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北师大版数学四下《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下《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四下《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我确定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图形分类》。老师们很少讲这节课确定为示范课进行公开教学,因此,可以查阅和借鉴的资料很少。
我通过仔细阅读教材和教学用书,并且调阅部分资料,写了第一份教学设计,分为四个环节:复习旧知——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也制作了课件。但是自己越看越是不满意,主要有三点:一是,复习旧知,对于学生来讲,图形知识已经学过,印象比较深刻,不是很难。二是,探究新知阶段,觉得只是使用课件,囿于课件,不能够展现学生尝试分类的过程,老师和学生都被课件限制。三是,巩固练习中形式单一,难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拓展不够。
经过一夜的思考,第二天,就给当初的教学设计来了个大手术:
第一,采用了情境串,将这节课安排在一个“老朋友”的故事情节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好奇心。
第二,考虑用多媒体课件和磁性黑板加自制图形教具、学具配合使用,给学生提供尝试分类的`实物,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另一方面,也完成了从实物——图形的抽象过程,有利于学生进行比较、概括。
第三,巩固练习采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比赛让学生体会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各有所长。自制教具让学生动手拉一拉,在实践中体会三角形比平行四边形的的稳固性好。同时补充讲解平行四边形的容易变形的特点在生活也有很大的作用。增加了火眼金睛的练习,让学生判断,在辨析中巩固新知。
第四,全课总结环节,一改以往直接让学生说收获,而是通过“图形朋友赠送的小礼物”再次巩固分类的知识,并且利用课件展示建筑物中的图形美和图形在建筑物中的“不可思议”,很好的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的生活中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第三天试教,发现了以下问题,并且又再次做了相应的调整:
第一,在三次分类之后,拓展了多边形和椭圆,给学生以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二,充分利用韦恩图整理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总到分和有分到总说清图形分类的标准和特征,帮助学生完成建构过程。
第三,原先在让学生动手拉一拉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时,我使用的自制教具和三角尺,在同事的提醒下,觉得应该使用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制作方法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拉,更科学。
第四,由于自己下乡是在山村的小学,和学生是第一次见面,师生之间有陌生感,于是设计了一段关于“朋友”课前谈话,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也为本节课的“老朋友”的话题做了一个过渡。
第2篇:四下《图形分类》教学设计
《图形分类》教学设计
姓名:胡静
一、教案背景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二单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体会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区别,能根据图形的特点在交流合作中对图形进行分类,会说出分类标准。
2、在分一分、画一画等的数学活动中,能对学过图形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
3、通过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总结归纳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由硬纸片做成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模型。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能说说你了解的图形有哪些吗?(根据学生回答逐一贴出长方形„„球体于黑板上)(出示各个图形图片)
师:对于这些图形,你觉得它们谁最有特点,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生1:长方形有四条边
生2:长方形有四个直角
„„„„
(二)尝试探索,给图形分类
师:这么多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把这些图形分分类(板书课题:图形分类)
1.师:请问你认为这些图形可以分为哪两类?你们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分呢?请小组同学合作把这些图形分一分。并能按照上面的问题说一说。2.区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
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分类结果?(指名生上投影演示)师: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分吗?
生:我们觉得这类都是什么什么体的,而这一类都是什么什么形的,所以我们分成了这两类。师:那你们分类的标准是?
生:我们是根据它们的名称特点来分的。师:还有其他组上来说一说吗? 生:我们也是这样分的,不过我们觉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都能立起来,而其他的图形立不起来。
师:你们是按照他们能不能立起来分的。还有吗?
生:我们觉得这四个图形都有好几个面,而其他的图形都只有一个面。师:你们的分类标准又是什么呢?
生:根据面的多少。师:你们是根据他们的面的多少来分的。还有哪一组说一说?
生:我们组认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其他的都只占有一个平面。
师:说的多好呀!刚才我们通过努力把图形分成了两类: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分为一类,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分为一类,我们把这一类能立起来的图形统一称作“立体图形”(板书:立体图形)那我们把这些只有一个平面的图形也起一个名字叫“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你们能记住它们的名字吗?
师:来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图形它们属于立体图形还是平面图形?
师:平行四边形是
生:平面图形 师:正方体是
生:立体图形 师:圆形是
生:平面图形 师:长方形属于
生:平面图形 师:长方体是
生:立体图形 师:正方形是
生:平面图形 师:圆柱体是
生:立体图形 师:球体是
生:立体图形
3、平面图形再分类
师:有这么多平面图形,你们觉得这些平面图形还可以分为哪两类?请大家独立完成,把平面图形再分一分。请说说你分类的标准是什么?怎样分呢?
