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 基础知识(17分)
1、用正楷或行楷将“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写在格子内(3分)
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4分)
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___者。
②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___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③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是___着自己的恐惧。
④天然要比人工美丽些;在一些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___的天然。
A、开创 建设 修饰 优美 B、开辟 建造 掩藏 秀美
C、开拓 建造 掩饰 美丽 D、创始 建设 遮掩 秀丽
3、把下列诗句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4分)
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淡性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
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笔枝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紫荆树的叶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显示的那样, ,每片叶子都毫无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对称的两面合成的 ,把它折拢起来,简直像是一只绿色的蝴蝶, 。于是有人又给紫荆起了一个诨名,叫做“朋友树”。
①简直就是羊蹄 ②仿佛羊蹄一般 ③凹进去的是末端 ④末端凹了进去 ⑤又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⑥又像两个好朋友形影不离
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3分)
斧子不小心掉到了河里,卵石见了很奇怪,问道:“你是谁呀,你为什么那样有棱有角呀?”
“磨的呗。”斧子耐心地回答道。
“磨的?”卵石更奇怪了,“我也在磨呀,怎么就不像你那样?”
“那是不同磨法的缘故。”斧子告诉它,“我是根据需要有计划地磨,每次都是磨那些该磨的地方。你呢,没有计划、没有目的地乱磨,就只会磨得更加圆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比较阅读(16分)
[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乙]车过西泠桥以后,驶行于两边山岭林木连接着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常绿树的枝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枯树上的很有差别。前者因为有叶子衬托之故,雪块堆积得大一点,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花。后者,则只有一些小小的雪片能够在上面粘着不落下去,与刚开花的梅李树绝对的相似。真的,我开始几乎把那些近在路旁的几株错认了。野道上半黄或全赤了的枯草,多压在两三寸厚的雪褥下面;有些枝条软弱的树,也被压抑的歪歪倒倒的。路上行人很稀少。道旁的屋里,时见有衣饰朴实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围着火炉取暖。看了那种古朴清贫的情况,仿佛令我忘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纷扰了。
6、 给[甲]、[乙]两文中加黑的斜体字注音。(2分)
(1)镶: (2)褥
7、文中加线的“这样”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色?(2分)
8、 济南的雪令老舍欣喜不已:“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而西湖的雪又使作者产生怎样的感受呢?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并抄录到横线上。(2分)
9、[甲]文写草,是为了表现济南冬天的雪 的特点。(1分)
[乙]文写树写草,是为了表现西湖的雪 的特点。(1分)
10、[乙]文写雪,是从视觉上来写其大的`。如果从听觉来写,可以怎样写呢?请你试着写一写。(3分)
11、散文中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可收到别具一格的艺术效果。读读下面两个句子,品评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1)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2)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
12、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雪景的名句,你掌握的有多少?请回忆一下,写出一句。(1分)
(二)比较阅读(17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乙]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觉得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蝴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3、这是两段写景的文字,甲段选自 写的《 》;乙段节选自鲁迅的《雪》。(1分)
14、甲段写春花争艳斗芳、竞相开放的语句是“ ”;写花味的句子是“ ”。
乙段中直接描写雪野之景的句子是“ ”,包含作者想像的句子是“ ”。(4分)
15、甲段写花的顺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0.5分):先写 ,后写 ;乙段写雪野之景的顺序是由 到 (以上每空0.5分):先写 ,后写 。(除特别提示外,以上每空1分)
16、甲段主要写春花的 ,乙段主要描绘雪野之景的 。(2分)
17、两段文字都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分)
18、品读所选语段,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每小题2分)
(1)甲、乙段都用了一个“闹”字,它们的含义相同吗?
