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各位尊敬的家长:
下午好!
再一次非常感谢大家在百忙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从三年级至今,我与您合作,与您孩子的合作已经一年多了,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很多事情也可以随时交流,随时探讨。尽管如此,像这样的场合还是比较难得,这是一次老师与家长,也是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机会,希望我们大家都通过这样一个难得的交流平台,针对四年级出现的新问题共商对策,有所收获。
一位名人说过“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今天我想就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大家探讨一下。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浓厚的兴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
多表扬,少批评,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快乐地学习!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心情舒畅的时候总感到头脑特别灵。反之则是心情不顺瞌睡多,无精打采的。孩子在兴奋时,大脑进入最佳状态,这时学习事半功倍。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聪明才智迥然不同,所以家长要赏识我们的孩子,挖掘孩子的优点,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二、崇高的目标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
孩子小,只知道学习,不知道为什么学?家长这时可以帮助孩子确定目标,这样孩子就有了努力的方向。比如这次考试90分,那下次考试目标就定在90以上,压力就是动力,孩子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方向。孩子的未来在哪里?其实就在现在的期望和目标中。
我们做家长的要记住,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一个好的家长应该对子女永远充满期望。罗森塔尔效应,我们家长应该铭记在心: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我想说,永远不要对你的孩子失去信心。我们的孩子们坐在同一条船上,我祝愿他们一起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三、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1、专心致志。要结合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以后再做其他事情的好习惯。
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我建议您孩子放学后回到家,您首先要要求他独立完成当天的作业。您可以在他写之前先按作业量估算一下时间,防止孩子拖沓。并和孩子说好了,凡是不会写的,先空着,最后再自己想想,想不出来,再问家长。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要教会孩子独立思考,自已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又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为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正确率与责任感,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要求孩子检查的习惯。
4、培养孩子活跃的思维。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提问。要善于培养孩子勤思的优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恰当的鼓励与表扬,并能及时更正孩子的错误想法。作为我们家长来说,一定做到多表扬,少批评,甚至不批评,即使批评也应该采取合情合理的方式。对孩子接触的事物家长要多讲,多启发诱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提问不理不睬,这样会使孩子有问题也不敢问。
5、背记词汇和课文。小学生记忆力好,有些东西背会了,可以终生不忘。家长在指导孩子学习时,可以引导孩子尽量地多背记一些词汇和课文。
6、培养周期学习习惯。掌握学习周期,培养孩子按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这样的周期学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孩子的文化素质就会提高,做得更优秀。
四、养成阅读的习惯:
阅读非常重要,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持续的学习竞争力来源不断的拓展阅读。那么,三年级的孩子除了阅读一些必需的文学作品外,我认为,还要再读一些科普知识,拓宽孩子的视野。我的做法是这样,规定孩子每天作业完成后,有多余时间就看三到四页课外书,周末就多看点。有一个21天法则,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过,就是凡事在同一时刻连续坚持21天,21天后习惯成自然。
此外,家长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应为孩子购买、订阅适合的图书报刊,创设一个阅读环境,一次最好不要订得过多,书要少而精。为防止“走
马观花”,家长还要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共同讨论书中的问题或探讨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会更大。比如说:晚饭后,家长多看书看报、伏案工作。看电视只看新闻和财经信息,不看什么连续剧等。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就会经常看书、学习。
五、心理方面。
现在的孩子都比较有自己的想法,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不知家长们有没有发现,这阶段的孩子好象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有时可能还会顶嘴,对很多事情都想试着自己一个人去做,但往往又达不到你所要求的标准。这一切,家长们都不必着急,这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的特殊表现,只要我们引导得好,孩子就会顺利地度过这个时期,变得更懂事、更能干。所以这时的我们不要要求他们最后的结果怎样完美,首先答应他们的要求,同时可以提些小的建议或要求之类的,同意让孩子自己试试。另外,家长还要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尺度,这阶段的孩子自尊心逐渐增强,也就是我们通常在讲的孩子知道“难为情”了,他怕“丢面子”了,所以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把握好尺度。同时他们的辨别力还比较弱,不能把社会上的是是非非搞清楚,也不完全理解到底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这也就要求我们家长朋友经常给孩子一些指示和告诫,经常提醒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以给他明确的方向,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需要的是大人的“口风”必须一致。不要爸爸妈妈这么说,爷爷奶奶却是那么说,这样孩子就更辨别不清楚了。对于孩子身上的有些问题,家长可以先统一一下教育的思想,这样孩子就没有找借口推卸自己的责任了,对于应该怎么做也就很明确了。
总之,我们常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习是艰苦的长久的,是需要长期训练和坚持的,但我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我们对孩子抱有信心,只要我们使用恰当的方法,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个健康优秀的孩子。
谢谢大家!
