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味为题的作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4 08:05: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以年味为题目的作文

以年味为题目的作文

年 味 杂 陈

------月下李说

(一)

是年夜,出门散步。夜空黑黑的,道路上灯火通明。人真少,老远就看到两三个行人,都是闲散的步态。

这条街上住过十多年了,整天车水马龙的。这么少的人,这么静的街,很是少见。心想,我居住的城市如果能是这般模样,那该多好!又想,这大半也算是年夜的一种味道,在年初的头几天里是可以体味的。

路上车不多,显得很单调。有公交车急驶而过,车窗里就看不到几张脸。车灯也很单调,黄黄的光,没有平日那么炫耀,车站上偶尔立着三五人。

平时的喧嚣、浮躁、不安和拥挤一下子全消失了。留下的,是开阔的道路,悠闲的灯光和舒展着的树。没有风,空气很温暖,已经入了春,这夜真有些春天的感觉。人脸不冷,存有温热。总是有夫妇两人在散步,说着家人吃饭的事儿。

花园里,黑乎乎一片,没有大妈们的广场舞群,也不见摔手走步的锻炼者。树影之下,有一对母女的影子,女儿手里亮着手机放着歌,母亲却踏着步子在练三步,那是一段舞曲,不知谁在教谁。

一个石桌前,围着五六人,玩扑克三捉一,几分钟一轮,输了要丢钱的,一次一元钱。大年夜里,牌友仍不相忘,又聚在这夜的花园里寻找开心。路人纳闷,都说年事像根绳儿,一头拴在家里,另一头系在家人的心里,可它却未必拴得住每个人的心呢。

偶有鞭炮声响起,宠物便惊,主人紧扯着绳儿急走。宠物不懂得团年,该溜达的时候就叫着不停,主人只能陪着它出门遛弯。年夜的路上,人少狗儿更少,走了一路,仅此一例。

平日热闹惯了,今夜冷清的店铺紧闭,路无行人,走着走着就感形单影瘦,心里空空的。匆匆赶回,进得家门,一股温暖扑面,心里即刻柔软起来。奇怪大年之夜,人心就耐不得寂寞,烦嚣的世界突然空寂下来,反倒令人不安了呢!

(二)

年是新的好,年味却是旧时的浓。

记得很小,小的懵懂无知,时近腊月了,母亲天天让我到巷子里看有没有弹棉花的,果然那弹花匠人来了。

在巷口的一块空地上,支撑起一块床样的木板儿,他将人们用旧的棉套,一团一团地撕下铺在板上,便扛起一个弓样的器物,吭哧吭哧地弹起弓来。那紧绷的弓绳儿在匠人手下,发出嗡儿嗡儿的音响,很有节奏的音律,让我想起民乐里的竖琴,只是这弦儿只有一根,可它却能将粘扯不清的棉团弹拨的松软柔和,絮如飞花。

母亲抱着大团松软的棉花回家时,心情分外激动,不住地说:这下可以给你装新棉袄了,过年有新衣穿了。我不知这新棉袄的意义何在,却记住:过年是要穿新衣的。

让我好奇的,仍是那位弹花匠人。有半月的时间,他天天守在巷口,人们排着队在等。匠人浑身飞花,每动一次,花絮飘飘,就连他的头、眉、唇上的小胡须都浮起了花絮。

我就想,他整天为人弹花,自己的棉花谁去弹呢,而且眼看着到了年根儿,他怎么就不回家呢!我天天立在门口看那匠人,他天天就在那里弹花。

母亲有了新棉花,便夜以继日的劳作,爬在一张方桌前,将旧棉衣拆成布块,装上新花,一针一线地去缝。那个过程一定是非常劳人的,得用心用眼用精神,我常常听到她在叹息:人老了,眼都看不清了。可她给我缝完又去给父亲缝,我心软了,对母亲讲:“明年我不要新衣了,给你做件新衣吧。”母亲就笑,说:“傻娃,小孩子才要穿新衣呢,穿了新衣才能长得快啊。”

