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告别亦是一次新的相遇800字高一议论文
告别亦是一次新的相遇800字高一议论文
曾几何时,我们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尽情的享受生活的缤纷美丽。然而,时光流逝,渐渐地,我们褪去了往日的柔弱与稚嫩,迎接我们的却只是未知和挑战。
告别,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它带来了我们好奇又恐惧的新事物,带走了我们熟悉却又不舍的一切。让我们在无限的'留恋和欣喜之余,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别了,动画片!别了,积木!别了,童年!你好,同学!你好,老师!你好,高考………这是质的飞跃,这是一段新的旅程,一个新的开始,一个种新的选择。
没有告别就没有相遇。没有告别我们就只能活在当下,没有未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需要学会告别,学会成长。就像鲁迅先生告别医生,拿起笔杆子战斗一生;就像荆轲告别燕王,留下“荆轲刺秦”千古佳话;就像徐志摩告别剑桥,写下脍炙人口的《再别康桥》……难道这一切仅仅是偶然?不,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他们都因告别而开启了一次新的相遇。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告别,此时又被蒙上了一层智慧的面纱。告别不是因为冷血无情,而是因为我们要有更远的路要走;告别不是惆怅失望,而是满怀着对生活的信心砥砺前行;告别不是生离死别,而是一次新的相遇。
前路难测,也许一片坦途,也许坎坷波折。但我知道,如果我们没有胆量去尝试,就算前路的风景再美丽,也与我们无缘。马云曾说:“不吃苦,不奋斗,你要青春做什么?”如今的我们,朝气蓬勃,正是努力的黄金时间。何不像马云说的那样,告别安逸,打破美梦,在最美的年纪,努力一把,与自己理想的生活来一次美丽的邂逅。此生无憾啊!
告别!因为我勇敢。告别!因为我坚强。告别!因为那将会是一场新的相遇。在最美的时光,遇见最对的选择!
第2篇:在拐角相遇高一议论文
在拐角相遇高一议论文
你站在世界的一头,眺望着星空,我在天涯海角,目视远方,也许在某个节点我们的目光相遇,那时你会不会感叹缘分,会不会因彼此的相遇而惊奇呢?
当网络将世界连接起来时,我们相遇的节点和时间变得越来越不可琢磨,偶然之间,高考失利的你在随意的加好友中遇到了正在开怀大笑的我,而正是那一句“你好”,你与我之间便从不认识的局面到对对方有了些许的兴趣。那时你那句很文艺的“你的芳名是?”竟让我想起了古人与诗会友的场面,问古今谁与君相识,惟伯乐识良马,高山知流水也!在闲聊中,我们认识了彼此,我知道了你的名字,你了解了我的为人。当然,在尽兴的交谈中免不了一些对于你的防备,或许你也有对于我的一些顾虑和怀疑,就在这顾虑和猜疑中我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记得第二个夜晚,夏天的晚风有点凉爽,外面的虫儿在唧唧的叫着,伴随着是你消息的滴滴的声音。在闲聊中,我才得知原来你是今年的考生,但不幸你失利了。那一刻我沉默了,我并没有立刻回你的`消息,正如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我们都理解那所谓的分数对于我们而言有多么大的影响。我在屏幕前笑了笑,回复了笑了笑的表情,因为我只知道你所需要的不再是一个安慰,也不是一句“慢慢来,你还有时间,你还有明天”这类的话,而是一个笑容,一个对于自己的笑容。还记得你的那个不理解的表情和我的回复,于你而言是我对于你的回复,但对于我来说何尝不是对于过去自己的一份答卷,我与你一样,都倒在了那个拥挤的考场,但我并没放弃,并勇敢的站起来,给予自己一个微笑。生活还在延续,我们又怎能因为一次跌倒而不再前行呢?
后来,我记得是在我准备洗漱之时,你发来消息,你说你要准备上大学了,你说你担心明年依旧是这个结果。我还是发了一个笑脸给你,那个夜晚,似乎格外的安静,并没有虫儿在鸣叫,但发过笑脸之后我却忍不住的问了一句“你决定好了,不后悔?或者说就甘心了?”而你的回复让我等了好久,我不知道是那句话触动了你,但你的话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再遇到失败之时自己真的会因为害怕再次失败而就放弃继续努力的机会吗?在屏幕的一头的你纠结,而在屏幕的这一天的我则在思考!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滴滴声把我拉回了现实,我还记得你的那句话,“或许你是对的,也许再来一年,我有可能会再一次跌倒,可是至少我努力了,我不后悔了,倘若我放弃了,日后在回忆之时,也许我真的会因为这一次的放弃而被明天的自己所记恨!”我笑了笑,或许你是勇敢的,至少你敢于面对。我不记得我回复了什么,但我仍记得窗外的月色很亮,树枝发出不可察觉,令人欢快的声音!
在互联网的拐角,缘分的纽带将彼此拉近,而我转身,在拐角遇到你!记得你说过“很幸运遇到你”,但对于我而言亦如此,是你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直面困难,是你教会我什么叫做即使头破血流我也愿意重来一次!
第3篇:告别议论文
告别议论文(精选12篇)由网友 “蓝心” 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告别议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告别议论文
爱默生在《论自立》中谈到:“尽管每个人都非常熟悉心灵的声音,当心灵的微光从内部闪过,他却因那是他自己的东西,就将它摒弃,我们可以在天才的作品中发现我们舍弃的微光。”
的确,常人因舍弃了自身的微光得以融入世俗,天才却因点燃了微光,得以独立于世,被人仰望。
如勒庞在《乌合之众》中论述,人一旦进入群体,就会变得盲目和冲动。他会不加怀疑地接受群体提供的意见、想法和信念。盲目地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我们难以进行独立思考,难以产生内心的微光。纵使我们深知微光来之不易,却仍将之舍弃,这是出于自身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以及对孤独的恐惧。加缪说所有伟大的事物都有一个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