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欣赏《春江花月夜》散文
欣赏《春江花月夜》散文
收看电视节目,正值音乐电视播放民乐曲,是耳熟的民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舒曼的音乐配以美丽的画面,再次引起欣赏兴趣。《春江花月夜》本是古代乐府《吴声歌曲》名,曾为古代帝王表现宫廷生活的乐府题目。据史载,陈后主(陈叔宝)、隋炀帝(杨广)都曾经创作过《春江花月夜》乐府,只是,陈后主的《春江花月夜》原词已经失传,而隋炀帝的《春江花月夜》原词则保存了下来,其词曰:“暮江平不同,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共星来。”词意表现出一幅春江月夜花林流水的美妙图景。后来,《春江花月夜》乐府题目逐渐成为后代文人的诗歌创作形式,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春江花月夜》应该说最为著名,其用这一乐府题目创作的《春江花月夜》,将春江月夜花林流水的情景表现到极致,因而引起后人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以孤篇压倒全唐”。它细腻地描写了春江、流水、月夜、花林的美妙景色及在此美妙景色之下游子思妇的悠悠情思,是一首景中有情,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的赞歌。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已经不是乐曲,只是借乐府题目创作的诗歌,吟之咏之欣赏之,让人从中领略到明月清风下的江水花林之美妙景色,也品味出委婉缠绵的相思情怀。
电视机前,倾听优雅的.乐曲,静观美丽的画面,字幕标出乐曲的演奏介绍表明《春江花月夜》是由琵琶曲《夕阳箫鼓》改编而来的。对于《夕阳箫鼓》,也曾欣赏过,也从电视的字幕上知道《夕阳箫鼓》是根据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的意境创作的,但是,最后字幕还是表明,乐曲的意境是描绘春夜的静谧、江面荡舟、花影摇曳的春江景色。《春江花月夜》则是现代人于1935年在《夕阳箫鼓》的基础上改编而成,从琵琶曲演变成缠绵悱恻的民乐合奏曲,而从《春江花月夜》的曲名称及音乐电视所配以的画面分析也感觉到,乐曲所体现的是春天迷人的景色和缠绵的情思。而欣赏音乐电视《春江花月夜》,不管从乐曲的旋律,还是从美丽的画面看,由《夕阳箫鼓》改编而来的《春江花月夜》当然也不能离开原来的意境,其所表现的都是“春”:乐曲先以乐队和声背景,以琵琶由快渐慢的挑弹拟鼓声开始,然后是箫管以轻巧的打音吐唱旋律随之,两种乐器,一种颗粒型的拨弹短音,一种绵长型的吹奏长音,随着音响对比,电视画面上则展现了春江之上动与静的图片镜头。这样的乐声配合镜头画面,则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的“春江”的意境非常吻合:诗歌开篇就点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写的正是春天悠然的景色。而随着音乐的推进,各种乐器错落有致的配合,乐队进入全奏,随着乐曲委婉的旋律,流畅的节拍,春江上微波荡漾的美妙情景随之得以全面地展现。这就已经完全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中所描写的画面,电视画面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拍,微波荡漾的春江画面及春江的宁静景色细腻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音乐电视的最后配以的画面则是一幅水面浩渺江水空濛的镜头,这也正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结束诗句“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夜风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电视机前聆听赏心的乐曲,细嚼悦目的画面,仿佛也身处春江花月夜的境地:春江之上,夜色宁静,微波荡漾,花好月圆,心情此时得到了净化。聆听乐曲《春江花月夜》,咀嚼古诗《春江花月夜》,感动着悦耳的乐曲,吟诵着感人的诗篇,陶醉于动人的画面,听之吟之并观之,由不得赞叹:棒极了!
第2篇:春江花月夜散文欣赏
春江花月夜散文欣赏
1.春
一夜东风轻拨弦,吹绿了柳丝,吹来了轻柔的花香。深院重重,屋檐上的草绿了,风扑面,几分湿润,几分温柔。
紫燕归来,双双唤,殷勤处,叠叠细语,又尾尾相碰。燕儿嬉笑,珠帘悄卷,推开的旧窗户,伸出了俏生生的脸庞。
窗前的迎春花儿,娇媚的黄色,芬芳淡淡。而远处的青山,透出了绿意。
春是一抹,明媚的色彩,温柔了眸子。春是一种,软软的思念,那人在远方。
合眸悄聆,泉水在汩汩地流淌。合眸悄思,心绪又柔柔地流淌。
娥眉婉转,眸眼盈盈,春光满园,一幅静谧的画,无声里,展开。想念的人,在远方……
2.江
她喜欢一人看那江面,静谧。江波粼粼,或舞动似练。或奔腾如马,滚滚地,跳跃着,浩瀚。
清晨,坐在江边,听朝阳与大江的对话;傍晚时分,彩霞西去,江面粼粼着红色的光,灼灼地闪烁;夜晚,月色下的江面,默默地深沉。
江的温柔,江的热情,江的快乐,江之希望……
因为怀抱着水的胸怀,因为期盼着太阳的梦想,因为倾听着明月的心声,因为与天空遥遥相望,因为……
于是,江水充满了女子般的柔情,又满载了男子的豪情。东流去的江水,有女子柔柔的泪,又有男子激情的汗水。
