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5 08:01: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在紧张、忙碌而有序的工作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已悄然走入了尾声。在这一学期里,名师工作室在区教育局、区进修校各项精神文件的指挥下,在区进修校语文教研员张虹老师的指导下,在各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全工作室老师共同努力,顺利开展了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本年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计划领航,为工作室健康发展谋篇铺路。

工作室根据区《名师工作室管理条例》、《第二轮学科名师工作室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本着充分发挥名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的目的,特制定工作室的发展规划。规划内容包括工作室成员介绍、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要点和工作机制等内容。其中工作目标是使到工作室真正成为教师“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工作要点包括:制定成员成长规划和自我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学习,提高理论素养;狠抓课堂教学,努力形成风格;积极从事科研,提高自身品位;实行导师培养和成员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制度;开辟博客,建设教学资源库。

为了落实好工作室的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工作室的活动内容,在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又制定了工作室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计划详细列举了每个月份工作室需要做的具体事项。例如:2016年3月召开首次工作室全体学员会议,明确各自的职责、任务、及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等内容;4月参加区第二轮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大会并学习专题讲座《名师应具备的能力与标准》;4月中旬举行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暨课题申报培训学习;5月在xx中心小学举行名师工作室“三送”下基层研讨活动暨师徒结对子仪式。

二、分工合作,精心筹备落实各项教研活动。

从3月份工作室成立到现在,短短三个月,工作室举行的较大型的,具有辐射片区影响力的活动一共有两项。这两项分别是;4月中旬在大洋小学举行的名师工作室第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暨课题申报培训学习,还邀请区教研员来参加赠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王立群老师、韩小琴老师的公开课、老师的讲座让大家深有感触,明确了“聚焦课堂,高效教学”意义和要求;5月在xx中心小学举行的名师工作室“三送”下基层活动。本次活动工作室的赖心萍老师、老师同课异构了《夸父追日》,詹毓兴老师和xx赤水小学的马小玲老师教学了《威尼斯的小艇》均获得了大家的好评,林英老师的讲座《让学生在写作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以自己的平时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也让大家获益良多。这次活动还举行了师徒结对子仪式,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能在学习、研讨、交流中得到提高。这两次活动计划周密、准备充足、过程精彩,活动后,工作室成员进行了及时反思、总结,并完成微信和博客的宣传。这样,每次的学习成果都有了一个集中的展示,也加强了工作室成员的学习信心和动力,大家通过听课、评课、反思,自身也因此获得了很多启发,达到了交流成长的目的。

三、细心引导,关注工作室成员的成长与反思。

过去一学期,通过名师工作室这个平台,各成员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老师的论文《重视语文能力培养,提高读的实效性》在《福建教育》发表汇编;曹洪平老师的论文《如何让作文课“活”起来》在区进修校“写话.习作”课题解题活动的论文集中发表,《班级管理之点滴》论文在区教育教学论文征集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汤瑜仙老师的“青蓝相济,携手共进”报道在龙津书香刊物上发表。工作室成员发挥了她们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强的优势,纷纷在校各类活动中分享自己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指导了结对子老师的各级公开课,给了青年教师以极大的启迪,为她们的业务水平的提高指明了方向,帮助她们站稳讲台,少走弯路,快速成长。同时,工作室为年轻教师创设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的平台,开办了教师教育沙龙和读书交流会活动。师徒共同学习,互相交流,真正实现了师徒相长,和谐共进。

四、搭建平台,积极组织申报研究课题。

工作室成员积极向区进修校申报了《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策略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构建小学生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等课题并均已在区“十三五”名师培养工程重点规划课题立项。

五、创新意识,多渠道分享优秀资源。

为了加强工作室成员的交流和资料的整理以及对外宣传。定期更新工作室动态,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交流教学教研活动,工作室学习期间制作活动简报上传。

回首一学期来走过的道路,感觉到的是充实与快乐。名师工作室这个团队呈现着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青年教师在学习时学到了经验,得到了提高;名师在传授时发现了不足,补充了自己。同时缩小了名师与青年教师之间的距离,青年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研究中,名师也虚心听取青年教师的新的教育理念,工作室内形成了一股互帮互学、积极创新、共同前进的新潮流。正如工作室里有人说过:“通过与名师接触、交流、学习,觉得自己研究的脚步再不会停歇,觉得自己更要豪情满怀地学习、反思、践行。展望下一学年的工作,我们充满信心。工作室里有这么多有思想有能力的青年教师,我们这个工作室一定会更进一步地开拓创新,取得更大的成效。

