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7 08:02: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长江之歌》教案

1、长江之歌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作者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一个抒情的对象,赞美她的“风采”“气概”“情怀”。

2.放录音,师生共同欣赏。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哺育挽起荡涤尘埃灌溉奔去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纠正字音。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指导学生梳理出需要理解的重点内容,为进一步精读品味做好准备。

三、指导写字: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 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 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

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教师引读。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指导朗读第2节,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 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 之情。

3.练习朗读、背诵。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力量

板书设计:

1、长江之歌

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

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文献摘录:

《长江之歌》

: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 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沿途汇人许许多多支流,形成一个庞大的水系。全流域的面积超过180万平方 公里。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江西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长江,无论就长度、流域面积或水量来说,都可称得上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 界著名的大河之一。

第2篇:长江之歌教案

题目:歌曲《长江之歌》

授课老师:宋丽媛

一、教学目的:

1、知道长江的地理位置及相关唐诗,能够用自然流畅的歌声表达对祖**亲河——长江的赞颂感情。

2、在感受、理解《长江之歌》的基础上,能够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方法表现赞颂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长江之歌》以及歌曲的掌握。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探究等

课型:综合课

教具:多媒体 视频 录音机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们初一时学的关于黄河的是哪一首?我们中国除了黄河还有一条大河是什么?以前我们接触过描绘黄河的作品。有哪些(《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冼星海曲)

师: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他们哺育

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1、提问:哪些同学去过长江边?请学生谈谈对长江的感受。

2、播放《长江之歌》课件,(展示长江概貌),让学生观看课件并了解长江概貌。

3、师生共同探讨长江地理知识(源头、入海关、流经、全长等)。

(二)、授新课:(学习歌曲)

1、作品介绍(创作背景介绍):这首歌是由王世光作曲,胡宏伟填词。作于1984年。

听一遍歌曲,师:在听歌曲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歌讲述的什么内容,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速度,歌词运用的什么样的手法?

这是一首洋溢着赞颂感情的抒情歌曲,它讴歌了万里长江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各族人民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这首歌曲是根据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填词而成的。

2、学唱歌曲

(1)放音乐及视频听歌

(2)有感情朗读歌词

(3)学唱歌词

(4)老师带着学生唱

(5)作品分析

歌曲是G大调,四四拍

采用了三段体的曲式,第一乐段是个8小节的方整型乐段,第一乐句是其主题,在节奏上弱拍起的节奏型贯穿整个乐段,从弱拍到强拍的小三度进行,加强了歌曲的抒情成分,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重复和变化重复,使主题音调更为突出,整个乐段具有明朗从容的性格特征。第二乐段是个对比性乐段,在节奏上将弱拍起换成了强迫起,旋律素材虽然取之于第一乐段,但由于采用了模进的手法,使曲调逐渐向高音扩展,造成了滚滚向前的气势,表现了激昂、赞颂的情怀,同时,也使我们产生波浪翻滚、江面宽阔、景色秀丽的自然景色的联想,最后一句出现了全曲最高音6,把乐曲推向了高潮,第三乐段是再现乐段。

(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学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2)让学生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五、(1)近几年一个很大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为什么会造成水土流失?

因为人们的乱砍滥伐激怒了长江。

(2)我们应该怎么做?

热爱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爱护母亲河,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节约用水……)

第3篇:长江之歌教案

1、长江之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教案长江之歌

初中唱歌教学——《长江之歌》教案(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长江之歌》体会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之情。

2.能够主动参与与分析《长江之歌》的曲式结构,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演唱《长江之歌》

教学重点:流畅准确的演唱旋律

教学难点:每句歌词的弱拍起唱

二、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

注意气息的流畅和保持。

(二)导入

1、观看图片说出这条河是什么河。

2、引入其主题曲《长江之歌》

(三)学习歌曲《长江之歌》

(1)听赏歌曲

下面请同学们听赏歌曲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

(2)介绍歌曲

教师:这段歌词形象地描绘了长江从雪山走来,一泻千里,奔腾咆哮,波澜壮阔景象,是《话说长江》的主题音乐。

教师:《话说长江》摄制组从众多的词作品中选中了胡宏伟的词。它非常形象地写出了长江波澜壮阔的景象。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长江之歌 教案

第课时

一、课题:《长江之歌》

二.教学目标

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并在朗读中产生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中探究发现时局特点,感受拟人、反复、比喻等方式的表达效果,并能模仿某一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教学准备

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感悟语言,读中体悟情怀、读中丰富情感,在反复的朗读,与作者产生心的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思考:刚才在歌曲中你听到唱的是哪两条河流?

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长江之歌教案

长江之歌教案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长江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邓子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3、能体会诗歌表达的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长江之歌教案

《长江之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长江宏伟壮观的磅礴气势

3、激发赞美长江、热爱祖国之情

4、学习课文对应、反复的写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文中对应、反复的写法

三、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词意境博大深邃,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长江之歌》是一曲关于长江的颂歌。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部分(第1节)是写实,从长江的地理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巨人般的气概。第二部分(第2节)则重于抒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诗歌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并且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长江之歌》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江之歌》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