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
五千年的沧海桑田,五千年的华彩乐章,演绎了东方文明古国的灿烂与辉煌。3月12日下午,我们在艺海电影院观看了一场大型综艺音舞诗《中华神韵》,这是一场演绎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音乐舞蹈盛宴,很完美的阐述了中华传统美德。
从演员们的表演中,我不禁联想起:我国是一个文化古国,早在远古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伟大的诗人和闻名中外的诗:李白的《静夜诗》;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孟浩然的《春晓》;杜甫的《春夜喜雨》……除了诗人,我国古代还有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
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成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们的科学家们已经实现了古代人们的梦想——飞天梦和奔月梦。
看完这台演出,让我明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正在燃烧的火焰,我们必须学好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将雄雄燃烧的火焰,一代代传下去。我相信,我们伟大的国家的将来必定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第2篇:中华传统美德
八鱼中学创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特色学校工作计划
(2008—2009)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以系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内容,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充分突出学校教育特点,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目标与要求
通过在学生中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不断克服学生的人格缺陷,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孝亲爱国、立志勤学、自强不息、勤劳节俭、严己宽人”的合格初中生。
三、途径和方法
(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水准,尤其是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影响更大。围绕 “师德生规”学教活动,我们在教师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大学习、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努力使教师们明确师德的核心是“爱心、责任、敬业、博学”,优秀的教师应该用良好的个人品质来塑造“诚实、自信、勤奋、感恩”的合格中学生。
(二)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用传统美德精神来营造校园文化,无疑会对中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
1、开展“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调研活动 在全体教师学生中开展“你知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哪些”调研活动,在每位教师、学生问卷答案的基础上加以汇总合并完善,对照栾传大教授的德目体系,形成西一中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集萃”,以此使全体师生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一个初步感受。
2、设立美德文化墙
在教室、走廊等布臵上,我们采用传统美德故事、传统美德故事图片、古往今来的名人名言等加以系列化装点,既美化了环境,又对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用丰富多彩的美德教育活动实现育人目标
1、开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系列主题班会,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精髓,在感悟中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主题班会是学校对学生加强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班会上,把传统美德教育分主题、按阶段、循序渐进实施,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交流,促进了学生
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挑战自我,树立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了学生处理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一阶段主题,弘扬孝道教育。
百善孝为先。开学初,同学们刚离开家庭、离开家长、离开亲友,浓浓的家庭氛围历历在目,浓浓的亲情依依不舍。
此时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是对亲情的怀念,是亲情的延续,更是对亲情的感恩,学生们更为容易接受。
第二阶段主题,立志勤学教育。
从古到今,炎黄子孙立志勤学的言论、事迹比比皆是。从孔子的韦编三绝、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黄生借书、匡衡隔壁偷光到今人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学等,其精神感人至深。立志勤学是一种民族责任感,是人才成长必须具有的品格,也是事业成功、国运昌盛必须具有的精神。
开展立志勤学主题教育,把家长的希望、亲友的关怀、老师的期望、民族的未来,通过古今名人成才故事内化成学生的自觉的学习动力。
第三阶段主题,自强不息教育。
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辉煌的精神支柱,他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因而历经艰辛却不衰亡。
以此为主题,充分利用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左丘失明而作《左传》,孙膑双脚被膑而作《 孙膑兵法》,司马迁被处宫刑而发愤十五年著述成《史记》等感人肺腑、催
人奋进的生动事例,来激励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奋勇进取,进而塑造学生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
第四阶段主题,勤劳节俭教育。
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颂扬的美德,中华民族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以吃苦耐劳著称于世。马钧发明翻车、李春建赵州 桥、黄道婆改良纺织工具等等都是劳动创造世界的生动事例。历史上有不少勤劳节俭方面的格言警句,如“一生之计在于勤”、“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墨翟、隋文帝、王安石、范仲淹、明成祖、曾国藩等,均可谓节俭的名人,而周恩来、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节俭的模范。
这一主题意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克服轻视劳动、铺张浪费的不良品格。
第五阶段主题,严己宽人教育。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对于当时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
会,更需要创建社会主义和谐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
通过这一主题的教育,使中学生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做到“与人为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当然,以上各主题会随着学期的不同以及德育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也会随着传统美德教育的成果越来越多而发生改
变,各班级也会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调整或加入一些其他传统美德教育主题。
2、开展美德精神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不断内化成自身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伴随着传统美德教育主题班会的开展,各个阶段学校都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既丰富了学生在校的文化生活,又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美德、弘扬传统美德、内化传统美德,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1)五个一活动
读一本传统美德故事书,使学生们在“读”中领悟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髓;
讲一则传统美德故事,在“讲”中传承并弘扬传统美德; 写一篇学习传统美德故事体会,在“写”中把传统美德内化成自身的优良品德;
唱一首传统美德有关的歌,在“唱”中抒发情怀; 做一件发扬传统美德的事,在“做”中实现人格的升华;
(2)自下而上筛选组织一台歌舞晚会,在“筛选组织”中培养人际协调能力。
(3)敬老爱老活动月
通过对家中老人以及敬老院老人的爱心奉献,实现孝道的延伸。
(4)革命传统教育周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宿迁变迁”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县、乡关公委,组织老干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的英雄主义教育。
