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晔《四知》原文及翻译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6 08:08:1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范晔《四知》原文及翻译

范晔《四知》原文及翻译

大家都知道范晔才华横溢,史学成就突出,其《后汉书》博采众书,结构严谨、属词丽密,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范晔《四知》原文及翻译 ,欢迎阅读。

范晔《四知》原文及翻译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译文)

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

练习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

(1)举茂才( )

(2)道经昌邑( )

(3)故人知君( )

(4)后转涿郡太守( )

2.下列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B.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C.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D.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3.根据内容填空。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中的“其”是指___________

(2)“以此遗之”中的“此”是指___________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叙述的两个故事。

6.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杨震是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推举,选拔(2)取道(3)了解(4)调动

2.C

3.(1)杨震

(2)“清白吏子孙”(“清白吏子孙”的美名)

4.他(杨震)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他,到了夜里,(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5.(1)杨震拒金(贿)。(2)杨震拒绝“为开产业”。

6。贤明,刚直,清廉。

第2篇:四知范晔阅读答案

四知范晔阅读答案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晔传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范晔传阅读答案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出继 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相国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 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 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倾之,迁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 康大怒,左迁晔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 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阕,为始兴王浚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浚为扬州,未亲 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 我欲歌,卿可弹。 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时晔与沈演之并为上所知待,每被见多同。晔若先至,必待演之俱入;演之先至,尝独被引,晔又以此为怨。晔累经义康府佐,见待素厚。及宣城之授,意好乖离。谢综为义康大将军记室参军,随镇豫章。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晔既有逆谋,欲探时旨,乃言于上曰: 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訞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且大梗常存,将重阶乱,骨肉之际,人所难言。臣受恩深重,故冒犯披露。 上不纳。

(节选自沈约《宋书 范晔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如厕产之 如:到 去

B.州辟主簿,不就 就:成功

C.父忧去职 忧:逝世

D.服阕,为始兴趣浚后军长史 阕:停止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辞以脚疾 以资政殿学士行

B.顷之,迁尚书吏部郎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C.乃言于上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人

D.臣窃惑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材合理,主要叙述了范晔与彭城王刘义康、太祖宋文帝之间发生的故事,生动刻画了范晔为人为官的形象特点。

B.范晔为人傲岸不羁,不肯以技取悦皇上。在一次宴会上,宋文帝直接向范晔提出请求,范晔才奉旨弹奏,但待宋文帝一唱完,他立即停止了演奏,竟不肯多弹一曲。

C.刘义康母亲去世,范晔竟推开窗子,听挽歌为乐,得罪刘义康,被贬宣城。在宣城任上,他开始从事后汉史的编纂工作,最后完成了《后汉书》的编写,以此排解这种痛苦。

D.范晔对刘义康一直怀恨在心,想试探皇上的真实想法,摆事实、讲道理,试图说服皇上治刘义康的罪,结果皇上没有采纳范晔的意见。

19.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臣 历 观 前 史 二 汉 故 事 诸 蕃 王 政 以 訞 诅 幸 灾 便 正 大 逆 之 罚 况 义 康奸 心 衅 迹 彰 著 遐 迩 而 至 今 无 恙 臣 窃 惑 焉

20.把文中画横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1)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弹。(4分)

(2)综还,申义康意于晔,求解晚隙,复敦往好。(3分)

【参考答案】

16. 答案:B 就:就职

17. 答案:B,音节助词。A.用 借口 /凭 身份 , C.于是、就 / 才 ,D.句末语气词,无义/ 代词,指老师

18. 答案:D,范晔对朝廷有了反意,想借刘义康谋反来试探皇上想法,而非真的要治刘义康的罪。

19. 臣历观前史二汉故事/诸蕃王政以妖诅幸灾/便正大逆之罚/况义康奸心衅迹/彰著遐迩/而至今无恙/臣窃惑焉。(3分,断错一处扣1分)

20.(1)皇上想听范晔的弹奏,多次用含蓄的话暗示他,范晔却假装听不懂,最终也不肯为皇

上弹奏。( 讽 微旨 伪 各1分,表达1分)

(2)谢综回朝时,向范晔反复说明刘义康的意向,请求晔消除两人之间的原有的不和,恢复往日的深厚的关系。( 申 敦 晚隙 各1分。)

附文言文译文: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是车骑将军范泰的小儿子。他的母亲上厕所时生下他,他的额头被砖弄伤了,所以他以 砖 作为小字。他过继给伯父范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 侯。范晔从小好学,博览经史,善写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乐。他十七岁时,州里辟召他为主簿,他没有去。曾任高祖刘裕的相国掾彭城王义康的冠军参军,随府 又转任右军参军。入朝补任尚书外兵郎,出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又召回朝任秘书丞,因父亲去世而卸职。服丧期满他担任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兼任新蔡 太守。檀道济北征,范晔害怕随行,借口脚有疾病,皇上不允许,让他由水路统率船队装载武器北上。军队回来以后,范晔担任司徒从事中郎旋即升任为尚书吏部 郎。

元嘉元年冬天,彭城太妃逝世了。将要安葬的时候, 设奠祭那天晚上,官员故旧都集中在东府。范晔的弟弟广渊,当时为司徒祭酒,那一天正好值日。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在广渊的府中住宿,夜里二人畅饮,打开北 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义康大怒,贬范晔为宣城太守。范晔不得志,于是删削数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范晔在宣城待了好几年,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 史,又加官为宁朔将军。范晔之兄范皓担任宜都太守,其生母跟随范皓在所任上。元嘉十六年他们的母亲去世了,但遣人报告范晔却只说母亲有病,范晔没有及时奔 赴。等到范晔启程(去看望他母亲时),又携带了妓妾跟从,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了,太祖爱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为母服丧期满后,范晔担任了始兴王浚 的后军长史,兼任南下邳太守。刘浚睿理扬州,没有亲自过问政事,都委托给范晔。不久范晔又升任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第3篇:范晔四知阅读答案

范晔四知阅读答案

【原文】

四知

范晔

大将军邓陟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

【问题】

9.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 )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征召他)

B.当之郡,道经昌邑(到……赴任)

C.暮夜无知者(没有知识)

D.性公廉,不受私谒(本性).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范晔《四知》阅读答案

范晔《四知》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 ~ 7 题。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后转涿君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故虽有名马

C.暮夜无知者/京中有善口技者

D.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不能称前时之闻

6.对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范晔《四知》原文及翻译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范晔《四知》原文及翻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