整个腊月里,她就没有闲过。过年那天,她找出一件干净的旧衫套上,就算过了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正月是个好日子,也是个劳累的日子,那天是要穿新衣戴新帽的。因为那一天过去,我会长大一岁,就像跨过一个门槛。可这门槛过了,就再也回不来。能回来的就只有记忆,记忆里的弹花人和一生辛劳的母亲。

(三)

新年即近,去了一家大型超市,超市里人满为患。

你先是拉不上车子,拉车子要等,有人还了,你方能得手。拉上了车,你却走不动,到处是人是货,眼花缭乱的让人晕眼。超市变了样,摆起一个又一个的方阵,原先的空旷处如今成了巷道,两面的货物五花八门,各种标签令人目不暇接。

有捆绑式销售的,买三送一的,购物送礼的,真是年货丰富多彩,销售也丰富多彩。这丰富的货场里就有着无数的商圈,环环相扣,扣得买家买了商家的货,拿了意外的礼物,竟欢喜的不得了。心中自语新年得福啊!却不知这市场的后面,商家正眯着眼在笑呢。

在这里拥挤的是人是车,是满车的年货和满口袋的.钞票。主人有没有钱,看一眼车中堆满的年货便了然。这货分高中低档,有钱人的货物就讲究营养和档次,转基因的食品不要,反季节的东西不吃,商品成分不达标的不买,而符合各种健康指标的商品又价格匪夷,这便是有钱人与少钱人的经济分野。

这又能怨得了谁呢!如今这个世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你没有钱,说明你智商太渺小,渺小的不足挂齿,连买个健康食品还得三思而行,这种活法很窝囊。返过来想,他的良心却很平静,因为他没有亏过人,活的倒挺自在。

很奇怪胡麻油这么个东西,数年前听养生专家讲:胡麻油里有一种物质,叫它阿亚麻酸,它能降血脂、抗血凝、软化血管,对人的心脑血管大有补益。我曾托人从甘肃带回十斤,不足百元买了。如今这超市里就有着亚麻油,与胡麻油之差就在于它是冷榨的,据说营养价值更高,零售价每斤九十八元。数年间,这东西身价十倍之增,真让人生疑。疑心天下的商家见钱眼疯了呢,还是人们的智商太低,低的不懂得科学,不懂得世间还能拾钱。

在这年关时刻,在这丰富多彩的货场里,拥挤着人、车和钱,这里面究竟有多少货真价实的东西,有多少真诚和信任在对待来钱不易的人们。这种感觉总是在年味十足的时刻就特别强烈。

(四)

记得小时过年,年货供应不足,城市居民凭票购物。你得早早带着购物卷去菜场排队。这队排得老长,总是后面人盯着前面,先是盯住怕人插队,再就查看买的菜是不是一样。常常就因为菜的好坏和熟人带菜,吵的不亦乐乎。就有堵了气的老太太,菜也不买了,天天一大早站在菜摊前,就盯那些走后门的人,搞的菜场的书记不得不出来维持。

其实买到手里的蔬菜也就是大白菜、红白萝卜、菠菜和大葱一类的东西,每户有定量,多买不得。真要多买就得有熟人,但也不会给你太多,倒是能搞些韭菜、大辣椒、西红柿、莲菜之类的鲜菜。有了这些,你就可以过一个好年。菜有了,你得储藏好,不然过不到年跟。后院里掏个小窖,鲜菜就放在窖里,随吃随取,菜叶儿总是绿油油的。那时的菜就货真价实,不用担心短斤少两,不会与化肥、反季节、促生剂有所联想,与坑蒙拐骗有所联系。人是真实的,物也是真实的,物质虽少,精神却很轻松。

紧到年关,还得买肉,得蒸鸡、炸鱼,做粉蒸肉、条子肉、小酥肉。肉票供应的不够吃,便找熟人到肉店买个后腿。取肉时,不能直接拿,排队人多,怕招来是非。你就在老远的地方等,肉卖完了,人散了,那后腿才能交给你。