第2篇:养成良好习惯
一定要养个好习惯
有人说一个个动作重复21次就能形成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古往今来大凡是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很好的习惯,他们往往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从而成就一番事业,好的习惯其实是一种好的人生规划,如果不具备好的人生规划,一生杂乱无章的话,那么离成功就会越来越遥远。
以前看过一则小品,说从前有一个非常穷困的人,整天无所事事,浑浑噩噩的度日,有好心者可怜他,送给他一头牛,并且很有诚意的嘱咐他好好开荒,等春天来了种上种子,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这人听了非常高兴,心想自己终于可以活出一番天地了,心动不如行动这个人就满怀信心的去做了。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奋斗,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从此过上富足的日子,这个人带着这个希望,努力地奋斗着。可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以前还难,以前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了,要点吃的填饱肚子,一切万事大吉,可是现在呢,还得管牛,头几天还行,往后越来越心烦。他心想何不把牛卖掉呢,把牛卖个好价钱,然后买几只羔羊,先杀一只吃,剩下的羊还可以生小羊,长大了还可以拿去卖吗,赚更多的钱。
正如他希望的,他的牛因为很健壮所以卖了个好价钱,他就买了几只羊,第一天杀了一只羊,美美的吃了几顿,然后就很好开始规划他的人生了,但是这小羊羔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越发的艰难,他想总不能眼瞅着把自己饿死吧,于是他想:不如把羊卖掉,然后买几只鸡,先杀一只吃掉,然后剩下的鸡还可以下蛋。鸡蛋可以孵出小鸡也可以卖钱,岂不是一举三得,他为自己的聪明而感到自豪,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赚钱的方法。
羊还是很顺利的卖掉了,他就买了几只鸡,开始的日子过得到也可以,但是后来他发现越来越艰难,这个人得日子过得更加贫穷了,当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他只有杀鸡度日了,当杀到最后一只的时候,他的理想彻底崩溃了。他想:反正致富没有指望了,还不如把鸡卖掉,打一杯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日子就这么艰难的过着,他甚至找不到活下去的意义了,又开始漫无边际的讨饭,他的生活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转眼到了春天,那位好心人兴致勃勃的送来种子,竟然发现他所帮助的人比以前更加穷困潦倒了,牛早就没有了,房屋依然一贫如洗。
其实很多人在陷入困境的时候都做过梦,甚至遇到过机遇,有过行动,但是要坚持到底却是异常艰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为自己的理想而感到骄傲,拼尽全力去实现我们的理想,但是殊不知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充满荆刺,我们根本坚持不下来,我们没有一个好的习惯,面对失败我们总能为自己找出若干的借口。每一个人其实都曾很完美的规划过自己的梦想,但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想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动用自己的手里的老底,最后只能和失败为伍,和贫穷为邻。有个投资家说他成功的秘诀是:没钱的时候,不管怎么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积蓄,压力会让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账单。这是个好的习惯。所以说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养成一个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当具备好的习惯,一些事情做起来就会游刃有余,因为性格形成习惯,而习惯决定成功。
第3篇: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奠定幸福的人生
雷锋小学小学一年3班
班级建设方案
一、班情分析和发展目标:
本班有学生名,其中名男生,名女生。本市,外来务工。这些孩子刚刚从学前班升入一年级,在行为习惯方面的约束力还不强,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学校一日常规,不知道来学校该遵守些什么纪律,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上课吃东西、讲小话、乱丢纸张等等,这些不良习惯需要及时纠正,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俗话说: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本学期中最大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从平时的点点滴滴做起,使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为孩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具体的做法:
1、开学第1-2周大力抓好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当好小学生的基本行为要求,如何上课
第4篇: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八年级(7)班的孙皓月,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学生”。
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剃发。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没多久就学会了如何剃发,当他第一次帮人剃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
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用冬瓜作练习时养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习惯,尽管为自己的师兄剃发时心里想着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却不听使唤,习惯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个小小的坏习惯害了他。
