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优秀散文-烟雨
优秀散文-烟雨
说起江南,人们总会想到水,源远流长,清澈温润……似乎中华几千年历史中所有的柔情都赋予了这块土地,成就了一个柔美灵秀的江南。
烟雨·青瓦·老妪
印象中的江南,常常处在一片迷蒙的烟雨中。这时,漫步其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不必带伞,也不必带任何东西,只需一个人,静静地漫步街头,感受这细腻的美好。
走在小巷中,空中似乎连雨丝都不见,只在青石板路上铺开了一层湿意。这时的雨,用“沾衣欲湿”来形容是极为恰当的。踏在青石板上,有一种舒心的感觉。小巷两边的墙上,有岁月斑驳的痕迹,墙角有苔,碧碧青青,浅浅淡淡,直漫出岁月的沧桑。时而会遇到小巷人家,黄狗缩在门角,眯着眼,懒懒地趴着,全不在乎那份微雨。有大环扣的门虚掩着,从门缝中可以隐约瞥见里面简单的装饰。门缝中飘来收音机里咿咿呀呀的唱词,或许还会有老妪的跟唱,哼着绵软的吴音,弥漫在雨中。
这份宁静,是岁月赋予江南的特殊的礼物。身处江南,无论在何时,无论处于哪一个角落,你都能感受到那一份恬淡、安宁,直渗进你的身心,让入神清气爽。
河流是江南的血脉,纵横于其间,随处可见。
伫立在石桥上,可以看到有稀稀落落的乌篷船漂荡在水面。有老人摇着橹,间或和岸边的人聊上几句。偶尔可以看到捕鱼的老翁,悠闲地坐在船尾,身旁可能还放着一杆旱烟,时不时抽上几口。老人慢慢地摇着橹,面带微笑看着与他相伴已久的鱼鹰。那鱼鹰偶或从架子上跃起,猛地蹿入水中,之后衔鱼而返。老翁也不急着上前去,仍悠悠地坐着,看鱼鹰把小鱼吞进去,又把吃不下去的大鱼吐在舱里。偶尔,鱼儿掉进水里,老翁也不恼,只无奈地摇摇头,微微一笑。
站立桥头,看着这样一些场景,心中不由泛起一种闲适和悠然。在岁月积淀之下,江南人拥有了一颗悠然的心,让他们能时时保持宁静,惬意地享受生活。
布衫·竹伞·女子
江南的女子是温婉的`,有着如水般的柔美婉约。
身着白底蓝花布衫,手持淡绿色的竹伞,行走在街边巷子中的江南女子们,成为这雨中江南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水桥边,有女子在浣衣,操着吴依软语和女伴聊着天,不时传来银铃股的阵阵笑声。
这便是江南的女子。她们有如水的柔情,有灵动的气质……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很多温润如玉的女子都出于江南。岁月潺潺流过,它将所有的柔情都赋予了这片土地,赐予它丰富博大的内涵。
宁静平和,闲适悠然,温婉柔情……中华几千年历史文化,孕育了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江南。江南如今所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都是岁月赐予它的礼物。而江南,于我们而言,也是岁月赐予炎黄子孙的一份珍贵礼物啊。
评点
以“岁月的礼物”完成作文,绝大多数同学写的是“岁月给我以礼物”,这当然完全可以,但大家都这样写,就未免过于单调了、郁婧同学这篇作文,则在构思上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匠心——她写的是“岁月给江南以礼物”,篇末处还顺势指出“而江南,于我们而言,也是岁月赐予炎黄子孙的一份珍贵礼物”。如此入题,的确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写法上看,文章采用了分列小标题的结构方式,撷取多种意象来展示江南的“宁静平和,闲适悠然,温婉柔情”,与所写内容相协调,本文的文笔也清新可人,明净秀丽二