这肉就吃着香,没有注过水,没有瘦肉精,没有病死猪。尽管这里有人情,可这人情中却没有权和利,有的是友情和平等。这肉吃起来就放心,不亏欠,吃着就香。

过年了,七碟子八碗摆上,亲戚来吃,朋友来吃,小酒喝罢,亲情友情显得很浓,大家心是平静的,不为贫富不等忧愁,不升官发财忧愁,人际关系单纯,友谊也就长久。

记得家里人口少,开支就小,日子过得还行。母亲年里蒸碗子总是多做,送邻里给朋友,还想着谁家人多日子不好过,就多送两碗让她们吃,富户人家就少。在她心里,穷和富人是应当相互接济的,相互帮助的,特别是大年的日子,人们都应该过得幸福和快乐。

(五)

年里与朋友相聚,数年不见,十分亲热,说长论短的。

突然想起朋友的父亲,在我的记忆中,是一位干练、精神又很坚强的老人。老伴病故后,一直独自生活。曾劝说朋友将老人接去,以尽儿女的孝心。

我便问起老人情况,朋友的脸色顿时灰沉,无语且眼中含起了泪。

老人已过世了,走的很凄凉。

是在老人去后三日,才被人们发现。老人躺在地上,已经冰冷数日,是何种原因故去,已无法做检查。朋友接到家人的通知,从南方赶回,为老人进行了安葬。很是后悔,老人的晚年,他没有陪伴过。

他说着,泪水涌着下来,泣不成声。他的伤心是悲痛的,有一种无法弥补的悔恨。这种悔恨永远不再消失,会随着自己的衰老越来越强烈,直至自己的生命终结的那一刻。

朋友的痛心令人伤悲,特别是在这年节里,就格外的思念亲人。

(六)

很奇怪,眼看着到大年三十了,我的那位房客却静若止水。没有一点回家的动静。

往年,他会早早地张罗,买这买那的,生怕拿少了东西,会招乡人嗤笑,说他没赚上钱,没本事。他个性要强,从不认输,也因此常与老婆吵嘴,还好,总是一觉起来,相安无事了。

正巧碰了面,闲聊起来。

“唉!这两年不知咋搞的,钱是越来越难赚了。”他在叹息。

“看你一天到晚还挺忙的,是嫌钱赚得少了!”我说。

“哪里嫌少,是拿不到钱啊!”他眉宇间有着焦愁。

他是做工程建设的,主管项目,前些年房地产发展迅猛,他整天乐呵呵的,花钱大方,吃穿都开始讲究,能感觉到一个农民工在发达变化。这两年,他变得浮躁,常常发脾气,和老婆弄得不愉快。眼下就连家也回不去了。

“政府不是三令五申不得拖欠农民工工资么!”我说。

“话是那么说,实际就是要不到,有的老板资金链断了,人都跑了,你问谁要啊!”他又讲:“前几年,我积蓄些钱,让老婆拿去做了投资,结果全打了水漂,老板跑的不见影子。唉!世道怎么变成这个样,好人做不成呐!”他大发感慨。

“可以告他们呀!”我说。

“告顶用吗!我老婆她们早就报案了,公安一拖再拖,说是这类案子太多,抓不过来。一二百人去讨要说法,差一点叫特警队抓走。”他说得很气愤。

我能讲什么,该怎么去安慰他呢!这两年的事,真让人说不清道不白。年三十,我端了一大碗饺子给他送去,让他有点温暖。

(七)

父亲建在时,时常到年三十就念叨起那只狗。

它叫黑子,说是德国的纯种狗,浑身黑毛,油亮亮的。在额头和尾尖上,有着两块花白,跑起来飞快,那白团儿就一跳一闪的好看,像翩翩起舞的蝴蝶,父亲爱的不得了。养了三四年,长得就像条老狗,能看家护院了。

那个时候,父亲给人开车某生,天天要去拉货,短则一两天,长了一半月。每次回到家门口,就按两声喇叭,告诉家人回来了。而每次最先迎接他的,就是黑子。听父亲讲,那狗真灵,它能辨别出父亲的车声,迅速从门洞里窜了出来,围着汽车叫个不停,尾巴不住地摇摆,还没等开车门,它就扑到门前的踏板上晃起脑袋。