师:哪一组的同学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分类结果?(指名上黑板演示)生:我们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分为一类,圆形自己分为一类,因为这四个图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那你们分类的标准是? 生:有没有角来分的 师:还有哪一组上来说一说?
生:我们认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边都是直的,而圆形的边是弯的。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线段 师:圆形的边是弯曲的一条线,那它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师:还有哪一组来汇报一下?
生:我们也是这样分的,我们觉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都有好几条边,而圆形就只有一条边。
师:说的真棒!那你们分类的标准是? 生:边的数量来分的。(看大屏幕师生总结平面图形分类。)
(三)实践活动: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活动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师:今天我们见到了这么多图形,我觉得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图形最有特点,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图形,我想请同桌两人合作来拉一拉。
师: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生:平行四边形很灵活、很容易拉动 三角形很牢固、很坚固、不容易变形(板书:容易变形 稳定性)师:生活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例子有很多,我们观察一下,这是哪里? 生:我们的学校大门 师:请你认真观察自动伸缩门为什么这么容易开和关呢? 生: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利用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例子吗? 生:衣服架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让我们再观察这是什么? 生:塔吊
师:你们见过吗?这是盖大楼不可缺少的,为什么塔吊臂伸那么长而非常稳固呢?仔细观察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生:塔吊臂和那些钢丝形成了三角形,因为三角形很稳定。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生:自行车架 生:我家的太阳能架子是三角形的师:同学们真善于发现,可见生活中有很多利用数学知识的例子我们来看看。
(四)数学万花筒
出示金字塔和东方明珠图片。师:看一看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 生:三角形和球体
师:生活中三角形建筑是最坚固的,而且还比较美观,可见是图形创造了生活的美,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用数学知识把生活创造的更加美丽!
(五)实践作业
师:笑笑看见小明的椅子已经坏了,坐上去晃动了,你能用今天的知识把它修好吗?
(六)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平面图形:长方形 三角形 正方形 圆 三角形 立体图形:圆柱体 长方体 正方体 球体(用实际物体图)
分类标准:(1)按边分
(2)按角分
第3篇:中班数学《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学《给图形分类》活动反思
孤山镇第二幼儿园 闫雪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亦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活动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科学活动《给图形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分类的一次活动。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来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及观
第4篇: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篇1: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从课前的复习到课内的展示交流,我都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及与同伴的交流,而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出现问题的引导者。在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图形分类依据时,在有序提出要求的基础上,先留给学生自主观察、发现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在交流碰撞中发现知识,使活动有效地展开。
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两组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活动。通过搭建已认识的平面图形,学生不仅能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而且发现四边形不稳定与三角形稳定的特性。另一组活动是在前一次活动基础上,让学生想办法把四边形变得稳定,学生利用本节课发现的知识解决了这个问题,动手操作活动的设置使学生兴趣浓厚,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延伸,使学生收集生活中三角形、
第5篇: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建立在之前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在教材中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举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事例,并设计活动“拉一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我在本课教学中作了以下处理:
1.让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图形,揭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并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点,正确地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把对图形分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思考分类的标准,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图形,形成了清晰的图形分类体系。在小组合作与交
第6篇:图形分类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是建立在之前认识了立体图形、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具体的图形分类活动,对已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归类和梳理,了解图形的类别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在教材中安排了“看一看,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举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运用事例,并设计活动“拉一拉”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我在本课教学中作了以下处理:
1.让学生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图形,揭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并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平面图形的特点,正确地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2.把对图形分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思考分类的标准,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图形,形成了清晰的图形分类体系。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经历了探索
第7篇:四下数学教学反思
图形的平移 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册的图形平移又叫二次平移。这个说法是相对于学生在三年级所学的平移所定的。以前的平移就是在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一次。现在是连续平移两次。
一、预习作业。
虽然书本上的内容很少,但是操作性的东西却很多的。操作是最花时间的。所以昨天晚上我布置了作业,是想想做做的1、2题。估摸了一下,第一题学生能够做,第二题吗?反正要花时间,就让他们自己去尝试一下吧。有了第一题打的底应该会好很多。今天把书本收上来一看,确实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那么,这堂课就是针对学生的问题来进行讲解。
二、学生的问题。
1、是没有掌握好平移的方法。我们平移一个图形是点和线段的结合,通常抓住一个点,从该点出发,数出各条线段相应的格子数,进行相应的平移,这样省时省力。可是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一些观察不细的学生而言,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