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惟读书可以改变人》读后感
《惟读书可以改变人》读后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病”——读《惟读书可以改变人》有感。”书海里,各形各色的浪漫文化激励了多少高远的志向。岁月悠悠,波光明天,泡沫聚散,唯有书籍依然如旧。然而,成功者的纸上一定沾满了浓浓的墨迹,那便是改变人生的墨迹。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以改变人。”这句话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界的重要人物曾国藩说的,也是这篇文章的重要主旨。千百年来,有多少人赞美书籍,评论书籍,可这些话只是表面单纯地说明了书的好处,那都只是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罢了。曾国藩则不同,他认为“惟读书可以改变人”,这说明了书对人的深沉影响。有人便问道:“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为什么书可以改变人呢?”这篇文章为我们指点迷津。
要想让一个人的本性改变,最重要的还是善读书,所谓善读,并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要细读,精读。文中写道“曾国藩小时侯并不聪明,但性格倔强,勤奋好学。七岁入塾,读四书、五经及《史记》、《文学》等,他无论是宦海浮沉,还是戎马天涯,仍勤于读书,读后感《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病”——读《惟读书可以改变人》有感》。”从中可以看出曾国藩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只有将书读得全面,读得广泛,才能获取到不同的'知识和不同的哲理。鲁迅先生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将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说善读还包括多读一些对生活有益处的书籍。
只要善读了,就一定可以找到并治疗自己的缺点。“曾国藩21岁那年,读了一本明代进士袁了凡的书《了凡四训》,心灵立刻被震撼了。他读了袁了凡的事迹后,立志要向袁了凡学习,改掉自己的缺点。通过读书,反省自己,认识到了自己脾气暴躁,常常发怒,这一缺点阻碍了自己的发展,于是毫不犹豫地将这个缺点改正,并常常告诫自己不要发怒。”书籍真如一面明镜,当你用心灵打开时,你便能照出自己的瑕疵和不足,书籍如一排编钟,当你嫉贤害能,贪图名利时,你便听到当当警钟在你耳边长鸣。书籍,你就是人类的秘密法宝啊!你是一位高明的魔法师,或使火箭去推动飞船,或让人类迈向成功,或把万物点缀,或将天地兼容!
在生活中,学习中,也有不少的不足需要完善,假若你“生病”了,那么就去“吃药”吧!这种药味道甜美,它不像父母教导的生硬,也不像自我反省的苦涩,但却能慢慢地将你的病治好。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这个不好治的“病”,只有书能将它祛掉。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治“病”,回首千古,哪个人没有缺点呢?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有的人缺点多,有的人缺点少,那是受书的熏陶而形成的。多读书,细读书,读好书,这是改变缺点的必要条件。惟读书可以改变人!
让我们扬起墨香的风帆,带上治“病”的药品,聆听人生的舞曲,向着成功之路航行吧!
第2篇: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记安徽省“十大孝星奖” 获得者天长市界牌镇退休教师刁朝岗的事迹
(天长市仁和中学朱庆文)
天长市界牌镇退休教师刁朝岗,多年如一日精心侍奉家中老母,并将村中的五保老人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关怀备至。对学生他也同样倾注了大量的爱心。并与日前获得了安徽省“十大孝星奖”以及天长市“孝星奖”,乡亲们都说:老刁得此奖,当之无愧。
生于1942年的刁朝岗,自打小时便是个不幸的孩子。他父亲在他3岁时就参加了新四军,1948年在益林战役中光荣牺牲。他父亲牺牲后不久,他爷爷也跟着离开了他们,家中只剩下他和母亲相依为命了。此后不久,他又因生病造成一条腿残疾,这场病影响了他的一生。
