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墨西哥“血”特别浓美文欣赏
墨西哥“血”特别浓美文欣赏
我在墨西哥收到电邮:呼吁O血型的人到医院捐血给她的朋友,使其可如期动手术。
这不是红十字会发出的呼吁,也并非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事件。这情况在当地其实相当普遍。除了紧急意外,在部分资助或公立医院,医生确定病人需要动手术,便会告知病者的血型和需要的分量,好让他为自己筹集足够血液做手术。当地人多向家人求救,遇上血型比较稀有,才求助朋友。
在墨西哥,家人的定义非常广泛。有人把关系比喻为砌图,可随时分开,可随时结合。除了直系家属,整个家族都是家人,而且他们分工明确。
父亲—一家之主,主要负责供养家人。他们非常珍惜与家人共吃晚饭的机会,不会轻易为工作而放弃。当地人相信,如果男子经常不回家吃饭,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他有外遇。
母亲—照顾家人,属执行者。心中想到改善家人生活的念头,必要得到一家之主同意。虽无话事权,但尽得子女心。
儿子—努力符合父亲的期待,唯在感情上较接近妈妈。
女儿—视妈妈为典范,在母亲身上学习如何成为真女人,切合社会对女子的要求。
祖父母—平日多做聆听者,不会指指点点。但遇上家庭纠纷时,就化身家事法官,拥有决定权。
姨妈姑姐—充当娱乐大使,为孩子玩伴,遇到家长和孩子发生争执,立刻当上中间人,调停调停。
虽然,墨国人辈分上分工非常清楚,但他们却能打成一片,平等对待。互相拥抱属必然动作,周末一家二十余口,到餐厅吃饭也非常普遍。在节假日,一起饮酒、跳舞,兴起时,不分尊卑,一切以开心为大前提。
孩子的成长更是全家大事。从出生当天开始,家人就会为他的15岁成人礼做准备。大日子当天,主人家会宴请亲朋多达300人,其中一半是家人,场地、晚装、蛋糕、食物、邀请卡、表演……都得到个别家人赞助。
为了孩子,家人砌图更延伸至没有血缘的`人物—干爹(即Godfather)。遇上有个不回家吃饭的爸爸,干爹便充当父亲,关怀小孩。他们的出现,只为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让孩子快乐成长。
在物质不充裕的墨西哥,爱,从不缺少。
第2篇:血浓情更浓
血浓情更浓
2009年12月5日是一个冬阳暖暖的日子,又迎来了广教红十字会组织的一月一次的无偿捐献成分血的活动,虽然活动月月举行,但丝毫不减此次同学们捐献的热情。
此次由血液中心专车接送前往血液中心捐献成分血的十五名同学由广教红十字会三名理事带领抵达目的地。显然,大部分同学是第一次献血,脸上略带着不安的表情,但最终爱心战胜了担心,在填表、体检的过程中,带队人员一直给他们递水、点心,关注他们的心里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安慰,而他们也因为是第一次献血而在起初小小的不安中慢慢转变为兴奋和期待。体检后有少数同学因体重过轻或其它原因无法献血而显得有些失落,但他们的热情和爱心却是值得大家学习的。而体检合格献血的同学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自豪,有一个更是笑着说:“终于把我的第一次血献出去了,耶!”让人不由的想起了血浓,情比血更浓!整个活动从上午九点持续到下午两点多,期间,大家都享用了血液中心精心准备的午餐。献完血后他们依然谈笑风生,并惊喜活得了血液中心准备的赠品。更加体现了献血者和血液中心双方面的浓情!
最后,大家都在血液中心专车接送下安全返回学校,很多同学都表示这次献血活动很有意义,以后还会参加这样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踊跃参加。
广东教育学院红十字会
2009-12-7
第3篇:无偿献血,血浓情更浓
无偿献血,血浓情更浓
“感谢您的一份爱心,这是您的献血证,谢谢!”拿着写有自己名字的献血证,社122班任佳伟同学会心的笑了。
2012年12月4日早上9点,由XXX学院院团委与XXX血液中心联合举办的一年一度义务献血活动在我校第二食堂有序的进行着。
虽然初秋的天带着丝丝凉意,但却掩盖不了同学们献血的热情。9点15分,社工系所有同学整齐的等候在教室里,每一位的脸上都挂着既兴奋又紧张的表情,期待着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9点45分,终于轮到社工系的同学们奉献爱心了。从填表、量血压、抽血检查到最后的献血、领取慰问品,整个流程下来,社工系的同学们井然有序,没有出现任何差错。
在活动现场,随处可见志愿者的身影,他们协助医务人员进行各项工作,为献血的同学准备糖水等,并为出现不适的同学给予及时照顾。
义务献血是社会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