最爱人的,就是父亲下车那一瞬间,黑子几乎是立了起来,往父亲的怀里扎,父亲抱住它,它就哼哼唧唧的撒娇,像个孩子似的。

那时,家住在重庆,内战紧张的时候,到处兵荒马乱,重庆也不例外。一阵子风声吃紧,人们纷纷往外走,父亲的朋友在兰州,说那里与战事远,让他去躲躲,那儿拉运的活也不少。

父亲本不打算去,朋友再三催促,只好去了。奇怪的是他们没有带上黑子,丢下它就匆匆上路。在几次的念叨里,父亲就怎么也记不起,当时为什么没有带黑子呢。

他们去了近半年,返回路上就想着黑子,说它不是饿死就是离家出走了。车子快到家门口,父亲有意按响喇叭,那扇黑门下的小洞就没有任何动静,父亲就想黑子肯定没了。

他去开门,门锁刚刚打开,欲推门时,院里突然传出狗叫声。父亲为之一振,推门进院,没想到眼前竟然跑过来活着的黑子,是一跛一跳地跑过来。黑子瘦了,瘦的皮包骨头,显得很虚弱,一条前腿不能着地。

几天里,父亲给它吃喝,尽饱地喂养,黑子的精神很快就恢复,又像原来的样子了。听邻居讲,这条狗真好,从不离开院子,两次夜里有人翻墙,都让它咬跑了。狗儿饿极了,偷吃了街上店铺的馒头,被人打残了腿,就这样仍寸步不离这个家,父亲听着有点伤感。

一天夜里,父亲回来很晚,没有响喇叭。就在没停稳车的那阵,黑子却从门洞中窜了出来,他听出了车声,不住地围着汽车撒欢,十分的兴奋。不知怎么回事,正当父亲倒车回轮的时候,突然听得黑子嗷嗷的惨叫了几声,就再也不见动静。

黑子被压在车轮下,父亲痛心欲绝,望着奄奄一息的黑子,眼泪簌簌的流了出来。听父亲说,他这一辈子就流过三次泪,一次是小时离家,站在村口上,望着故乡流了泪。一次是流落他乡有人稍话,说他母亲过世了,他流了一夜的眼泪。再一次便是这黑子死在他的车轮下,让他伤心落泪。父亲这么讲着,眼睛又有些潮湿了。

黑子的死是在腊月二十八,所以许多年里,大年三十父亲都要为黑子烧一炷香,寄托哀思。如今父亲老了,不再烧那炷香,可心里的惦记却永远保留着,也留到了我的记忆中。

(八)

大年三十就想到放炮,想起小时候,过新年穿新衣放鞭炮的欢乐情景。

那时的鞭炮,种类不多,印象最深的就是叫它“小红快”的炮了。那炮小小的,有成鞭的也有零散的,炮的颜色很红,鲜艳的耀眼。炮捻子燃的极快,你刚看到火星,还没来得急转身,它就噼里啪啦的响起,声音又脆又亮,响彻了夜空,吓的人边跑边去捂耳朵。所以孩子们都不敢去点,总是扯住大人来,他捂住耳朵站的老远听响。

开始时,我也怕那炮,看到伙伴们要放炮,趁它还没有点燃,死命的跑上前去,把那些炮捻子全扯了出来,弄得小伙伴追着我要炮。结果他们点燃了一张纸,丢到炮堆里,炮还是炸响了,我只能躲得远远的,捂住耳朵看。慢慢,我胆子大起来,开始放起这种炮,也常常替别的孩子点炮了。那种你追我赶,捂住耳朵,闪着眼睛看炮的情趣真是快乐无比。

还有一种响炮,不用点燃,使劲往地上一摔,它就炸了,我们叫它摔炮儿。它有烟头那么大,白纸包着,买上一把装在口袋里,想玩了,摔上一个,就听那脆脆的炸响声。玩这种响炮的都是胆大的孩子,是专用来吓唬那些懦弱的人。他看你一个人走路,便抛去摔炮,落在你脚下时便啪得一声炸响,惊得你心突突慌跳。他们几个就立在哪儿嗤嗤地笑,笑完拔腿就跑。

我也常常玩这种恶作剧,也常常被同学嬉闹。一次有个同学装了一口袋摔炮去吓别人,恶作剧后转身跑时,却被绊倒,满口袋炮在挤压的瞬间全爆响了。他的眼睛被炸伤,从此残疾。这件事对我们震动太大了,由此就再也不碰那个玩意。

