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感赋原文、注释及赏析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2 19:29:1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九日感赋原文、注释及赏析

九日感赋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九日感赋

近现代: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译文: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

百结愁肠郁(yù)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思亲堂上茱(zhū)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kuì)乏仲宣才。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登楼:登高楼赋诗。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佳节成辜(gū)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良时:美好时光。

赏析: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诗反映了秋瑾初嫁后思乡的心情。

第2篇:九日感赋原文及赏析

九日感赋原文及赏析

原文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译文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

①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②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③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④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⑤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⑥登楼:登高楼赋诗。《诗经·定之方中》,《毛传》说:“升高能赋”。《韩诗外传》上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他出身大官僚家庭,年轻就很有名。因为长安战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未被重用,后归曹操。王粲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赋中抒写了作者久困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⑦良时:美好时光。

赏析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诗反映了秋瑾初嫁后思乡的心情。

第3篇:《九日感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日感赋》原文翻译及赏析

九日感赋

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注释】

①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②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③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④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⑤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⑥登楼:登高楼赋诗。

⑦良时:美好时光。

【翻译】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赏析】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九日感赋》赏析

《九日感赋》赏析

《九日感赋》是秋瑾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九日感赋》赏析。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九日感赋

朝代:清代

作者:秋瑾

原文: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译文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

①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②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③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④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⑤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⑥ 登楼:登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九日感赋》翻译及赏析

《九日感赋》翻译及赏析

九日感赋

秋瑾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注释】

①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②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③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④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⑤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⑥登楼:登高楼赋诗。

⑦良时:美好时光。

【翻译】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赏析】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洛神赋 / 感甄赋原文、注释及赏析

洛神赋 / 感甄赋原文、注释及赏析

原文:

洛神赋/感甄赋

两汉: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九日感赋原文、注释及赏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九日感赋原文、注释及赏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