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代课老师电影观后感
代课老师电影观后感
《代课老师》剧情介绍
一个上海姑娘顾晓霖来到鄱阳湖小岛,她说来拜访一位女知青,在这里教了一辈子书的刘老师。实际上她是来凭吊大学时的恋人潘岳,也就是刘老师的儿子,当年因为毕业时潘岳要回到这里,他们才分手的。 自从唯一的儿子死后,刘老师就一病不起,已经好久没来学校上课了。县里曾派过几个老师来这里,但都因条件太苦而先后离去。村长骗她留下来等刘老师,顺便代课,好应付县教委检查农村教育工作的事。她的留下使学校终于开课了。在代课的...
代课老师电影观后感
這是一套反映農村兒童失學的電影,以兩個愛情故事去包裝,但愛情故事的線索並不顯露,需要觀眾很用心去思索才能體會到那兩者間的情意。比較明顯的故事線索是宣傳單張上所介紹的:一個上海姑娘顧曉霖到鄱陽湖內島去憑弔大學時的戀人,被村長欺騙留下來當代課老師。由於當地交通一便,生活條件艱苦,當學校唯一的老師──劉老師因病卧床之後,學校就再找不到老師。顧曉霖在代課的這段時間裏,受到村民、家長和學生的真情感悟,決定留下來接劉老師的棒。
也許香港人習慣了看奇情曲折的、笑淚交加的電影,比較起來,這套影片就會使人覺得平淡,然而,由於有個隠晦的愛情故事索引着,也不算很枯燥。反而能在那平淡中細細體味濃厚的鄉土情。那廣闊的田野,那蜿蜒曲折的河流,鄱陽湖內島的優美湖光山色盡入眼簾;村民招待老師的盛餐,用的是當地僅有的土產-河魚,那淳樸的鄉情,親切又使人感動。
近年,有多套影片反映國內農村教育問題的影片。早兩年上影的「一個也不能少」講的是內地山區的村民,生活艱苦,孩子連小學教育也不能順利完成,一位代課老師,為了實踐學生一個也不能少的承諾,歷盡艱辛去找回入城做童工的一位學生,故事感人,笑中帶淚,在康城影展得到很高榮譽;今年初放影的.「上學路上」講的是全國聞名的貧困縣寧夏西海固的故事,一個小女孩為了爭取新學期繼續上學,在一個暑假想方設法賺取二十四元八角去交學校的雜費。兩套都是取材於真實故事,這套「代課老師」也有現實生活的影子。其中有個鏡頭是頗觸動我心弦的:在一望無際的遼闊的土地上,孤伶伶地豎立起一間平房,那是教員卧室連着唯一的課室,所有班級的同學都同時擠在這裡上課。這個鏡頭多次出現,那孤單無助的感覺,直揪住觀眾的心頭。
這幾套電影,都使我們深思:農村的教育是多麼需要我們關注啊。什麼時候我國經濟能發展到有能力顧及鄉村,改變農村的教育經費區域自負的政策,讓農村的孩子們都能像城市的孩子一樣幸福地成長?
第2篇:代课老师
他们没有“名分”,没有合理待遇,他们被称为“代课教师”,指在农村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早年也被称为民办教师,尽管早在1985年,教育部就取消了民办教师,但因农村条件艰苦,招揽正式教师难度大,如今,代课教师仍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教育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9月4日,贵州省贵定县森山村岩脚小学,校长潘德江与老师潘德禄将全校的60个学生聚集在新修整的操场上,领取好心人从上海寄过来的书包文具等物品。
“校长卖血”引发关注
原本默默无闻的岩脚小学,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路修通了、围墙修起来了、捐赠物资也来了。这些变化,源于本报8月8日刊发的关于贵州血浆站关闭的报道。在报道中提到,岩脚小学的两位老师也参与其中。一时间“校长卖血”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岩脚小学的校长潘德江与老师潘德禄都是代课老师,他们所在的学校严格说来只是一个村办教学点,只有1到3年级共60多名学生。他们每月只有280元工资,以前每月卖血能有约300元额外收入。如今采浆站关闭后,他们举步维艰,好在有许多好心人为他们捐款,资助他们继续留校教学。
没有名分 前途暗淡
贵州省黔西县金钟小学,今年40岁的郭守贵老师,已经在这所学校代课22年。这些年来,多次转正机会与他擦肩而过,他说自己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不会干别的,唯一的心愿就是继续等待机会转正。
黔西银龙小学的孙大洋,今年29岁,他的父亲也是教师,所以毕业后,家里托关系让他成了一名代课老师,期望将来有机会转正。年轻气盛的他后来选择外出打工。然而几年后,父亲和妹妹意外去世,他不得不回到家中,边照顾老母边在学校代课。
像郭守贵、孙大洋这样的代课老师在西南地区并不罕见。每个县都有数十到上百人,有的代课老师在当地教委备了案,有的是村里面自己请的,主管部门也默认,但没有备案,所以,准确的数字无法统计。
条件艰苦 编制难求
几年前,国家集中办学,将许多山区村小合并到所在地区的中心学校。不久后,由于学生上学路途遥远等实际困难,地方教委开始恢复村小,但因为条件艰苦等原因,教职员工紧缺,只好在当地聘请学历较高的人(在西南农村,高中学历就算学历高)做代课老师。而对于中心学校而言,正式的编制意味着可以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竞争激烈,存在“走后门”的情况,很多有编制的教师在上一两年班后就被“借调”到别的单位,因此也需要代课教师的支援。郭铁流 摄影报道
第3篇: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影观后感1
看完《闪闪的红星》这部影片,我仿佛身临其境。这里面的人物,我都十分敬佩,因为他们有着英勇的精神。
潘冬子的爸爸是红军战士,在打仗时,冬子爸受了重伤,需要动手术。但是冬子爸为了给其他伤员省下一支医学专用药,竟然不用打医学专用药动手术。手术中,他疼得浑身是汗,但是他咬紧牙关没呻吟一下。啊!冬子爸的意志多么坚强!冬子的妈妈为了保护老百姓转移,自己和胡汉三斗话。最后,冬子妈被该死的胡汉三活活的烧死了。看到这边,我热泪盈眶,恨不得冲上去把胡汉三给打死!!
潘冬子从小就生活在革命家庭里,所以像他的父母那样,有志
第4篇: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电影观后感1
《狮子王》上映了,许多小朋友都跟着爸爸妈妈去影院看《狮子王》,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跟着妈妈去电影院看《狮子王》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小辛巴被坏叔叔挑唆,他听信了坏蛋叔叔的话去了大象墓地,碰见了鬣狗,最终还是他的爸爸救了他。大狮子王告诉他:“勇敢不是只为证明自己,而是要把勇敢用在正确的时候。我很敬佩大狮子王对小辛巴说的这句话。
辛巴的叔叔很生气没有把辛巴给干掉,然后叫一群鬣狗一起设计利用小辛巴把大狮子王给害死了,挑唆辛巴离开自己的土地,想要加害小辛巴。
辛巴很幸运活了下来,也遇到了新朋友,但他一直会自责害死了爸爸,不敢面对现实。辛巴长
第5篇:电影观后感
电影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观后感1
在红军长征70周年之际,我校举行了纪念活动。今天,我们观看了《长征》这部电影。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岸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是毛主席在长征时作的。这首诗深刻地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艰辛,他们不畏艰难,踏过了二万五千里。红军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坚信:中国要富强靠的不是神仙黄帝,而是自己。在看《长征》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在雪山上:那里的雪花满天飞舞,北风呼呼地吹来,战士们只穿着一件单薄的军衣,北风就象刀割一样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