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三月薄优美散文
三月薄优美散文
北方的三月,其实寡素得很。树没泛青,草没发芽,连飞鸟都不见一个。只有柔软的阳光一日不舍一日地吹拂,将春的信息关山迢迢地传递。北方,就像一个沉醉的汉子,他在深冬时节陷入一场睡眠的大梦,至今不愿转醒。这就好比一出大戏要开演了,搭好了台子,锣鼓点一折一折地响起,可就是不见演员上场,观众只能坐在台下,在锣鼓点的铿锵韵律里循着二黄慢板的拍子沉进去。
“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第一折。“小生侯方域,书剑飘零,归家无日。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这个侯朝宗,一身的书卷气,简直是拂了又满,这样的人,执书仗剑走天涯,亦飘零,亦风流。听听他初见香君时的吟咏:“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这就是“春情难按”,隔着几百年的岁月都闻见了脂粉味。三月的翠暖楼成就了一对才子佳人。只是那时的侯才子绝不会想到,香君身处贱地,却独具风骨。她不但守住了女人的贞节,也留下了民族的气节,在这样的脂粉面前,男人真是个个枉担了虚名。
第二折。“翠姨坟头的草籽已经发芽了,一掀一掀地和土粘成了一片,坟头显出淡淡的青色,常常会有白色的山羊跑过。
“街上上提着筐子卖蒲公英的了,也有卖小根蒜的了。更有些孩子们,他们按着时节去折了那刚发芽的柳条,正好可以拧成哨子,就含在嘴里满街地吹。声音有高有低,因为那哨子有粗有细。
“大街小巷,到处是呜呜呜,呜呜呜。好像春天是从他们的手里招呼回来了似的。但是这为期甚短,一转眼,吹哨子的不见了。
“接着杨花飞起来了,榆钱飘满了一地……”
“年轻的姑娘们,她们三两成双,坐着马车,去选择衣料去了,因为就要换春装了。她们热心地弄着剪刀,打着衣样,想装成自己心中想得出的那么好。她们白天黑夜地忙着,不久春装换起来了,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
一句“只是不见载着翠姨的马车来”既写出了翠姨的`人生悲剧,也让我们嗅出了萧红童年的寂寞和苍凉。
第三折。“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此处的“人去梁空”当是别意,暗含了“花落人亡”的悲凉。
“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这就是著名的数字诗,很多人都知道,是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据说就是这首诗挽大厦于即倾,相如见诗,想起当初文君的倾情相投,现在的才情锋露,惊诧于她的胆识和才华,顿生悔恨之心。是呀,有了这样如花似貌的才女还要去另寻芳草,他这位大才子岂不是自轻自贱?于是,香车宝马,趋舆千里,成就一段爱情史话。这样的圆满结局对于当初的惊人夜奔,也算配得上的。
三月,在南方,确实已经很热闹了,花花草草,莺莺燕燕,端的好气象。相对来说,北方的三月还未退尽枯黄的调子,没有了五颜六色的色彩,也就少了杂七杂八的诱惑,于是,收拢身心,安静地读书。读那些发生在三月的故事,读那些故事里的女人。仿佛一出又一出折子戏,女人是永远的悲剧。三月的微风吹化一冬的积尘,飘散时,携了一声幽叹,落在夜深人不寐的床头。
第2篇:薄云优美散文
薄云优美散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你知道写散文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薄云优美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远远望去,巍峨的山中间横着一条薄云,对比之下显得那样灵动。像一条白色蚕丝丝带,轻轻地系在山的'腰上。
来到山脚下,抬头仰望,丝带缓缓的展开,如抖动的薄薄棉絮静静的浮在哪儿。
来到山腰,远处的小城朦朦胧胧的,注目凝视才能分得出哪是高楼、哪是树木。薄雾围在你身边,润润的,四面八方都是,好似世界都被这薄雾笼罩!
登上山顶,阳光普照,身上暖暖的,好似离太阳近了许多。半山腰上,那条丝带还是那条丝带,白了许多,遮住了山下的行人和树木。远处小城里的高楼漂浮在白云里,恰似仙境,如梦如幻。
此时想起了苏轼的一句话: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薄云就像胭脂,对大山来说,是浓还是淡呢?我是无法确定。她就像上苍赐给这座山的白色玫瑰花,渺渺的飘着清香。又像一位初恋的少女,纤细的小手搭在你腰上,浑身酥酥的舒畅!
我想凝滞这段时光!害怕一阵风来,把她吹走。也害怕一块大的云朵遮住了太阳。这种清秀的场景如七色音符奏出悠扬的旋律,在心中一点一点荡开,飘向远方!
第3篇:三月,春暖花开优美散文
二月的时候,天空中的寒气还没有消散。池塘里的水依旧如冬日般冰凉,让人不敢触摸。偶尔见到一群密密麻麻的小鱼儿浮出水面来觅食,或围着一片片嫩绿的菜叶,或追逐着一些村里人扔掉的鱼肠,忙忙碌碌地到处游走,煞是机灵。
路边枯萎的野草已开始冒出一星半点的葱绿。可惜的是,尚未形成燎原之势,荒草仍然占据大部分席位,霸占着有限的领土。淅淅沥沥的小雨早就迫不及待地下起来了,赶走了前两日那温暖的气息。冬日的寒气又重新弥漫在天际。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说的似乎就是这样的景色吧!
三月,阳春三月,风停雨住。草坪上的月季花开成了鲜艳的一大簇,地上有几片散落的红色花瓣。这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呢?天天打那路过,竟不曾撞见她明艳的花苞!难道是春意袭人,一夜之间千朵万朵花竞开吗?嘿嘿,这三月的春,可真够逗的啊!
偶尔向
第4篇:扬州三月优美散文
柳絮如烟,繁花似锦,扬州三月让不少文人墨客为之倾慕动容,何况我一个小小人儿。
站在这片土地上,我仿若误入藕花深处的精灵,与我邂逅的却不是夏日的荷而是春日莹莹的琼花。伴着初升的太阳和大明寺中小僧徐徐敲响的晨钟,就着一股清风送来的檀香烟火,花淡淡,叶蓁蓁,这便是三月杨春,肃穆祥和中的生机勃勃。
出了古刹以是日上三竿,早起风还夹杂的寒流如今已被瘦西湖晒暖日头的波光粼粼给润暖,“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这首瘦西湖,叫我爱上湖边的杨柳,井然有序的虹桥,还有这十里如少女身段般的蜿蜒。那天不知是不是该说运气好,遇上了贵如油的绵绵春雨,淅沥的雨水似在唤醒沉睡的廊桥,趟过的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是那么的有味道。这便是三月杨春,如深宅大院的闺秀,透着娇羞和偶然见的怦然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