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及
作文题目:____而知之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题目解读:】①一字半命题作文在内容与形式上有创新意义,既保留了传统作文命题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和开放性,能够体现出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了学生主题性的认同,注重了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愚痴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终人老腿瘸身体跨,却依然只能叹息自问,为什么呢?
所有的原因,不过是人生而知之,过多的教育和环境影响,才是真正让人愚蠢的根源,当然了,或者不叫愚蠢,而是叫复杂环境中难以构建模型,于是难以找出答案。
我生而知教育之荼毒,故写此文,希望未来,能把事情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武林中,庸者化简为繁,宗师,却化繁为简,正是此理!
大道至简至易,相信老师,亦将有感于本文!
(二)静而知之
以心灵的宁静感悟生活。
验。
②“知”是目的、是结果,而填的那个字所包含的意思,如乐、思、逝、行、寻、挫、用......都是条件,或者方法,或者路经,要注意体现二者之间的目的关系,或因果关系。【立意参考:】
一等类:离而知之、品而知之、行而知之、失而知之、交而知之、触而知之、寻而知之、逝而知之、成而知之、退而知之等(较新颖类)
二等类:爱而知之、苦而知之、读而知之、思而知之、用而知之、挫而知之、乐而知之、痛而知之、践而知之等(较常见类)
三等类:学而知之......(脱离题目要求类,偏题、离题类等)【范文展示:】
(一)(一)生而知之韩愈曾经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韩愈的意思很明白,但是他否定了我,我有时候会想,若是他说得是对得,那我算什么呢?所以他说得是错的,我就是生而知之。
人生而知之,乃是说,并不需要去学,更不需要解惑,自然就能得知,比如说我。可能跟你们说我生而知之,你们并不信,就算是跟你们举例子,举例说几年之后将要发生的事情,你们一时间也没法验证,还是要给我的作文打个零分。所以,我干脆就跟你们讲道理,让你们知道,我为什么生而知之。
首先,基因遗传的,从来包含经验。天生万物,肉体都是很奇怪的,鸭子知道他生来第一眼看到的动物就是他的母亲,其他很多小动物都这样;蜜蜂也知道,他做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代表的是什么意义,蚂蚁也能知道他们触角中的信息。其实人也这样,从出生开始,就遗传了很多的经验,比如出生时的一声大哭,比如感应到危险时的汗毛竖起,比如第一次杀人时的拼命呕吐„„很多的事情都能证明,人其实生来就知道,只是却被所谓的教育和环境,改变和压抑了很多,于是他们得重新学习,但是再多的压抑,也不能压抑他们的本能。
其次,天下事总是一般,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今天发生过的每一件事,都在许多年前发生过,几乎没有例外。人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动物,他们的需求,分为个体的生理需求和社会化的需求,于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虽然多,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的意思很明白,时间所有事情,就是无中生有,有因导果,这中间加上一些变化,于是就产生了这所有的事情。所以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只要知道了道,也就懂了他们。而道,从虚无中来,所以啥都没有,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什么都不需要去学,去考虑,你就都懂了。
——题记静是什么?你也许很茫然。“忙”是什么?你一定很了然。
马路上的风驰电掣,人行路上的行色匆匆,人们脸上无不写着一个字——“忙”。“忙”是当下人们最普遍的感受。
为什么而“忙”?为生活,为生计,为赚更多的钱,为得更多的利,为有更大的权,我们会有一千个忙碌的理由。但是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是否让我们丢失了什么?是的,让我们丢失了至为重要的——静,心灵的宁静。在忙碌的社会,更需要“静”,因为“静而知之”。
庄子,两千多年前的先贤,穿越时空告诫着行色匆匆的我们:“水静尤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前有先贤,后有名士。清代李渔在家乡建亭,命名为“且停亭”,且拟联明志: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他劝解忙碌于名利场的人们,停一停,歇歇脚,在山水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获得一种生命的从容。
静而知之。还是让我们停一停匆匆的脚步,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以宁静的心灵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你会真正感受到山间那欢悦的鸟鸣。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以他宁静的内心享受着庸碌的世人无法感受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感受着明月、春鸟、溪流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也让我们后人感受到诗人那湾心湖的澄澈宁静之美。静而知之。只有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真正知晓自己内心的需求,获得深邃的人生感悟。
还记得那位不朽的苏轼吗?“乌台诗案”,使其放逐黄州。在那段穷困潦倒的最失意的时光里,他保持着心灵的宁静,从而从容面对,淡然处之,并以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丽诗篇,抒发了旷达豪情,超越了世俗的荣辱毁誉,超越了成败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静”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奢侈品,但更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让我们以“静”涵养我们的心灵,以心灵的宁静感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的生活之理,以心灵的宁静成就我们生命的从容与淡定。
第2篇: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及
材料: 如果有一天,你的脑子里有一个智能芯片,可以知晓天文、地理等各方面的事情,你将会写什么。
要求:
1、请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伤心儿女
母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双眼紧闭,嘴唇乌紫,她中风的脑子迷迷糊糊的,已经3天了。前两天,母亲的床前是没有人的,而今天,她的3个子女破天荒地都到齐了。老大一脸横肉,倚着床,盯着母亲,眼里有一种攫取的光。小弟小妹各有心事,又仿佛等待着什么。
病房的门被推开,一个声音叫道:“3号床,准备记忆移植。”护士的话音刚落,3个人几乎同时一跃而起。
他们3个人将同时移入母亲的记忆,原因很简单,眼看着母亲快不行了,他们私下开始讨论分遗产的问题。但由于母亲突然中风,什么话也没留下,加上3个人以前从未照顾过母亲,对母亲有多少财产谁也不知道底细。
“记忆移植进入程序。”随着医生的话,3个人立即在大脑里开始了搜寻:……一间阴暗的小屋,潮湿,肮脏……沾满油渍的锅台,落灰的橱顶……这不是母亲的家吗?这样陌生,却又熟悉。老大心想,当自己含冤入狱时,是母亲四处奔走,解救了他;又是在这间屋里,他休养了一年,然后自己找了媚子当老婆。媚子逼着他抢占了母亲的堂屋,把母亲赶进了这间破房。从此,自己就再没有踏进这破屋门槛。
小妹开始了“回忆”:……腹部的痉挛,巨痛袭来,生下一个血糊糊的孩子。这孩子的双眼被血糊了个严实,睁不开。有人低下头,在孩子眼上一口一口地吮,吮了七七四十九天,血淤散尽后是一双明亮的眼睛……这不是我吗?妈说过我小时候眼睛睁不开,原来是这样。小妹的心一阵抽搐,正是这双眼睛,给了母亲多少白眼。
小弟脑海中闪出这样一幅图景:在自己家里,媳妇在大桌上吃得有滋有味,母亲却在门边的一张小凳上,手里拿着一个洋铁碗。媳妇不时用刀子般的眼光剜着母亲……这大约是去年冬天,母亲来自己家住的那些日了。我忙得不着家,原来小蓓是这样对待母亲,难怪有一天回家看见母亲在擦眼睛,我问她,她还说没什么。
3个人都在“记忆”中泪眼模糊。他们都“回忆”到了一个大包裹,土里土气的没见过。他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打开老屋的门,找到那个包裹,令他们大吃一惊的是,包裹是一双双崭新的保暖鞋,大大小小的,红红蓝蓝的。他们用哽咽的声音数着:“一双、两双、三双……”
评析:
灵魂感化型主要是构造一个情节动人的故事,达到感人的目的。本文即属此类。它有两大成功之处:一是构思巧妙,主题深。文章通过3个不孝儿女为摸清家底儿移植母亲记忆,却看到了母亲的艰辛、清贫与忍辱,揭示了母爱的伟大与可贵,鞭挞了不孝子女的丑恶灵魂,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效果。二是作者驾驭语言能力强,笔法老练,描写形象,特别善用“画眼法”,如:“眼里有一种攫取的光、“正是这双眼睛,给了母亲不少白眼””、“用刀子般的眼光剜着母亲”,这些传神的描写,使人物栩栩如生。没有厚实的文学功底是写不出来的。本文得满分,当之无愧。更多高考作文真题推荐关注:
1.全国各省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1977-2014年)
2.2015年深圳高三一模考试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3.2015朝阳区高三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4.2015上海嘉定高考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5.2015湛江一模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6.2015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范文
第3篇: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2013年天津高考作文题:___而知之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 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 一篇文章。
要求:
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其他省高考作文推荐阅读:
2011江西高考作文
2011广东高考作文
广东高考作文题
第4篇: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共22篇)由网友 “果戈里”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及
【作文题目】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
反对奴化,尊重天性
猴子吃香蕉本是天性,但这
第5篇: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6年高考的成绩已经下来,随之又传出一些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津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作文题目】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你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在宽广无垠的网络空间中汲取知识;你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悦读”有形有色、有声有像的中外名著;你也可以继续手捧传统的纸质书本,享受在墨海书香中与古圣今贤对话的乐趣……
当代青年渴求新知,眼界开阔,个性鲜明,在阅读方式的选择上不拘一格。请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谈“我的青春阅读”。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
反对奴化,尊重天性
猴子吃香蕉本是天性,但这种天性却在高压
第6篇:2021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2021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今天(6月7日)上午,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结束。作文题目是历年语文考试的焦点。今年全国高考语文共有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主命制4套。目前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已经火热出炉。题目都是啥?小编整理了2021天津高考作文题目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如果说时间是一条单行道,那么纪念日就是道路两侧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怎样从昨天走到了今天。时间永不停步,纪念日不会消失。记住它,可以让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厚重的注脚,而它也不断提醒着我们带着初心奔向前方。
你对这段话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第7篇:2014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2014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怎么写好一篇不跑题的作文?
对题目中关键词句的寓意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审题立意。命题作文,所命之题就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关键。材料作文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重要的词语、开头句、对话句、结语句等),抓住这些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技巧1:关键词句入手法。
对题目中关键词句的寓意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审题立意。命题作文,所命之题就是审题的关键,立意的关键。材料作文为突出中心,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词句(重要的词语、开头句、对话句、结语句等),抓住这些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题目】:
比尔教授应邀来中国演讲,在发现最前排无人入座的原因是怕被提问时,微笑地鼓励大家坐第一排,他说:“亮出自己,给自己自信,创造机会才能被人赏识。”
第8篇:解析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解析2012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2012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天津卷的作文题目采用的是给材料作文形式。试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个试题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以一则寓言的形式作为引导材料,然后加上提示语,最后是具体要求。
这个题目的保持了前几年来天津试卷的一贯思路,对照200
第9篇:天津历年高考作文题目
2004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话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拾回家,加以雕琢。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这则材料会使人产生许多联想,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以“材与非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分析:
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
第10篇:2021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2021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1年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欢迎大家分享。
天津卷:材料组成
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书写(60分)
如果说时间是单行道,那么阵亡将士纪念日是道路两旁最醒目的路标,它告诉我们如何从昨天走到今天。时间永不停歇,周年纪念永不消逝。通过记住它,我们可以使日历上简单的数字成为岁月的沉重注脚,它也不断提醒我们,要带着初衷奔向前进。
你怎么理解这段话?请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1、选择自己的角度和题目;②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 不少于800字;④ 没有抄袭,没有伪造。
拓展内容: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