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反义词歌》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反义词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反义词,会背诵几组反义词。
4、激励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注意积累反义词。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和相关图片,大小、颜色、口味不同的两杯水。
学生:预习本课生字,熟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分别请一位高矮相差较大的孩子,上台来品尝提前准备好的两杯水。并请他们说说喝水之后的感受。
2、刚才你们说的这些的话语中出现了黑、白,甜、苦这样的词(板书这些反义词),那你们看这些一对对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呀?对,像这样一对对意思相反的词是有名字的,叫反义词。(板书:反义词)反义词呀,很有意思,一对对的,就像咱们唱歌一样,咱们就这样的句子叫反义词歌(补充课题:歌)。谁能起来大胆地读读这题目。(指名生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字识词。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并边读边勾出生字,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自己觉得学习有困难的字。
2、学生自学本课需要认识的字。师出示生字卡片,生关上书,检验学生自学情况(让学生试拼生字拼音,然后教师再教读一遍)。刚才全班同学都读得很好,那我们现在来比赛,看是男同学读得好还是女同学读得好。分组读。叫生起来抽读。
3、这些生字回到课文里你还认识它们吗?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4、师教读一遍课文。课件出示未带拼音的生字,叫生起来认读。强调两个需轻读的词语:马虎和困难。
5、现在同学们认识了生字,也知道了两个需要轻读的词,相信你们现在读的课文呀肯定会更棒,那你们现在再来读一遍吧!在读的过程中,勾出一对对反义词。
6、课件展示带拼音的课文中的反义词。学生熟读,同桌间比赛读。再全班齐读。
7、师生合作做反义词对对子的游戏,边说边拍手。
三、指导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1、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这一课的生字宝宝,但是,我们只认识了它们够不够呢?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怎样写,好吗?
2、分别分析每个字的构成:拼音、偏旁、结构。并给每一个字组词,讲解与其容易混淆的字。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写字,注意纠正写字姿势。
四、感悟字义,说用结合。
1、课件展示一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并完成句子。
2、选择一组自己喜欢的反义词练习说话,先在小组内说,再全班交流,说评结合,加深理解。
五、拓展延伸,实践迁移。
1、师生合作做反义词游戏。
六、布置作业
加一加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进一步了解基本字加偏旁构成新字的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可以抓住汉字的表意特点识记生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懂得抓住汉字的表意特点识字,了解生字的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基本字卡、偏旁卡。
学生:基本字卡、偏旁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的生字“清”、“睛”、“情”、“请”、“晴”。
2.集体回忆识记方法,背诵“有水河水清”。
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都是由“青”字加不同的偏旁组成的。
4.板书课题:加一加。指导读课题。
5.教师:今天我们就用加一加的方法给汉字娃娃找偏旁,让它们变新字。
二、教学认字
1.出示本课偏旁卡片,复习、认识偏旁。
2.出示基本字,读基本字。
3.设疑:可以在“己”上加什么偏旁,让它们成为新字?学生讨论。
4.请学生暂时保留讨论结果,看看古人造字时,给“己”字加了什么偏旁。
出示范例1:
讠--记(忘记)
纟--纪(纪律)
5.翻开书,借助拼音认读。
6.指名读。
7.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8.集体认读,并学习扩词语。
9.教师:你们在课外还学习了哪些由“己”加偏旁构成的汉字?抽学生说,教师板书,并请学生到讲台上教大家识记。
三、学生自学
1.教师与学生一起看范例1小结: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组成音、形、义不同的汉字。
2.自学:学生用自己的字卡、偏旁卡摆一摆构成新字,并在小组里组词语,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
3.反馈自学情况,重点学习“也”字组。
(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并组词语。
(2)采取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语。
(3)说说怎样区分记住这些字。
(4)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除了书上的范例外,在“也”字上还可加什么偏旁构成什么字。抽学生说,教师板书。
四、摆一摆,巩固生字(“白”、“西”、“分”、“中”)
检查自学情况(“白”、“西”、“分”、“中”)。
1.请生拿出“白”、“西”、“分”、“中”几个字的卡片,再拿出偏旁卡片,摆出新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大家评议后再采取多种形式认读。
3.指导学生根据偏旁分析字义的方法理解字义,口头扩词语。
五、理解词语
1.指名读词语。
2.借助表情、动作、语言描述等方式理解词语。
3.进行口头造句训练。
六、拓展延伸
1.请学生谈谈在做“找朋友”的游戏时,还组了哪些与书上不同的字,并当小老师教大家识记。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这样的字,并写一写,看谁写得多。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重点指导“己”、“怕”字。
3.学生写字,教师辅导。
4.作业展示,教师点评。
减一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情感目标: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汉字的又一构字规律--在熟字的基础上减笔画,可变成新字,提高自学生字的能力。感受汉字构字规律的奇妙,喜爱祖国的文字。
3.情感目标:在写字的过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初步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区分它们的字形,通过组词弄清新字的字义。
2.自主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减一笔成新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本课的生字词卡片。
学生:自制一套活动的卡片(新字和熟字要减去的笔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激趣导入
复习上一节课的构字规律。孩子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的又一个构字规律--“减一减”(板书课题)。
二、观察字形,初步感知
1.在识字王国里,小朋友认识的字“朋友”可不少啦!还叫得出这几位老朋友吗?(出示“方”、“午”、“玉”字),并用字组词,认读后贴在黑板上。
2.小朋友太高兴啦!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减一减”的游戏,请看老师演示(用活动卡片“方”字减去点变成“万”字)。
3.好玩吗?请孩子们认真观察“午”字和“玉”字,想想它们减去笔画会变成什么字呢?