第2篇:学年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2014学年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2014学年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根据《小学名师工作室建设及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工作室充分发挥本工作室省级、中心级名师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以中心整体计划为指导,进一步做好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中引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成员们立足所在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一、工作室上半年主要工作1、4月4日,中心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挂牌仪式在X小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X小学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主任以及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及学校教科研组长、历任名师和青年教师代表。挂牌仪式后由张建琴主持了名师工作室第一次会议,会上组织学习了工作室制度、三年规划、本学年计划,制定了《1+1工程实施方案》《2014骨干教师梯队培养计划》。《工作室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建立了工作室博客及工作室qq群。根据教师所在学校进行了师徒结对。并对近期工作进行了安排。工作室除中心招募的八名成员外又吸纳了咸阳子校和泾渭小学的四名青年教师,这十三名成员回校后制定了本人《三年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工作室成员校本研修计划》《1+1工程青年教师学习成长方案》《1+1工程师傅指导方案》,已经上传至工作室博客。

2、依托课题研究,提升成员的教科研水平。全体成员积极参与所在学校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引导,围绕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覆盖率100%。全部负责或参与了省级或中心级或校级课题研究,每位成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并于五月份针对高效课堂构建中小组学习低效问题以工作室名义申报了中心级课题《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成员们积极搜集资料,献策出力,完成了课题申请工作,并已上报中心。

3、扎实开展网络教研,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从四月份开始每月的第一个星期早晨九点定期进行网络研修研讨交流活动。由工作室六位核心成员ABCDSE流进行主持。每次活动都有主题,四月份《古诗词教学之我见》、五月份《如何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六月份

4、工作室积极进行课例研究,促进成员专业发展。以课堂教学研磨为平台,不断提升成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与艺术水平。四月分针对古诗词教学开展了一课二上式课例研究。工作室成员A自己准备了一节古诗词教学课《乡村四月》,工作室成员进行了观课议课,之后A教师根据成员建议再次备课执教《乡村四月》,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授课水平。四月份、五月份进行了助长式课例研究。B执教《小露珠》,C执教《一面五星红旗》,D执教《生命生命》她们师徒结队,针对同一课例进行集体备课,由徒弟执教,工作室其它成员对课堂进行观察评价,对课例进行二次备课,徒弟再执教,再观察评价,再次执教。通过具体的课堂评价的各个纬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迅速提高青年教师把握教材和掌控课堂的能力,从而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执教能力。九月份、十月份工作室准备开展接力式课例研究。由名师工作室成员就一节课进行集体备课,由一名成员执教,全体成员进行听评课,再由第二位教师执教,再评课,最后由第三位教师执教,打造出精品课例,通过研讨会、网络等渠道向全中心语文教师推广,并进行研讨和反思,达到成果共享。

5、发挥名师专题讲座所起的引领作用,将小语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最新声音传达给了所在学校语文教师。工作室核心成员90%的老师在所在学校都承担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每月他们利用本校大教研活动时间,分别就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中最关心的或最困惑的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他们着眼平时老师们教学中的小问题,把小问题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特色的教研活动主题,从“三动一合六段式教学模式中如何渗透人文思想”“'316'模式中如何加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何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深入浅出地进行系统、详尽的解读,从专业角度帮助教师学会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6、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优化队伍结构,逐渐形成合理梯队。

第一梯队:省级的两名教学能手,中心级的四名教学能手,使之真正起到示范引领帮带作用。第二梯队:把在中心、省级赛教中涌现的四名获奖教师,作为青年骨干教师,逐步培养成中心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或省级教学能手。第三梯队:培养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四名青年教师,培养他们迅速成为本校的骨干教师,并在中心赛教中崭露头角。各梯队教师制定了符合个人实际的发展规划,注重加强自我培养和研修,实现专业成长。工作室平时加强对各梯队教师的监督和考核,给他们压担子,提供学习成长平台,帮助他们尽快成长。通过工作室1+1工程实施,工作室结对子,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活动,利用“课堂诊断”、“交叉听课”、自学研修、课后反思、师傅帮带等形式,加强监督考核力度,提升本工作室七位青年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授课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梯次发展、迅速成长。工作室计划每年年底评出一对模范师徒,让他们从传帮带、研修学习等方面结合自身经历与老师们分享体会、收获和经验,启发大家,达到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7、重视名师队伍建设,以教学展示为契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示范与引领作用。名师工作室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其通过专业示范与引领,带动中心语文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小语工作室在这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工作室各位名师都能在所在学校积极开展名师课堂开放日活动。有三人上半年承担了两次高效课堂示范课任务,六人承担了一次示范课任务。他们都能从课改理念到高效课堂操作模式进行示范,使听课教师可学可感可借鉴。工作室针对现今名师们存在的所谓“名师病”,七月份召开了名师建设座谈会,主要就如何建设名师队伍、发挥名师引领、示范和带头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畅谈体会,分析问题,明确任务。在充分肯定名师们在所在学校语文课程改革高效课堂构建、实践和推广进程中所承担的示范引领、专题讲座、一对一帮带青年教师的任务中起到的举足轻重作用的同时,勉励名师要正确看待自己、理性对待别人;要认识到个人的教学经验和成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名师是业务骨干,更是德才兼备的精英,要又红又专;要带好身边的年轻人;要严以律己,处处走在先,事事干在前;要不断学习、永葆业务青春和战斗力;要做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典范;要始终从正面支持学校各种规章制度,以良好的形象诠释“名师”;要做所在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起到稳定人心的标杆作用;要以强有力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赢得信任和尊重,真正成为学校乃至中心的宝贵财富。