虽然这个故事有几分夸张,但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好习
第5篇: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是对自己的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印度的一句谚语说得好:“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而,我们可以知道: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老子也曾说过这样几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同时也被许多人严重歪曲。很多人以歪曲的“顺其自然,随心所欲”为生活哲学,任自己的恶习成为自然,放任自流。实际上,老子是最重反省悟道、修身体悟的,一生苦苦探索道的真谛。老子之人生之道,应该做“习惯”解,自然之道是自然界的习惯,人生之道是人的习惯。习惯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他只赐予每个人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必须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第6篇:养成良好习惯
孙老师的讲座由教育家叶圣陶的一句名言——“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开始,我又学到了一句培根的名言: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我记得当我参加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第三轮比赛的时候,我所用一分钟阐述的班级管理理念就是好习惯成就好人生。因此,我对这个观点更加认同、肯定。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讲的道德习惯的培养诚实守信
我们要教育孩子们最最基本的道德就是诚实守信,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告诉孩子:大家要诚实,不要说谎,说谎不是好孩子等就可以了的事情。
这要求我们来是在日常的工作中留心每一个教育契机,尤其是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紧接着的教育很重要,不能喝斥孩子的错误,让他有害怕承认错误的胆量,爱怕自己说出实情而遭受到批评。更不能对孩子进行花样式体罚,因为一旦老师总是用惩罚的手段解决犯了错误的孩子的话,久而久之,孩子已经了解到自己犯了这
第7篇: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不良的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往往是由人的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人的良好行为习惯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习惯养成不同一般知识获取,它有自身的独特性,只有把握好它的特性,才可使自己更加进步。人在年龄小的时候,可塑性极强,好比一张白纸,养成什么习惯,就是什么习惯,是人的习惯养成关键期,在此期间如果养不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到初中、高中阶段就难养成了。习惯养成是一门行为科学,有其自身的特性。有以下几点特性
一、模仿性,习惯养成教应及时树立榜样,利用榜样导行,从而带动全体。模仿性,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模仿师长。学生以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从而,学生以教师为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不断被学生静观默察,一一模仿,学生的
第8篇: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争做四有新人
---------演讲稿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争做四有新人”。大家知道,习惯形成性格,习惯也决定着命运。好习惯形成一辈子受用;同时坏习惯形成了,那么也要一辈子受折磨,受牵累。
约.凯恩思说:“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不错,在凯恩思眼中良好的习惯将会注定我们的性格,甚至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命运,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何等得重要。
鲁迅先生很爱惜时间,他一生撰写和翻译了3640万字的著作,平均每天写2000字,为我国的文化宝库,留下了及其丰富文学遗产。他所以这样高产,因为他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把写作当作是一种乐趣。
曾国藩是清代的名臣,一生勤奋好学,以“勤”,“恒”两字来激励自己,教育子侄,谓“百
第9篇:养成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小学生(第一周)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小学生”。首先,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比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吵闹、不乱丢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园里,微笑面对老师和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问好;平时热心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车上,能热心地为身边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 “文明”就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体现文明。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从现在开始。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女;在学校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下和同学快乐友好地玩耍,让我们在这里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将来当我们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