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形容文化底蕴的诗词
形容文化底蕴的诗词
中华民族的伟大不仅仅在于时间的宽度、广度,更能体现在文化的延续性上。从历史的尘埃中走来,你能清晰地感受到中华语言艺术的博大精深,其深度与光度是他国语言所不能匹敌的,诗词便是如此。它岁着历史长河,一泻千里,连绵不绝……
形容文化底蕴的诗词 篇1
相当长的时间内,在中华民族的语言系统中,诗次都占有极高的地位。而且语言艺术的问民会彼肩接踵地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史而传承、接替。那么,为什么诗词这种语言形式能在数千年的基础上不断繁衍、升华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中国古代的诗词最具有民族性,就好比一具五脏俱全的人,是血肉铿锵的。诗词的发展史也好比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史。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众多优秀的诗人和词人以及名垂千古的诗词名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是任何其他的物质文明所能取而代之的。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诗词到底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呢?这无非体现在它的广博性,也就是诗歌的繁多芜杂,以及诗词的适用性。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是厚厚的文化底蕴。从一种形式到两种形式,从豪放派到婉约派,文化底蕴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斑斓的历史画卷,画卷的长度为五千年,宽度为任何领域的极限。总之,我敢说中国古代经典诗词绝对不单单可以用纷繁芜杂来简单形容!
白居易、柳永、李白、杜甫、李清照、辛弃疾、王冕、晏殊……诗词大家实在太多了。不仅仅大家多,且中国诗词的数量应该说也是骇人听闻的。白居易2888首,李白7000多首,杜甫3000多首……但你可曾知道,这么多的诗词加在一起只是整个慰问化发展史的冰山一角,又或如沧海一栗罢了!可是历史往往不尽如人意,在文化底蕴的积蓄中,又有多少文学瑰宝流离失所,潜藏在历史的缝隙中,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一大损失,也是古典诗词的一大损失……古诗词们,我只有对你哭!
以上所说的是诗词的广博性,下面我们来简单谈一下它的适用性。
适用性说的简单一点,就是诗词的实用性。那么为什么说诗词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呢?因为它是由广大人民在生产、劳作过程中所创作出来的,与显示生活休戚相关,从这一点也不难看出,中国文学来源于生活。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描情的、有状景的、有议昔的、有哲理意义的、有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也有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
精彩纷呈,华美夺目,却又来源与生活这个大框架中,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这正好体现了它的适用性。你又可曾知道,我写出这样的文章还不是受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影响。
总之,我国的诗词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艺术财富,我们不能屏弃它,而要运用脑髓,拿来!
推荐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
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形容文化底蕴的诗词 篇2
1、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意思是伊尹和吕尚两位老人,困窘和顺利的境遇全都经历过了。
2、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出自《念奴娇·赤壁怀古》,意思是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
3、古来多少英雄汉,南北山头卧土泥。出自清诗人爱新觉罗·福临的《顺治归山诗》天下从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出自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出自宋代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
形容文化底蕴的诗词 篇3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1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2篇: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
“GOLD CATAPLA”(中文译名:金楸林),倡导休闲、浪漫、自然,设计上讲求心灵的自然回归感,平淡中流露出不动声色的奢华,给人
一种扑面而来的浓郁英伦乡村气息。
GOLD CATAPLA,设计元素起源于17世纪末期的英国乡村小镇。
21世纪初期,时尚界怀旧风潮涌动,英式乡村风靡中国。
GOLD CATAPLA,由芬兰设计师莱科瓦宁先生主笔,将全新的英
式田园家居精华融入家具的灵魂,以高贵而不浮华、自由而不狂放的设计理念,完美地阐释了健康、自然、环保、典雅的英国乡村风情。GOLD CATAPLA,是北欧文化底蕴与东方文化气息完美结合的产物,它容汇了欧洲人的悠闲又有东方人的含蓄。它既是有文化修养的中上
等家庭的首选家具,又是白领、金领的追求。用金楸林家具装饰的家
能让您感到轻松、温馨、自然。瞬间化解一天的疲劳,解除一天的紧
张情绪,使你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仿佛回归了田野回归了大自然。
GOLD CATAPLA家具品牌,一经问世,便以其恬淡纯正、从容
雍和的气质风韵,富丽典雅、玲珑碧秀的品质,树立了无与伦比的高
品质品牌形象。
第3篇:文化底蕴作文
文化底蕴作文
我国的传统文化,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底蕴作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文化底蕴作文1: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魂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每逢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神的剪纸文化。
例如:十二生肖剪纸中的子鼠。它的脑袋圆圆的;鼻子尖尖的;还长满了许多胡子;身子活像一颗大瓜子;它的尾巴弯弯的,很像英文中的“S”
第4篇:形容爱情诗词
形容爱情诗词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形容爱情诗词,欢迎参考!
形容爱情诗词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唐)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上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白苹洲!温庭筠《望江南》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唐)李商隐《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五代)李煜《更漏子》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乌夜啼》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宋)欧阳修《玉楼春》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
第5篇:形容万马奔腾诗词
形容万马奔腾诗词
成千上万匹马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那么,又有多少形容万马奔腾的.场面的诗词呢?以下是小编整理到的诗词,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形容万马奔腾的诗词
1、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2、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3、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 宋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宋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葡萄美酒夜光
第6篇:形容 夏天 诗词
形容 夏天 诗词
夏天里,路旁的林阴树郁郁葱葱,蝉儿齐声歌唱,它们好像在夸耀自己的季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作者:辛弃疾 年代:南宋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作者:杨万里 年代:南宋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始夏南园思旧里
作者:韦应物 年代:唐朝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夏意
作者:苏舜钦 年代:宋朝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客中初夏
作者:司马光 年代:宋朝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鹧鸪天
作者: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