答:
(2)乙段是写雪,开篇写的却是“暖国的雨”,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
答:
(3)从乙段的哪些描写中,你能看出“江南的雪”“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答:
(三) 秋 颂(20分)
罗兰
⑴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⑵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⑶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⑷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的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⑸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存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⑹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然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⑺最耐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⑻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俐的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⑼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⑽“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那正是秋的本色。
⑾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东西。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⑿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澹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是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1983年11月
(选自人教版自读课本《翻过那座山》)
19.第⑸段中既然说秋林落日之美“十分艳丽”,那为何又说它是“凄楚”的呢?(2分)
答:
20.结合全文描绘的秋景,概括“秋之美”美在哪些方面?(4分)
答:
21.作者在写到秋风卷落叶时,说到“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从中我们体会到作者怎样的胸怀?对你做人有何启迪?(4分)
答:
22.可不可以把第⑵段改为“秋像某些人的眸子,秋像某些人的风韵”?结合全文,试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①内容:
②结构:
23.你觉得“具有这份秋之美”的人应该具有哪些品德?(2分)
答:
24.现在正值秋季,留心生活,你会发现很多景物都具有“秋之美”,请你举出一例,并简要描绘它具有的美质。(文中出现事物不得再举)(4分)
答:
三、 作文(30分)
也许,你还陶醉于童年的趣事之中,也许,你还陶醉于运动会那奋力的一搏,也许,你还陶醉于文艺晚会动人的舞姿,也许,你还津津乐道于你精心设计的一次野炊中……聪明的你,有了太多的幸福的陶醉……请你以“陶醉”为话题,或记叙一件事情;或描写一个场面;或刻画一个人物…… 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选题材,写一篇文章。字数500字左右。
第二单元测试题B卷参考答案
1略
2C
3Ab Bc Cd Da
4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示例:讲原则才显得有个性。
6(1)xiāng (2)rù
7有的地方雪厚些,有的地方还草色还亮着。
8仿佛令我忘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纷扰了。
9前者写雪薄的特点 后者写雪厚的特点。
10略
11(1)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2)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树叶上雪的样子。12略
13朱自清 《春》
14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花里带着甜味儿。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但我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的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15上 下 树上的花 地上的野花 上 下 雪野中的花 雪下的杂草
16艳丽、繁多 滋润、美艳
17比喻 拟人
18 ⑴相同。都写出了蜜蜂的多与采蜜的忙,侧面烘托了花的怒放,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与活力。⑵先抑后扬,以暖国雨的单调,反衬江南雪的滋润美艳。⑶雪野中有色彩艳丽的花草,还可能有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的蜜蜂。
19因为“随着暮色浸染”,秋林落日美景逐渐消残,让人叹惋唏嘘,即所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答出“美景剩时不多让人生愁”意思即可)
20.美在:明澈 飒爽 秀逸 淡悠 闲逸 纯净(不加修饰) 澹泊……(从秋叶、秋林、秋院、秋云、秋风、秋水、秋色等方面概括选取特点,每点1分,答4点即得全分)
21.①作者羡慕秋的“洒脱”和“不加修饰”,向往这样的人生态度(或正视客观规律,坦然面对人生的生死悲欢)②“启迪”必须由文章内容生发而来,不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示例:为人处事不可过分计较,不妨洒脱一些,自然会感到生活的美好。22.①内容:从全文来看,作者不仅仅是颂秋,更是歌颂这些“具有秋之美”的人,第⑵段这样写则凸显了作者的这层意思;改后意蕴全无;②结构:第⑵段和第⑾段前后照应,第⑵段是为后文伏笔;改后则缺少这种前后照应的结构美。
23.胸怀豁达,淡泊名利,洒脱为人,内心宁静,了无杂念……
24.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如秋之菊,美在孤傲,不与百花争艳,绽放于霜寒时节,孤傲地为世间妆扮。
第2篇: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带颜色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这幅(fú fǔ)画 蚕卵(lǎn luǎn ) 开始(chǐ shǐ)
麦杆扎(zā zhā )成 得(dé děi)用功 相似(sì shì)
三、填表
查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在正确解释下打“√”
和颜悦色
①颜色②神情;神色③种类④情景;景象
受用
①接受②遭受③忍受④适合
举起
①往上托②举动③兴起④推选⑤提出⑥全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园丁 ( )的教室 ( )的目光
( )的马路 ( )的烛光 ( )的脸
五、找出每组中不是同类的一个词语,在下面画上“——”
1.水稻 小麦 玉米 米饭 高梁
2.包子 面粉 面条 米粥 饺子
3.乌鸦 麻雀 燕子 白鹅 老鹰
4.足球 皮球 篮球 排球 乒乓球
六、造句
不像……而像……:
不要……要……: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看的( )不同,杨桃的( )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 )。因此,……不要( ),要(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但丁买药
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酷爱读书。
有一次,但丁的妻子让他上街买药,但丁到了药店门前,忽然发现门口的书摊上摆着一部新书。他喜出望外,立即(jí jì)把书拿到手里,一口气读了五六个钟头,连街上的吵闹声也听不见了,当然早把买药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了。傍晚 但丁回到家里 妻子就对他发起火来 但丁(就 却 才)笑着说 我今天读了部好书呢
用“”标出短文( )里合适的音节和词语。
2.联系上下文写出画线词语的意思。
酷爱:
喜出望外: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著名— 忽然—
4.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5.但丁为什么把买药的事情忘了?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叮嘱 吩咐 审视 严肃 熟悉
教诲 隔壁 增加 照例 芝麻
二、幅(fú) 卵(luǎn) 始(shǐ) 扎(zā) 得(děi) 似(sì)
三、
四、略
五、1.米饭 2.面粉 3.白鹅4.皮球
六、略
七、略
八、1.立即(jí) 2.酷爱:特别喜欢、爱好。喜出望外:指但丁没想到会出现新书,心里非常高兴 3.著名(有名) 忽然(突然) 4., , 。 : “ 。 ”5.因为读书忘记买药,说明他酷爱读书,读书时非常专注。
第二单元测试题2
一、读拼音,写词语。
二、找出每组中写错的词,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冒雨、感帽、帽子、冒号( )
2.上班、班马、黑斑、斑鸠( )
3.教诲、后悔、诲恨、诲人不倦( )
三、把下列的`词语补充完整。
阳光明( ) 随风飘( ) ( )( )大笑
和颜( )色 又细又( ) 腰( )背( )
来之不( ) ( )不在意 全神( )注
四、照样子做题。
1.例:乌云遮住了太阳。
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①一定是你藏起来了我的骆驼。
②姐姐大棒大棒地往匾里放桑叶。
2.例:你是三好学生。 这学费来得不易。
你是三好学生吗?
