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一次真好教学随想
摘要:“老师,第一次伤心后悔、第一次做缺德事,也是感觉真好吗?”这是孩子对“第一次真好”的质疑,引起我的触动:阅读不仅仅是领悟作者的意图,更是拓展读者的心灵空间,是超越作者的心灵创造。新课改的阅读教学可朝这个方向努力,让孩子成为栽种和呵护自己心灵小花的能手。
关键词:阅读价值领悟创造我和孩子们
学习《第一次真好》(七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时,课堂分组讨论完毕后,有一个孩子站起来发言:“老师,第一次伤心后悔、第一次做缺德事,也是感觉真好吗?”这一句话,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孩子们闹成了蜂窝,很多目光注视着我,似乎想看教师的好戏了。我在标题前加上了两个字——记住。不是吗?第一次被人误解,第一次挨骂,第一次留校,第一次拿着糟糕的成绩通知单见家长等等,如果能把这些第一次记住,你会在心里萌生出一种力量,鞭策自己前进。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痛”,那样就会麻木起来,就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无法让自己得到很好的成长。
至于第一次干了缺德事嘛,“你干过缺德事吗?”孩子们都点头示意,“还记得吗?”有几个孩子发言了。我提议他们尽可能说明为什么干,怎样干的,后来怎样,怎样的心情和想法,都说得很真诚。有孩子红着脸不说,似乎不好意思开口,我提议孩子们,既然这样,就请用笔来表达吧,给大家这么个题目,供大家参考——《第一次缺德》,考虑到有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历,给他们另外一个参考题目——《第一次行善(做好事)》,孩子们很兴奋,孩子们的笔在纸上“沙沙”开了,伴随着几丝诡秘的微笑和几许腼腆的神情。
很多时候我在想,语文教学,就是能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链接文字和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并能诉诸文字与人交流,这就是写作。至于阅读,意味着能从别人的文字里领悟出别人观察生活的眼睛和感受生活的心灵。这堂课里孩子们能从作家对“乐”的感受里衍生出自己对“哀”的感受来,这无疑是一种超乎阅读领悟的创造。由此可见,推动孩子课堂积极参与、激活孩子兴趣的生长点,决不仅仅是由老师来导引的,而更多的是由孩子自己阅读时的心灵参与作导引,这样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心灵空间拓得更为宽广,在宽广的心灵里去实现对作者意图的领悟,去实现超越作者的自我的心灵创造。只有从孩子内心深处结就感情的小花苞,才有可能绽放出色彩斑斓的春天。教师可做的和能做的,是给一些阳光、空气和水的下手活儿。也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种子和土壤,让孩子成长为栽种和呵护自己心灵小花的能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有可能切实达到。果能如此,新课改必将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第一次真好教学随想-阅读的价值在于心灵创造》
第2篇:第一次真好教学随想
第一次真好教学随想
摘要:“老师,第一次伤心后悔、第一次做缺德事,也是感觉真好吗?”这是孩子对“第一次真好”的质疑,引起我的触动:阅读不仅仅是领悟作者的意图,更是拓展读者的心灵空间,是超越作者的心灵创造。新课改的阅读教学可朝这个方向努力,让孩子成为栽种和呵护自己心灵小花的能手。
关键词:阅读价值领悟创造
学习《第一次真好》(七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时,课堂分组讨论完毕后,有一个孩子站起来发言:“老师,第一次伤心后悔、第一次做缺德事,也是感觉真好吗?”这一句话,犹如一石击起千层浪,孩子们闹成了蜂窝,很多目光注视着我,似乎想看教师的好戏了。我在标题前加上了两个字——记住。不是吗?第一次被人误解,第一次挨骂,第一次留校,第一次拿着糟糕的成绩通知单见家长等等,如果能把这些第一次记住,你会在心里萌生出一种力量,鞭策自己前进。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痛”,那样就会麻木起来,就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无法让自己得到很好的成长。
至于第一次干了缺德事嘛,“你干过缺德事吗?”孩子们都点头示意,“还记得吗?”有几个孩子发言了。我提议他们尽可能说明为什么干,怎样干的,后来怎样,怎样的心情和想法,都说得很真诚。有孩子红着脸不说,似乎不好意思开口,我提议孩子们,既然这样,就请用笔来表达吧,给大家这么个题目,供大家参考——《第一次缺德》,考虑到有的孩子没有这方面的经历,给他们另外一个参考题目——《第一次行善(做好事)》,孩子们很兴奋,孩子们的笔在纸上“沙沙”开了,伴随着几丝诡秘的微笑和几许腼腆的神情。
很多时候我在想,语文教学,就是能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链接文字和生活。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并能诉诸文字与人交流,这就是写作。至于阅读,意味着能从别人的文字里领悟出别人观察生活的眼睛和感受生活的'心灵。这堂课里孩子们能从作家对“乐”的感受里衍生出自己对“哀”的感受来,这无疑是一种超乎阅读领悟的创造。由此可见,推动孩子课堂积极参与、激活孩子兴趣的生长点,决不仅仅是由老师来导引的,而更多的是由孩子自己阅读时的心灵参与作导引,这样才有可能把自己的心灵空间拓得更为宽广,在宽广的心灵里去实现对作者意图的领悟,去实现超越作者的自我的心灵创造。只有从孩子内心深处结就感情的小花苞,才有可能绽放出色彩斑斓的春天。教师可做的和能做的,是给一些阳光、空气和水的下手活儿。也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种子和土壤,让孩子成长为栽种和呵护自己心灵小花的能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有可能切实达到。果能如此,新课改必将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第3篇:第一次真好(教学设计)
《第一次真好 》
阳西县寿场中学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整体地把握课文内容,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短文的人生哲理。
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学重点
认识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 教学难点
为什么“第一次”的经历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回味无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令人难忘的经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第一次”的经历。如:你第一次上中学,第一次演讲,第一次领奖、、、、、、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有数不清的“第一次”,都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新奇与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周素珊写的《第一次真好》,它可以给我们启示。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读准字音。
雏形
丰硕
稀疏
霎时
孵鸟
姊妹
柚子
沉甸甸
结实累累
第4篇: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
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1
教读本课为了让学生学而有趣、学有所悟、学而得法,在教学方式上,执教者力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积极培养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力争通过作品的例读和学法感悟,起到“授人以渔”、“举一反三”之功效。但是,“授人以渔”并不意味着学生要带着镣铐亦步亦趋的跳舞,而是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临渊羡鱼”的欲望,水到渠成的点拨,让学生在例子的导引下自觉地悟法,自觉地“退而结网”,自觉地“下水游泳”。本课的教学,只是为学生以后阅读美文打开一条门径,至于登堂入室,洞幽探微,体味美文的灵动与纤
第5篇: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
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真好教学反思1
本课的教学注重语基(生字词)的掌握,特别是让学生进行课堂上的造句,让学生在掌握词语意义的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是有的学生用了三个以上的词语进行连词成段,如有一学生写到:春天来临了,我望着蜿蜒的果树林,果树林里的花争妍斗艳地开放了,多么绮丽迷人啊!那种美实在是无可言喻等。在运用了当堂造句以后,我发现了学生的作文能较自觉地运用了学过的雅词,提高了作文的质量。在环节三,打破了以往的教学常规,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理解课文内容,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的阅读感受,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