那时响炮,人们就没有想到污染,倒是闻着那股浓浓的火药味儿,十分地开心,因为那是过年的味道,也只有到了大年三十的夜里,那味道就极浓。

第2篇:以年味为题的作文

以年味为题的作文

年味是什么?年味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文化。年味就是年俗,约定俗成,历史悠久。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下面给大家分享了以年味为题的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以年味为题的作文1

新的一年到咯,穿着大红衣服,戴着大红帽子迎接这个喜庆的日子--春节。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伴随着爆竹炸开了大年初一的礼花。

按照家乡的习俗,大年初一要吃圆子,是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的寓意。我和姐姐自告奋勇,非要捏圆子,奶奶拗不过我们,只好放手让我们去干。我和姐姐对视,坏笑了几声。把圆子拿到厨房,把早已准备好了的辣椒酱包在圆子里,又拿了几个一元硬币包在圆子里,由于硬币太大,包出来的圆子也很臃肿。忙活了大半天,才包出了一盆圆子。大大小小,什么形态都有。

我负责烧火,而姐姐则负责搅和圆子。刚开始,有点困难,那火老是点不着,点着了又有火星跑出来,吓得又把火熄灭,弄了半天,才把锅烧热,姐姐慢慢把圆子放到锅里,我加大火力,便使劲对着灶台的通风口吹了好几下,结果呛得我直掉眼泪,不过还好了,我没有白白牺牲,只听锅里“咕嘟咕嘟”作响,圆子就烧好了。

我和姐姐把圆子一起搬到桌子上,各自让自己的爸爸尝尝。爸爸不知道我们葫芦里装的什么药,一口咬下去,结果辣椒酱溅得满嘴都是,辣的他脸通红通红的。我和姐姐哈哈大笑,“爸爸上当喽,爸爸上当喽”“叔叔上当喽”爸爸不好意思的挠挠头苦笑了几声。而大伯则好运一点,一吃就吃到了为数不多的'包着硬币的圆子。乐得大伯直扭屁股,我和姐姐又被逗得哈哈大笑。

大伯说:“你们俩小丫头,真玩的出来,不过这么多的圆子被糟蹋了,不吃又浪费了,不如我们玩个游戏好不好。”我俩一听是游戏,开心得直拍手。“我们每个人说句关于过年的古诗,轮到谁是谁,说不出来,就得吃五个圆子。”我和姐姐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好啊!”我心想,我就是学古诗的,圆子你们吃定了。 我先起了个头,说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姐姐不屑的说:“这有什么难的,看我的,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爸爸听后,抢说道:“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好好好,老爸,好样的。”我激动的跳起来。大伯说:“别高兴的太早,看我这句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姐姐向我吐吐舌头,向我挑战。我向她做了个鬼脸,表示反抗。平时一贯安静的老妈竟然也起劲了,吟诵道:“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大妈没等妈妈说完就说了一句:“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爷爷见我们都这么热闹,也说了一句:“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爷爷说完,我们都拍手叫好。可现在又轮到我了,我哪知道那么多啊,怎么也想不起来。随口就说:“年年大丰收……”大家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那是我还真想找个缝钻起来。没办法,只好愿赌服输,吃了五个圆子,也不知我是点背怎么的,吃到的都是辣椒酱的,辣的我直灌水喝。姐姐在心里早就酝酿好了一个:“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接着是爸爸,只见他抓耳挠腮,好半天才憋出来:“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可这回大伯肚子里的墨水空了,他倒也爽快,抓起圆子就往嘴里送,

竟然又吃到了一个硬币。我心里那个不服气哟。妈妈沉思了会儿,说:“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我为老妈欢呼,她简直就是我的偶像。大妈不慌不乱,说道:“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姐姐激动地狠狠地亲了一下大妈。轮到爷爷了,这次爷爷可没什么风度了,在门口有踱来踱去,一进来竟说:“我不会。”我们全部“晕倒”爽快的吃掉了5个圆子。

