻底解决。

六、各项能耗分析

(一)、今年的吨耗水、电、煤、汽均高出了预期指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各品种原料干物质均低于正常年头1-2%,干燥机下料薄,难

以提高日产量,平均日产量仅17.2吨,同时水、电、煤等消耗并未减少。

2、生产车间开机率低于预期指标0.9%也是影响吨耗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每次启停机器,干燥机会产生很多废料,并且严重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继续加强现场管理及岗位培训工作,并通过车间承包提高员工责任心及操作水平,提高煤燃烧率,降低煤耗。

(二)、三个班组生产量及产品质量分析

A班:141.95吨

B班:154.17 吨

C班:150.76 吨

合计产量446.88吨

A班:141.95吨

B班:154.17 吨

C班:150.76 吨

合计产量446.88吨

1、A班

水分不合格3.75吨,夹杂物不合格6吨,微生物不合格品8吨,不合格品共计17.75吨,占该班组产量的12.5%,2、B班

水分不合格品:2吨,夹杂物:8吨,微生物不合格品:10吨,共计20吨,占该班组产量的12.97%。

3、C班

水分不合格品:3.25吨,夹杂物不合格品:13吨,微生物品:20吨,共计36.25吨,占该班组产量的24.05%。

4、原因分析

(1)、水分不合格主要原因为以下几点:一是由于设备故障率高,造成干燥滚筒多次偷停,二是由于干燥换刀较以往频繁,据统计最多一班次换刀达24次,三是由于操作工换刀技能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2)、夹杂物不合格原因:由于蒸煮机控制不稳出现断料现象。由于干燥工换料不及时造成。停机换刀频繁。

(3)、颗粒度不合格:停机频率过高。

(4)、微生物不合格原因分析:员工洗手消毒不认真,管理存在漏洞。干手器未及时清理。环境卫生细菌指数过高,设备未及时清洗。

2014年解决办法:首先彻底解决电器设备存在的故障问题,提高开机率,使设备连续运转稳定,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员工的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工作,特别是提高临时工和干燥工的责任心,第三明年应做到不同品种单独存放,杜绝品种混掺现象。第四要加强现场管理、完善考核机制,确保做到人人有目标,人人守职责。

七、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1、严抓产品质量。首先对员工进行学习教育,对各项指标分解落实,关键控制点的掌握,做到现场应知应会,力争产品各项参数达

到客户要求,产品质量稳定。

2、控制各项消耗。树立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心,从一点一滴做起,厉行节约,从水、煤、电、原料、低值易耗品等方面进行控制,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奖罚分明,做到每周二次检查,每周一次分析研讨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整改缺陷。

3、根据今年原料情况,明年上一套板式洗薯机,使原料充分清洗,把可利用生产水全部回收再次利用洗薯,达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同时新建一座储水池(包括车间地沟改造),达到3000m³容量,有着长远效益。(2)在包装间上一台自动分级筛,将料仓储料分级再利用,可达增产目的,减少浪费,企业增收员工增效。(3)车间地沟盖板由于材质问题加之年久失修,现已损坏严重,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明年应采用铸造盖板来解决不安全因素。

3、产品标准控制:如水分控制7-8%,控制在±0.5之内,游离淀粉含量控制在6-8之间,蓝值在400以内,微生物指标符合行业标准。办法:首先是提高管理水品,加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信誉是企业发展基石。带领员工想办法、找差距,抓产品标准,了解工艺参数的作用,提高开机率在97%以上,现场检点工作要落实到人头,加强目标管理考核。严格执行每天保养制度及每3小时巡回检查制度,使员工发现问题能及时处理、修复。制定设备清洗制度,生产达15天开始清洗,这样既可以控制微生物指标,清除室内空气中细菌指数,又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是否存在异常。

第2篇:生产部总结

2011年工作总结及2012年打算

2011年,生产设备部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公司各单位的支持帮助下,坚持以生产为龙头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贴公司安全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围绕经济效益,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较好地发挥了生产部的调度与协调作用,较好的完成了公司和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对2011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生产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生产部门克服了源头生产车间调整合并、用户质量标准大幅提高、单品种需求量少、客户订单不稳定、模具更换频繁等困难,基本保证了产品的计划进度,2011年全年共完成:

1、铸件11459.138吨,较2010年同期12220.741吨同比下降

6.23%。

2、镀锌产品11048.924吨,较2010年同期11238.121吨同比下降1.68%。

二、产销协调方面:

1、生产调度每天对公司个车间生产数据进行汇总,掌握产品生产动态,合理调配生产。并对销售出库、库存品种数量及生产计划完成率进行统计、分析,销售动态;