1965年秋,刁朝岗从天长中学高中部毕业,因残疾没能考取大学,党和政府安排他到万寿乡汊河小学任教,从此就开始了漫长的执教生涯。1968年他调任界牌镇南尖村,受命组建南尖小学并任担任校长。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他总是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坚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他家离南尖小学大约有半个小时的路程,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每天都提前到校。在教学中,首先掌握教学大纲,掌握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在课堂上,向40分钟要质量和效益。在教学中多向别人学习,多听别人的意见,同时注意自身的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从南尖小学毕业的学生中有3名研究生,大学本科、中专38名。该校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嘉奖。1990年被评为滁州市先进学校,他个人也与80年代和90年代也先后两次被评为天长市教育系统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教师,他常说,言教不如身教,注重教书还要育人,不仅教他知识,而且要教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从1968年到南尖小学后,他主动提出为王庄生产队王兆良五保老太做好事,为她扫地、洗衣服、洗被单,只要他去就给她买几盒火柴,买点油或盐。以后南尖小学就形成了一个制度,每届五年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月去一次打扫卫生,每年带一些慰问品去看望王老太,1984年王老太去世后,他们又去帮助马圩生产队张氏,张氏1990年去世后,他们又去帮助军田队的印文明,2002年刁朝岗老师退休后,又把这根接力棒交给了继任校长。他七十年代的学生李廷超,在小学期间,父母相继病故,他每学期都替他交书本费。
作为一家之主,刁朝岗还要承担起家庭的担子,但他仍然以工作为重,八十年代后期,他全家七口人,十二亩责任田,大、小田块共十八处,东一块、西一块,最远中的田有2公里远,农忙季节,放学下班后还得干农活,常常干到深夜一、二点钟,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尽管苦,但为了不影响给学生授课,他仍按时上班。1992年2月初,刁朝岗的爱人董登兰去世了,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打击,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到他的身上。当时,他在校是教员,回家是炊事员,下地干活
是社员,当时小孩未就业末成家。他一个有残疾的男人,又当爹又当娘,其中的滋味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到了大忙时节,有时干农活干到第二天凌晨,他总让母亲早点休息,吩咐女儿打水给她洗澡,待到母亲休息了他又去干活。在2001年6月里,他母亲突然得病,立即送到天长医院,住院一查是脑中风,这时老太已是八十一岁的高龄老人,情况不太好,前三天她什么也不知道,大小便都失禁。全是他给母亲换尿布,端尿倒屎,精心服侍。小护士看见说,这个老师对母亲真是一片孝心,母子情深啊!在住院期间,他一心一意细心护理,他给母亲喂饭、喂水、洗脸、洗脚、梳头,住院十来天,共用去几千元,但他却是毫不吝惜。回家后,仍然精心细致照顾、护理、按时给她服药,给她喂饭,给她穿衣,给她换衣服,给她洗被子,无微不至地照顾护理她。亲戚朋友来看她,老人逢人就说:儿子这么照顾我,要不是我这个孝子这样精心照顾,我早就下了黄土了。
为了增加母亲的营养,提高身体素质,一年365日,刁朝岗每天早晨都要为母亲冲上一杯牛奶。每天饭菜做得十分可口,端到桌前床头;只要母亲想吃什么东西,刁朝岗总是千方百计满足她的要求。在饮食上,安排得有条有理,基本一日三餐有荤有素,营养全面。由于他母亲患有高血压,他经常买些鱼、鸡和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为她加强营养。为了方便照顾母亲,刁朝岗放弃到城里与儿子媳妇同住,却在乡下与母亲生活一起,一心尽孝道。自从他退休的几年来,他从来没有在人家留过宿,人在外,心里仍惦记着老母亲。每当他去人家去吃酒,他总是带几块塘、几个开心果,或者五香蛋给她老人家尝尝,老人有时看儿子干活太累了,总是叫他休息一会再干,他说:“我年轻没有事,这些事应该由我来干,你老太好好休息放心。只要你老人家活得开心,我就高兴了,这是我们做儿子应尽的孝心。”目前,他母亲达八十五岁高龄,在他的精心照料生活已能自理了,精神愉悦,身体硬朗。
第3篇:读书可以改变人生演讲稿范文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演讲稿范文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演讲稿范文1
各位同学,各位朋友:
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能在这里认识大家。和大家一起来分享这个演讲,首先要感谢我们的学校给我这次机会,感谢大家给我的支持,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学校,送给大家。我叫xxx,来自xxxx,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读书改变人生”。