4.抽生上台摆一摆,一边摆一边给小伙伴们讲一讲自己的摆法。(“午”字减去撇就变成了“干”,“玉”字去掉点就变成“王”字。)
5.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三、自主识字,发现方法
1.自读课文。
(1)孩子们,只减去一部分就变出了与这些老朋友如此相像的字,那它们的读音、意思相同吗?自己读读课文,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去掉拼音你会读吗?试试看。
(3)你们会读了吗?会读的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准确。
2.检查自学效果。
(1)现在我们要带生字娃娃出门了,千万别喊错它们的名字呀。出示生字,通过小老师、开火车等形式反复认读,注意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纠正读音。
(2)你们读得真棒!生字娃娃回家了,看,它们已经带着朋友排好了队,正等着你们去认识呢。认读书中的词语。
(3)同桌讨论学习:说说你懂得了哪些词语,怎么读懂的,还有哪些词语不太理解,交流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千家万户”:形容很多很多户。“王牌”:桥牌等游戏中最强的牌,比喻最强有力的人物、手段等。)
(4)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字形,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除了书中的词语,你能给这些生字再找一找朋友吗?
四、朗读短文,总结方法
1.出示活动卡片,教师一边演示,学生一边读,并引导学生编成顺口溜(“方”字减点变成“万”,“午”字减撇变成“干”,“玉”字去点变成“王”)。
2.读一读书中的短句,感悟方法。
3.现在就把你今天学到的识字方法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吧!(小组交流)
4.谁愿意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呢?抽生汇报后教师总结: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孩子!汉字真奇妙,你看,在老朋友字上减一减就成了新字。我们用这种方法还会认识更多的新字娃娃呢!
5.这样好的方法你能记住吗?试试看。
五、指导写字,把握结构
1.出示“千”、“干”、“王”字。
读一读:大家看,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一起来读读。(齐读正音)
看一看: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要提醒伙伴们的?(指名说,注意“千”、“干”、“王”字的长横要平,竖要写直)
说一说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谁想教大家写好这三个字?(指名说位置)教师板书。
描一描: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练一练:学生认真书写。
赏一赏:自己先圈出写得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教师边深入学生中指导,边挑选有典型性的作业,最后展示并评析。
2.指导“万”、“户”字。
按照以上步骤指导书写,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把汉字娃娃写得美(重点指导“万”字的长撇要舒展些)。
六、自主实践,迁移拓展
1.小朋友们都挺能干的,还想玩“减一减”的游戏和更多的汉字娃娃交朋友吗?学生自主活动,进行减笔画成新字的游戏。(如:“目”、“舌”、“王”)
2.小结:小朋友们,瞧,不用费力地死记硬背,只要学会用上恰当的、巧妙的识字方法去识字,就会记得更牢固。
第2篇:《反义词歌》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琅琅上口的对韵歌,包含了9对与儿童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反义词。本课教学设计通过对儿童日常生活中一些情景的再现,让孩子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反义词意义上的相反和相对,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目标
1比鲜侗究紊字,会写课后的字。
2蹦茉擞醚Ч的方法识记生字,记住要求会写的字。
3蹦苡么视锟谕匪祷埃丰富语言;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反义词意义上的相反和相对,主动积累词语。
4痹谛醋止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字的笔画笔顺,进一步体会和表现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难点
认写生字。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鼻肷狭礁龈甙相差较大的孩子,请孩子们说说他们的不同之处。
2焙⒆用牵你们刚才说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你们的话语中出现了高、矮这两个词。像高、矮这样意思相反的一组词,我们称为反义词。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识字二的第四课“反义词歌”。
二、观察感悟,学习新课
1倍量翁猓随课题学习“反”、“义”这两个生字,并指导书写。
2背鍪镜谝蛔橥计:
图上画了两个小孩,一个手拿一根棒棒糖,正高兴地吃着;另一个正在喝一碗中药,眼睛里流出了泪水。请孩子说说图中有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甜-苦、笑-哭,同时板书:甜-苦、笑-哭。
这两组反义词中,有两个字我们以前没有学过,孩子们,借助拼音认识一下它们吧!
3焙⒆咏柚拼音认读新字。
4焙⒆用牵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我们就应该牢牢记住它们的特征,避免自己再碰上它们的时候把它们的名字叫错了。我们一起来说说新朋友的特征吧!
5苯淌υ诤⒆用撬党鲎约菏都钦饬礁錾字的方法后,要适时肯定孩子们学习生字的方法。
6蔽颐墙裉煅习的课文中还有七对反义词,孩子们,翻开书,利用拼音,再认识几位新朋友吧!
