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上学路上》有感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11 08:04:5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观《上学路上》有感

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这是一个从黄土里刨出来的故事,玲珑剔透的故事上闪烁着陕北高原特有的阳光。学校放暑假那天,老师告诉大家,开学的时候,每人要交二十四块八毛钱的学杂费。就是这二十四块八毛钱她们都交不起,妈妈就不想让她读书了,但是她不想像好友三花一样早早嫁人,她很想读书,她就求她的妈妈让她读书,妈妈最后就说:“你想读就自己赚钱读吧”!于是,仅仅12岁的小主人公王艳的故事开始了。为了能继续走在上学路上,王燕要在一个暑假里把这二十四块八毛钱挣出来。“摘一斤枸杞可以挣到两角钱,摘124斤枸杞我就能挣够二十四元八角钱,有了这二十四元八角钱,我就可以交学杂费了,我就可以上学了!”为了凑够去枸杞园摘枸杞的车费,她偷偷卖了家里的鸡蛋,又买了因相亲而认识的小男孩的圆珠笔,喜欢王燕的老师,故意以五元的高价买走了八毛的圆珠笔,使得王燕看到了希望。她又租了相亲小男孩(这个坏小子!)的羊羔来养,结果被大瓜、二瓜两个弟弟捣鬼没有挣到多少钱。最后,小孩子人性中最本质的那种纯洁、天真、善良,好似无边无际黄土里的一汪清泉,使王燕打动了黑脸汉,做了一回“牵子”,做了一回无本生意,终于挣够了去枸园的车费。

开学那天也是三花出嫁的日子,三花一直想要一支笔留做对即将逝去的少女生活的一种纪念。王燕用挣来的钱给三花买了一支笔,赶在迎亲车接走三花前一刻,插进了三花为那支笔准备的一个空笔套。

追求梦想的路永远都是这么一波三折,但正是在这波折中一个农家女孩顽强的生命力和意志力才显得如此生动和鲜活。历经艰难,王燕终于在开学那天准时出现在学校里,摊开的小手里放着被汗水浸湿的二十四块八毛钱。那个画面真的触动了我。

我也是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贫穷的'感觉曾让我有切肤之痛。可是现在呢,单位、同事、班车、小区将我与贫穷隔离。每天与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人打交道、投资、到超市买净菜、感受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化、自我感觉良好、踌躇满志…我甚至都不再愿意与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主动交往。似乎,贫穷与我无关。

刚从社会底层走出来多久啊,我就对贫穷这莫冷漠这莫麻木!好没良心!那几年以后呢,我不敢再想了。

曾经和一个经历很丰富的人交流过。他同样来自社会底层,大学毕业到深圳打工,过腻了打工的生活来北京考法硕,那时候他已经通过有中国第一考之称的国家司法考试,他还说以后读博时学新闻然后去当记者揭露这个社会的真相。我们那次交流就涉及到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人对于贫穷麻木的问题。那次我们认定大概是集体没良心。从社会底层走出来的人不管有没有力量都再不去关注那个苦难的阶层,那还有谁为他们说话?而我们脑子里似乎还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成理想,却不愿意为贫穷呐喊为消灭贫穷贡献力量,还怎莫使天下太平啊,多虚伪阿!我们都忙着追逐自己那无边的物欲呢!

第2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学校教育心理学作业

观《上学路上》有感

姓名:张旭栋

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学号:1212408077

观《上学路上》有感

电影《上学路上》以西北高原的黄土坡上一所学校放暑假要大家到下学期交学杂费为背景展开。它讲述了王燕为交学杂费,自己暑假赚钱的辛路历程。影片观完后,我不禁为王燕身上那种对学习的热情所感染,为他身上那种坚毅的品质所折服。但透过影片,我更为那里的教育现状感到担忧。

