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建筑论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6 08:07:0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浅谈中国古建筑论文

浅谈中国古建筑论文

古建筑彩绘是中国的一种形象艺术,是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传统古典文化艺术的一朵瑰丽的奇葩。是中国民间巫傩文化和封建社会圣贤思想融合的产物,其装饰纹样的多样性,形象性,可观性、实用性、寓意性和传统性,都对当代设计具有很深远的影响。下面小编整理的浅谈中国古建筑论文,欢迎来参考!

一 中国古建筑彩绘的历史

中国的古建筑彩绘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追溯与于《论语·公冶长》,其中有说“山节藻悦”其中山为山型纹,节为斗,藻为卷草纹,悦为柱。说明当时建筑上的柱子和斗拱构件上已经出现了山型纹和卷草纹一类的纹饰。还有就是在《礼记》中有提到“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驼”。说明当时建筑的柱子上已经涂有颜色,并且有了等级的差别。从中我们可以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建筑上进行彩绘了。

二 中国古建筑彩绘纹饰呈现的艺术性

中国的建筑彩绘具有自己明显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段。有的像舞台美术,追求总体的大的效果,同时又吸收了一部分其他艺术品种的手段,但这也是仅仅的基于借用,并不是照搬照画,而是拮取精华,而且在纹饰上也有吸收青铜器纹饰,铜镜纹饰,丝绸纹饰,瓷器纹饰,漆器纹饰,衣着纹饰,并且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传统纹饰的繁荣发展。中国建筑彩绘呈现是具有特殊性的,是中国本民族固有的一种绘制手段。建筑彩绘源于中国,但不只限于中国。中国邻近的国家也有建筑装饰,与中国的建筑彩绘有着亲密的渊源关系。

三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种类

中国古建筑彩绘的发展和辉煌从“雕梁画栋”这句成语中就能可以充分表现出来,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建筑彩绘是中国古建筑上的一种重要装饰。中国建筑彩画大致可以分为和玺彩绘、旋子彩绘和苏式彩画等几类。和玺彩画是一种相对比较简单的建筑彩画形式,大部分采用沥粉贴金的方法来制作。它包括凤和玺、龙和玺、龙凤和玺、龙草和玺、龙凤杨心西番莲灵芝找头和玺五种绘制方法,其中龙和玺是和玺类的一等品。紫禁城中的主要宫殿,京城皇家庙坛等,均以和玺彩绘作为装饰。旋子彩绘是由于其图案纹样多用旋花而得名。明代的官式彩画大多以旋子彩画为主,图案日趋完美、常用于殿式彩画,既素雅又华丽。旋子彩画又分若干等级,应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一般官衙、庙宇、城楼、牌楼,主殿堂门等建筑。苏式彩画形式起源于苏州,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了两种流派,北京的称为北方苏式彩画,以山水、人物和花鸟界面为主;在苏州的称为南方苏式彩绘,以锦纹为主。

四 如何传承和发展古建筑彩绘

古建筑彩绘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年,在历史的变革中存在与发展着,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传统艺术。但在继承和发展中也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艺匠们的工艺水平有所下降,其次对传统图案纹饰内涵的理解逐渐的忽视,而仅从装饰感出发,忽略了彩绘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再次,古建筑彩绘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也应该根据现今社会审美发展的趋势,进行创新,只有使传统的东西,保存其内涵,符合其时代,开发其市场价值,使其自身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传统工艺才会继承下去,如果一直追求一成不变,一直依靠国家的支持,那么新事物一定会代替老的事物,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并不是遗弃,没有什么东西创造出来就一成不变,不变的东西就等于自我毁灭,但作为一种传统感情依托的装饰品和装饰纹样的东西似乎本身就具有一种价值,就是一种生产力,他逐渐演变成一种人们对感情沉淀的依托,这也是我们学习传统工艺的理由,但是传统工艺的发展也不能纯粹的就是用“拿来主义”的艺术。对技术和纹饰应该走的是一条多样发展的道路,要想对传统工艺的发展单纯的靠对艺匠的经济扶持,依靠艺术院校的专业的开设,和国家对于传统工艺的宣传是只治其表,不治其本的。当今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又走向了欧洲工艺美术运动背景的形式下。如果按着这样的形式发展下去是否还会从新遭遇一场现代主义运动了。如今,对大多传统工艺的保护者来说似乎陷入此山,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处境。真正结局传统工艺传承的危机在于其市场。只有市场才能够拯救传统工艺。

