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贤治《看灵魂》阅读训练附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5 08:06: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林贤治《看灵魂》阅读训练附答案

林贤治《看灵魂》阅读训练附答案

①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②风景是人类闲居或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希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 不是看风景了。

③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至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④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无端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寥。日落黄昏,雨打梨花,都会被风流倜傥的才子看出血泪来。所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或“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或“一树梅花一放翁”,都是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

⑤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与其看风景,我想,不如就看灵魂。

⑥我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哪一片大陆会比惠特曼更辽阔。在他那里,群山耸立,河川奔流,大路箭一样射向远方。在他那里,所有动植物都因为人迹的出现而充满生气,既有疾蹄,巨翮,强壮的枝柯,自然也有知更的啼唱,紫罗兰的芳馥,繁密的草叶在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在哥尼斯堡,那个喜欢散步的智者不是仰望灿烂的星空,就是俯视自己的内心,俯仰之间,摸索着通往人类的哲学道路。康德是一个宁静的湖,因为浩瀚,致使有翻卷不已的波澜也全被人们忽略了。灵魂的博大使人敬畏。爱因斯坦飙风似的在宇宙间往来驰骋,虽或不见形迹,但在日后的圣殿的废墟中,却不难发现他的存在。

⑦我热爱英雄的灵魂甚于太阳,我为他们庄严、热烈而慷慨的照临而常怀感激。在历史书里,我认识斯巴达克斯。如果说第一个神是普罗米修斯,那么,斯巴达克斯就是第一个人。自从他和他的兄弟握紧扭断的锁链而躺入血泊,被侮辱被损害的人们由此不再相信眼泪。马尔克斯曾经描画过一位“迷宫的将军”,那是玻利瓦尔,他勇敢地放弃了从殖民者手中夺取的可以垄断的权力。由于目标过于远大,结果无人追随,在他所做的自我流放的无比孤寂的旅途中,我读懂了内心的坚强。我喜欢这个外形枯干而灵魂丰满的人,他是不屈的抵抗者、解放者,而不是征服者。我猜想,英雄的灵魂是由爱和意志所构成的。有两个生活在囚狱中的汉子康帕内拉和葛兰西,为了守卫梦中的太阳城,他们先后战胜了无尽的酷刑、子弹和时间。当我知道他们同是意大利人的时候,是何等地惊服于人文思想的伟大啊!圣地佛罗伦萨,产生了又养育了多少伟大的灵魂!

⑧有这样一些英雄,人生在战场和牢狱之外,却一样作无休止的抗争。他们的力量,仅仅留在纸片上,画布上,留在不可触及的动荡的旋律之中。

⑨矮小的贝多芬,以他旋风击电般的音乐,扼住命运的咽喉。米勒毕生以农民的身份抵抗巴黎精致的画室艺术,决不肯在自己的土地上让出哪怕是木鞋大小的地方。对于上流社会,他有一种宁静的藐视,当人们向他啧啧描述王子命名仪式的.壮观场面时,他感叹道:“可怜的小王子!”然而,他笔下出现的农民,一个个是圣徒般的完美。在铜黄色所铺设的同样的宁静安详底下,分明隐藏着另一种情愫,一种难言的心的悸动……

⑩我爱看灵魂。在风景那里,我纯然是一个陌生客,始终无法变做其中的一株树,一只鸟,跟随它们一起摇曳鸣唱,而一旦与灵魂相通,便当即为它所缠裹,无从回避那人性的无言的呼喊与倾诉。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惟灵魂使人奋起,逼进,正直地站立着。

7.第③段中,“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文章题为“看灵魂”,却先写“看风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9.(2分)曹操、苏东坡等人在“看风景时看到了自己”,下列诗句中表达与他们相似感慨的一项是( )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C.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0.第⑤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作为人类而崇尚自然是不可思议的”?( )(2分)