故事开始时,王燕和三花两个人物角色展现在我们面前,她们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花家境比较困难,在学习上,成绩不是那么突出,她选择了过早的辍学嫁人。而王燕呢,得知她母亲为了让两个弟弟上学,就对王燕说,不让她上学了,除非自己赚钱。她没有要放弃,她没选择走三花姐选择的那条路,她决定利用暑假时间,自己挣学杂费。在那时,大人们想挣点钱都难,才上小学五年级的王燕又能干什么呢?她走在路上思索着。王燕想到了家里的鸡蛋,她背着父母,偷偷卖了家里的鸡蛋,又卖了因相亲而认识的小男孩的钢笔,租了相亲小男孩的羊羔来养,想尽办法,吃了不少苦头,终于挣了一些钱。她得知去枸杞园帮人采枸杞挣钱能比较迅速的挣到钱,她选择去了,终于在开学那天挣到了学费。从她的坎坷经历中,我们看到了她的智慧,更看出她的那份执著,勇敢。影片中,也无意识的流露出她乐于学习,想去学习的愿望,这可能也是她坚持下来的动机。看三花,她在辍学后也想留一支笔作为纪念,可见她仍有学习的欲望,她仍想去学习,但时代已不允许她那么做。

我们不妨将视角转向那群放羊的孩子。他们似乎在做着不合他们年龄的事情。他们年纪不大却辍学为家里赚钱。放羊可能成为了他们一生的职业。记得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记者到西部去采访一个放羊的孩子。记者问:“你现在放羊,为了什么?”答:“为了赚钱。”记者问:“那赚了钱呢?”答:“娶媳妇生娃。”记者问:“生娃干吗?”答:“为了赚钱”。记者重复着问着一个这样的问题,男孩子也是给出同样的答案。这似乎令人吃惊。这样一个可怕的循环在他们脑海中产生了。在他们眼里,放羊也许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我们同时也为他们难过。可能就这样一个思维,他们几代人都被禁锢在这片土地上。因为他们不懂得思考,不去发展,这也许是教育失败的一个缩影。试想,他们的后代还在他们的教育观点下想走,能摆脱现状吗?

透过影片,我们看到影片中的孩子是比较聪明的,其中有这么一段,王燕为赚学杂费,买羔羊。有一位老大也做了中间商,他们对这一个一学就会,知道怎么处理了。如果他们不接受教育,那对他们的损失就不可估量了。

我们可以拿他们和城里的孩子做一比较。城里的孩子衣食无忧,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享受着优质的教学资源。而在影片中那些地方,信息闭塞,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对孩子而言可有可无,他们想只要会简单计数就行了。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不公平产生就不足为奇了。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国家在2007年出台了免费师范生政策,其中的目的之一就是培

养一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终身从教,确保教育公平。首批免费师范生即将毕业,将奔赴全国各地从事教育事业。这或许能从教育上减小地域差异,为更多孩子提供给好的教学资源。作为一名师范生,一名准教师,我们的人生价值在哪里?面对就业我们何去何从?或许我们心中都会有所衡量。我想我们应该向优秀校友冯志远、马宪华那样到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让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偏远的方的孩子。

《上学路上》,它没有炫丽的场面,没华丽的辞藻,它拥有的只是朴实、简单,但其中揭示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思考,尤其是我们免费师范生。

第3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观《上学路上》有感

校:温水镇中学

者:苏烈荣 班

级:八年级(5)班

指导老师:张苗利 前几周,我看了一部电影——《上学路上》。直到现在那部电影中的片段在我的脑海中时时闪现。

它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伟争取上学的机会,自己挣钱,奔波四里只为攒那20多元钱的学费的故事。

在西北的大沙漠里,沙漠一望无垠,尘土飞扬,天气炎热。我清楚地记得那部电影中的片段。小女孩为攒钱想尽了各种办法。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卖鸡蛋,她每天蹲在鸡舍里看鸡下蛋,然后收回藏在家里,最后,攒了几十个去集市上卖,飞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有人来问,结果被霸道的街人踩坏了鸡蛋,只赔了十多元钱。我看的清清楚楚,那是个阴谋,那是那个买鸡蛋的和街人合伙起来骗小女孩的。可怜的她就是这点愿望都没有实现,她只想攒钱上学。

愚昧无知的妈妈不想让她上学,便给她找婆家了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观《上学路上》有感

二十四块八„„成就了一个女孩的梦想。

《上学路上》主要说的是在我国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农村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名叫王燕,本剧说的是她的求学经历。她明知道上学对女生来说是一无是处的,但是她求知若渴,仍然不放弃上学。

王燕用了自己的一个暑假赚足了二十四块八的学杂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上了学。她的学费来之不易„„她去集市上卖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却被路人肆意践踏;她去卖笔,却又把笔丢失了;她去卖羊,可是山地被封,无处放羊,找不到买家,结果只卖了一些钱;最后,她只好去很远的地方摘枸杞。摘一千克枸杞可以挣到四角钱,挣够二十四元八角的工钱就要摘六十二千克枸杞。开学那天,她气喘吁吁的跑到学校,把几张汗水打湿的钱拿到老师的面前,说:“二十四块八,我挣够了!”

