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创新创业基础结课论文
对于创新创业,大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创新创业基础结课论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创新创业基础结课论文
摘要: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以赛促学;搭建实践平台”。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尽早启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氛围不浓
部分高校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简单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学工部、招生就业部的工作,是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而把教学工作排除在外,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多为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动漫设计大赛”等赛事,或者创办创业园或创新工作室,来指导学生自主创办科技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商务活动。但是这些教育实践往往只有少数精英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作壁上观”的看客。这种少数人受益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方式并不能得到普及,抛开课程教学工作来谈创新创业,最终造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
(二)课程内容有待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核心基础知识和结构在不断更新,而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例如,办公软件office的新版本已经到了2013,而有的高校《计算机基础》中讲述的还是office2003。学生的个人电脑上安装的是新版本的软件,而实验室的电脑上还在运行旧版本,课程教学也是以旧版本为准,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师资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引进困难等问题。年轻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急于搞科研、发文章、评职称,不愿意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更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不高。外聘教师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其中还有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但是外聘教师只会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对创新教学不感兴趣。
(四)教学方式有待优化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教师讲授演示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系统完整的传授知识,但是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让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实验课让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项目单调、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论哪个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实验指导书,相同的教学进度,这种安排与后续的专业课衔接不紧密,一方面内容的单调枯燥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容易滋生倦怠情绪,部分学生实验课上拷贝他人实验结果,实验课往往变成打游戏、上网聊天等的自由活动时间。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的考核方式多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而且期末成绩占有大部分的分值。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实验课上提交的作业,实验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只需按照实验报告上的步骤操作就能得到实验结果,而且有些学生直接拷贝他人的实验结果,也能得到平时成绩。这样平时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期末考试的方式在不断的改革,从最初的纸质版考试到现在的上机实验考试,但无论是哪一种期末考试方式,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实践探索
(一)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经途径。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放实验、项目开发训练、课外研讨等形式,增加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投入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时间,这样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在项目开发训练中,由教师布置与专业相关的选题范畴,由学生自主选题,通过课程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解决方法并实现。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选题、设计、实现、形成报告、答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
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科研优势,结合“导师制”的科学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项目任务的执行中,学生在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依托,将科研项目中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学科前沿介绍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三)“以赛促学”的推动模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一知半解,多数认为不是专业课,对今后工作用处不大,从而放低要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兴趣不高,一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源头。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级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竞赛,以此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和历练,不仅可以增强竞争意识,还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竞赛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创新创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四)搭建实践平台
开放创新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网络设备,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大赛提供准备场所,并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组建大学生计算机服务公司,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将学校的部分与计算机相关的业务外包,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设备维护、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增加综合设计类的实验项目,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来,让学生具备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58—160。
[3]段雪辉。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1):68—69。
[4]韦国燕。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5):41—44。
第2篇:创新创业基础结课论文
创新创业基础结课论文
对于创新创业,大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创新创业基础结课论文,希望能帮到大家!
