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鹿学习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1 08:05: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狼和鹿学习教案

狼和鹿学习教案

狼和鹿学习教案

狼和鹿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以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捕杀狼,从而导致巨大的生态灾难为例,阐明了不同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道理,告诫人们必须尊重生物界的这一客观规律,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教学时,因以学生“自由地读,尽情地读,读有所思,读有所得”为教学手段,体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生分析

1. 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前做了预习2. 对课文内容的归纳有待提高3. 朗读以及复述课文能力需要提高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朗读感悟,从人们随意杀狼反而害鹿,破坏森林的事实中懂得事物之 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 认识课文生字,”染” “葱” “凯”是重点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称鹿为“祸首”的原因。

教具准备

挂图 、简笔画

课 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阅读课

教学环节

一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指导识字写字

教师活动1、简笔画出(“狼”、 “鹿”的形象)它们是什么?说说你对它们的了解?2、问:把它们放在一起,你觉得在它们之间加个什么字,来表示它们的关系呢?(板书:狼?鹿)问:那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赶快来欣赏课文吧!(板书:狼和鹿)1、提出自读要求:(1) 给课文标上小节序号(2)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2、检查自学情况(1) 用开火车读的形式检查认字情况,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认识二个多音字(2) 述:把读的最棒的小节再读一读问:对于这一段你有什么疑问?问:课后练习中有10个生字,你认为哪个字要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的?出示“凯“”葱“”染“ 三个字的生字卡,引导书写的关键部分,并练习用生字组词

学生活动学生畅所欲言学生各抒己见,思考课题为什么用“和”表示二者关系,跟随老师一起读题划出生字和词语,标上小节序号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为黑板上两个多音字“提”“泊”注音组词朗读各自喜欢的小节,概括小节内容对课文内容提出疑问交流看法疏空笔顺练习组词。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尽情的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在“狼”“鹿”之间可以加许多字,表示二者关系,但这些关系都是一种结局——鹿成为狼的猎物。就在学生的认识趋于统一的时候,教师引出一个“和”字,立即引发学生的预测欲望。产生阅读兴趣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第2篇: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内容。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写动物故事的课文,请同学们看画面上都有哪些动物?(出示课件1 图)(板书:狼 鹿)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狼、鹿各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他们给你怎样的印象? 2.生答

3.师: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狼和鹿的身上,(板书:和)生齐读课题。

师: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读课文。

3、检查:

(1)、认读生字。(出示课件2)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探究。

1、下面我们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出示课件3)

课文中所描写事物,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变化?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学生先自己找句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参与讨论。

四、插图比较,显现矛盾。

师:谁愿意起来说一说:课文中所描写事物,前后哪些发生了变化? 生答。

师:

1、(出示课件4)同学们看,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你觉得那时的凯巴伯森林怎么样?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她呢?

课文是怎样来描写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的呢?(出示课件4)齐读: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指名试读,评价,齐读。

2、这么美的森林动物们生活的怎样呢?(出示课件5)齐读:小鸟在枝头歌唱,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提问:你觉得它们生活的怎样?句中的哪个词能看出?指名带感情读,评价。

3、看来大家都特别喜欢这么美丽的森林。那25年后的凯巴伯森林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回答。出示课件(出示课件6)看,这就是25年后的森林。此时的凯巴伯森林,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

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出示: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出示课件6)齐读。

句子中的哪些词能看出森林的特点?(消退、蔓延)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什么在不断向四周扩展,什么在慢慢消失?这样的森林又给你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吧!指名读,齐读。

4、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100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吧!(出示课件7左)齐读。

然而过了25年后凯巴伯森林变成了这样——(出示课件7右)齐读。对比读:请女生读第一句,要读出森林的美好。男生读第二句,要读出森林的荒凉。比比谁读得更投入。

5、同学们,读了这两句话。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五、深入探究。

1、同学们,同一座森林,25年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出示课件8)你找到原因了吗?

2、指名说原因。原来,狼被大量捕杀是森林前后变化的导火线。(出示课件9)为什么要捕杀狼呢?你是从哪里看出人们捕杀狼的数量之多的?这时你的心情怎样?指名感情读,评价,齐读。

3、狼越来越少,那么鹿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课件10):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这个数目大不大?是原来的二十多倍呀!

4、鹿没有了狼和其他天敌的威胁,生活得可自由,可快乐了。你能想象鹿群们是怎样自由生活的吗?凯巴伯森林可真是鹿的——自由王国。如果你是

当地的居民,看到这番美好的情景,心情怎样?会怎么想呢?但凯巴伯森林真的成了鹿永远的自由王国了吗?发生了什么事?