坐在江边,悄然地无声,忽然就听见,江的心在跳,江的叹息耳边,大江的呼唤梦中……
那,想念的`人,在远方……
3.花
一花一世界,一生为一人。
花有千种,更有百态,每种花都有自己的色彩,每种花都有自己的姿态。有的热情似火,有的冷静如水,有的鲜艳美丽,更有的朴实无华……
花有花骨,花有花心,花有花影,花自有风彩。红尘里的花,不管你是最艳的红,还是最淡的白,开出自己风格的,才是最美的花;开出自己的味道的花,才会是最耐人寻味;而拥有一颗欣赏别人、自强不息的心,才是最美的花。
女人如花,也有如花的容颜,如花般的心灵,更有如花般的风彩。红尘里的女子,不管你是娇艳迷人的,还是端庄肃雅的,还是朴实无华的,只有在自己的命运里,生活出自己的色彩来的,才是最美的。而具有一颗善良的,温柔的,包容的,坚强的心的女人,更是最美的女子。
女人如花,更有花对春天的期待,一生只为那一人,默默地绽放,默默地等待,默默地相守,又默默地老去。
思念的人在远方,思念的人为了家的爱,在努力。红尘皆过客,生命只是点缀红尘的细小离子。花之世界,人之等候,是人间的景色,更是不老的传奇。
花开花落,是轮回境内的一种幻,女人的一笑一颦,又悄然地在人间,把心痕留迹。
流光淡去,褪去了朱颜,星落青丝,那一刻,镜里的人,无声,而一抹淡淡的微笑,楚楚。
窗前的花朵,伴着自己年复一年,而思念的人,在远方……
4.月
秦时明月,今时的人。
月有眸波,千年里安然地欣赏人间。今时的人,仰望明月,多少感慨。不管是乡愁,羁旅,还是思念,月色里的人,都会有着淡淡的愁绪,微凉的情感。
阴晴圆缺,千里共赏一轮明月,厚重的情感,让人间缠绵又痴醉。月在你眼中是分离,在他眼中是长久,而在她眼中又是思念。人间景色,朦胧的光中,泪微。
少年时代看明月,是荡起的小船,会有调皮及轻松的感觉,月光里,悄然依靠着一家人的欢笑;青年时代看明月,月光里有美丽的家园,有相依的身影,更有明媚的笑容,是剪不断的思念伴年华;中年时代看明月,月光里的冷暖,多少泪光盈盈,等待的心,想念的心,在忍……
是否记得,曾经相约,白发上的月光。遥想多年后,长发银丝,仍能回眸一笑。长久的思念,伴月光,融落在银丝长发里,无始无终。
月亮仍在天边,而月光在心上,悄然地起舞……
5.夜
夜色如水,路灯昏黄。
行走的人在夜色中奔波,带着红尘的牵挂,带着尘累,继续行走。寂静的夜晚,远方的家人,伴着思念、希冀,还有疲惫,继续行走。
星星在窗前,夜呀,请把梦带给床上的孩子,给他一个童话的梦境。梦境里,有妈妈的笑脸,爸爸的拥抱,还有外婆的歌谣。
月亮在窗前,夜呀,请把梦境带给,家中安然睡眠的人,让她好好休息,扫去疲惫及尘嚣,内心安宁;希望她不要在所有的等待中孤独,不要因为别离而难过……
夜色如梦,路灯昏黄。行走的人,仍在夜色中奔波。这样寂静的夜晚,容易想象,容易思念,容易想起远方的他……
第3篇:《春江花月夜》欣赏
《春江花月夜》欣赏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这里的“海”是虚指。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
第4篇:春江花月夜散文
春江花月夜散文
【一】曾经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秋去春来,岁月变迁,已数不清多少静美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消逝,眼看着春意阑珊,想挽留,却发现自己无能为力。
一个人,站在春潮澎湃的江边,听涛声阵阵,渺无边际。江风吹起衣襟,青丝如墨在风中飞扬,浅浅地染着月光,如覆着淡淡白霜。
曾经琉璃世界白雪红梅鲜衣怒马少年时,而今,风尘荏苒红颜沉寂昔日少年今日老,只能轻轻叹一句,流年似水,似水无痕。
凝眸,月影婆娑漫天飞舞,跌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倾洒在生满花草的原野上,像细小的霰雪,茫茫然,被风吹散,不知飘向何方。
江流绕着芳草香花流淌,四处涌动着淡而清新的馨香。江清月近人,月光柔婉曼妙,静静碎在波心,一切唯美和谐,让人流连,也让人沉醉。
白衣胜雪的男子站在水畔,任凭轻盈的月光在掌心轻舞,淡雅的花香缠绕在指间,如一缕丝绸倏然滑过,那
第5篇:欣赏春江花月夜有感
欣赏春江花月夜有感
春江花月夜,中国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名诗,描绘春天夜晚江畔的景色,词句优美,被称为是“孤篇盖全唐”的杰作,闻一多称之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诗以春晚的潮水暴涨,明月升起开头,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潮生明月。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景色动人的生命。月光照耀千万里,哪处的春江没有明月的朗照?江水绕着充满春的气息的原野转过,月光也泻在开满鲜花的树林上,就像是树被撒了一层白雪。我真的很佩服诗人,一开篇便就题发挥。巧妙的把“春江花月夜”五字化为一个神话般的场景,创造了优美恬静的氛围。
江天一色,澄清的`天空只有一轮孤月。诗人陷入了沉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的思绪不仅仅只停留在月亮上,他紧紧地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人生代代无穷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