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段文振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3 08:07:1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隋书·段文振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隋书·段文振传》阅读及答案参考

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文振少有膂力,胆气过人,性刚直,明达时务。初为宇文护亲信,护知其有干用,擢授中外府兵曹。后武帝攻齐海昌王尉相贵于晋州,其亚将侯子钦、崔景嵩为内应。文振杖槊登城,与崔仲方等数十人先登。文振随景嵩至相贵所,拔佩刀劫之,相贵不敢动,城遂下。录前后勋,将拜高秩,以谗毁获谴,因授上仪同,赐爵襄国县公,邑千户。俄而尉迟迥作乱,时文振老母妻子俱在邺城,迥遣人诱之,文振不顾,归于高祖。高祖引为丞相掾,领宿卫骠骑。及平江南,授扬州总管司马。寻转并州总管司马,以母忧去职。仁寿初,嘉州獠作乱,文振以行军总管讨之。引军出谷间,为贼所袭,前后阻险,不得相救,军遂大败。文振复收散兵,击其不意,竟破之。炀帝即位,征为兵部尚书,待遇甚重。从征吐谷浑,文振督兵屯雪山,连营三百馀里。帝幸江都,以文振行江都郡事。文振见高祖时容纳突厥启民居于塞内,妻以公主,赏赐重叠。文振以狼子野心,恐为国患,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时兵曹郎斛斯政专掌兵事,文振知政险薄,不可委以机要,屡言于帝,帝并弗纳。及辽东之役,在道疾笃,上表曰:”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后数日,卒于师。帝省表,悲叹久之,赠光禄大夫,谥曰襄。史臣曰:文振少以胆略见重,终怀壮夫之志,时进谠言,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 (选自《隋书·段文振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

B.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

C.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

D.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遣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襄国县公”为爵位号,中国古代对爵位的划定,每个朝代不尽相同,被封爵的人可以获得一定的官位、土地、人口等。

B.母忧,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道德礼仪制度,朝廷官员在位期问,如若父母去世,则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

C.“兵部尚书”为“六部”尚书之一,明清两朝又称之为“大司马”,主要职责是统管全国军事,隋唐以后,其副职叫“侍郎”。

D.谥,指古代帝王、诸侯、官僚等死之后,根据其生平事迹等给予一个有评判性的称号,如刘邦被称为太祖。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3分)

A.段文振勇猛过人,打仗敢于冲锋在前。他年轻时力气与胆气过人,后来在追随武帝攻打尉相贵时,拿着槊登上城墙,劫持尉相贵,城于是就被攻下。

B.段文振有勇有谋,深受皇帝的信任。他追随皇帝出征,陪同皇帝巡游江都,高祖与炀帝都非常优厚地对待他;辽东之战时,他提出进攻策略。C.段文振有胆有识,带兵擅于出其不意。他率军讨伐嘉州獠叛乱时,虽然在山谷中被嘉州獠的军队袭击而大败,但他带领失散的兵卒出其不意地打败了敌寇。

D.段文振心怀国事,目光长远。他认为被允许居于塞内的突厥启民有狼子野心,担心其将成为国家的祸患,建议皇帝要引起重视,加强边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文振老母妻子俱在邺城,迥遣人诱之,文振不顾,归于高祖。(5分)

(2)文振少以胆略见重,终怀壮夫之志,时进谠言,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5分)

参考答案:

10、B【解析】“无亲而贪”与“弱则归投”“强则反噬”都是对仗句式,表达同一层面的意思,所以应断句,排除A与C两项。B与D两项中,初看“如臣之计以时喻”,没有问题,句意符合前后语境,但“遣令出塞外”译为:派遣命令他们迁到塞外,此译法中的“派遣”与“命令”不合常理;或译为:遣送让他们迁出塞外,此译法中的“遣送”没有宾语。所以排除D。

11、D【解析】“太祖”是庙号。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太宗等。

12、B【解析】“陪同皇帝巡游江都”错,原文“帝幸江都,以文振行江郜郡事”的意思是“皇上驾临江都,让段文振管理江都郡的事务”。

13.(1)当时段文振老母亲、妻子儿女都在邺城,尉迟迥派人诱逼他,段文振不加理睬,归依了高祖。(“妻子”“诱”“顾”“归”各1分,句意1分)