8、加强读书学习,丰富自身内涵。全体成员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掌握学科教育发展的新动态、新知识,认真撰写学习笔记,采用同读一本书、精品推荐等方式,进行读书学习,撰写读后感,定期进行读书交流,提升品味,丰富内涵,效洞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最新声音。同读书目::《中国特级教师思想录》《李镇西教育全集》《课堂观察》《一线教师》《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汉语与中国文化》等,每人每个月要阅读一本教学专著。为推动教学专著的学习,工作室于七月份,集中开展了教学专著阅读交流活动。在专著阅读中,以研究教学名师为主。通过研究性阅读,深刻了解名师教育教学思想,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学艺术。特别是通过集中交流,老师们对ASDC等许多名师的教学思想及风格,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从研究学起,从模仿学起,这已经成为加速专业成长的一个捷径。每月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读书交流体会,并上传工作室博客,供同行进行交流。精品推荐:每个月由工作室七名青年教师轮流承担。每月一个人负责推荐一篇国内外教育教学精品文章,四月份《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浅析》五月份《美国教师课堂管理的十大策略》六月份《总会有人喜欢你》七月份《我能想到最浪漫的教育》九月份《浅谈教师的修养》,上传名师工作室博客,供工作室成员阅读欣赏,并跟贴写出感受。

9、增强反思意识,提高写作能力。紧密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将个性化教案、说课稿、优秀课例、专题研究成果、校本教研成果、教学反思记录、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课件制作等方面资料汇集到博客。优质教学资源将通过网络、研讨会、报告会等途径与广大语文教师达成资源共享。把教育实践和教研论文的写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思考、勤于反思,积极主动地撰写教学反思、随笔、论文,提高反思能力和写作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以工作室博客、工作室qq群为交流平台,定时更新,达到资源共享。成员们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种评选活动,积极向相关报刊投稿,有四名成员的论文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有三位老师的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获省级一、二等奖。

10、七月份组织了工作室全体成员会议,大家结合平日的活动情况进行个人工作总结。工作室主持人对上半年工作进行了总结,通报了4、5、6月份成员每月工作量和绩效。并针对工作室运行半年来存在的个别成员参加活动欠积极,资料上交拖延等问题重申了工作室规章制度和中心名师工作室管理条例。另外利用暑假充实完善工作室博客。

二、几点期望

1、工作室成员的考评奖励要进一步加强。今后要给每一位成员建立业务成长档案袋,每年要进行一次阶段性考评,从敬业精神、业务学习、上课次数、发表论文、教学实绩等方面全面评价,今后要多给青年教师压担子,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目标达成度来鞭策年轻人树立危机意识,激发成员的进取心。

2、工作室活动的影响面要进一步扩大。现在看来,我们仅仅把活动地点集中在个别学校,下半年要启动工作室走进中心各所学校工作,送教上门,让所有的教师分享教学经验,让所有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

3、工作室建设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不能闭门自乐,应多跟其他的工作室联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总之,我们的工作室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快乐的集体,我们怀着共同的专业成长的愿望,大家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激励。有理由相信,经过三年的锻炼与培训,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都能迅速成长起来,实现自己的成长目标,很好地发挥专业引领与示范作用。

第3篇:语文名师工作室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为了创新教师培养培训体制,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促进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努力成为令管理者、教育者向往的学习型组织、思想自由驰骋的学术沙龙,努力形成一批在市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个性鲜明的校长和教师,为此,特制订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室成员

主持人:贾秋怡

名师团队:

骨干成员:

青年新秀:

二、工作目标

1、培训各层次的名师。三年内培养出一定数量的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2、每学年至少开展4次专题教研活动(网上网下各两次),比如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专题讲座等。

3、工作室成员每学年至少完成一篇专业论文,每月参加一次在线研讨并积极发言。

4、三年内把本工作室建设成市内外有知名度有影响的语文工作室。

5、工作站成员每年精读两本书,并在工作站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计划

绥阳县小学语文徐光荣名师工作室2015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绥阳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秉承工作室是“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的宗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教研水平,为提升绥阳县小学语文教师素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推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任务而努力奋斗。在主持人带领下,以“理论学习、决战课堂、课题研究、活动开展”等形式打造骨干团队力量;以“公开教学,现场指导、专题研究、公开课讲评、观摩考察”等形式,发挥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帮助全县小学语文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的素质。

二、工作目标

1.制定管理制度,做好工作室宣传动员工作;

2.以理论学习、观课磨课、培训讲座、外出学习等形式打造工作室成员和学员,使之形成独立的教学风格;

3.以课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年度工作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