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目标管理论文
目标管理论文
目标管理是由企业最高层领导制定一定时期内整个企业期望达到的总目标,然后由各部门和全体职工根据总目标的要求,制定各自的分目标,并积极主动地设法实现这些目标的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目标管理论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一、目标管理的特点
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目标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员工发挥自我控制的能力,这将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利用工作成果来检验员工的工作成绩,这是目标管理的另一特点,这要求企业建立一种合理公正的员工考核制度。适当的权力下放是目标管理的另一特色,当员工拥有一定的权力之后,就会走出被动局面,从而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一)管理形式
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参与到日常企业管理的一种形式。在国有制造企业中,目标管理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共同的参与到目标制定中。首先,进行总目标的制定;其次,各部门按照各部门的生产要求制定出阶段性目标,即将总目标进行分解;最后,各部门完成分目标,保证最后总目标的完成。这种管理方式能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保证生产目标按时完成。
(二)自我控制的手段
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自我管理和约束的有效手段。目标管理着重强调管理者和员工的自我控制力,要求管理者和员工自觉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现在的一些管理手段,往往通过压制性管理的方法达到管理员工的目的。然而,目标管理则要求员工主动发挥自己的劳动创造能力,而不是被迫的完成,从而保证生产目标高质量的完成。
(三)成果是首要
任何企业要想谋求发展,产品质量是首要这一宗旨不能改变,国有企业也是如此。在目标管理中,更加强调生产成果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管理者在对员工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依照管理者对员工的印象等因素去考核一个人的业绩,而应该从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程度大小,完成任务的好坏等多种因素去考核一个员工的成绩。因此,在目标管理中,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员工考核系统,以员工的工作成果为核心,公平的考核每一位员工。合理的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四)权利下放
在现在许多企业中,管理者过分的强调权利,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目标管理的则更强调管理者适当的放权,提升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这一措施不仅能够减少管理者的工作量,而且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提升工作质量。同时,目标管理要求管理者和员工各自制定目标,并按照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所有人必须有短期和长期目标,有目标采有动力,可以有效的杜绝懒惰现象的发生。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制定目标,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完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这是目标管理的独特优势。
二、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目标管理的实施,首先要求我们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制定企业发展的总目标。然后各部分根据各自的生产要求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小目标。最后各部门按照制定的目标完成工作任务。
(一)建立合理目标管理计划
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管理体系的实施计划,这是实行目标管理的第一个步骤。第一,根据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将要完成的目标,制定企业发展的总目标。在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考虑生产成本、生产任务和生产质量等问题,这些都是影响生产计划的因素。第二,将企业发展的总目标结合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和生产任务,各部门制定各自的生产小目标,即将企业发展的总目标进行分解。在小目标的制定过程中,要求各部门更加细致化和具体化,这样才能更好完成工作任务。
(二)实施目标管理
在制定好目标管理的各种目标的基础上,就必须按照预期的目标实施计划。在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各部分的员工承担相应的责任,保证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管理者应该适当的授权,使员工由他人的监督变为自我监督,提升员工的工作激情。同时,结合员工的工作表现,实行合理的奖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生产的实际情况,对工作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必须保证目标按时按量的完成,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目标管理的目的,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影响目标管理的几种因素
(一)高层管理者的支持
第一,目标管理的实行过程中,总目标的制定需要企业高层的参与,因此目标管理的实施必须得到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第二,实行目标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理念的变革是首要,只有高层管理者管理方式改变了,才能逐步在中低层中实行目标管理。第三,目标管理要求变革传统的员工考核方式,对有能力者及时进行奖励或者升值,对于公司的人事变动需要高层管理者支持。因此,企业在实行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得到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和参与。
(二)做好宣传和推行工作
管理模式的变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及时的宣传工作,使得各阶层的员工对目标管理有更充分的认识,并积极参与到这场变革中去。首先,通过了解其他企业的管理模式或者PPT讲解等方式,让管理者对目标管理有一个充分了解,掌握目标管理的核心和优势。其次,了解管理人员对目标管理的认可程度及其关于这一管理方式的建议。最后,制定合理的推行计划,并从高层向低层逐步实现,保证推行计划按时完成。
(三)建立合适的目标
目标管理的过程中,制定总目标和小目标是基础。目标又指导各阶层员工的工作,保证任务的完成。因此,目标必须合理而且具体。总目标制定必须依据企业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和发展目标来制定,考虑目标的可行度;小目标的制定必须参照总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这样才能保证各目标合理性。
(四)建立奖励机制
建立一种合理的奖励机制,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升工作效率。在目标管理过程中建立奖惩机制,不仅能够使员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升自身的业绩,还能够将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集体利益有效的结合起来,保证目标管理的高效运行。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的发展程度关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因此必须提升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目标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手段,已经逐渐开始应用到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中。目标管理需要管理者和所有员工的共同参与,共同制度目标,共同完成工作任务。总之,在国有企业中,实行目标管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升企业在社会经济竞争中的综合实力。
第2篇: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煤矿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对煤矿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现状,分析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及影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因素,阐释煤矿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目标管理的必要性,提出改善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安全目标;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70%以上的比例,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可能会达到36亿吨标煤,而其中对煤矿的需求量则占31.8亿吨,因此煤炭资源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煤炭开采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常常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是缺乏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管理,使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生产受到极大的困扰。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及手段,促进我国煤矿产业的长远发展。
1、当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现状
1.1国内安全目标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重视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初期阶段,人们常常在事故发生后才采取措施,使人力、物力及财力受到极大的损失。受到惨痛经验的教训后,煤矿企业管理者开始重视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定安全管理条例,并引进先进安全生产技术及机械设备,形成事故预防的管理体制,逐渐演变为现代化安全管理体制。我国煤矿产业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一票否决制等,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煤矿产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注意对煤矿安全管理方法的开发及利用,促进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及实践的发展。然而,我国安全管理体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生产机械设备不规范、开采作业人员水平较低及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上,制约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地开展。
1.2国外安全管理现状
