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作协的才女们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3 08:01:2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耒阳作协的才女们散文

耒阳作协的才女们散文

位于湘南的耒阳市是伟大发明家蔡伦的故里,也是一座有着两千年历史的中等城市。耒阳文化底蕴深厚,是湘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代以来,勤劳智慧的耒阳人民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耕耘,涌现了一批杰出的发明家、军事家、政治家和影视明星、歌星,也吸引大批历史文化名人眷顾,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遗憾的是,耒阳至今没有出著名的文人、著名的文学作品。这是130万耒阳人民的隐痛,更是耒阳文化史上的隐痛。

去年7月,笔者和本市一批文学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了耒阳市作家协会,创办了一份大型纯文学民刊《湘南文学》,从此结束了耒阳市没有作协组织的历史,填补了耒阳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一年来,耒阳作协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绩,已有会员103人,去年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00多篇,还形成了以童佳兰、郑菊芳、谢恒美、王颖、倪秋萍、李冰、李小艳、蒋凡、谷志华等为骨干的女性作者群。

现年43岁的童佳兰是耒阳市第一个省作协女会员,2001年以长篇小说《风雨伊人》一举成名,她的事迹被《人物周刊》、《湖南日报》等国内多家有影响的报刊推介,是耒阳女性作者群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高考落榜的童佳兰通过招工成了—名地质队员,从小痴迷文学的她开始走向业余文学创作的道路。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就在小屋里点上煤油灯认真地码字。静悄悄的山夜,雪白的稿纸成为了她心灵的归宿。她开始编织着一串将融进她半生心血的文学梦。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第一篇小说《(夏夜》终于发表了。此后,她不断有作品见诸报刊。1993年,她下岗了。她告诉自己,不要泄气,就是没有工作,还有笔,还可以写作。她决定写一部反映地质队下岗女工生活的长篇小说。5年来,她不分昼夜地爬格子,四易其稿,呕心沥血,终于写出了长篇小说《风雨伊人》。该书经著名作家、省作家协会常务主席彭见明的推荐,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引起社会轰动。2002年,童佳兰被光荣吸收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并当选为耒阳市政协委员。从下岗工人到女作家,童佳兰用自己的青春谱写了一曲当代女性自强不息的赞歌。

郑菊芳,湖南省耒阳市第一中学高级教师。2004年以来,已届不惑之年的她以“四不像”、“湘儿”、“于湘女士”等网名,在诗梦和榕树下等网站发表20多万字的散文,许多文章被报刊转载。她的散文语言清新,独居一格,深受读者的喜爱。被推荐到榕树首页这个既富有人格魅力又才华出众的女士,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她的老公曹寿昌先生是她的中文系毕业的同学,有着共同的文学豪情。从曹先生为妻子《女人四十更美丽》一书写的《序》里,我感受到了一对中年夫妻的恩爱缠绵,以及他们不懈的文学梦想追求。郑菊芳现在是衡阳市作协会员。

青年女诗人王颖的成就引人注目。她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自幼爱好文学,长期坚持诗歌创作,先后在各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作品上百篇,出版有诗集《美丽的忧伤》,系衡阳市作协会员,现在新闻单位工作。她的诗歌,感情浓郁,长于抒情,朗朗上口且易懂,有点席慕容的风格。如她的诗歌《一本写满爱情的书》:亲爱的/读我/如一本美丽的书……如果我没有/很美丽的扉页/亲爱的/能否/永远不倦地翻阅/一本/写满爱情的'书。”读王颖的诗,再躁动的心也会柔和、平缓下来。王颖心底善良,待人热情,追崇一种唯美的浪漫情怀。她一直坚信,“如果我们的心一直等待,一路上一定有美丽的人和美丽的故事,可以相逢。如果我们期待的故事没有来到,至少我们还有一个美丽的梦。梦中,我们也会很快乐。”这是一种宁静的、积极的、乐观的人生态度。

