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有效的描绘和记忆物体形象、色彩,收集、积累创作素材,掌握快速作画的方法,提高敏锐地观察生活、深入地认识生活、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作品设计打下基础。实习时间:
2014.10.13---2014.10.18 正文:
我们整装出发,坐在去婺源的大巴上,大家心里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印入眼帘的大片的绿,一层层的梯田,那天然的景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同学们一路上有说有笑,累了就睡一会,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写生的机会可以使我见识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婺源。婺源是江西东北部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被旅游书籍冠以“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与浙江、安徽为邻,有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光。她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故里,也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这里文风鼎盛,古迹遍布,尤以明清古建筑为代表,而自然风光更是如诗如画:田园、小溪、古木、翠竹环绕村落,飞瀑、驿道、路亭、拱桥散布乡野„„婺源不仅有江南层峦叠翠的山林,碧绿绸绢般的小河,还有蜿蜒的石板路连着一个个依山傍水的村落,更为突出的是这里的徽派建筑,其风格体现在“粉墙黛瓦”,即雪白的墙身,青黑色的瓦,屋顶是刻着各式图案的飞檐翘角,直指苍穹,在蓝天绿树映衬下分外瞩目。婺源古民居既具有浓郁的徽州特色,又不乏匠心别具的独特格局,另外婺源的樟树也是出了名的,我们看见的樟树一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高大雄伟,显示着历史的印记。在婺源,风景到处都在你的身旁,最美的风景,就在你不经意的途中出现。有时候车一拐弯,前方露出了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民居,隐现于古树青山之间;有时候一回头,远山尽处,云雾缭绕,松竹连绵,恍若仙境。
在理坑我们看到了一百多年前的老建筑,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建村于北宋末年,地处深山怀抱和碧水围绕之中,村中有全县最典型的明清官邸风光古朴原始亦具迷人风味。那里的一切都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如诗如画的低山田园,梯田、河溪、古树、居民、木桥、房屋,江南乡村应有的一切元素我们尽收眼底。婺源的田园风光,可概括地形容为“水绕村庄”,有水的地方就有村子,有村子的地方就可以看见溪流。乡村小道两边飞檐翘角,灰瓦白墙的徽州民居,错落有致地镶嵌在修竹掩映的林间。
李坑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距婺源县城12公里。李坑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贾达百人,村 里的文人留下传世著作达29部,南宋年间出 了一位武状元,名叫李知诚。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村中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 ;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 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 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 烂的明珠。这次写生的目的在于了解建筑的特色,徽派建筑是一大建筑派别。徽派建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村落民居、祠堂庙宇、牌坊和园林等建筑实体中,其风格最为鲜明的是大量遗存的传统民居村落,从选址、设计、造型、结构、布局到装饰美化都集中反映了山地特征、风水意愿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传统的建筑流派,徽派建筑一直都保持着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
通过在婺源的写生,对徽派建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凸”字形的“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集较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故而马头墙又称之为封火墙。马头墙高低错落,一般为两叠式、三叠式、较大的居民,因有前后厅,马头墙的叠数最多可多至五叠,俗称“五岳朝天”。