你是三好学生呀!
你是不是三好学生?
3.例:高兴——高高兴兴
①端正——( ) ②稳当——( )
③干净——( ) ④老实——( )
4.例:研究——研究研究
①瓦蓝——( ) ②讨论——( )
五、把下面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我画杨桃的时候
2.母亲
3.小男孩
六、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再抄写下来。
再向远一点的地方望去,湖水在春风的吹拂下,泛起鱼鳞般的波纹。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排排绿色的小松树,还有那五颜六色的小花。
更远处,湖面有很多机帆船,来来往往,渔民在撒网捕鱼,一派繁忙的景象。
我站在亭上向前望去。
七、读课文《春蚕》;按照蚕渐渐长大的顺序填空。
蚕种→( )→( )→( )→( )→( )
八、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春风送暖,冰雪融化,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柳树发了芽,果树开了花。小鸟在枝头歌唱,蝴蝶在花间飞舞。啊!它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快乐呀!
1.这段话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
2.最后一句话中的“它们”指的是哪些动物和植物?
动物 。
植物 。
3.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的意思写的?用“ ”在文中标出。(2分)
4.你认为文中的哪几处描写得好?为什么?(4分)
九、作文。
写你喜爱的小动物。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说一说,再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要把小动物可爱的地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句与句要连贯。
参考答案:
一、审视 严肃 教诲 熟悉 叮嘱 隔壁 吩咐 增加 双肩 照例
二、1.感帽(感冒) 2.班马(斑马) 3.诲恨(悔恨)
三、媚、荡、哈哈、悦、匀、酸、痛、易、毫、贯
四、1.①一定是你把我的骆驼藏起来了。②姐姐大捧大捧地把桑叶往匾里放。
2.这学费来得容易吗?这学费来得不易呀!这学费来得容不容易啊?
3.①端端正正;②稳稳当当;③干干净净;④老老实实
4.①瓦蓝瓦蓝;②讨论讨论
五、略。
六、七、略。
八、1.这段话写的是春天的景色。 2.动物:小鸟、蝴蝶 植物:小草、柳树、果树 3.它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快乐呀!
第3篇:第二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复习测试题及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
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第二单元复习测试(B卷)。(4分)
愧怍( ) 孤孀( ) 奔丧( ) 堆砌( )
凹凼( ) 滞笨( ) 灰黯( ) 跋涉( )
2.请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3分)
变卖曲指( ) 触木伤怀( )
情寓于中( ) 不能自倚( )
长途拔涉( ) 大廷广众( )
3.判断正误。(3分)
(1)余秋雨的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荷花淀》。( )
(2)鲁迅的《朝花夕拾》是回忆儿时生活的一部散文集。( )
(3)杨绛是当代散文家,她的散文质朴清新,《台阶》是她的重要作品。( )
4.指出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3分)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
第4篇:初一英语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英语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Ⅰ.根据句意完成单词。
1.Thepayphoneis_________fromthelibrary.
2.It’s_______therestaurantandthesupermarket.
3.__________me,itthereahoteintheneighborhood?
4.Justgostraightand_________left.
5.Next________thehotelisasmallhouse________abeautifulgarden.
6.Thisisthe___________ofthetrip.
7.BridgeStreetisagoodplacetohave_____________.
8.Letmetellyouthe_______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