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管工作进展汇报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5 08:01:4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数字化城管工作进展汇报

数字化城管工作进展汇报

什么叫数字化城管?是不是觉得太高大上,听不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一篇关于数字化城管工作进展汇报,一起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今年4月底我县顺利通过数字化城管省级评审,结合评审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要求,通过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健全平台系统、完成岗位设置等措施,加快数字平台运行,逐步建立城市管理工作制度化、长效化、精细化机制。下面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 工作开展情况

1.成立组织机构。今年5月份我县成立县城市管理委员会,并在城管委下设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代行城管办职能,负责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的运行管理、监督指挥以及考核评价等工作,我局刘元海局长兼任中心主任。

2.加快队伍建设。一是在机关正式人员中抽调3名同志具体负责数字城管监督中心日常事务。二是建立监督员队伍。为保证每天都能及时发现城市管理问题,我局在执法大队年初招录的协管员中抽调8人专职负责县城区网格范围内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工作,在发放正常工资的基础上,我局额外对每人每月拿出350元进行考核奖补。三是建立坐席员队伍。7月份我局招录受理员2名、派遣2名和值班长1名共5名同志负责平台案件的接收、登记、分派以及城管热线的接听和数字监控问题的发现和派遣等。四是建立终端操作员队伍。完成20个专业部门的一二级平台建设,配备好终端操作员,并组织2次业务培训。今年8月1日我县数字化城管正式投入运行。

3.落实 “确权”工作。结合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对原先的《城市管理事部件立结案标准》进行了完善与修订,并征求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与管理范围,达到协调统一后录入平台系统。

4.保证运行成效。运行近1个月以来,通过监督员、城管热线和数字监控共发现各类城市管理问题6317件,立案6038件,应处置数6038件,专业部门处置5890件,按期处置5810件,结案5860件,按期结案5835件。有效上报率95.58%,处置率97.55%,按期处置率96.22%,结案率97.05%,按期结案率96.64%。

二、存在问题

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大城管”格局有待进一步构建,虽然县级层面城管委已经成立,但还处于运行初期,运行状态还不够成熟。二是人员经费难保障。目前招录的5名坐席员和8名网格监督员工资和考核均由我局自行承担,县财政未安排该项预算。三是绩效考评体系未建立,对各成员单位的案件处理考核办法、案件处理率、按期处理率等没有一个相应的考评机制,目前也未组建联合督查考核部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运行质态。一是提高部门覆盖率。督促未接入数字化城管系统的5个专业部门尽快接入,对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及时交办,限时办结。二是做好系统操作人员业务水平提升工作。计划9月份组织一期专业部门操作人员业务培训,邀请数字政通软件平台专业人员授课,保证操作人员平台业务操作娴熟。三是提高案件质量。在运行初期,数字平台案件仍以城管系统案件为主,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对其他专业部门的案件派发量,进一步丰富案件的类型,全方位的督查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强化绩效考评。一是积极向县政府争取,把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纳入相关部门目标考核,建立城市管理效率评价、数据分析制度,进一步协调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二是组织相关部门组成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小组进行联合考核,及时通报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问题。三是加大对平台坐席员、网格监督员的考评考核,充分保证案件的数量和质量。

3.做好迎检工作。一是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的作用。通过数字城管网格监督员、“”热线市民监督和城管监控普查发现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受理交办,提高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理效率。二是加强对数字平台的管理与维护,保证高效运转。三是做好对一二级平台建设、管理、运行资料的收集完善。

第2篇:数字化城管

“数字化城管”简介

为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按照《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7‟57号)精神,2011年5月31日,常熟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成立,数字城管系统正式启动运行。

运行情况: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平台业务范围覆盖城区三环路以内60平方公里,包括675个万米单元网格、30个责任区域,涉及城市管理部件7大类79个小类、城市管理事件6大类70个小类,以及28个专业城市管理部门和3个属地管理部门。同时,为建立“主动发现、精确指挥、快速处置、有效监督”的集镇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求,以及为符合我市各镇按“小城市”理念进行规划、建设、管理的要求,以“重心下移、属地管理、以块为主”为原则,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向乡镇延伸。目前,全市三环路以外9个乡镇及虞山镇谢桥、大义、莫城3个管理区共12个分中心均已正式运行,实施区域以中心集镇和办事处集镇为主,面积约155.6平方公里,共划分万米单元网格1380个,涵盖集镇部件442824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

操作流程: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员在责任网格内巡查,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后通过“城管通”(PDA)上报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各类信息进行梳理、甄别,根据立案标准予以立案,并及时派遣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在接到派单后,在规定时限内处置,并及时将处置结果反馈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接到反馈后,向信息采集员下达核实指令,进行现场核查,并将核查信息反馈至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核查信息分别予以结案(或二次派遣)。指挥中心根据职能部门的处置结果,按照绩效考评办法定期对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

第3篇:数字化城管

数字化城管

“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指以信息化手段和移动通信技术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的所有部件和事件信息,促进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与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把像井盖、路灯、邮筒、果皮箱、停车场、电话亭等城市元素都纳入城市信息化管理的范畴,给每样公物配上一个“身份证”,如果街道上的井盖坏了,家门口的路灯不亮了,不用打投诉电话,在移动GPS定位系统的跟踪搜索下,有关部门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把问题解决掉。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

就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应用、整合多项数字城市技术,研发了信息采集器“城管通”,创新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的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数字化城管工作汇报

一、案件派遣和未结案情况:

十月份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派遣案件18978件,其中部件719,事件18259,其中五个区17107件,占市指挥中心案件总量的90.14%,市27个职能部门(单位)中共接受1864件,占市指挥中心案件总量的9.82%。目前无责任单位处置案件7件,主要反映:单位自建消防栓破损;沿街

单位自建绿化;沿街单位门前无主井盖、雨水箅子;沿街立面破损等五个方面。无责任单位的部件问题居多。希望有关辖区部门单位引起重视,以避免造成人员、财产损失。

有些部件的处置,辖区在处置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如果一些涉及安全问题的案件不能及时处置,容易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建议市级专业部门,应承担起应急处置任务,确保生产、生活秩序的安全。

三、十月份各区、相关职能部门案件处置分析

项目

单位

接收案件数>派遣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数字化城管工作进展汇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化城管工作进展汇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