第2篇:烟雨江南优美散文(优秀)
微凉划过雨夜,浸染了刚刚立秋的初,一支短笔却占据这渲染初秋的雨夜,声声雨滴总是让人徘徊所思,好似那琉璃花瓣,水晶剔透却未滴滴暗香---就是这琉璃花瓣的雨滴染思了我忆往的江南,江南有长长的雨季,也有靑石铺成长长而又窄雨巷。
自古多情江南雨,镶嵌靑石的雨巷总能看到一把撑起的油纸伞,亭亭玉玉的女子款款而来,一把油纸伞,一身丁香玉,是那样温婉含玉、淡雅端庄,一路烟雨锁迷茫,一路杏花赤秀脚。回眸那一串串轻浅的足音,聆听那一丝丝雨巷的呢喃。沐浴那一季季雨烟的深藏。
蓦然间,仿佛自己又走在那条正在下着雨而又窄长而古老的青石巷子里,雨声夹杂着足音声,宛然一曲笛箫纷扬,独步雨巷,画面极具富有浓后的诗情画意。
长亭画桥人深行,柔情柳绦风外亭。
江南女子丁香玉,多少楼台雨烟影。
江南的雨一下就是好几天,淅淅沥沥,缠缠绵绵。轻细柔毛,似烟似雾 若影若无,时而撑起雨伞冲冲行,时而弃伞漫步雨中情。那是一份雨恋中的情怀,那是一份素雅的浪漫,此时此景,总会使人多上几许遐思和向往。
眷念的江南静静的躺在一季柔情里,斜风细雨的柳绦随风垂依,多情万种,远远近近伞浅浅,长亭画桥深处有人影,三三两两画雨点。
依稀人伞交影语轻声,怕惊扰一湖澹澹涟漪的静水,却纷飞了一湖吹烟袅袅升起,幽幽而静远。雨烟被打捞,江南在等你,为你…为你…伏笔起…依窗听雨,沸水一杯,淡茶清香,幽雅品书,呷一口平仄词韵小令,听一曲指琴彩云追月。一汀杏花雨烟,一把油纸伞,一身丁香玉,一路杏花赤脚,细雨柔出靓影,宛然从水中而来,从画中而出。回眸一笑,风情万千,无一不流露出水一样的柔情,温婉含玉,如同出水芙蓉...滞不住的笔尖蔓延了素纸---这就是江南的烟雨楼台,这就是风致嫣然的江南女子。
细雨霏霏湿透了江南的大街小巷,涓涓雨点敲打在瓦檐下的雕花漆窗,远处柔情的柳绦,柔雨中的长亭画桥,还有这脚下的烟雨楼台,幽幽深巷的斑斓伞花,丁香玉婉江南女子,细细品来,却多了一份江南的润雅和雨烟的静默,却多了一份江南烟雨的忆往和翘首的挂牵,却少了江南丁香女子的那份温婉含玉、淡雅端庄。
此时眷恋的时光缓缓在流淌,温婉含玉的江南女子从唐诗宋词里娓娓道来,清香优雅,柔情万千,漫步在江南的烟雨中,漫步在江南的满地丁香楼台间。纤纤细手温柔似水,水若如烟,若烟似水,荡起数不完的涟漪。荡起数不完的长亭古巷、荡起数不完的青细石板小桥流水。踩着千年不老的故事。踩着千年民间的神话,无一不是在向世人述说和追忆,低叹,低叹江南的长亭柳枝、低叹江南的花伞窄巷、更低叹踩着青石温婉含玉、风致嫣然的江南女子,也更喜欢唐诗宋词里的江南烟雨楼台。
南宋蒋捷一首《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
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
点滴到天明
第3篇:烟雨西散文
烟雨西散文
水道如巷河似网,
西风瑟瑟芦苇摇。
飞鸟扶水鱼塘漾,
百花满园尽飘香。
在杭州,除了西湖还有一个让人去之前时常念想,去之后又恋恋不舍的景点,便是素有“杭州之肺”之称的西溪湿地。于我看来,但凡胜名的景点,似乎在其特有的景色背后,总也蕴藏着一个千古的传言抑或动人的。西溪自然也无外乎。遥想当年宋高宗本欲建造行宫于此,而到访时正是深秋芦花似雪的美景,加之苦于财力不济,其深叹一句“西溪且留下!”,至今数百年,西溪真是“留”了下来。古老的传言,给西溪又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着实向往。