五 下面我要从如何促进中国古建筑彩绘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来说

1、是对传统的一种继承的角度来说,也就是利于对悠久传统文化感情的再塑造的角度来说,古建筑彩绘就是一个“古”字,蕴含的就是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彰显的是悠久历史长河的滔滔情怀。逐渐成为阐释中华精神的不朽灵魂。这是人们对于古建筑彩绘甚至所有的传统工艺的生命力之所在。对于古建筑彩绘的发展也就是对于此功能的在塑造。我曾今看过安阳的城隍庙附近,他们实行了一种新的经营形式,把传统的.没有生命力的巫傩文化和当地的一些没有市场竞争力的民俗产业与传统工艺集聚在一起,弱弱联合,形成一个传统文化的汇合点。便吸引了大量游客,变成了一种具有民俗特色的一个商业中心,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当地很多人便乐于去做传统工艺,当地的传统工艺便自发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而其在此的建筑形式都运用了古建筑彩绘的形式用来塑造古代历史氛围,渲染购买环境。因此古建筑彩绘在此,也有了市场,需要大批的彩绘人员,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彩绘事业,并成为他们谋生的一种手段。这种工艺便传承开来。

2、是对统统工艺的精神实质的一种继承与发展,也就是对古建筑彩绘的一种创新与发展来说,现在的建筑形式与古代有巨大的改变,社会背景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古建筑彩绘如果墨守陈规,不思变法,则发展的途径便窄的让人怜惜了。古代的建筑结构构造束缚了图案的延伸性,古代等级制遏制色彩的丰富性,古代封闭的观念封存了图案的创新性,社会变了,就让一切解放吧。我们应该去让建筑彩绘的精神去依附在有市场的东西上,从而促进其发展。如打破其构图局限性的现代墙绘。如融合了符合现在审美色彩的彩绘图案。如把建筑彩绘形式延伸到包装设计和家具设计的创意性。(只有取其古建筑彩绘的精神实质,其具有历史变迁却姿容不失,其具有巫傩之气却典雅方存的传统纹饰,其古建筑彩绘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这两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塑造传统工艺的汇合点的集群效应,使得传统工艺有了展示的空间和市场需求,大批的建筑需要彩绘,这给予了艺匠们更多的锻炼机会,艺匠们的技艺水平便得到了保证。对古建筑彩绘其创新的发展,为其研究提供了理由,为古建筑彩绘的纹饰起到了宣传的作用,人们便开始研究这些纹饰,并重视这些纹饰内涵的研究,古建筑彩绘的底蕴便保的住。并把建筑彩绘的精神实质依附在有市场的东西上,彩绘得到了创新和应用。对于古建筑彩绘当今所存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1] 孙大章编著、中国古代建筑彩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 朱小平、中国建筑与装饰艺术「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3] 杨春风,郭汉图、中国现代建筑彩画[MI、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4] 郑军编著、中国装饰艺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5] 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第2篇:中国古建筑桥梁建筑论文

中国古建筑的桥梁建筑

一、概述

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力学的多样性也反映在古建筑结构力学研究。桥梁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中一个辉煌的篇章。桥者,水梁也。河流是孕育人类的摇篮,世界古代各大文明无不以河流域为发源地。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道纵横交错,有著名的黄河、长江以及珠江等流域,这里孕育了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建造了数以万计的桥梁,它们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辉煌的桥梁成就在东西方桥梁史中占有崇高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中国桥梁建设始于殷商到西周,发展于战国到秦汉,鼎盛在南北朝到宋朝。中国桥梁主要包括浮桥、梁桥、索桥、拱桥等四大类型,其中拱桥以材料划分又可分为石拱桥与木拱桥,中国古代辉煌的桥梁成就在东西方桥梁史中占有崇高地位,为世人所公认。从距今1400多年的河北的赵州桥到距今400多年的颐和园的玉带桥,从名扬中外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到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无不渗透出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