这过年的圆子让我吃出了年的滋味,吃出了幸福的滋味……

以年味为题的作文2

过年的气息一天比一天浓了,每家每户都在忙着购买年货,做馒头,为过年准备着!在这紧张时刻,我家里也不落后,忙得不可开交。

“咚,咚……”时钟响了,我们一家子准备做馒头啦!今年我也参与了这次做馒头活动。我们分好工,爸爸和我负责把小青菜里的水拧干,把它剁碎做馅儿。而妈妈的工作就是和面粉。

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和爸爸把小青菜洗干净后倒进了大锅里,盖上盖子,我就坐在炉灶前面往里面送柴火,火越烧越旺,锅子里开始冒热气了!爸爸就让我把火烧小一点。时间也慢慢过去了,菜也瘪了下去。我手忙脚乱地拿来一个大袋子,爸爸使劲地从锅里捞出小青菜,往蛇皮袋子里倒,一会儿功夫青菜就全部装进了袋子里。袋子里鼓鼓的,特别重,我们只能一起把它往外抬,水也不停地往外流。我们把这个鼓鼓的袋子抬上了长凳上。我的特殊任务开始啦!我吃力地用手挤着袋子里的水,菜水哩哩啦啦地往袋子的缝隙外流。我的身子几乎要压在青菜上了……这时的妈妈也不闲着,她使劲地揉着面团,半个小时后,面粉全变成了一团一团柔软的面团了,这时候,袋子里的水也被我挤干了。剁菜任务就全是老爸完成了。

“开始做馒头啦!”妈妈刚一开口,我兴奋地一手揪下一团和好的面团,拿在手中。刚要往里面塞菜,妈妈就叫住了我。我惊讶地抬起头望着妈妈。妈妈说道:“你应该把面团里挖出一个小洞,但不能弄破,然后把菜放进去,慢慢地把它包起来。”妈妈边说边做,做好一个馒头候后又给我示范第二次。我早已迫不及待了,照着妈妈告诉我的方法做了起来,做第一个时我为了把馒头做得饱满些,就往里面塞很多的菜,可出乎预料的是,竟然把面团胀得鼓鼓的,里面的菜也接二连三地掉了出来。我再仔细地观察妈妈,只见妈妈揪下面团,在手间轻轻一揉一搓,变魔术般,一个圆圆的馒头就出来了。我用心摸索,反复地练习。永远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哈哈”,等到做第五个时,终于成功了。

开始上锅蒸了。我帮妈妈添好水,铺好锅,只见妈妈把馒头在锅中摆放整齐,还均匀的间隔开空隙,妈妈说这样蒸熟后就不会粘在一起了。妈妈点着火,先用小火烧一会,再改大火蒸,这样是让馒头先在锅里醒醒,蒸出的馒头就会发得又大又白。真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啊!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随着我们的努力,馒头也一个个地像白白胖胖的娃娃一样坐在桌上了!我看着它们,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这次包馒头活动是我们一家人的共同参与的。吃着我亲自做出来的馒头,我感到特别香甜。馒头蒸好了,过年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

以年味为题的作文3

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人们渐渐开始淡忘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年味也自然而然地变淡了。

古人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热闹景象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难觅了。

在我的记忆中,小时候的我,快过春节时,总要和父母开车回去,即使累了也因为能回老家而消散。大年初一,我们起得很早,不停地搓手取暖,颤颤巍巍地点燃了一支香,开始放鞭炮。我拿出鞭炮,急急忙忙地把引线找出来点上,用力往空中一扔,鞭炮“啪”的一声,在天空中回荡起一记响亮的爆炸声。吃完年饭,我便与家人一起包饺子,我用我那细弱的手指拿起了擀面杖,开始磨面皮。面皮张开放在桌子上,我便舀了一点馅,再一点一点捏紧。包完饺子,我扛出一把梯子,拿了一盒糨糊,在父亲的帮助下开始贴春联,正门,小门都贴上了春联。鲜艳的红纸上,站着一个个龙飞凤舞的毛笔字,在向我们颔首致意,我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泛起一阵激动。紧接着,大家便一起贴桃符,据说桃符能避邪,保大家平平安安。下午还有舞龙狮表演,那两条龙都有二十几米长,舞龙的叔叔身强体壮。他们身穿黄色对襟衣,灯笼裤,腰扎红色绸带,头裹黄布,高举舞龙杆,兴高采烈地舞动着,上窜下跳,来回穿梭,舞得我们眼花缭乱,浮想联翩。

