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临江仙》诗词练习附答案
《临江仙》诗词练习附答案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8.词中所用“孤雁”“寒日”,其妙处何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描述下阕最后三句的大意,并指出下阕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云淡天高,晚霞叶红,本是丽景。但是在流浪人眼中看来,却是红光惨淡,透出寒意。(3分)诗人移情于景,用“孤雁”、“寒日”极写浪迹天涯的孤单之情和凄清之感。(3分)
9.酒消人醒之后,万籁俱寂之时,往事难省,前途难测,种种感触,伴随别意离忧,齐涌心头,化为浓愁,更兼其时残灯明灭,孤枕梦浅,五更风起,暗浪拍船,——此时此境,此种苦味,又当如何排解啊!(2分)下阕运用虚写手法,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从别时写到别后,思绪延长,推想到途中旅况,尽吐漂泊者胸中郁积之闷。(3分)
第2篇:《野望》诗词练习附答案
《野望》诗词练习附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野望》诗词练习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野望》诗词练习附答案
野望
【宋】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①,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湾:水流湾曲的地方。
阅读题:
1.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1.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江天寥阔、山清水秀,水波清冷)、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2分,符全诗意即可)
2.抒发了作者悠闲(闲适)惊喜(喜悦、喜爱大自然)之情。(2分,意思基本对也给分)
作者介绍
翁卷(公元1153约1223年),宋代人,字续古,一字灵舒。南宋诗人。永嘉(今为浙江省温州乐清市淡溪镇埭头村人);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并称为永嘉四灵,其中翁卷最年长。 由于一生仅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未果,所以一生都为布衣。
翁卷等永嘉四灵专攻五律。其诗多咏景物,写野逸之趣,追求一种平淡简远的情调。注重字句的锤炼和对偶声韵。如:轻烟分近郭,积雪盖遥山。(《冬日登富览亭》)。一阶春草生,几片落花轻。(《春日》)梅花分地落,井气隔帘生(《晓对》)等等都是真切浑朴的秀句,为人传诵。他的山水诗,既继承了晚唐细腻精致的风格,又蕴含有宋诗理性化特点,
如《野望》: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又如《山雨》:
一夜满林霜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翁卷的诗多采取白描的手法,诗风显得较为平易,简约中有一份清淡的韵味,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正是他的创作原则。
翁卷不仅擅长写山水诗,由于他生活在社会下层,熟悉民情风俗,因此他也创作出了一些反映和关注现实、同情民生疾苦、揭露社会不合理现象的诗作。
拓展
《野望》鉴赏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注释:
1、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
2、薄暮,日将落之时。
3、徙倚:指徘徊、彷徨。
4、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
5、徙倚[音“席乙”]:徘徊彷徨。
6、落晖:落日的余光。
7、犊:小牛。采薇:《诗经、召南、草虫》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又《诗经、小雅、采薇》有:“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市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此处暗用二诗的句意,借以抒发自己的苦闷。
作者介绍:
王绩:590(一说585)- 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赏析一:
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朴素清新,流畅自然,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是王缜的代表作之一。
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首句给中间两联的“望”中景投人薄薄的暮色;次句遥呼尾句;使全诗笼罩着淡淡的哀愁。颌联写薄暮中的秋野静景,互文见义,山山、树树,一片秋色,一抹落晖。萧条、静谧,触发诗人彷徨无依之感。颈联写秋野动景,于山山、树树,秋色、落晖的背景上展现“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的画面。这画面,在秋季薄暮时的山野闲具有典型性。既然是“返”与“归”,其由远而近的动态,也依稀可见。这些牧人、猎人,如果是老相识,可以与他们“言笑无厌时”(陶潜《移居》),该多好!然而井非如此,这就引出尾联:“相顾无相识”,只能长歌以抒苦闷。王绩追慕陶潜,但他并不像陶潜那样能够从田园生活中得到慰籍,故其田园诗时露彷徨、怅惘之情。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赏析二: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第3篇:《长城谣 》诗词练习附答案
《长城谣 》诗词练习附答案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时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夜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5.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节刻画了长城的形象,“无情”、“蹲踞”、“冷眼”都在写长城是历史的见证。
B.第二节抒发感慨,“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抒发了凝聚于长城的炽烈的.民族情感。
C.第三节写诗人对故乡、对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吟唱的都是思乡的深情。
D.这首诗再现了长城脚下不断争战的历史,歌颂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
第4篇: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
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
临江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等。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临江仙阅读答案附赏析 篇1
临江仙 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注],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
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作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一: 1:上片是如何表现“江山如画”的特点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从上下片的关系角度,简要分析词人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1:(5分)选择了初秋季节大明湖上的荷叶、荷花、木兰舟等意象来突出表现“江山如画”
第5篇:临江仙阅读理解附答案
临江仙阅读理解附答案
临江仙
鹿虔扆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注:①鹿虔扆:生于五代十国时期,曾在后蜀任职,蜀亡后没有出仕新朝。②翠华:皇帝的仪仗。
鹿虔扆(y ǐ):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②荒苑:荒废的皇家园林.③翠华:皇帝仪仗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④藕花:荷花。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本词以紧锁绮窗翠华玉楼歌吹香红等意象来暗示当年的繁华,意在衬托今日的荒凉。
B.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句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词人对烟月不明人事变迁还照深宫的厌倦。
C.这首词不仅寓情于景,而且还赋情于景,作者把本是无知无情的景物诸如绮窗藕花等写得
第6篇:《减字木兰花》诗词练习附答案
《减字木兰花》诗词练习附答案
减字木兰花
王安国
画桥流水,雨湿落红飞不起。月破黄昏,帘里余香马上闻。
徘徊不语,今夜梦魂何处去?不似垂杨,犹解飞花入洞房①。
减字木兰花
蒋氏女②
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
注:①洞房:幽深的居室。②蒋氏女,蒋兴祖之女。靖康年间金兵南侵时,蒋兴祖奋勇抵抗,壮烈殉国。其女为金贼掳去,途中题字于雄州驿。
(1)王词写的`是什么季节?请找出具体依据。(3分)
(2)蒋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说明。(4分)
(3)两词中飞花和飞鸿的意象,各自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3分)暮春(春季)(1分)。落红(1分),(垂杨)飞花(1分)。
(2)(4分)①比喻,以流水喻车声;②白描,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