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说教材
《笔算乘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
第一课时
笔算乘法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学生在已掌握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对容易一些。
数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个因数是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积的定位。
2、通过两位数乘三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对比引导学生归纳出一个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规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顺序。
难点:一个因数是两位数乘法的积的的定位。
说教学互动环节
1、旧知铺垫:
引导学生回忆两位、三位数、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
复习旧知:一方面巩固学生的知识,一方面为本节课的新课学习做铺垫。
2、点出例题:
让学生审清题意,认真思考,先独立估算,再交流探索。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自己很容易列出这道算式,启发学生,让他们自己建构知识,交流探究出
“145×12”知道这是一个新内容。先让学生估算,并说出估算方法。让学生经历运用两位数三位数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乘法计算的运用价值,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自己探索交流处“145×12”时,问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根据什么列竖式计算的?290表示什么,145又表示什么。这一过程学生经历了探索,掌握了三位数两位数的算理和积的定位。
3、巩固练习
当学生自己探索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式时,这一内容还不够扎实,所以及时给出练习,学生思维得到更深刻的认真!
给出四道练习题,都是三位数乘两位数,让学生分小组上台版演,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集体订正,加强学生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掌握,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迁移,类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
再巩固
我设计了三道:“小马虎”做的题目,让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小马虎”的`计算可能就是我们学生中容易犯的错误,这样为我们的学生提了醒,当学生找出了“小马虎”的错误时,是快乐的,可能有类似的学生得到了提醒。
4、课堂小结
学生简要回顾,叙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感受所学的知识价值。
反思
本节课得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探索的空间,注意了学生的互相交流,启发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在这里教师创设情意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独立思考,讨论、探索。引导学生自己能发现问题自己解答,教师适时引导,循序渐进,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知、探索的能力。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
第2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练习题
一、笔算下面各题。
221×16 307×26 183×15 135×24
408×25 315×47 508×15 58×91
2二、列式计算。
123的35倍是多少? 13个450相加得多少?
三、列式计算:
1、两个因数分别是72和8,积是多少?
2、如果把因数8改成80,800,积分别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四、解决问题:
1、学校要为运动员添置服装,其中上衣每件126元,裤子每条88元,如果添置12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2、小明每分钟打字110个,从10时到10时25分,他一共打了多少个字?到10时35分他能完成4000字的打字任务吗?
第3篇: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笔算分类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笔算练习
姓名: 班别: 分数:
例:145×12=1、135×12=2、176×46=3、325×26=4、237×83=5、322×35= 例:54×145=6、36×254=7、83×217=8、43×129=11、12×124= 14、85×142= 160×30=19、180×50= 360×12=24、320×16= 36×120=29、23×340= 30、106×30= 34、305×50= 例:73×207= 39、18×103= 9、32×164=12、85×215=15、16×134=17、220×40=20、290×30=22、390×14=25、280×15=27、18×230=30、27×150=32、206×40=35、108×90=
第4篇: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回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实施整个过程,自己收获很多。
几点收获:
1.计算教学中的知识迁移可以将整个计算知识体系中相关连的知识融会贯通。本节课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做一个知识迁移,迅速的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的算理和方法两个重难点突破,学生既容易理解掌握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大量的计算练习是学生掌握计算知识的必要手段和途径。在教学中我共设置了四个不同层次的练习:模仿练习巩固练习
第5篇: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60页例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经历竖式的形成过程,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多样化的算法中能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体会成功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归纳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学习数学的成功感。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教学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笔算乘法策略的形成过程。教具、学具准备:有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复习
播放课件
第6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乘法笔算练习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除法乘法笔算练习题
姓名: 班别: 分数:
要求:每天六题(三道除法、三道乘法,每天的最后一道除法需要进行验算。
92÷30=
30÷10=
64÷30=
408×69=
85÷40=
19×708=
701×91=
93÷30=
703×59=
88×706=
620÷20=
142×45=
140÷30=
150÷20=
565÷80=
409×26=
312÷60=
294×60=
908×21=
364÷70=
350×45= 34×209=
352÷50=
740×28=
84÷21=
69÷23=
324÷81=
706×45=
245÷71=
324×46=
34=
64÷22=
768×36=
876×27=
350÷51=
908×40=
109×
196÷39=
185÷37=
272÷69=
304×29=
90÷29=
429×87=
第7篇: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购书的录像或画面、练习十五第1.3题)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选一题,说一说笔算过程。
2.口算下面各题。
20×430×650×580×
440×690×570×360×7
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465263872174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开始前,可进行
第8篇: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页例3.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接近整十数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会用这种试商法进行有关的笔算。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购书的录像或画面、练习十五第1.3题)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
选一题,说一说笔算过程。
2.口算下面各题。
20×430×650×580×4
40×690×570×360×7
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465263872174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