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二、布艺兴趣小组——分数除法教案
信息窗—1《分数除以整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采用灵活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
2、通过尝试计算,迁移说理,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使学生探究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算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所准备的教具与学具有: 学具:长方形纸条三张、彩笔。
第一课时
一生活激趣,引入新课,借助于新课。
1、课前谈话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他们高高兴兴地来了,你们看:(课本19页信息窗1图)
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问题:布艺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60厘米的花布给小猴做衣服。如果做背心,可以做3件;如果做裤子,可以做2条。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又怎样列式呢?(如果学生提出做一件背心需要花布多少米?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教师可随即板书;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教师可直接问)
让学生在本子上列出这两题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谁来说说你的解答过程。师: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你认为呢?
2、揭示课题改变数学信息(略)
师:刚才,同学们的表现都很棒!把有关信息换一换,你会列出算式吗? 师:这类题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知识分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分数除以整数
二、合作探究,体验感悟
1、解决红点问题
(1)探究算法:
师:请你们大胆猜测一下,9/10 ÷3的计算结果是多少呢?谁的猜测是正确的?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呢?
(2)学生独立思考并做在练习本上,然与同桌交流。
(3)交流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算法告诉给大家。
师:请说说你这样计算的想法好吗?说得真精彩,有哪些同学也用到了这种算法。
(4)教师归纳
在这种算法中,他们把分数除法转化成了分数乘法来做把除数3转化成了3的倒数,也就是说 9/10乘这个整数的倒数,除了这几种算法外,还有不同的算
法吗?生说理由。
师:说得很好,那么请用这种算法计算的同学举手。他们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把分数除法转化成了分数乘法来做,看来,我们班的同学都是聪明能干的。
2、解决绿点问题:
出示: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并画图理解算理,再在小组里共同分析、解释计算方法。
师: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怎样算呢?(生自主探究后交流,可能这样说我用9/10乘2的倒数。师板书:9/10÷2=9/10×1/2=9/20(条)答(略))
3、概括计算法则:
观察9/10÷3=9/10÷2=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思考后可能会说:被除数是分数,除数都是整数,计算时把除法转化成了乘法,乘分数的倒数)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能说一说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吗?(学生可能说:分数除以整数,等于这个数乘整数的倒数)
学生归纳后老师小结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知识运用,拓展创新
1、基本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7/9÷5=7/9□()7/8÷6=7/8□()1/10÷9=1/10□()
(四)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创新教案:
板书设计:
(五)作业:20——21页2、4、5题
课后反思:
信息窗2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目标:
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沟通乘除之间的联系。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推理过程,运用转化的思想领会计算方法的来由。1.进
3.熟记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加以运用。
4.培养分析、推理、辩证思维等能力。
教学重点: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推算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铺垫引入
1、示信息(1):布衣兴趣小组的同学要用2米布做书信袋,一个小书信袋,需
要1/5米,一个大书信袋需要2/5米。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究算理
1.独立思考,探究方法
生: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小书信袋?
生: 两米布可以做多少个大书信袋?
生:列式:2÷1/52÷2/5
师:2÷1/5等于多少呢? 先独立思考一会儿。启发:大家可以用学具摆一摆,或者用画图的方法,也可以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试一试。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办法解决!
2.班内交流,感悟方法
先在小组里说计算方法及理由。看看你们组能想出几种计算方法?然后各组派代表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生1:我把1/5化成小数0.2来算
2÷1/5=2÷0.2=10(个)
生2:画图分析:1里面有5个1/5,2里面有10个1/5,所以2÷1/5-=2×=10(个)
生3:2÷1/5=(2×5)÷(1/5×5)=2×5=10(个),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除数各扩大5倍,把它变成整数除法。
师:这些方法思路很清晰。一个数除以分数,大家一下子就研究出了三种方法。我觉得每种方法都有道理,虽然思考角度不同,但都是用了转化的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了旧知识。
3.尝试比较,优化方法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了可以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
生2:我发现除法可以转化成乘法来计算
生3:我发现5和1/5互为倒数,2除以1/5就等于2乘1/5的倒数。
4.再次验证:
(1)计算2÷2/5
(2)生说算理:2里面有(2 ×5)个1/5,每2个1/5看作1份,2里面就有(2 ×5 ÷2)个2/5,写成算式:
师:由上例可知整数除以分数可以转化为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5、知识递进:
师小结: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成乙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五、课后反思:
第2篇: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教案:
分数除以整数
设计教师:大桥中心小学 王丽霞
指导教师:内乡教研室教研员许守敬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十一册课本29页内容
教材简析:分数除以整数,以分数加法、减法、乘法和求一个数的倒数为基础,推导其计算法则。为以后学习分数除以分数,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做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数形结合,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讨论、交流,感知法则的形成过程。
2、能力目标: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归纳整理的能力,同时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数学、运用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
+ - 3 6
修改:(挑其中的二个或三个算式,让学生说出算理。)
【评:口算练习不仅具有密度大、效率高的优势,而且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加强口算练习,不失为一种减负增效的教学措施。口算时要求说算理,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习惯。】
2、把 米的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占绳长的,每份长米。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出示一段绳子)
上一题把这段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米。有很多同学不能回答,这一节就来研究它,好吗?