耒阳作协有一位特殊的女诗人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谢恒美,也是一位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下岗多年的女工。她自幼残疾,言行艰难,体弱多病,却一直坚持在文学道路上苦苦求索探寻,从来不轻言放弃。20多年来,她默默写作,在各级报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作品,过着简单而知足常乐的生活。她的诗歌,真挚、感人,而且蕴含哲理,读后给人以深深的启迪。我们作协秘书长蒋能清很喜欢她的诗歌,多次在与人交流中提及她发表在《湘南文学》第二期的《在天堂》一诗。她的散文诗也写得相当不错,曾经在《散文诗》杂志、《湖南日报》、《衡阳日报》等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更重要的是,她对文学几乎痴迷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始终坚持在创作,这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是难能可贵的。

耒阳作协女会员中还有一位文学的痴迷者,她就是本市仁义乡的蒋鸾凤,笔名蒋凡。她是一个很不幸的母亲,因为文学的梦想先后嫁了两个爱好文学的丈夫,两任丈夫却先后病逝,留下连两个未成年的儿女。二十多年来,在逆境中她始终坚持看书和写作,在《小小说选刊》、《衡阳日报》、《耒阳报》发表过几十篇散文。她对文学的痴迷还影响了两个儿女。她的儿子才12岁,就读完了很多名著,课余时间痴迷于文学书籍,完全是一个可培养的苗子。她的女儿现在也是边打工边自学写作。加入作协后,她多次拿着厚厚一叠稿子到我家向我求教,其真诚、虚心的程度令我感动而惭愧,感动的是这个年代还有如此热爱文学的人,而且是一个清贫的农家妇女,惭愧的是我算不上老师辈,除了鼓励,不能给她多大的帮助。

耒阳作协女会员中,李冰和倪秋萍的文学潜质是不可忽视的,两人都是中学语文教师,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正宗的科班出身。李冰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默默从事业余创作,在各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和论文50多篇。为人处事很低调的她在古体诗词和对联方面也有所造诣,是衡阳市诗词协会、市作家协会会员。倪秋萍也一样,从小喜欢文学。她父亲倪介江老师,毕生追求文学梦想,是我们作协的理事,老作家,出版了诗文集和长篇小说。倪秋萍在父亲的影响下,一直坚持业余创作,二十年来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50多篇,中学语文教师,衡阳市作协会员。

相比前面那几位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同行,生于1982年的李小艳属于晚辈了。李小艳也是中学语文教师,科班出身,曾经在报刊发表过散文作品,论文多次在省、市获奖。她的文笔老道,若果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成为女作家甚至优秀女作家的。她还具有演讲才能,获过很多奖项。而同样很年轻的小学教师谷志华也是多才多艺,她写小说,写诗歌,还爱好音乐,有音乐、舞蹈天赋。

此外,耒阳作协还有几位很有文学发展前途的女会员,如王雪莲、谢素萍、徐艳玲、李绚丽、雷洁等,她们有的在崎岖的文学道路上跋涉了多年,有的是近年才活跃在站。无论她们从事写作时间早和晚,只要坚持下去,会有收获的。因为她们都很年轻,都属于七十后、八十后群体,是耒阳文学界的希望所在。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在耒阳大地涌现一个让全省文坛瞩目的耒阳女作家群,并产生优秀的女作家。笔者期待着……

第2篇:加入市作协有感散文

加入市作协有感散文

2009年2月23日,对别人也许是一生中极不起眼的一天,而对我来讲,却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光辉时刻。因为从这一刻起,从这一天起,一个伟大的名称从此将永远伴随我。那就是我时刻挂牵、日夜思盼的最光荣的称号:作家。我正式被批准为市作家协会的会员了!虽然,而今我还不能问心无愧地正视她,但我有信心:有诸位恩师、前辈的教诲和鼓励,加上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堂堂正正地对世人说:“我是一个作家,一个一心一意为我深爱的故土和乡亲写作的作家。”

我没有想过发大财,只要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家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一点力量,能让世人记住这块欠发达地区的土地上生活着这样一群人:善良,憨厚,勤劳,朴素,当然也有所有农民身上的缺陷。说实话,我是他们的孩子,也是他们中的一员。我知道我们的优点与不足,如何扬长避短,这是我始终思考而又不懈探索的课题。