我们活泼而美丽的鹿怎样了呢?学生回答。

(出示课件11):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8千只病鹿。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评价。

5、鹿有了这么大的变化究竟是为什么呢?生答。(出示课件12)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齐读。

6、是呀,美丽的森林正慢慢地枯黄,活泼可爱的鹿也正陆续地死去。同学们,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想想此时当地的居民心情又会怎样?会怎么想?指名回答。

7、这一切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出示课件13)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地“祸首”。齐读。

8、(出示课件14)可恶的狼怎么会成了“功臣”?可爱的鹿怎么倒成了“祸首”了呢?对于谁来说,狼是“功臣”?(森林和鹿群)那谁是谁的“祸首”?(鹿是毁灭自己的祸首)鹿是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鹿它想这样做吗?是谁让鹿去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人)因此,森林变化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啊?(人)是呀,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当地人们的“无知”。其

实天地之间有杆称。狼鹿共存,好比是一架天平。当有意杀狼保鹿,反而失去了平衡。板书:维护生态平衡

9、课文学完了,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凯巴伯森林回到原样呢?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呢? 生答。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惨痛的教训,牢记这几个字吧——(出示课件15)齐读。

六、总结、拓展。

今天,我们来到了凯巴伯森林,在被毁的森林里我们明白了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的生存都有它的用处,不应该随便消灭它,其实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狼和鹿的故事发生。(出示课件16)课后,让我们去调查,身边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去思考,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动?去行动,让大家都来保护地球。如果你做到了,你将得到一份奖品,那就是——地球的美丽和人类后代的幸福。(出示课件17)

板书设计: 狼 和 鹿

维 护 生 态平衡

第3篇: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案 建湖县钟庄小学钟国华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内容。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和鹿(出示课件 狼 鹿 图)(板书:狼和鹿)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狼、鹿各是一种怎样的动物?他们给你怎样的印象?

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走进凯巴伯森林,去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小组讨论,思考探究。

1、下面我们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中所描写凯巴伯森林,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读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插图比较,显现矛盾。

师:谁愿意起来说一说: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学设计

龙泉街道石门小学

卢玉芝 【设计理念】

1.针对文本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中悟情。俗话说的好“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不需要太多繁琐,抽象的叙述,以读带讲,边读边思,读中悟情,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多种形式的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多项比较,深入探究。抓住文本,通过对比朗读,重点引导学生比较1、3自然段鹿群数量及生存的状态,想象变化的情景,体会灾难的严重。顺理成章地进入探究造成这原因的根本所在。进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蕴含的道理。【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狼和鹿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3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狼是功臣、鹿是祸首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感知生态平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18课《狼和鹿》,请大家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问:在你的印象中,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一般来说,狼和鹿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课文说的也是狼吃了鹿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读生字情况

2、指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有那些不理解的地方?

三、精读感悟课文

交流问题,抓住为什么把狼称为功臣?

(一)快速浏览课文,画出写狼是功臣的原因的句子。

a)指读画出的句子。想一想狼是那几方面的功臣?

b)狼是森林的功臣。

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教案

第一课时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狼和鹿》这是一篇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群,大量捕杀狼及鹿的其他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

课文富自然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事物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着重体现碰撞二字。首先,在启发谈话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看到狼和鹿,你们会联想到哪些词语或成语?学生在词语交流中不难发现人们对这两种动物的态度。然后学生通过默读找出作者的观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不由让人情不自禁地发问: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接着,在初读课文后,组织学生讨论:作者为什么这样说?你有没有新的看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狼和鹿教案

《狼和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讲了一件什么事。

3、重点讲解“葱”、“凯”、“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我是谁吗?

2、板书课题:狼和鹿(学生书空)

二、新授

同学们预习了吗?考考大家。

1、出示:“着火”、“血泊”、“提防”

2、学生读,纠正。学生说“着”、“泊”、“提”的另外一种读音。

3、课件出示生字。认识哪些字,从哪里知道的?

4、初读课文,带着这些生字(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去读。不认识的字看课后拼音。再来认识生字,带读、齐读。

5、出示词语,请同学读,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并理解。

6、再读课文。⑴个别读;

⑵纠正读音,语句中错误的读法。

7、老师范读。

三、书写生字

1、先对照生字,找出难写字,教师板书,重点讲解“葱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狼和鹿学习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狼和鹿学习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