2、积极与销售公司和外贸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根据订单与生产情况编制生产计划,坚持做到“周产销计划”,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调整日生产计划,在保证生产订单完成和销售所需的前提下,集中安排单品种生产,减少品种切换。

三、人员管理方面1、2011年因公司的管理需要,对生产车间进行优化调整,同时公司计划产品型号多样、交货期紧、计划数量小,生产设备部分老化,人员流动量增大,各岗位人员极不稳定,给生产各方面管理带来极大压力;

2、面对人员流动性增大的压力,生产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与生产车间协调,加强人员管理和员工技术培训,在人员流动性增大的情况下保证了公司生产任务完成。

四、设备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不断地完善了设备管理体系。在设备保养维修方面,根据设备运行情况,以及设备配件的使用周期,及时制定下达:设备定期保养和维修计划,并详细填写设备保养及维修记录,建立起各种台账。根据现有设备和财务部的配合,进一步完善了设备固定资产台账,做到账物相符。保持公司用电和燃气日常记录、交费工作。根据领导要求,及时与供电所沟通,降低了以前积压款项。为更好的规范外协修理程序,合理的控制修理质量和修理费用,补充完善了外协电机修理和机动车轮胎修补的有关管理规定。根据上级要求,对部分高耗能设备及时进行淘汰和更新,并达到上级的整改要求。

五、设备维修方面:

带领维修班和电工班全体员工,共同完成了公司技改项目,铸造生产线的建设工作,在运行生产中基本达到了要求。制造安装了东厂镀锌炉气路装置、除尘装置和酸洗装置。大修了铸造一车间、铸造三车间热风炉炉胆。改造了东西厂镀锌炉喷火嘴。对磨光班组的除尘管路、轴承室进行了修理更换。搬迁了铸二车间的电炉,使电力和电炉得到充分利用。

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对公司部分老化线路进行更换。对宿舍和外用电及时装表计量。及时完成了公司的其他另修任务。

六、安全生产方面: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安全生产办公室每周组织各单位安全管理员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督促进行限期整改。每月组织进行一次本部门培训教育。利用张贴标语和警示标志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燃。生产设备部门在过去的一年里,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知难而上、基本顺利的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生产设备部虽然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不足,结合2011年工作情况对2012年工作安排打算如下:

一、加强生产计划管理,提高计划编制的科学性,规范计划执行和加强计划考核考核,使公司的生产任务始终在一个规范有序的秩序下进行。

二、技术改造方面: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在制品及产品成品库存,加强对铸造二分厂流水线、铸造四分厂芯壳产品的生产监督力度,有效提高车间产能和产品质量。

三、加强流程控制,规范岗位生产现场管理,各生产车间之间产品交接必须以实物为准,杜绝报表数字不准确的情况发生,使产品计划编制与产品调度有一个准确的依据。

四、加强设备管理,确立“提升设备综合效率,发挥设备效能”为核心的管理理念产,对传统设备管理方式进行创新。(1)继续加强以人为本的培训,对设备操作人员、设备检修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2)加强对重复责任事故的考核,加大因操作责任造成设备损坏事故的考核力度。

面对2012年,我们生产设备部将团结协作,克服存在不足之处,提高工作质量,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我们最大的努力。

生产设备部2011年2月10日

第3篇:生产部总结

环境状况、能源管理分析报告

2008年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技术改造,增加品种,改进质量,降低消耗,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理念,坚持管理与技术创新,企业生产建设和能源节约协调发展,促进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8年,公司共生产各类机床××台,电能消耗总量为××万度,万元产值能耗为×元/万元,同比下降2%,单耗水平低于全国同行平均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回顾2008年节能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建立能源节约管理体系。建立公司到各事业部的能源节

约管理网络,分层次开展能源节约活动。

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责任、奖惩体系。公司制定和完善了

节能、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管理制度。完善了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的指标体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生产部总结

一、保证生产,满足销售,产销协调

1、针对旺季销量大,供应商产能不足,采购周期延长的情况,根据销售计划,滚动下单采购包材,确保生产,满足销售需求

2、对于节假日,特别是春节等重大节日,销量变化快,品种结构不容易把握的情况,积极与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区域生产技术部等相关部门沟通,进行产销协调,做好节前备货工作,满足市场需求

二、深入现场,合理安排,节能降耗

1、深入车间一线,每日跟踪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

2、合理安排节能降耗。包装生产和糖化投料进度统筹安排,降低蒸汽消耗;瓶装线生产时安排夜班开始白班结束,降低洗瓶机和杀菌机蒸汽消耗,2013年余杭厂蒸汽消耗231.8公斤/千升啤酒,区域排名第二。根据销售计划,合理安排投料计划,控制发酵液库存,降低电耗,2013年余杭厂动力电耗2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生产部的年度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产部的年度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