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5 08:04: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自读。

 2、纠正错误读音。

 3、在语境中理解新词的意思。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2、想想柳笛和榆钱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欢乐?

 3、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介绍阅读方法

 1、如果想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应如何学习呢?

 提示:回忆前几课学习时,是用什么方法学习课文的?

 2、教师帮助学生小结并提供一些阅读方法。

(1)读:抓住文章主要的内容读。

(2)画:画出文章重点词语。

(3)思:思考不懂的问题,思考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4)议:和同学交流看法,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作业:

 1、认真读书,认识8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课文,回忆本文主要写什么事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1、主要写童年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的欢乐。

 2、按总分方法记叙的。

二、交流自学的收获,提出不懂问题。

 1、做柳笛带来的欢乐。

 (1)找出描写做柳笛动作的词语,读一读。

 (2)从动作中感悟到什么?

 (3)自由读,指名读。

 2、吹柳笛带来的欢乐

(1)课文通过以下几点体现欢乐之情的。

 愿怎么吹就怎么吹

 吹出的音色各不相同

 我们的样子

(2)边读边说自己从中怎么体会到这份欢乐之情的。

(3)小组合作读。(分3个方面读)

(4)出示文字片

 春天把自己的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每个孩子都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①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点:春天无处不在,柳笛吹出的歌声正是那藏在柳树枝叶里春天的歌声。是孩子们用吹柳笛的办法让人们听到这美妙的歌声。从中可以看出故乡的柳笛美、故乡的孩子聪明、可爱。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

②自己读读这段话,感受这份情感。

 3、榆钱给孩子们带来怎样的欢乐?

(1)摘榆钱

 ①找出描写榆钱样子的句子读一读。

 ②思考: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③你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结:童年的趣事令人回味,令人向往。

 4、回读全文,讨论解决:

 为什么开头写柳树、榆树的样子?与做柳笛、吹柳笛、吃榆钱有什么联系?

 5、总结全文,谈收获。

(1)学习组材方法:先总后分。

(2)情感体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对大自然热爱之情。

(3)如何学习略读课文:

 初读,了解大意--自学生字,提出不懂问题--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解决不懂问题,感悟重点语句--积累好词佳句。

五、布置作业:

 1、积累好词佳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2篇:《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到10个生字,会写出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地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写作地兴趣,丰富知识。

学习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读书感悟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录音磁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了解相关知识。

1.引导自读

2.组织小组内交流读后知道了什么?

二、再读文章,熟练朗读。

1.组织小组学习

2.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三、交流识字方法

四、思考:

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1.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自主学习法)

2.交流自己通过朗读知道了什么。

①组内朗读。(小组读、分段读、同桌读)

②指名读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③组内说一说

④班内交流方法

3.小结

我的故乡有哪些风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仔细读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说话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的写作方法。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生字卡

廊裂碗沾若

脆扯润渡夕

二、二、感悟理解

1.词语:

2.句子:

指导学生找出描写故乡美丽风光的句子。

三、指导朗读(重点指导第二、三部分的朗读)

1.认读生字

戏、易、剩、碗、飘、扇、浮、若、散、润、渡、夕、越、骄、傲

2.互相点评

①学生自主理解也可讨论交流,如果说的不准确教师再进行

②仔细品读,体会作者小时候为什么爱玩儿吹肥皂泡了望学生对本课生字的认读情况,培养学生在朗读中主动认字的习惯。

③抓住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认真品味精美的词句,学习描写的方法。积累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句子、词语并简述理由。自由说说要求语言简练通畅。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课时课堂板书】

4.柳树赫榆钱

第一部分:全文总起

第二部分:童年趣事

第三部分:吃榆钱

第3篇: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教学准备:

文字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小结阅读方法,并按着此种方法自学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自读课文,理清文章顺序,粗知文章大意。

3、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柳笛和榆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要认的8个字,理解沐浴等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品味重点词语、句子、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指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习的阅读方法自主学习课文。

3、了解文章通过对童年趣事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家乡无比眷恋的真挚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在默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

三、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童年生活中经历过的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指名说)那同学们想看看在北方农村作者的童年生活和他的家乡是怎样的吗?好,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和作者分享他的童年生活的快乐。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柳笛和榆钱》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