每个人对生养他的土地,无疑都是热爱的,我更不例外。尽管有的时候,窥见了她的缺憾,我会痛心疾首,甚至日夜难过,也曾鄙夷过她,发誓要剔除她的渣滓,可在内心深处却又有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恸伤。这痛,这恨,这愤,最后我才发现,那全是因为一种情感:对她强烈而深切的爱啊!我对她的爱是炽热的,是真挚的,是超越时空而永恒不改的!我可以为了她牺牲掉一切,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绝非夸张,更不是唱高调,而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对生养他的故土最真切本真而又毫不动摇的坚强且坚定更无悔的表白。

为了达成这个伟大的目标,我将遇到的困难、受到的苦楚当作考验,当成创作的积淀。尽管在困难面前,在苦楚中我诅咒过上苍的不公,可是我在心里还是感谢命运给了我这样的一个家庭,这样一个故乡。作为齐太公姜尚的后人,《搜神记》作者干宝的老乡,我一直怀着强烈的自尊和百倍的豪情。所以,我会永远自豪地说:“我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农民。我的'生命属于文学,更属于我的故乡父老。”

作家,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名号。我自少年起就立志成为她怀抱中的一员,也从未怀疑过自己将来不会不成为一个合格的作家。现在,当这个神圣而光荣的称号真正属于我时,在我心中,除了那久违的汹涌澎湃的心潮外,更多的则是:加深且加强了自己的忧患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在自信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称号的同时,也有深怕愧于她的畏惧。

作家,人类心灵历程的探索者和记录者,人类灵魂的涤滤者和启迪者,人类灾难的痛惜者和哀叹者,人类现实的笔记者和忧虑者,人类黑暗的揭露者和拨云者,人类未来的先知者和预见者。也许,她不是最伟大的,可她一定是最可敬者之一。所以,选择了她,不但无怨无悔,而且自豪自乐。

剽窃和抄袭,乃作家之大忌,也是文学创作者最大的耻辱,对其而言,无疑是最大的亵渎和侮辱。它将作家的颜面揭下来摔在地上,也将文人的骨气丧了,把文学工作者的人格抛弃了,我们必须远离它,打击它,彻底抛弃它,重铸我们的写作原则和意义,修复我们的道德底线。

一个作家除了要有健全的人格之外,更重要的还要有丰厚的学识涵养。因为人生是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五光十色的,所以,要想写出有分量的东西,必须有深厚的知识做基础,一定的文学功底、写作能力和生活积累为依托。博学多识,见多识广,将知识融会贯通,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勉之,勉之!

第3篇:关心下一代工作协同论散文

关心下一代工作协同论散文

中国象棋的棋盘上有“楚河汉界”四字,说明楚汉之争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相当著名,胜者为王,并非偶然,刘邦统将,韩信统兵,张良统策,萧何统粮,方方面面协调一致,团结一心,这就是协同之妙。项羽名声显赫到西楚霸王的地步,能打败秦朝主将章邯,却反被比他弱得多的刘邦打败,这是因为他统将之智不足,个人独断专行,有一高才范增而不能用,各方面缺乏协调、协同,因而愈战愈弱,最后落得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下场。协同之妙,不协同之弊,昭然若揭。

协同十分重要。要建立关心下一代工作长效机制,各级关工委就得继续加强与组织、宣传、精神文明办、综治办、政法、文化执法,教育、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文化、文联、作协、残联、科协、计生委以及军队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共同抓好社区、村镇、学校、企业等基层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加入河南省作协有感的散文

加入河南省作协有感的散文

看着刚收到的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证,心里很激动,因为这是我继2009年2月23日加入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之后加入的又一作协组织,也是我继2010年10月加入河南省孔子学会之后加入的又一省级社会团体。说实话,能加入省作协让我感到十分意外,因为我深知自己写的东西无论是从质量上来看,还是从数量上来看,距离前辈们的作品还很远很远,自己的努力之路还长,自己读的书还太少,自己的觉悟还太低,自己的写作能力还太次。正因为有自知之明,所以前两年,我们新蔡县文联主席兼作协主席、恩师谢石华先生让我填写加入省作协的申请表时,我都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今年7月初,恩师又让我填表,还说网上发表的文章也可以上报,不一定非要是文学刊物上的文章。一听站上发的作品也可以拿来申报省作协会员资格,我有点动心了。因为从2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耒阳作协的才女们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耒阳作协的才女们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