看了这片电影让我很感动,贫困的孩子需要的并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观上学路上有感

观上学路上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上学路上有感1

在我们幸福时,应该想到那些生活艰难环境的山区孩子们。

——题记

前天,我在家里看了一个电影,片名叫《走路上学》,是一部让人看了受益匪浅的电影。

本片是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云南怒江峡谷边上的马吉乡里住着的一对姐弟俩。姐姐名叫娜香,弟弟名叫瓦娃。弟弟瓦娃每天看到姐姐娜香溜索上学,他十分渴望着与姐姐娜香一同去上学。但是母亲不让他溜索,让他等父亲打工归来,才可以与姐姐娜香溜索去上学。

有一次,瓦娃决定偷偷地溜索,去江对面的学校偷听老师讲课。后来,从大城市深圳来实习的小聂老师看到孩子们没有鞋子穿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观《上学路上》有感作文

观《上学路上》有感作文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上学路上》有感作文1

我们上学的学费都是父母替我们交的,而《上学路上》这部电影的主人公王英上学的学杂费是她自己通过劳动换来的。

故事讲了:在一个山村里,有一所学校。这天,是学期的最后一天,老师宣布:“下学期的学杂费是二十四块八”王英的朋友三花因家中没钱,无法再上学,只能出嫁。而此刻王英家中还有大瓜、二瓜两弟弟,家里再也拿不出钱让王英去上学了,可妈妈对王英说,你可以自己赚钱去上学。

王英走上了赚钱的道路。

王英把自家的.十个鸡蛋,取出来后卖了,共挣了两块五。又从一个小男孩的手中用一块五买了一只笔,又卖了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观《上学路上》有感700字

观《上学路上》有感700字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不能光会看哦,写一篇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就是一个真理。她们没有我们那么舒适的生活,但她们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

一个十多岁的小女孩为了上学辛辛苦苦地攒钱,遇到困难她决不低头,乐观面对。在街上卖鸡蛋,哭着叫别人把羊羔卖掉——她是如此的坚强。确实,小女孩凭着她那种爱学习,爱上学的信念跨过重山,她那一句句“我要上学,我要上学”,使我为她而高呼,为她而骄傲。一颗求学的心又是多么地强烈。

她,叫王燕。我觉得她人如其名,就像一只恨不得一下子冲出重围,喜爱在蓝天飞翔的小燕子。而她的`行为,让我感到望尘莫及;她的伟大,同时也显示出我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观《上学路上》后有感

观《上学路上》后有感

那一天,老师说下午要看电影。教室里就沸腾起来了。

好不容易熬到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欢呼雀跃的排着读物,来到电影室。电影开始了,首先出现电影的名字:(上学路上)。咦,(上学路上)?上学路上有啥稀奇事呀?我们上学路上就是打打闹闹,玩玩乐乐,难道还有其他事吗?我便怀着一肚子的疑问看了下去。

原来,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到处黄沙纷飞。有一个13岁的小女孩,叫王燕。她为了上学,为了挣得二十四元八毛钱的学杂费,去和大人们摘枸杞的事。

当我们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都开心不起来,心情都很沉重。

二十四元八毛钱,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因为这二十四元八毛钱还不到我们的一只鞋子的价钱,还不到我们一星期的零用钱。这挣二十四元八毛钱对我们来说也是轻而易举,但对剧中的`王燕来说,却是比登天还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观《上学路上》有感12篇

观《上学路上》有感12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上学路上》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上学路上》有感1

星期五下午,我们全体师生到浮动电影院看电影。我们看了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上学路上》。讲的是:

王燕是一个13岁的小学生,生活在贫困的西北。因为家里穷,因为她妈妈重男轻女,所以她妈妈决定下学期只让王燕的两个弟弟上学,而不让王燕上学。看到这里,我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我不仅为王燕不能读书感到同情,更为不认真学习的我感到愧疚。我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身边有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心,我却从不认真学习;而好学的王燕,她虽然出生在贫困的大西北,在恶劣的环境下学习,但是她十分刻苦认真,可是她妈妈却不让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观《上学路上》有感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观《上学路上》有感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