(5)法制安全教育
请法制校长、乡派出所长到校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强化学生们的法制意识,教育学生善待生命。
(6)爱心捐款
积极组织学生为地震灾区、病困儿童、困难群体捐款,养成学生仁爱之心。
(四)通过学科渗透,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教育 中学各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美德教育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不断挖掘可教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择机渗透。
(五)家校联手、社会参与,共同构筑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网络
在学生品德教育上建立家校联系手册,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并经常与乡关工委、团委、派出所等部门取得联系,共商学生道德建设大计。
第3篇: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礼仪之美》选修课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中华礼仪之美》授课对象为2—3年级是学生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能在别人对他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价值,特别是当受到表扬、奖励、鼓励的时候,产生兴奋感,自豪感自信心会大增。2—3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他们在陌生、严肃、冲突、恐怖、约束、遭受指责等情况下,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因此需要开设礼仪课程帮助孩子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开设的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就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如果你不讲礼仪,就没法在
第4篇: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华传统美德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1
这一天,我们一家又忙乎起来。瞧,爸爸、妈妈和我在房间里整理旧衣服,给它们找“新主人”。
“这可是一件我非常中意的衣服,现在长胖了,穿不下了,哎!”妈妈拿着她那件绿色的运动衫在自己身上比量,非常惋惜。妈妈看了我一下,眼睛一亮,把运动衫套到我身上,拉着我前前后后地看了一通,兴奋地大叫:“正好合适!”爸爸也在一旁连声称赞。
我们将一些旧衣服重新洗干净、晒干,然后叠好、打包,送到小区楼下的“爱心捐助站”。而我那些比较小的衣服,则是送给五岁大的表妹穿
第5篇: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需要我们当代青年人继承,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美德这一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的。在学校了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于同学团结友善,学习生活上勤俭节约,在社会中,多为他人做好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我们只要想做,一定会做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本身就要有一正确的观念,从子身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
现在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中华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德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鬓繁的国际交往带来了许多外来的价值观念。“麦当劳文化”正在侵蚀着中
第6篇: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1
爱默生说过:良好的礼貌是由巨大的牺牲组成的。文明礼仪是每团体本身的涵养,它就好像一棵小树,只需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生长。虽微乎其微,但却是我们每团体都不能短少的。
往年我们奉化市正在竭尽全力争创省级文明示范城市,很多意愿者打“前锋”,上街做宣传和监视任务。刚好遇上星期天,我就跟随妈妈离开了人头攒动的惠政路步行街,也为创立任务做点小奉献。我们先分发宣传单,然后妈妈拿着火钳捡渣滓,我提着塑料袋装渣滓。也有路人会猎奇地多看我们两眼,我有点不好意思,
第7篇:作文:中华传统美德
作文: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更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之不被淘汰,不被人们所抛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作文:中华传统美德,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每个中华人,都必须要拥有自己国家的传统美德。中华美德有很多,比如说礼让、谦虚、尊老爱幼等等等等。
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中华美德之一——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有很多种体现,比如说:帮家长倒一次水、帮家长洗一次脚、陪弟弟妹妹玩……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说,现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随手乱扔东西,让大街变的到处都是垃圾,什么塑料纸、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让清洁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归。试问对于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洁工人,你的心里
第8篇: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弘扬中华美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要从小做起,小编收集了中华传统美德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接班人,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弘扬中华美德,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华美德这一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到的。在学校了见到老师问好,有礼貌,于同学团结友善,学习生活上勤俭节约,在社会中,多为他人做好事,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我们只要想做,一定会做到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本身就要有一正确的观念,从子身观念意识上做到弘扬中华美德。
现在社会的现代化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冲突。在这场冲突中要不要保持中华美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问题。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把传统价值思想体系中德优秀精华发扬光大,把它和现代化结合起来。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9篇:作文精选中华传统美德
作文精选中华传统美德
【篇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东方屹立不倒的明珠。中华传统美德更是源远流长,是几千年来中华人民的智慧,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是各国文明的典范,是炎黄子孙的宝库。作为中国人,我倍感自豪!
从古至今,一个个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个中华美德,孔融让梨让我们懂得谦让,曾子杀猪让我们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汉文帝亲尝汤药让我们懂得百善孝为先……
古人的种种事迹也铸造了中华民族热情善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正是在这些美德的熏陶下,才使古老的中国在重重的压迫下,在黑暗的屈辱中依旧自强不息,傲然耸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在心
第10篇:中华传统美德作文(14篇)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14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华传统美德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篇1
俗话说的好“浪费可耻”,自古以来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春节来临前,北京一民间公益组织发起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在饭店就餐打包剩饭,“光盘”离开。
光盘行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活动开展一周,就影响着千万市民,更有许多餐厅呼吁这项活动。光盘行动的开展彻底消灭以往的浪费观念。在公司活动中,一些领导不考虑实际点餐问题,只求排场,只要排场大,其他都不是问题,他们根本没有想过这样的浪费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在亲友团聚中,免不了一席美味,人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