清晨破晓时分,穿越杭城浓浓的`秋雾,约上几位好友,自驾前往西溪湿地。因为没有报团,所以我们走的很随意,毛毛细雨中的西溪美得让人心醉,游人缓慢的脚步仿佛是生怕吵醒静谧的她。
走进西溪,俨然走进了一个在我童年里深藏已久的“世外
第4篇:烟雨经典散文
烟雨经典散文
想起烟雨,家乡的明瓦片,被承揽的天空,在明静的小路上,一片树沉默,只有当太阳的到来,它的身影仿佛才有一些意义和笑意显露。
童年像水,一直摇曳,如明镜般的露台,仿佛在喧晃对它的深不见底的承诺。
世界是绿杉,披着一身针,根根是带刺的尖锐。我想起家乡的细雨,它的眼泪就清清楚楚的在滴,一滴一滴落在心上,我情不自禁就被它刺疼。它让我想起西风,想起背影,想起莫名的夜晚所降临的情绪。
夜,一颗迷茫的星星,含着露走来,向我的院子递着晨光。午夜里,它留下的激情隧道,在五月麦芒的缝隙里,向我遥望。一点一盏的明火,在夜稍息的露台上,晃荡着。我的身躯,如它梦魇的到来,不徐不急的进入,被它占据。那一刻,缤纷的思绪,又怎么能说的清,理得明白。这一切,都不足以道,我沉睡过的灵魂。此刻,它含着一身的不舍,一身的思念,摇
第5篇:烟雨蒙蒙散文
烟雨蒙蒙散文
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
烟雨蒙蒙
淅淅沥沥,天空又下着小雨,小雨一点一点滴,一滴一滴,渗进未干的心里。放眼望去,灰蒙蒙的天空,不着边际,黑压压的云,像写满忧伤的话语。 春天不是已经来临?路边的小草已经青嫩宜人,散发着香甜的味道,软软的不是应该很愉悦?金黄的油菜花伸了个懒腰,只好奇的定定看着无垠的苍穹,即便被雨浇灌,也懒得收合四瓣,执着的不是应该很潇洒?那些红黄蓝紫,尽情散发着各自幽香的生命,灵动的青春不是应该很悦耳?
独自撑着伞,行走在春天的雨巷,细细密密,斜风摇晃,吸噬着油菜的温暖馨香,浸染着青青草原的软软芬芳,更覆盖了那些五彩的歌唱。雨啊雨,泪一流就是好多天的冰凉,是习惯的受伤,还是忍受不了被遗忘?
第6篇:陌上烟雨散文
陌上烟雨散文
昙花指缝,谁幽怨的双眸在血红色的浮花中凝眸成殇,望穿秋水?又是谁鹄立在三生石畔雕刻了轮回里的期盼?三生的誓言,像天边吊挂的流云,很轻很轻,轻浮了一世的宿命。摊开双手,想要接住最后花谢的繁华,却只是握住了刹时凋零后一滴凄美的尘泪。心便开端封闭,掉落望。持笔碾墨,相思满笺。唐风宋雨的字里行间,谁的泪湿透了断章的句点?你说我的忧伤让你怜,我的眼泪让你心酸,你要穿越天际为零点,你要还我一帘幽梦许我永远的欢颜。于是我点睡无眠,夜夜顾盼,芳华苍去弹指间,你的诺言却散落在遥远的彼岸。梦中你熟悉的轮廓越来越远,你惨白的誓言,让我在轮回的忘川河等一个永远。千年蜜意的绸缪,是清风荡起的涟漪,西风瘦马古道边,谁断肠的离音吹散了三生的情缘?紫陌上的烟,迷离了谁的眼?纷飞的`泪滴,是谁在诉说尘陌的悲欢?独上
第7篇:烟雨峨眉散文
烟雨峨眉散文
乙未年暮夏,蝉羽六月,廿二日,日铺时分,抵峨眉,夜宿半山。
初达,临窗而望,远近山连,植被葱郁,偶露裸岩,呈棕褐横纹状,恍然山体陡峭。环山带溪,流水甚欢,嬉闹而去。天甚明净,云若薄纱。欣逢观世音菩萨成道日之后,普佛、礼忏、念佛、上供、放生诸多法事活动举办于此,信徒众众,车流不绝。继而,落照盈山,群山渐隐于暝色之中,晚风徐徐,甚为舒爽。
晨起微雨,拾级而上,石蹬修整,四山环翠,近午时抵万年寺,磐韵香烟,古刹红墙肃穆,树木高硕,回首遥望,远山雾岚缓缓流淌,时幻时真,恰是山色空濛,雨亦称奇。香客虔诚,余同求一符平安。正午时分,天色渐霁,日朗风爽,然晌后稍时,雨继,势愈急也。
披蓑戴笠,竹杖芒鞋,蹑石阶而下。沿途绿植皆饮天地之灵气,色泽鲜亮,翠绿欲滴,野芳葳蕤,修竹茂盛,桢楠通直。蔚然佳木,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