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功夫熊猫》观后感
《功夫熊猫》观后感
“功夫熊猫”登陆全国院线,我也是观众之一。
影片以高水平的动画制作、幽默的语言对白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征服了中国和全世界的人。本片口碑绝佳。无论苛刻的影评人,还是孩子们都高度评价该片。据说导演马克?奥斯波恩研究中国文化已达30年。“功夫熊猫”由西方制作,却充满了东方神韵。有报道:导演马克?奥斯波恩用了30年时间研究中国文化,制作这部影片历时5年。他的目的就是让全球观众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功夫、熊猫、山水、太极、庙会、书法、针灸都是典型的中国符号;动物们吃的是面条和包子,用的是筷子;猴形、鹤形、蛇形、虎形、螳螂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颇具特色的拳法。这是一部中国元素大全的电影。
本片的故事情节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俗套,是中国以往的功夫片中经常运用的“替师傅清理门户”情节。如果要是用人来演的话恐怕没人来看,但是用动物来演,影片就生动了不少,趣味性十足。这就是动画片和故事片最大不同!
其实影片给我最深印象的.是“老乌龟”。联想到人的话它应该就是少林寺得道高僧的化身。影片中的“乌龟大师”宁静、慈善、睿智。对他的弟子耗子大师说“太郎会制造新的麻烦”;“你要宁静下来便可以知道事物真正的面目”;“该发生的必然会发生”;“你要学会相信”。对阿宝说:“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物”这些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他是一个乌龟,他做到了乌龟的最高境界。他的话是一种对于自然的教诲,同时也反映了一种对于宿命式的唯心主义。
影片中耗子的大徒弟“大龙”,为了争夺秘籍,做神龙大师,不惜叛变师门…在影片的结尾当“大龙”真正得到了“秘籍”后,发现秘籍上一个字都没有,而秘籍像面镜子一样只能照到自己的时候,人们或许能明白,其实人真正要超越的就是自己!!!
看完《功夫熊猫》才发现中国导演和西方导演相差最大的不是技术,也不是能力,而是想法。试想,如果让中国导演拍摄这部影片,阿宝可能是“憨态可掬”,“老实忠厚”任人欺负的形象,绝对缺乏想象力!我们固步自封,人家已经走了很远。
第2篇:功夫熊猫观后感
功夫熊猫观后感
12级商英3班04杨雨森
无论起点多么低,希望是永存的,只要不放弃,相信自己,敢于有梦想,最终必能梦想成真。
近来美国动画大片《功夫熊猫》火爆各大影院,我观赏了这部生动有趣的动画版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体态笨重的熊猫阿宝(有的音译为“阿波”)是如何在一番磨砺下成为众人仰慕的神龙大侠的。看了此片之后感触颇深.教育意义很大;
首先,教育仍然是德育应该放在首位。从片中的反面人物黑豹太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德育的重要性。他是片中功夫最高的角色,因为他是唯一将本身的天赋、师父的爱心和严格的训练相结合的产物。然而师父的溺爱不但没有让他感恩反而让他骄纵,最终走向毁灭。谁都知道,科学败类远比白痴罪犯危险得多。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熊猫阿宝看似幸运,实则是由于兴趣才走向了功夫的道路。从他对大侠的崇拜到对武林的了解,都可以看出他的梦想。他的父亲听到熊猫阿宝谎称所做之梦是煮面条时,兴奋地认为阿宝终于可以接任面店,这一情节其实从侧面说明兴趣和梦想的重要。它告诉我们,只有拥有兴趣和梦想,你才会为之努力,为之奋斗。熊猫阿宝正是出于对功夫的热爱,才会执着地想看龙武士的比赛,最终被龟仙人点为龙武士。也正是出于对功夫的执着,才会吃了那么多苦仍然不离开。由此看来,如何激发学生的对学习的热爱,才是课堂最重要的任务。
第三,熊猫阿宝能学会功夫,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的师父能因材施教。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圣人就提出过这点。本片中,熊猫阿宝嗜吃如命,他的师父发现他能为了吃而发挥出潜力,便用食物为诱饵训练他,终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抓住学生特点,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之前学校也曾提出分层次教学的构思,但没能做到真正的教材教法分层次,因此流于形式,甚是可惜。再加上教学班级人数众多,一般都将近60,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难度增加两倍以上。
第四,对于片中的“龙之典”,我认为是自信心的象征。“龙之典”是自我的写照,和面条的秘密一样,是心理作用。它告诉人们,只要你相信自己有能力,你就是最棒的。同样,熊猫阿宝能战胜黑豹太郎,凭借的不是它的功夫,而是心灵的力量。作为教师,一定要随时随地灌输给学生“我能行”的观点,支持并鼓励学生将学习潜力最大发挥。
最后,学习是触类旁通的。熊猫阿宝虽然最大的爱好不是煮面条,但是当他从父亲那里
得知面条的秘密时,能联想到“龙之典”的精髓,就说明,世间万事不是孤立的。学习也是一样,科目可以相对分开,但是要学会融会贯通。只有不偏科,善于联系思考的学生,才是真正全面地掌握了知识。在课改中,提出的综合性学习就贯穿这样的思想。如果学生能做到,不但是知识的巩固,更是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部动画片,《功夫熊猫》难免有些幼稚和夸张,但是其中的道理却深入浅出。在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影片中要表达如此多的教育思想,实属不易.
第3篇:《功夫熊猫》观后感
《功夫熊猫》观后感
观看《功夫熊猫》后我晚上一直睡不着,因为啊宝(功夫熊猫)和他的师弟们大大炮(越狱者)特别搞笑,一开始熊猫以他的大pp坐在大炮的头上我真不知道臭不臭啊嘻嘻,跟着又是跟大炮抢宝典我觉得熊猫这时候熊猫特别笨的可爱,他坐着用烟花作为火箭筒,冲向大炮,使到大炮倒下然后爬上屋顶,但是被大炮一脚把屋子提到了,但是因为熊猫踩在瓦片上导致瓦片飞走,但是又是这么幸运刚好打中大炮,这个场景足可以让你笑个不停,之后到了大战,他们面对面大炮一拳过来打中熊猫的肚子,但是因为他的脂肪太多一反弹就打中大炮了。可惜之后我电脑不行看不鸟了。
天河区前进小学四年级:***
第4篇:功夫熊猫观后感
《功夫熊猫》观后感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在网上看了一部片子叫《功夫熊猫》,颇
有感触。影片的内容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只憨厚可爱而肥头大耳的熊猫,他叫阿波。他酷爱武学,连晚上做梦都是它成为了大侠,而他的祖先都只是平常普通的卖面的老百姓,但他不想过着普通、不起眼的生活,所以他为了他自己的理想而奋斗、进取。他误打误撞,被乌龟太师选为龙战士。但师傅以及其它五位师傅的徒弟不认可,想尽办法把他扫出师门,他却并不在乎,因为他有理想,他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他不放弃,不气馁,努力前进。后来师傅改变了看法,收他为徒。师傅在厨房发现熊猫只要有了食物,就会实现它原本不可能实现的事。师傅就利用食物了引导它学功夫。为了吃的他十分努力学习,练习,在最短的时间里,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当龙轴被取出后,却是一片空白,大家失望了,师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