人生好比一次长长的旅行,在旅途中有快乐有烦恼,也有很多思想。曾经有人把这一切记下来编成了书。读书就是读许许多多的书,许许多多的人生。生命虽短,却要面临那么多的挑战、进行那么多的尝试,这力量从哪里来?就是读书。
小时侯,在一本书中我看到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没有书会非常痛苦”,我当时,并不懂这话的意思,只想读不读书没什么用,把课本里的知识学到就满足了,其实这些还不够。因为我以前看书的时候,只是读那
第4篇:读书使人改变作文
读书使人改变作文
没有志向的青年,如同断线的风筝,只会随风摇曳,最后必然丧失前程。没有理想的青年,如同失桨的轮船,没有坚定的方向,最后必然沉陷。
因为上坡的艰辛,造就了下坡的轻快。知识是书的源头,因为获得知识,我们才没有被岁月的筛子筛的流离失所。
因为读书,为我们奠定基础,书如同对手一样,我们克服了,便胜利了,我们应该感谢对手。从点滴的痕迹中,我们在不断的改变,然而书也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
将第一个黎明看作是书灵魂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书根髓的.小结,短短的九年求学生涯,便作为我们向成熟迈进,让我们得到心灵的实质。让我们有勇气主宰自己的命运。然而知识便是命运的金线,从开始就不曾丢失。
读书,使人改变。让我们懂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让我们懂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
第5篇:人可以改变环境的作文600字
人可以改变环境的作文600字
常听爸爸挂在嘴边:“环境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改变环境。”我始终不能理解这句话真正所在的含义。直至一天,我无意看见爸爸抽屉里珍藏着一张照片,听爸爸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之后,我才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意义,让这句名言成了我最难忘的名言。
那是我爸爸刚上初一时,从家到学校一个来回要五十几千米路。家门口只有一条到千岛湖的“马”路,说是“马”路。真是名副其实呀。因为那是只能两匹马并排走的路。从此得知,路很窄。两辆拖拉机相会时,便需退到两旁是田地的路上,各自露出大半个轮子,艰难通过。路中间也不是水泥,柏油。而是黄泥土。一旦下雨,马路变的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像一座座小山头。马路奇曲而又险陡。车上的人,只要吃过饭的,保证让你肚子里空空如也,什么都吐了。一边是山;另一边是水,没有任何阻挡的
第6篇:命运,可以改变
命运,可以改变
我酷爱书,读过各种各样的书,但从来没有一本书能像它这般令我印象深刻,令我感动,那便是《听见颜色的女孩》,它让我领会了真正的坚强和勇敢。
假日的一个午后,阳光射进了屋里,我坐在阳台上独自享受这宁静的时光,随手拿起《听见颜色的女孩》,很快便沉醉在书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女孩美乐笛从小患有严重的脑瘫,她全身上下只剩两个大拇指可以灵活地动着,而其它地方就像扣错了扣子似的,行动极为不便,甚至无法动弹。然而上帝总是公平的,尽管命运几乎将她的身体摧残,但却保留了她极为聪明的头脑。
美乐笛时常遭到同学嘲笑,但她的好朋友们常常鼓励她,让她逐渐勇敢起来。面对厄运,她没有放弃,她坚强地克服了种种困难。用电脑“说话”,用轮椅“走路”,她努力做到让自己和普通人一样。一样能考出优异的成绩,一样能进入竞赛队,甚至能
第7篇:读书改变人生读后感
《读书改变人生》读后感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颖,数学使人缜密,自然科学使人深刻,伦理道德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书改变人生读后感。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无数的名人故事、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个颠簸不破的真理:读书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他少年时代的读书故事——读书丰富了他少年时代的心胸,开阔了他的视野,逐渐熔铸了他独特的个性与思想。
读书,让少年毛泽东在生活中很快的感到了知识的实用性。“我刚识了几个字,父亲就让我开始给家里记账”,因为读书,所以识字;因为识字,所以在生活中就有了很多用处。记账,也许是少年毛泽东读书之后的第一次最原始或者说最简单的实践活动。
读书,给少年毛泽东增长了思辨的智慧。不断的读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