婺源写生的这十多天是特别难忘的,难忘大家一起吃饭,难忘同学们一起畅快的玩水,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也许以后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这次写生中,我们学会了也懂得了许多,包括专业和专业以外的事情。感受了这里人的亲切,感受了大山给我们的温情。另外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这次写生还算成功。
总结:
写生也使我们对这门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有些平凡的的事物尽管平凡,但它是美的,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用我们的观察力去研究美,用我们的表现力去表现美,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进行美的提炼,不再漫无目的的去做一件事,即使是不画也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地乱画,因为那根本就不能算是作品,只是为了作业而做的。所以说艺术也是一门哲学,从中可以体会出人生的哲理。另外在这里也明白了艺术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有了这次经验,以后我们会更好的发现,更好的去理解事物。
这一次写生收获丰富,让我积累了许多资料和图片,为艺术创作收集了好的素材。同时加深了对徽派建筑的认识,积累了传统的建筑知识、地理知识和其它人文知识。这次婺源写生,拓展了我的视野,深化了我对自然、艺术深层了解,我真切的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之美,艺术的殿堂原来如此美妙!我们不但欣赏到了如此优美的景色,还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泪水与欢笑融为一体,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自己,并且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一幕幕乡村的劳作场景都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对人生也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而且对以后的学习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对美的感受也有所提高,对每一件事情都有了新的认识。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相信这次难忘的经历,将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深的影响。
第2篇: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婺源写生报告
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去婺源的念头,一是想去看看徽派建筑的小村庄,二是想去看看婺源十里银杏的美景。怀揣着这两个想法,开始了为期5天的短学期。
伊始,觉得路途应该不是很远,然而经过近6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只有一个感觉就是累。休息了一会后,于4点钟到里坑村去参观,终于一睹庐山真面目。进入村里,一股古朴的民风就迎面而来。那种小桥流水、老树昏鸦的风景真的很不错,在配合以当地的徽派建筑,实乃写生圣地,也就怪不得这么多人争相而来了。
写生第一天早晨就没能起来,睡得实在是不好。下午到一个巷子去写生,主题是“门中门”。外面是一个方门,里面是一个圆拱门,在外面真的很少看得到这种双门合一的建筑手法。听当地的导游解释说,外方内圆的建造方法的寓意是:在外做人要方方正正,在家里做人要圆滑变通。可谓真的是一方水土,一方情。
第二天也是在巷子里写生,主题是“墙饰”。因为当地建筑总是有当地的特色,一般在建筑上体现在几个方面:建筑材料、建筑形式、建筑装饰。徽派建筑是一个影响比较大的建筑派别,然而各地的徽派建筑又都略显不同。在建筑形式以及建筑材料上都大同小异,主要的区别都体现在建筑装饰上,比如瓦当的形状图案、金属门环的纹理、门洞的装饰以及墙头的构造等。今天我画的就是墙、门洞的组合,因为我觉得这是当地建筑的特点,所以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将其完成。当然从中也不止学会了如何表现,也得到了很多建筑方面的启发。
下午还是在巷子里写生,主题是“木与石”。我尝试着在两种材质的对比下来突出空间的层次关系。这幅画也未能达到我期望得到的效果,不过对于材质的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几天听过老师讲评,我觉得在钢笔画表现上又有更多的想法了。因为以前画钢笔画都没想太多,都是以写实为主,对于表现的手法并没有太在意。所以造成画面很凌乱,没有主次之分。后来我知道有的地方需要虚实的转换,即使是实的也要虚画,才能体现出画面的主次、重点。画面上需要一些留白,并且要学会取景,来达到画面的排布有美感。内容要经过挑选,画面上要有内容给人看,不能一味的虚,让人家只看见白纸上几根线条;也不能一味的实,画面上什么阿猫阿狗都有,让人无从看起。
在这次短学期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给我讲门的画法,是一个隐藏在建筑后面的门,实际上只能看到一半。我画的时候就将门接到建筑上了,使建筑看去跟门是一个面,这样就弱化了空间感。老师说将门和建筑断开,果然空间感一下就出来了。通过这个例子,我想说我在这次短学期中真的在钢笔画上收获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第3篇: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美术写生实习报告