(2)段文振年轻时就因胆识谋略而被推重,始终怀有壮士的大志,时常上奏一些正直的话,他能够得到高官厚禄,的确是有原因的。(“谠言”“厚秩”“良”“以”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段文振,是北海期原人。段文振年轻时就有臂力,胆识气魄超过常人.性情刚直,通晓时务事理。起初是宇文护的'亲信,宇文护知道他有才干,提拔他为中外府兵曹。后来武帝在晋州攻打北齐海昌王尉相贵,尉相贵的副将侯子钦、崔景嵩作为内应。段文振拿着槊攀登城墙,与崔仲方等几十人最先登上。段文振跟随崔景嵩到尉相贵住所,拔-F~TJ劫持尉相贵,尉相贵不敢动,城于是就被攻下。统计前前后后的功勋,将封为高显的官职,因为遭受谗言毁谤受到谴责,于是只授为上仪同,封赐爵位为襄国县公,食邑千户。不久尉迟迥叛乱,当时段文振老母亲、妻子儿女都在邺城,尉迟迥派人诱逼他,段文振不加理睬,归依了高祖。高祖让段文振任丞相掾,统领警卫骠骑。等到平定了长江以南,段文振被授官为扬州总管司马。不久又转任并州总管司马,因为母亲去世守丧而离职。仁寿初年,嘉州獠族叛乱,段文振凭借行军总管的身份去讨伐。率军行进在山谷之间,被敌寇袭击,前后都是险阻,不能互相救助,军队于是大败。段文振于是收拢失散的兵卒,出其不意地攻打嘉州獠族的军队,最终打败了他。炀帝即位,段文振被征召为兵部尚书,待遇非常优厚。跟随皇上一起出征吐谷浑,段文振督军屯扎雪山,军营相连三百多里。皇上驾临江都,让段文振管理江都郡的事务。段文振见高祖当时能够容纳突厥启民在塞内居住,并把公主嫁给了他,并且多次赏赐他。段文振认为突厥启民是狼子野心。担心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于是就上表章说:“夷狄的本性,不讲亲情而且贪婪,弱小的时候就归附投降,强大的时候就反咬一口,这大概是他们的本性。依我之计。及时开导遣送,让他们迁到塞外,然后在边缘地带镇守防卫,这才是万岁的长远之计。”当时兵曹郎斛斯政专管兵事,段文振知道斛斯政阴险刻薄,不能够委以机要之事,多次时皇上说,皇上全都不采纳。等到辽东之战,段文振在路上病重,上表章说:“(此时)正当雨季,不可拖延,只是希望对各路部队严加管束,火速进发,水陆两路一同推进,出其不意,那么平壤这座孤城,势必可以攻下。”过后几天,段文振死在军中。皇上看了他的表奏,悲叹了很久,追赠他为光禄大夫,谥号襄。史臣说:段文振年轻时就因胆识谋略而被推重,始终怀有壮士的大志,时常上奏一些正直的话,他能够得到高官厚禄,的确是有原因的。

第2篇:段文振传原文翻译

段文振传原文翻译

段文振,隋朝武将,胆智过人,最后以功进位右光禄大夫,授左侯卫大将军,病死军中。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段文振传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段文振传原文

段文振,北海期原人也,文振少有膂力,胆气过人,性刚直,明达时务。初为宇文护亲信,护知其有干用,擢授中外府兵曹。后武帝攻齐海昌王尉相贵于晋州,其亚将侯子钦、崔景嵩为内应。文振杖槊登城,与崔仲方等教十人先登。文振随景嵩至相贵所,拔佩刃劫之,相贵不敢动,城遂下。录前后勋,将拜高秩,以谗毁获谴,因授上仪同,赐爵襄国县公,邑千户。俄而尉迥作乱,时文振老母妻子俱在邺城,迥遣人诱之,文振不顾,归于高祖。高祖引为丞相掾,领宿卫骠骑。及平江南,授扬州总管司马。寻转并州总管司马,以母忧去职。仁寿初,嘉州獠作乱,文振以行军总管讨之。引军山谷间,为贼所袭,前后阻险,不得相救,军遂大败。文振复收散兵,击其不意,竟破之。炀帝即位,征为兵部尚书,待遇甚重。从征吐谷浑,文振督兵屯雪山,连营三百余里,帝幸江都,以文振行江都郡事,文振见高祖时容纳突厥启民居于塞内,妻以公主,赏赐重叠,文振以狼子野心,恐为国患,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谴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时兵曹郎斛斯政专掌兵事,文振知政险薄,不可委以机要,屡言于帝,帝弗纳。及辽东之役,在道疾笃,上表曰:“水潦方降,不可淹迟,唯愿严勒诸军,星驰速发,水陆俱前,出其不意,则平壤孤城,势可拔也。”后教日,卒于师。帝省表,悲叹久之,赠光禄大夫等,谥曰襄。史臣曰:文振少以胆略见重,终怀壮夫之志,时进谠言,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选自《隋书段文振传》,有删改)