煤矿资源是全球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日本等国家逐渐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以降低矿难事故造成的损失,促进煤炭行业的发展。作为世界上的主要产煤国家,美国在受到煤矿安全事故的威胁后,不断加大对煤矿生产技术及设备的投资,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条例,最终实现了煤炭生产“高产量、低伤亡”的目标,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进步:第一,采用新型安全生产技术,保证煤炭生产过程的安全性;第二,政府部门及煤炭企业完善安全责任制;第三,加大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力度。美国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离不开执行力、培训以及技术支持,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煤矿产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日本煤矿安全管理经历了从产量增加、事故多发、加强监督、技术开发、逐步好转的发展过程,树立了完善的自主安全管理及监督管理体制,在煤炭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矿山安全法》的要求,并采用先进的煤炭生产管理办法,实现了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其安全管理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2、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概述
2.1煤矿安全管理目标的意义
安全目标管理具体指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企业部门之间及员工的共同努力,明确自身的目标,根据生产方针的指导,合理安排生产工作内容,并对安全成产成果进行审核,最终在规定时间完成安全生产的目标。安全目标管理是一种以安全生产为目标的新型管理方式。安全目标管理工作的目的在于维护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矿难事故的发生。安全目标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安全目标管理能极大的极大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第二,安全目标管理有利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第三,安全目标管理能帮助提高员工素质,提升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第四,安全目标管理能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加快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
2.2影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因素
2.2.1地质环境危险因素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个地域的地质环境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一方面使得我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多样,另一方面复杂不稳定的煤层结构,使得煤矿开采工作存在极大的危险性。同时,煤层中含有瓦斯,我国许多煤井中都存在大量的瓦斯,给煤矿开采造成极大的麻烦,使得煤矿开采难度不断增加,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2.2.2开采机电设备不稳定性
在煤矿开采工作中需要使用很多机械设备及电气设备,然而机械设备中常常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并且不易被人发觉,给煤矿开采工作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大量矿难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发现,由于机电设备不稳定而产生矿难事故的情况占据我国矿难事故的很大一部分比重。同时,在许多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炭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仍使用老旧机电设备,极大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测,保证煤矿开采过程中机电设备的稳定性,并对机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及维护,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2.3开采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煤矿开采作业人员是煤矿生产工作中的一线工作者,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由于人的特殊性与机电设备及地质环境不同,人的活跃性使得煤矿生产过程有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在黑暗半封闭的煤矿中,作业人员常常受到自身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加上作业人员自身的操作水平、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及对危险情况的有效辨识力,作业人员常常做出不安全的行为,导致煤矿事故时常发生。
2.2.4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同时,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事故的预防措施不到位,缺乏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监督工作未落到实处,企业管理者缺乏煤矿安生管理意识,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少,使得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对开采作业人员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安全目标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目标管理的内容为:依据企业生产目标,企业安全部门制定安全管理的目标,将安全生产总目标进行有效分解,由各级部门、各个岗位的员工开展生产活动,将安全生产的目标与企业发展总目标进行有效结合,通过企业员工的共同努力,保证自身目标完成的同时,实现企业生产的总目标。
3.1构建安全的生产环境
企业要为作业员工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加强对煤矿开采环境的安全管理,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在煤矿开采工作之前,企业要根据煤矿开采区的地质条件合理选择矿址,完善矿井生产系统,对矿井空间进行有效布置,并为员工配置优良的机电设备,完善作业人员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做好防尘、防水、防火及防瓦斯爆炸的安全工作。同时,及时更新老化机电设备,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2更新安全技术及设备
过硬的安全技术及机电设备,是保证安全目标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因此,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煤矿作业的生产条件,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安全技术,保证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进步,煤矿企业需要加大对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投资,引进国外先进安全技术,大力进行创新和开发工作,构建完善的安全生产技术体系。同时,煤矿企业需要对老旧机电设备进行及时更新处理,制定设备应急方案,确保机电设备的性能及安全性。
3.3完善安全管理理念
在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需要以安全管理理念为指导,加大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宣传,制定有效的安全目标管理工作方针,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完善的安全管理理念,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理念,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加大对生产过程的安全技术的投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对于企业作业员工,企业要加大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其自我安全意识,培养其对安全隐患的辨识能力及反应能力,增强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煤矿产业不断发展,煤炭开采规模扩大,煤矿企业需要重视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安全目标管理是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煤矿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采用新型安全目标管理模式,树立安全管理理念,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不断进步,将安全目标管理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实现煤矿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15-121.
[2]王哲.山西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管理执行力评价与提升措施[D].太原理工大学,2010.
[3]李慧淑.煤矿行为安全管理模式实践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
[4]齐雪波.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34.
[5]王玉琼.煤矿安全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
[6]王以功,等.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动态控制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2010,09:46-49.
[7]汤雪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及安全效果评价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
[8]李治广,史红坤.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目标管理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2,20:236.
[9]崔磊,杨景斌.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7:9.
第3篇: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研究论文
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煤矿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当前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对煤矿企业的发展造成阻碍。本文结合当前国内外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现状,分析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及影响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因素,阐释煤矿安全管理中加强安全目标管理的必要性,提出改善煤矿安全目标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安全目标;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70%以上的比例,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到2020年我国能源需求可能会达到36亿吨标煤,而其中对煤矿的需求量则占31.8亿吨,因此煤炭资源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然而由于煤炭开采具有很高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