年 级: 0315123
学 号: 031512321 姓 名: 李冰彬 专 业: 城市规划 指导老师: 王亮
时 间:2013 年 5月 6日
一、实习时间:2012年5月 6日——5月17日
二、实习地点:江西婺源沱川县理坑村
三、实习内容:风景速写写生、风景素描写生
四、实习过程:
怀着对中国最美乡村的憧憬,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江西婺源的行程。
五月六日清早,天空飘着蒙蒙的细雨。我们在天空不舍的泪水中乘上了开往江西婺源的大巴,开始了首次写生实习的旅途。怀揣着期待,超过12小时漫长车程对兴致勃勃的我们来说并没有想象中的的无聊,说说笑笑玩玩乐乐,我们观看着窗外的风景,看着从北方到南方沿途变换的景色,看着平原变成山地,仿佛有一种激动从沿途的景色中慢慢渗透而出。
渐渐
第4篇: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评分:
班姓名:
实验实习内容风景速写、色彩写生任课老师12 年 9月1 日
一、实习时间:2012年7月 5日——7月15日
二、实习地点:江西婺源
三、实习内容:风景速写写生、风景色彩写生
四、实习过程:
怀着对中国最美乡村的憧憬,我们终于踏上了前往江西婺源的行程。
七月五日大清早,我们早已已迫不及待地乘上了开往江西婺源的大巴,迎着清晨的阳光,怀揣着期待,漫长的车程对激动的我们来说并没有丝毫的无聊,说说笑笑中,我们从喧嚣的城市来到了青山绿水间,对从大山中走出的我来说,一丝熟悉、一腔思绪,承载在峭巅、林梢、枝头,潺潺的小河流波里。习惯了城市的喧嚣,这里是超脱世外的空境,是一方宁静的星空。
渐渐地,汽车延伸进了婺源这片山间林里,惊叹早已无法形容我们此时内心的震撼,汽车在狭窄的山间险峭
第5篇:江西婺源实习报告
江西婺源采风实习报告
学
号:N111303319 姓
名:赵金玉 导
师:王晓华 实习地址:江西婺源
实习时间:2012年10月8日——13日
考察方式:1)对当地进行调查和对相关人员进行咨询;2)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3)拍摄有关图片、现场写生等。
目的:
一、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二、培养对自然风景和环境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提高选材取景构图和深入加工能力。
三、深化对光和色彩的规律认识,锻炼掌握视觉色彩和运用色彩的能力,培养表现色彩的能力和对技法的掌握能力。
四、理解因环境、气候、季节、时间等条件变化而产生自然景色变化的色彩调和。
五、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风俗习惯,增长文化底蕴修养。
婺源是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处于黄山、庐山、三清山和景德镇旅游金三角区域,已被国内外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农村”。南宋著名
第6篇:三清山婺源实习报告(定稿)
实习报告——酒店方向
一、实习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本专业方向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培养我们观察、调研、分析、评价及报告编写等方面的能力。学校按照旅游管理专业教程计划安排,组织我们专业学生到江西景德镇等地进行专业实习。
二、实习时间:2014年5月12日——2014年5月17日
三、实习地点:景德镇、婺源、三清山、南昌
四、指导老师:梁锦梅,杨雅莹,邓琼芬
五、实习学生:地理科学院1106班 魏志强 111080267
六、问题分析与评价:
老邱农家山庄 老邱农家山庄坐落在婺源精品景区“小桥、流水、人家”李坑路口,举步200米便是李坑景区,距县城1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老邱农家山庄(又名李坑宾馆),经江西省农家旅馆星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被评为江西省三星级农家旅馆。
第7篇:江西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我的分享,让知识传递的更远。
江西婺源写生实习报告
在无数次的期待中,9月16日至27日十天,我们班与另外三个班的同学一起,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江西婺源进行了持续十天的速写、色彩写生实习。
本次写生的目的是:有效的描绘和记忆物体形象、色彩,收集、积累创作素材,掌握快速作画的方法,提高敏锐地观察生活、深入地认识生活、艺术地表现生活的能力,为作品设计打下基础。
9月16日早上8点,我们整装出发,坐在去婺源的大巴上,大家心里有许多说不出的激动,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和那么多同学一起坐火车,也许是因为第一次那么多人一起到比较远的地方,也许是第一次去实习,看到那一座座连绵的山,印入眼帘的大片的绿,一层层的梯田,那天然的景像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同学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到达目的地已经是下午五点的样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