时光飞逝,一年年过去了,我们依旧每年都回老家。一样的街道异样的氛围,还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只不过缺少了往日的会心浅笑,大家行色匆匆。一个身着红袄的孩子,手里拿着一个鞭炮,摇头晃脑,为这沉闷的气氛添了一丝活力。街边悬挂的对联上站着祝福的话语,可是,千言万语哽咽在心底,我再也无法挤出暖心的问候。回到家,手机荧幕泛着微光,大家的头全埋在胸前,一曲短暂的旋律突兀响起,而苦笑却从我的嘴角悄悄滑过。吃完年饭,我习惯地打开电视看春晚,却没有一人理会我。大家不约而同地坐在客厅里,茶水瓜果丝毫未动。他们的双眼紧盯着手机屏幕,瞳孔里映射出五彩斑斓。我竟不明白,在他们看来那虚拟的页面比一家人其乐融融更令他们在乎。不知不觉,一点已至,家人早已入睡。响彻云霄的烟花此起彼伏,我站在窗边,看天边霎那间流光溢彩,即使五彩缤纷,却稍纵即逝,片刻之后即是沉寂。我在思考着:这还是原来的过年吗?我对此感到很疑惑……

不知道变淡了的年味,欢欢喜喜过大年的美好,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们身边?

第3篇:以年味为题范文(19篇)

学会信任自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心。如何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呢?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不妨参考下面这些被推荐的文章。

以年味为题篇一

今天看见这条消息的时候,感觉现在的年味真是没有以前浓厚了。记得我们小时候,那个时候过年的窗花,都是要自己来剪的,还有每一家的对联和福字,也都是院子里面写毛笔字很好的一位爷爷来写的。

记得我们那个时候过年,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家家都要蒸面食,而且都要杀鸡什么的。而小孩子们也都会让大人带着去买好多好多的鞭炮,然后盼着三十儿早点到来。

等到除夕这天,院子里面真是好不热闹,家家的年夜饭都是很丰盛的,而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各家的跑来跑去,不论去那一家,看见自己喜欢吃的,就会吃上几口。而那个时候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一家人一样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以年味为题的小学作文

以年味为题的小学作文

小时候,我不懂得过年的含义是什么,琢磨不透年的“味”,现在也是懵懵懂懂。

当老家还没有拆迁的时候,依照惯例,我们一家人要在老家和爷爷奶奶吃团圆饭、陪他们守岁,有时姑姑也回来一起过年。吃过团圆饭,不出所料,他们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家庭友谊牌局赛,说白了就是转转麻将,对阵国有五方,所以是轮流交战,胜者退出。每逢他们战得昏天黑地、不亦乐乎之时,我冒着巨大的危险,蹑手蹑脚地朝黑夜更深处走去,等走出一段距离,他们听不到我的脚步声时,我便开始撒开脚丫子狂奔,跑了一小会后,全身暖融融的,寒冷的夜风吹在我的身上也似乎不再寒冷。终于,前方传来一阵亮光,我推开门,光有些刺眼,迷糊着眼,晃了晃神,然后便听到了熟悉的问候,这里,有我的小伙伴们,还有大年夜必不可少的'游戏,我坐在电脑旁,开始熟悉的和他们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以年味为题的作文大全

以年味为题的作文大全

春节是一个十分重大的节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年味为题的作文,欢迎阅读参考!

以年味为题的作文【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的《元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他所描绘的就是除夕之夜家家户户放炮迎新的热闹场面。

除夕之夜放鞭炮这似乎是一种不会被人忘却的传统。从我记事之日起就对每年除夕凌晨12点的炮声记忆深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一时间点里每家都会放开门炮辞旧迎新,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你能想象上百花炮声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那种光亮,那种声响,怎一个震撼了得呀!即使你熬不到这么晚,相信这震耳欲聋的炮声还是会把你叫醒的。

每年除夕,爷爷、伯伯、爸爸都会准时从被窝中爬起来放鞭炮,对他们而言,这已是保持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习惯了。他们不需要闹钟,却总是那么准点,或许是他们的心灵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以年味为题的中学生作文