7比煤⒆佑醚习“甜-苦”、“笑-哭”的方法自学其他反义词。
8奔觳楹⒆幼匝生字的情况。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读生字。
9比枚恋煤谩⒓堑美蔚暮⒆咏樯茏约菏都巧字的方法。
10痹诤⒆用悄茏既范脸錾字的基础上进行扩词语训练。
三、巩固生字,再读《反义词歌》
1背鍪舅学的生字的卡片,指名读。
2苯樯苄屡笥选G牒⒆用悄贸鲎约菏种械纳卡片,将自己刚刚认识的新朋友介绍给大家。说说新朋友的特点,讲讲自己记忆新朋友的方法。
3苯行口头扩词语练习。
四、进行词语训练
1敝该读课后第一题中的词语。
2比煤⒆痈据课后第二题的图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说说词语的意思。在解释词义时,孩子们可以用动作、表情等来帮助解释。比如:解释笑时,可以请孩子做出笑的表情,也可以提醒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解释。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更正和补充。
3备据图意进行口头造句练习,用上意思相反的词语。
五、拓展练习
游戏:“比一比”
将孩子们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说出的反义词最多。
教师可以询问孩子是怎么知道这些反义词的,并根据孩子的回答做出适当的肯定,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主动积累词语。
六、指导写字
1背鍪疽求会写的字。
2狈治鲎值墓钩刹考。
3苯淌κ痉丁叭荨薄ⅰ耙住薄ⅰ澳选薄
4币导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毖生练习写字,教师巡回检查。
6苯换患觳樽饕担对孩子们的书写进行点评。
第3篇:《反义词歌》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反义词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学会要求写的生字,要求写得正确工整。
2、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会写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3、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其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主动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生词卡片,一副两个能够成多组反义词的人物图画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人物挂图,教师提问:请小朋友看黑板,聪明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两个人有什么不同?
小结导入:像“高--矮、胖--瘦、老--少、男--女”这样一对对的反义词,反映了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他们意思相反或相对,我们把这样的一组词叫反义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反义词歌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读音
1、下面就请小朋友打开书70页自渎课文,把不认识的或红色音节的字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读音,抽生读、师随时纠正读音,齐读
3、再读课文注意把
第4篇:《反义词歌》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反义词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反义词,会背诵几组反义词。
4、激励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注意积累反义词。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和相关图片,大小、颜色、口味不同的两杯水。
学生:预习本课生字,熟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分别请一位高矮相差较大的孩子,上台来品尝提前准备好的两杯水。并请他们说说喝水之后的感受。
2、刚才你们说的这些的话语中出现了黑、白,甜、苦这样的词(板书这些反义词),那你们看这些一对对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呀?对,像这样一对对意思相反的词是有名字的,叫反义词。(板书:反义词)反义词呀,很有意思,一对对的,就像咱们唱歌一样,咱们就这样的句子叫反义词歌
第5篇:《反义词歌》教学设计(西师版一年级下册)
一. 教学目的
1. 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住要求会写的字,感知汉字的形体美。
3. 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反义词意义上的相反或相对,主动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读课文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三.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什么是反义词、积累反义词。
四. 教学准备
教师:1.生字卡片
2.大小差别较大的纸(课间发给学生,同方的一大一小)
3.美丽的苹果树(每个苹果上都写上要认识的字,共15个)
学生:课外收集本课以外的反义词,制成卡片。
五.教学过程:(本课用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一.观察比较,激趣导入
1.教师拿出黑白相对的纸,提问:孩子们,你发现老师手中的纸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学生说出“黑--白”,教师板书在黑板一角。然后请孩子们拿出老师课前发给的纸,同桌
第6篇:《反义词歌》教学设计
《反义词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反义词,会背诵几组反义词。
4、激励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注意积累反义词。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和相关图片,大小、颜色、口味不同的两杯水。
学生:预习本课生字,熟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分别请一位高矮相差较大的孩子,上台来品尝提前准备好的两杯水。并请他们说说喝水之后的感受。
2、刚才你们说的这些的话语中出现了黑、白,甜、苦这样的词(板书这些反义词),那你们看这些一对对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呀?
对,像这样一对对意思相反的词是有名字的,叫反义词。(板书:反义词)反义词呀,很有意思,一对对的,就像咱们唱歌一样,咱们就这样的句子叫反义词歌
第7篇:反义词歌教学设计
反义词歌教学设计
反义词歌教学该怎么设计教案呢?又该如何设计出一篇合格的反义词歌教学教案,让教学变得更加顺利呢?下面是反义词歌教学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理念
本课是一篇琅琅上口的对韵歌,包含了9对与儿童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反义词。本课教学设计通过对儿童日常生活中一些情景的再现,让孩子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反义词意义上的相反和相对,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能运用学过的方法识记生字,记住要求会写的字。
3.能用词语口头说话,丰富语言;初步认识反义词,体会反义词意义上的相反和相对,主动积累词语。
4.在写字过程中,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掌握字的.笔画笔顺,进一步体会和表现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难点
认写生字。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