A、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沉迷,因此人类不该崇尚自然。

B、人类在看风景的时候,最后总要面对自己,因此“不可思议”。

C、人类灵魂的宽广博大是自然风景所无法比拟的,与其崇尚自然,不如崇尚伟大的灵魂。

D、崇尚自然是对人生的逃避。

11.作者在文中列举了斯巴达克斯、玻利瓦尔以及贝多芬、米勒等人的例子,他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2.作者在描述美国诗人惠特曼时,通过对他诗歌意象的铺陈把诗人的精神世界展现出来,请你参照这种写法,用100字左右介绍一位中国诗人。(5分)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二)7.人在欣赏风景的时候,可以暂时忘却人生的烦恼和不快,(2分)但临到最后,人总要面对自己(1分)。 8.说明风景使人在静止和优雅中瘫痪、隐遁和沉迷(1分),反衬灵魂使人奋起、逼近、正直地站立(2分)。 9.D(2分) 10.C(2分) 11.他们都是英雄,有由爱和意志构成的伟大灵魂。(2分,突出灵魂)不同之处是抗争的方式不同(1分)前两者用鲜血和生命进行顽强的抗争,后两者用艺术作品表达内心的感情(2分)。 12.略(5分)

第2篇:林贤治《人间鲁迅》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贤治《人间鲁迅》阅读练习及答案

【林贤治《人间鲁迅》原文】

一个可以由此得生,也可以由此得死的时代是大时代。大时代总要产生巨人。

鲁迅是巨人。他不是帝王,不是将军,也无须舞权杖。作为旧世界的逆子贰臣,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他把对于民族和人类的热爱理解得那么深沉,乃至他的目光,几乎只让人望见直逼现实的愤怒火焰。数千年的僵尸政治,“东方文明”,专制、强暴、虚伪、保守和蒙昧,都是他攻击的目标。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他虽然注意实力的保存,却不惮牺牲自己,必要时照例地单身鏖战。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中国的思想文化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赢来众多的“私敌”,没有一个像他一样招致密集的刀箭,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获得更为辉煌的成绩。他所凭借的仅仅是一支“金不换”,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

在他身后,自然要出现大大小小的纪念物、石雕、铜像以及传记,可悲哀的是:当再度被赋予形体的时候,这个始终屹立于人间的猛士,却不止一次地经过有意无意的铺垫与厚饰,成了奥林匹斯①山上的宙斯②。

平凡的伟大者真正的伟大。鲁迅是“人之子”,人所具有的他都具有。正因为他耳闻了愚妄的欢呼和悲惨的呼号,目睹了淋漓的鲜血和升腾的地火,深味了人间一切苦辛,在他的著作中,古老而艰深的象形文字,才会变得那么平易,那么新鲜,那么富于生命的活力。

这样一个毕生以文字从事搏战的人,他的形象,其实早经文学本身表达无遗了。世间纪念物,丝毫也不能为他增添或减损什么,无非是后人的一种思念而已,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都不需要!”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的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的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

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浓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注:①奥林匹斯:希腊东部的一座高山。古代希腊人视之为神山,希腊话中的诸神都住在山顶。②宙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威力无边,是诸神和人类的主宰。

【练习】

12.指出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具体含意。(3分)

“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说:“鲁迅是巨人。”根据文中内容,请简要说明理由。因为鲁迅具有: _______(4分)

14.从文中找出与下面词语相照应的语句。(2分)

“最有分量的东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意思是:一个可以使人为它而生、也使人为它而死的时代,是一个有志之士大有作为、创造辉煌业绩的时代。

B.作者认为:鲁迅的伟大早经他的文学本身表达无遗了,而后人为鲁迅所造的石雕、铜像等纪念物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不能为他增添什么或减损什么。