以年味为题的中学生作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过年的年味真是越来越淡了。下面小编带来的是以年味为题的中学生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年味为题的中学生作文1

寒假中的许多时间我都草草地虚度过去,唯有过年那几天我是真真切切度过去。

愈利年关,过年味愈浓。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阵阵浓郁的鞭炮味。从地上忽然飞向天空就是那一个个花炮,垂直地飞向天空,以一种傲慢的姿态在天空中绽放,闪现出一个一个的“小星星”,眼间又消失在黛蓝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飞跃,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给我们看,又一颗接替它,在天空中绽开出一朵巨大、闪烁、晶亮的花朵,仿佛花朵上镶满了水钻,又消失了。吸吸空气,里面有氧气夹杂着那股硝烟味,虽不好闻,但是闻着闻着也习惯了,这股硝烟味还真是随处可闻呢。

年味之二当然要酒香味了,我们这城市虽不酿酒,但是非常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以年味为题目的优秀作文

以年味为题目的优秀作文

这是临近除夕必有的一股香味。还在睡意中,来自厨房的茴香混合肉类蒸煮时的芳香,已漫过楼梯,涌进虚掩的房门,撩惹我所有的神经了。木板楼梯上传来脚步声,凭感觉,我分辨出应该是父亲的。我眯起了眼,以为父亲会走进来,脚步声却停在了楼梯头,蝴蝶牌缝纫机脚踏板的得得得声响起来了。

母亲略带抱怨的唠叨声从厨房移到了天井里,我钻出被窝,趴到窗格子上张望,看到了我常常参与喂食的雄鸡因挣扎而涨得通红的脸,锯齿形艳红的肉冠,平日里骄傲着时不时抖动的花色油亮的羽毛正被母亲紧紧拽在手里,走进隔壁的小爷爷家。小爷爷的手中有一把刚刚磨利的刀,等着它。想着这个迎着晨光打鸣呼唤的司晨者,最终成为了明日餐桌上的美味,我缩进了被窝。

缝纫机声停下了,楼梯上响起了父亲下楼的脚步声。很奇怪,父亲总能在这个时候找到脱身的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以年味为题的作文600字

以年味为题的作文600字

记忆中的年味,总是伴随着鞭炮声与饺子馅的浓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以年味为题的作文600字,欢迎阅读。

【篇一:年味】

一过腊八,家家户户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乡里人还会杀猪,做豆腐,让人们闻到了年味。

过了小年,人们便争着购买年货,一些人会到集市上购买鞭炮烟花,挑选春联;一些人会到市场上购买一些水果蔬菜,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另一些人会到商店中挑选衣服,送给亲朋好友。年味愈加浓厚。

春节一大早,人们便起来贴春联,挂红灯,孩子们穿着棉大衣在楼下兴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单位的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有的单位还在楼体边缘挂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道中央隔离带中四季常青的松树也被缠绕上五颜六色的小彩灯,远看就像一件色彩缤纷的纱衣。街道两旁的路灯也被人们用绳子连了起来,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红灯

未完,继续阅读 >

第9篇:以年味为题目的学生作文

以年味为题目的学生作文

(一)

是年夜,出门散步。夜空黑黑的,道路上灯火通明。人真少,老远就看到两三个行人,都是闲散的步态。

这条街上住过十多年了,整天车水马龙的。这么少的人,这么静的街,很是少见。心想,我居住的城市如果能是这般模样,那该多好!又想,这大半也算是年夜的一种味道,在年初的头几天里是可以体味的。

路上车不多,显得很单调。有公交车急驶而过,车窗里就看不到几张脸。车灯也很单调,黄黄的光,没有平日那么炫耀,车站上偶尔立着三五人。

平时的喧嚣、浮躁、不安和拥挤一下子全消失了。留下的,是开阔的道路,悠闲的灯光和舒展着的树。没有风,空气很温暖,已经入了春,这夜真有些春天的感觉。人脸不冷,存有温热。总是有夫妇两人在散步,说着家人吃饭的事儿。

花园里,黑乎乎一片,没有大妈们的广场舞群,也不见摔手走步的锻炼者。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以年味为题的作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年味为题的作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