翻译

段文振,是北海期原人。段文振年轻时就有力量,胆气过人,性情刚直,通晓时务。起初是宇文护的亲信,宇文护知道他有才干,提拔他为中外府兵曹。后来武帝在晋州攻打北齐海昌王尉相贵,尉相贵的副将侯子钦、崔景f做内应。段文振拿着槊攀登城墙,与崔仲方等几个人最先登上。段文振跟随崔景嵩到尉相贵的住所,拔下佩刀劫持尉相贵,尉相贵不敢动,城于是被攻下。朝廷统计前前后后的功勋,准备授予段文振高显的官职,但段文振因为谗言毁谤受到谴责,于是朝廷只授予他上仪同的职位,n爵位襄国县公,食邑千户。不久尉迥作乱,当时段文振的老母亲、妻子儿女都在邺城,尉迥派人诱逼他,段文振不加理睬,归依了高祖。高祖让段文振任丞相掾,兼任宿卫骠骑。等到平定了长江以南,朝廷封段文振为扬州总管司马。段文振不久又转任并州总管司马,因为母亲去世而离职。仁寿初年,嘉州獠叛乱,段文振以行军总管的身份讨伐他们。率军行进在山谷之间,被敌寇袭击,前后都是险阻,得不到援救,军队于是大 6挝恼裰匦录合逃散的兵卒,出其不意地攻打嘉州獠的军队,最终打×怂们。炀帝即位,征召段文振为兵部尚书,非常优厚地对待他。跟随皇上出征攻打吐谷浑,段文振监管军队屯扎在雪山,军营相连三百多里。皇上驾临江都,让段文振管理江都郡的事务。段文振见高祖当时能够容纳突厥启民可汗居住在塞内,并把公主嫁给了他,而且多次赏n他。段文振认为突厥启民可汗有狼子野心,担心会成为国家的祸患,于是就上奏章说:“夷狄的本性,不讲亲情而且贪婪,弱小的时候就归服投降,强大的时候就反咬一口,这大概是他们的本性。依我之计,及时开导遣送,让他们迁到塞外。然后在边境镇守防卫,这才是万岁的长远之计。”当时兵曹郎斛斯政专管兵~,段文振知道斛斯政阴险刻薄,不能够把机密重要的`~务交给他,多次对皇上说皇上全都不采纳。等到辽东之战,段文振在路上病重,上奏章说:“(此时)正当雨季,不可拖延,只愿对各路部队严加约束,火速进发,水路陆路一同推进,出其不意,那么平壤这座孤城,势必可以攻下。”过了几天,段文振死在军中。皇上看了他的奏章,悲叹了很久,追赠他为光禄大夫等,谥号为Y。史臣说:段文振年轻时就因胆识谋略而被推重,始终怀有壮士的大志,时常上奏一些正直的话,他能够得到高官厚禄,的确是有原因的。

阅读题及答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谴/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

B.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谴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

C.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谴/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

D.乃上表曰/夷狄之性/无亲而贪/弱则归投/强则反噬/盖其本心也/如臣之计以时喻/谴令出塞外/然后缘边镇防/此乃万岁之长策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襄国县公”为爵位名,在中国古代,被封爵的人可以获得一定的土地、人民等.

B.“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丁忧,朝廷官员在职期间,若父母去世,要辞官回乡,为父母守丧。丁内忧、丁外忧分别指遭逢父亲、母亲丧事。

C.“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及兵籍、军械、军令等,“兵部尚书”的主要职责是统管全国军事。

D.“谥”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情况较为复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段文振忠君为国,深受皇帝信任:他不顾叛贼尉迥的诱逼,毅然归依高祖,高祖让他担任丞相掾;他跟随炀帝出征,炀帝派他巡游江都,炀帝非常优厚地对待他。

B.段文振勇猛过人,打仗敢于冲锋在前。他年轻时有力量,胆气过人,后来在追随武帝攻打尉相贵时,拿着槊率先登上城墙,找到并挟持尉相贵。

C.段文振有胆有识,带兵擅于出其不意。他率军讨伐作乱的嘉州獠时,虽然在山谷中被敌人袭击而大败、但他重整军队,出其不意地打败了敌人。

D.段文振心念国事,看问题有长远眼光。他考虑到突厥启民可汗可能怀有狼子野心,担心他成为国家的祸患,上书建议皇帝对此问题加以重视,加强边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振知政险薄,不可委以机要,屡言于帝,帝弗纳。(5分)

(2)文振少以胆略见重,终怀壮夫之志,时进谠言,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5分)

答案:

10.C

11.B丁内忧、丁外忧分别指遭逢母亲、父亲丧事。

12.A“隋炀帝派他巡游江都”错,原文意思是皇上驾临江都,让段文振管理江都的事务。

13.(1)段文振知道斛斯政阴险刻薄,不能够把机密重要的事务交给他,多次对皇上说,皇上全都不采纳。

(2)段文振年轻时就因胆识谋略而被推重、始终怀有壮士的大志,时常上奏一些正直的话、他能够得到高官厚禄,的确是有原因的。

关键词“险薄”“屡””“纳”各1分,句子大意2分。

关键词“见重”“谠言”"良”各1分,句子大意2分。

第3篇:《隋书·列女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隋书·列女传》阅读答案及译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谯国夫人者,高凉洗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夫人总兵与长城侯陈霸先会于灨石。还谓宝曰:“陈都督大可畏,极得众心。我观此人必能平贼,君宜厚资之。”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遗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仆至高安,诱与为乱。仆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隋书?隐逸传》选段阅读及答案

《隋书?隐逸传》选段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隋书·列女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隋书·列女传》节选阅读及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谯国夫人者,高凉洗氏之女也。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夫人总兵与长城侯陈霸先会于灨石。还谓宝曰:陈都督大可畏,极得众心。我观此人必能平贼,君宜厚资之。及宝卒,岭表大乱,夫人怀集百越,数州晏然。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遗帅诸首领朝于丹阳,起家拜阳春郡守。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仆至高安,诱与为乱。仆遣使归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隋书·段文振传》阅读及答案参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隋书·段文振传》阅读及答案参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