二、举例分析

(一)河北的赵州桥(如图1),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古人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早在七十多年前,梁思成先生经过实地勘察和计算后惊讶地说:“赵州桥结构所取的方式,对于工程力学方面竟有非常的了解——表现出一种极近代化的进步的工程精神。”它是一座单孔弧形敞肩拱石桥,全长64.4米,拱顶宽9.6米,跨径37.02米,弧矢(拱顶到两拱脚的连线)高度是7.23米。直到1958年,它一直是我国跨度最大的石拱桥,且至今仍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拱肩加拱这一“敞肩拱”法的运用,是世界桥梁之首创及赵州桥最独特之处。真正的敞肩圆拱,在西方迟至十九世纪才出现。在欧洲,直到1883年,法国在亚哥河上修建的安顿尼特铁路石拱桥和卢森堡建造的大石桥,才揭开欧洲建造大跨度敞肩拱桥的序幕,比赵州桥晚了近1300年。知道赵州桥的西方桥梁专家也都认为,赵州桥敞肩拱建筑,堪称现代许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祖先,开了一代桥风。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1)伏拱敞肩: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称伏拱。挖去部分填肩材料,称敞肩。伏拱敞肩有几大益处:第一,减轻了桥身自重,大约节省了一百八十立方米石料,使桥的重量减轻了大约500吨,也减轻了桥身对桥台的垂直压力和水平推力。使桥身变轻巧,下部结构变简单。第二,敞肩的四个小拱在洪灾时能起到很好的泄洪作用,据桥梁专家推算,大约可增加过水面积16.5%。当河流涨水时,一部分水可以从小券流过,既可以使水流畅通,又减少了洪水对桥的冲击,保证了桥的安全。第三,通过敞

图2清明上河图之汴河虹桥

这幅市井人情味极浓的北宋风俗画固然重在表现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但是汴河上那座别致的桥梁也吸引了众多观赏者的目光。这座桥构造特别,它没有一根支柱,全部以木条架空造成,这座木桥没有柱脚的支撑,居然单拱跨越过了宽达16.5米(据《宋会要》记载)的汴河水面,而且它同时还承受了桥面巨大的载重。像夏天雨过初晴的彩虹,横卧在汴河两岸。它真如彩虹凌空横卧汴河,给都城增添了无穷的魅力。那么,建造这座拱桥时是运用了什么力学原理,使它不至于坍塌呢?而它轻灵飞动的巧妙造型,在拱桥中更是独特少见。

图3 超静定结构

虹桥的构造原理是五长两短的七根拱木构成两组拱骨系统,搭成立体的结构,再用横木联系起来形成拱架。其承重结构实际由两套多铰木拱各若干片相间排列,配以横木,以篾索扎成。其中一套多铰木拱拱骨包括长木3根,作梯形布置;另套木拱拱骨包括长木2根,短木2根,作尖拱状布置。各木以端头彼此抵紧,形成铰接;一套拱骨的铰,恰好是在另一套拱骨长木中点之上;用蔑索将两套木拱夹着横木扎紧,于是,两套木拱就形成了稳定的超静定结构(图3)。根据画面,估计此桥实际跨度大约18.5米,桥上大车荷载约3吨。由于拱木在桥梁中同时起到梁和拱的作用,所以唐寰澄先生将这种结构称为叠梁拱。从结构力学上看,虹桥的构建是十分科学而巧妙的。然而,不期然地,这种结构也使虹桥

第3篇:中国古建筑

第一次:

1、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中形成屋脊的最主要的木头叫__C _____。

A木头圆柱 B檩条 C大梁 D额枋

2、彩画中等级最低的是__D _____。

A旋子彩画 B龙凤彩画 C和玺彩画 D苏式彩画

3、建筑屋顶形式中级别最高的是_A ______。

A重檐四阿顶B庑殿顶C重檐歇山顶D盝顶

4、屋面双坡,两侧伸出山墙之外,这种形式的屋顶叫_C_____。A硬山顶B庑殿顶C悬山顶D歇山顶

5、“宝城宝顶”是哪个朝代的封土形式?D A秦汉B宋C唐D明清 6-10 DBDAB6、长城作为特殊的防御工程,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得到充分重视,以后许多朝代都修建过长城。以下___D____没修建过长城? A汉朝B北魏C明朝D清朝

7、有“天下四绝”之说,并立有“四绝碑”的名楼是___B____。A蓬莱阁B岳阳楼C 滕王阁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国古建筑教案

美术欣赏课教案-中国宫殿建筑欣赏

作者:贡加兵

中国宫殿建筑欣赏

——人教版高中美术欣赏课教材第十四讲“宫殿建筑”教学设计 邗江区公道中学 贡加兵

美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这就意味着,我们首先要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次, 就是要求我们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时代和环境的影响,通过美术作品,可透视古今中外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民族习俗以及宗教、神话,乃至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真可谓大千世界无所不包。这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内涵及一定社会的人文和科学特征。

基于上述理解,并结合教学实际。本文对人教版高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浅谈中国古建筑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中国古建筑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