C.鲁迅没有把一个充满光明、幸福的.美好世界描绘给人们,却以炽热的革命战斗精神感召着无数革命志士,他的思想成为鼓舞人们战斗的光辉旗帜。

D.本文多处采用对比手法,如将鲁迅与帝王、将鲁迅与奥林匹斯山的宙斯对比,将平凡与伟大对比,从而表现了他的伟大的人格与伟大的思想。

E.题目“人间鲁迅”表达了作者在文中的观点:世代为人所敬仰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学家鲁迅,是人而不是神。

【参考答案】

12.号召并引导众多的被压迫的青年人起来反抗旧世界。

【解析】试题分析:结合后面“他教奴隶们如何反抗,如何“钻网”,如何进行韧性的战斗”就可揣摩出这句话的含意。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结合语境理解。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1)伟大的人格;(2)战斗的精神;(3)超人的殊勋。

【解析】试题分析:揣摩第1段中“惟以他的人格和思想,召引了大群年轻的奴隶”“在一生中,他呐喊过也彷徨过,甚至在横站着作战的晚年仍然背负着难耐的寂寞,但是从来耻于屈服和停顿”“便在看不见的但却是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就可概括出称鲁迅为巨人的原因。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4.对真理的渴求,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本题要抓住题干要求中“最有分量的”这一关键词,揣摩倒数第3段中“如果它所激发的不是对真理的渴求,不是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而是宗教式的膜拜,那么毋宁说:‘我们都不需要!’”这句话就可领悟出“对真理的渴求,奔赴生活的勇气和变革现实的热情”。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5.BD

【解析】试题分析:B“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理解错误。D“本文多处采用对比手法”理解有误。应为衬托,突出鲁迅的伟大。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第3篇: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附答案

湖心亭看雪阅读训练附答案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句中划线的字。

①是日更定( )②余拿一小船( )

③长堤一痕( )④客此( )

2.用现代文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看灵魂阅读答案

看灵魂阅读答案

灵魂指生命;人格,良心;精神、思想、感情等,也比喻事物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看灵魂阅读答案 ,欢迎阅读。

看灵魂

林贤治

人与自然比邻而居,遂得以常常看风景。

风景是人类闲居静处时,对自然的一种选择。所以陶渊明有南山,梭罗有瓦尔登湖,高更有塔西提岛。即如火山、海啸,也须在不相干的远处,才能观赏到蜿蜒流畅的美丽。列维坦在崖头看海,放声恸哭,其实那已经是病,不是看风景了。

人生多辛苦。看风景是人生短暂的中断,是不带惊恐的逃跑。一直逃到踪影全无时,便是古来的隐者。

结庐在人境而无人世的烦忧,或许是令人神往的吧?然而可惜不能。威猛如魏武,当月明星稀之夜,尚有无枝可依的喟叹;豁达如东坡居士,月下访友,看庭中积水空明,树影绰约如藻荇交横,竟也无端兴起时不再来的寂寥。日落黄昏,雨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世说新语.贤媛》阅读附答案

《世说新语.贤媛》阅读附答案

阅读与赏析。

①许允为吏部郎,多用其乡里,魏明帝遣虎贲①收之。其妇出戒允曰:“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既至,帝核问之,允对曰:“‘举尔所知’②,臣之乡人,臣所知也。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如不称职,臣受其罪。”既检校,皆官得其人,于是乃释。允衣服败坏,诏赐新衣。初,允被收,举家号哭。其妇自若,云:“勿忧,寻还。”作粟粥待。顷之,允至。

②许允为晋景王所诛,门生走入告其妇。妇正在机中,神色不变,曰:“早知尔耳!”门人欲藏其儿,妇:“无预诸儿事。”后徙居墓所,景王遣钟会看之,若才流③及父,当收。儿以咨母,母曰:“汝等虽佳,才具④不多,率胸怀与语,便无所忧;不须极哀,会止便止⑤;不可少问朝事。”儿从之。会反,以状对,卒免。(选自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虎贲(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林贤治《看灵魂》阅读训练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贤治《看灵魂》阅读训练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