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班美术:纸碟变变变
中班美术:纸碟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学会用废旧的材料对纸盘进行装饰、点缀变成美丽的图画。
2、合理利用废旧纸盘,体验纸盘再利用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范例,导入活动。
1、师:宝宝们,看看这是什么呀?(七星瓢虫)
2、出示范例。“看看,七星瓢虫是用什么做成的?”
二、介绍范例,材料和方法。
这只七星瓢虫是用颜料和即时贴做成的,先把纸盘图上红颜色做出七星瓢虫的身体。然后把准备好的黑圆贴到光盘上,做出七星瓢虫的花纹。再帮七星瓢虫画上两只大大的眼睛就可以了!
三、教师示范作画。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在投影仪上为幼儿示范:
第一步:涂上红颜色
第二步:贴上黑花纹
第三部:画上大眼睛
2、师:宝宝们现在我们的'七星瓢虫有没有做好呀?你们想不想试试看做一做可爱的七星瓢虫呢?
四、幼儿自己做画。
分小组进行,每组准备好各自使用的即时贴和颜料。在绘画的时候,保持安静,不吵闹。自己画自己的,不妨碍他人。教师对于部分能力的差的幼儿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五、展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装饰我们的教室。
活动反思
七星瓢虫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昆虫,它外形独特,而且也被大家所喜爱。所以今天的活动大家的兴趣都很大。我们一起先用棉签把纸盘涂上红颜色,再帖上花纹。但是在贴花纹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颜料没干就贴了所以花纹都掉了下来,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其他小朋友就没有犯这个错误了,而是先把所有的花纹完成后再贴上去。
第2篇:中班美术:纸杯变变变
中班美术活动:纸杯变变变
组织者:陆凯嘉 活动目标:
1、能用纸杯进行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提高自己的创造和动手能力。
2、通过废弃纸杯再利用渗通环保意识和环保意识。
3、享受制作的乐趣,感受亲子合作的乐趣,体验创造的魅力。活动准备:
剪刀、记号笔、彩色卡纸、固体胶、双面胶、纸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纸杯,他有一个很大的烦恼想让你们来帮帮忙。原来它的主人用完就把它扔了,说他没有用了,它真的没用了吗?小朋友想想办法帮帮它吧。(幼儿出主意,教师随机评价)
师:原来只要动动脑筋,动动手,纸杯能做出这么多的东西呀。这此活动我们就来试着用纸杯做小动物。小朋友想做什么动物呢?(幼儿回答自己喜欢的动物)
二、激发兴趣,探索方法
1.出示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来一个超级变变变,看看老师把这些纸杯做成了什么,看清楚,我要变了。(拿出提前做好的动物)你看看老师变了一些什么出来?
——请幼儿来说一说 2.探索制作方法
师:这些小动物都是用哪些材料做的?你有没有发现我是怎么制作这个漂亮的纸杯小动物的? ——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示范制作方法
(1)选择一个纸杯,让后现在上面画好自己想要做小动物的眼睛。(2)选择需要制作小动物部位颜色的彩纸和卡纸,在上面将需要的形状剪下来。(3)将剪好的形状利用双面胶和胶水在纸杯上进行固定,纸杯动物就做好了。
4.展示各种不同的纸杯动物图片,开阔幼儿思维。
利用幻灯片呈现各种各样的纸杯动物,开拓幼儿的创作思路。
三、亲子合作,自由创作
1.提出制作要求,开始进行制作
师:接下来请小朋友们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利用这些纸杯创造出更多漂亮的小动物。
要求:幼儿自己设计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和爸爸妈妈分工合作,你来画和贴,爸爸妈妈来剪你需要的形状。最后我们来比比比看谁做的棒!
2.亲子创作,教师随机指导
3.评价:教师,小朋友手真巧都已经做好了,接下来我们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其他小朋友来当小评委来评一评。
四、拓展延伸
(1)做好后,这些小动物还可以怎样进行美化,改进?
(2)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利用一些废旧纸杯,制作出精美可爱的小动物,其实我们身边有许多废物都可以被再塑造,只要通过大家的奇思妙想,他们都可以变得很美丽,(出示废旧制作的作品的图片)课后去试试看,用你的作品来装饰你的家。
第3篇:中班美术《鱼,变变变》
中班美术《鱼,变变变》
一、设计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创造教育活动,每个幼儿都有创造的潜力,同时又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
《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并要以幼儿为本。我在设计中班美术活动《鱼,变变变》时,整个思路就是以这两点为依据。鱼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对于鱼的外型特征幼儿已相当的了解和熟悉,我能从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绘画发展水平出发,以幼儿发展为本,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绘画热情和兴趣,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创设“小鱼不见了”的问题情境勾起幼儿强烈的好奇,激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