(师提示)大家可以利用身边的实物、可以画图、可以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知识等等。下面分组讨论,讨论好后每组派代表展示。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辅导)
【评:教师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通过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涂一涂、分一分等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究,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
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A组:我们用实物:(拿出一段绳子)我们量得绳子长0.8米,即 米。把绳子对折就是把它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量得结果是0.4米,即 米。
B组:我们用画图的方法,如图: 米是4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 米,即 米。
C组:我们小组用一张圆饼来表示 米,把一张圆饼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份,4份代表 米,其中2份是 米。
米 米
D组:我们小组也是用折纸的办法,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 米,把 米对折就是 米。
米
米
E组:我们小组用转化法,把 米转化成求 米的0.5倍是多少,列式是 2= 0.5= 米。
【评:引导学生把分数与倍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融会贯通。】
F组:我们小组用转化法,把 2转化成求 米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 的 是多少,列式是 2== 。
师: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你们很棒!
如果把 米平均分成3份或7份或其他的份数,每份长度是多少呢?你们能不能,总结一种简单、易记的方法用于以后的计算中呢?
【评: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学生不论用什么方法,最终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一个新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生成新的知识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美妙与魅力。】
下面大家自由讨论。
生:我发现: 2== 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起来简便。
生:我发现: 2= 0.5= ,也是把除法转化成乘法。
生:一个数如果除以2,可以转化成乘0.5;它除以3,可以转化成乘0.333;除以4,可以转化成乘0.25.
生:你这样计算的结果不精确,步骤太多!
生: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的第一种简便、实用。
师:你们发现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除数发生变化了吗?怎样变的?
生:我发现除以2变成乘 ,2和 互为倒数。
生:我发现计算中,除法变乘法,除数变倒数。
(修改前:大家发现了这种除法运算中的规律,你能计算下面各题吗?)
5 10 7 14
(修改后)
师:大家发现了这种除法运算中的规律,来做个游戏好吗?
课中练习:
对口令
(1) 师说除法算式,生对相应的乘法算式。
5 10 7 14
(2) 男生说除法算式,女生对相应的乘法算式。
3 5 11 30
【评:课中练习应结合这节课的重点(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来设计,而不是如何计算。并且用对口令的游戏方式,能增加练习的趣味性。】
师: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说出,这种除法怎样计算的吗?
生: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修改前:师说:这里的除数包括0吗?)
【教师的引导太过直白;教师好的引导应给学生思维形成矛盾的撞击,让学生自己在矛盾中得到启发,自我发现,自行解决。】
(修改后:)
师:谁能计算下面的算式? 0=?
(学生窃窃私语)
生:除数不能为0。
生:除数为0没有意义。
(生恍然大悟)生:一个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师:为什么要加上0除外?
(生略)
(修改后的`内容)
师:你能结合五年级《字母与数》的知识,用字母来表示吗?
n=(n为非0自然数)
【评:教师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把知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上,变直观思维为抽象思维。诱导学生经历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节课所学的算式用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除法。
生:都是分数除以整数。
师导出课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共同探究的《分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
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
师小结: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生:我学会了用转化的方法来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就是把除法转化成乘法,用被除数来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生:我学会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拓展应用:
一、 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
2= 2=
3==
二、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内容。
(1) 5= =
(2) 2= =
(3) 把 吨化肥,平均分给5户人家,每户分这堆化肥的, 每户分化肥的吨。
思考题:(修改后的内容)
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
(1) a=
(2)a =
【评:增加思考题的难度,目的是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
第3篇: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29页例
1、例2,练习八第1、2、3题。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原理。3.渗透转化的教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原理。【教学准备】电脑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2/3×12= 14×3/7= 4/5×1/4= 3/7×7/10=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5 4 4/5 1 103、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这一章我们要学习分数除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除以整数。(板书课题:分数除以
第4篇: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24页,信息窗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能采用灵活使用的方法进行计算。
2.通过尝试计算,迁移说理,比较分析,抽象概况等方法,使学生探究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算理;感知分数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条3张,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抛砖引玉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新朋友,大家看:(课件出示情境图)
为了迎接
第5篇:分数除以整数教案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分数除以整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并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的操作、验证,能理解计算算理,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师:请同学们口答下面两道题,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口答: ⒈ 杯里有2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板书)2÷2=1(升)答:每人可以喝1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⒉ 一杯果汁有1升,每个小朋友喝这杯果汁的1/3,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板书)1×1/3=1/3(升)答:每人可以喝1/3升。(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