创新创业基础结课论文
摘要:高校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个切入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以赛促学;搭建实践平台”。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影响面宽,其教学质量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很大。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对尽早启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启蒙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氛围不浓
部分高校在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简单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学工部、招生就业部的工作,是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而把教学工作排除在外,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创新创业的实践环节,多为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中国大学生动漫设计大赛”等赛事,或者创办创业园或创新工作室,来指导学生自主创办科技企业,从事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等商务活动。但是这些教育实践往往只有少数精英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都只是“作壁上观”的看客。这种少数人受益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方式并不能得到普及,抛开课程教学工作来谈创新创业,最终造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不浓厚。
(二)课程内容有待更新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核心基础知识和结构在不断更新,而目前部分高校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及时跟上技术的发展,存在滞后现象。例如,办公软件office的新版本已经到了2013,而有的高校《计算机基础》中讲述的还是office2003。学生的个人电脑上安装的是新版本的软件,而实验室的电脑上还在运行旧版本,课程教学也是以旧版本为准,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部分高校存在着师资总量不足,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不合理,优秀教师引进困难等问题。年轻教师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急于搞科研、发文章、评职称,不愿意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更无暇顾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对创新创业教育关注度不高。外聘教师中不乏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这部分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其中还有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但是外聘教师只会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任务,对创新教学不感兴趣。
(四)教学方式有待优化
目前的教学方法多教师讲授演示为主,教学方法单一,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系统完整的传授知识,但是这种照本宣科的方式让鲜活的课堂变得枯燥死板。实验课让学生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上机,实验项目单调、没有挑战性,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论哪个专业都采用相同的实验指导书,相同的教学进度,这种安排与后续的专业课衔接不紧密,一方面内容的单调枯燥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没能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学生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容易滋生倦怠情绪,部分学生实验课上拷贝他人实验结果,实验课往往变成打游戏、上网聊天等的自由活动时间。
(五)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的`考核方式多为“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而且期末成绩占有大部分的分值。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实验课上提交的作业,实验中验证性实验项目偏多,只需按照实验报告上的步骤操作就能得到实验结果,而且有些学生直接拷贝他人的实验结果,也能得到平时成绩。这样平时成绩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实际实践情况。期末考试的方式在不断的改革,从最初的纸质版考试到现在的上机实验考试,但无论是哪一种期末考试方式,都是考查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并没有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二、面向创新创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创新实践探索
(一)加与专业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
计算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相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经途径。增加与专业相结合的课外实践活动,通过开放实验、项目开发训练、课外研讨等形式,增加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课外投入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时间,这样使得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在项目开发训练中,由教师布置与专业相关的选题范畴,由学生自主选题,通过课程中学习到的计算机知识设计解决方法并实现。在整个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历了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选题、设计、实现、形成报告、答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大胆怀疑”和“小心求证”的创新精神,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二)充分发挥教师科研的带动作用
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科研优势,结合“导师制”的科学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项目任务的执行中,学生在实际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激发了创新意识,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为依托,将科研项目中涉及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学科前沿介绍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逐步体会到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之间的联系。
(三)“以赛促学”的推动模式
很多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倦怠情绪,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一知半解,多数认为不是专业课,对今后工作用处不大,从而放低要求。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兴趣不高,一直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源头。因此,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各级计算机类创新创业竞赛,以此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学生在竞赛中成长和历练,不仅可以增强竞争意识,还可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竞赛不仅是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创新创造能力的考验,也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果的展示,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有着推动作用。
(四)搭建实践平台
开放创新实验室,配备高性能的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和网络设备,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计算机大赛提供准备场所,并配备实验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服务。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组建大学生计算机服务公司,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运作中。将学校的部分与计算机相关的业务外包,如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计算机设备维护、校园标识系统的设计制作等,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信息化建设中来。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增加综合设计类的实验项目,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来,让学生具备具体的工作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晓杰,曹胜利。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J]。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2]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158—160。
[3]段雪辉。高校创业教育的内涵及相关概念辨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11):68—69。
[4]韦国燕。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1(5):41—44。
第3篇:创业基础结课论文
【摘要】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趋势,大学生创业既是机会又是挑战,大学生敢闯敢拼,但是社会经验不足,由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创业机会与创业企业的复杂性,创业者、创业团队与创业投资者的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等原因,创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本文就是探讨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关键字】 大学生创业 风险 原因 规避
一、大学生创业环境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2003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下了发《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此通知下发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注册、贷款、税费、员工待遇等方面的类似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体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也使大学生创业有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但是,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
第4篇:创业基础结课论文
广东工业大学 华立学院
《创业基础》结课论文
题 目 创业者的心里构建 系 部 城建学部 专 业 土木工程 班 级 13土木5班
学 号 511323030385 学生姓名 巫日锋 指导教师 屈广伸
创业者的心里构建
摘要:在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面对这种形势,且伴随着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创业意识,就业方向也悄然发生转变,创业,相信不少大学生都有自己的创业想法,心里有创业的构建。但是有创业想法是不够的,应该具备有洞察力,理智和勇气的创业的素质,还要知识面广。
关键词:洞察力,理智,勇气,知识面广 1.创业者需要创业素质
作为当代大学生,尽管我们有知识、有激情、有梦想、有冲劲,但是由于我们缺乏社会实践,没有经过市场的风雨考验,缺乏管理团队的经历,所以我们创业比起职场过来人有着更多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