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兰封散文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1 21:28:4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骑行兰封散文

骑行兰封散文

周日上午,骑车去兰封寻访。两年前曾想着前去,由于诸多原因未能如愿。

出城沿省道S233线南行。时令虽过了惊蛰,依然春寒料峭。不知怎地,头上的天灰蒙蒙的,有点像冬天的感觉。田地里的麦苗正在返青,远望去一望无垠的绿色,让人心情愉悦。很快过了小营、雪庄,等过了修武、武陟交界处后,我便注意观察路旁的标牌,生怕走过了。

等到了蒯村,还没有见兰封村的影子。于是,接着南来。骑行了几分钟后,感觉不对,便停车问路边两个干活的人,一问才知,走过了。唉,可真是。遂掉头往北。骑行不久,见路西标有大仙庙。好奇心驱使,我先拐到大仙庙看看。

大仙庙也称大仙爷庙,离公路不远。下来公路就见到一石牌坊,正中门额书有“大仙爷庙”几个大字。柱石上刻有对联:“千修万练造杜梨灵气,苦尽甘来护一方平安”。穿过牌坊,一座三间的庙宇矗立眼前。进入院内,发现东边还有一座大殿,门上匾额写有:“玄天上帝”,看来是供奉玄武大帝的。大仙庙前有一石碑,刻有:大仙庙一冢。据了解,大仙庙位于武陟县小徐岗北地杜梨树下,始建于唐,由唐传于宋,宋传于元、明、清至今。相传隋朝末年,秦王李世民与王仁则交战洛南,兵败逃过黄河来到此地,被一老仗相助,使其得胜。李世民称帝后降旨在此修庙以示祭拜,并追奉老仗为大仙爷。环视一周,大仙庙规模不大,左右各有厢房,应是后建的。逗留了片刻,接着北上,继续前往兰封。

在和杨村口,我又下车问一老年夫妇,老头答道,兰封还在北边呢。道谢后,我一直纳闷,路边为什么没有标牌。等折回到蒯村,再一次下车问路,老汉说,公路对面就是兰封。哦,总算到了。

兰封有大小兰封之分,小兰封在西边属修武,大兰封在东边属武陟。走进大兰封不远,见有一庭院,大门上没有匾额。信步进去,感觉像庙宇。首先看到是一株老态龙钟的桑树,看了树上的铭牌,已有150年的历史。树下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兰采和墓及古墓群。看到蓝采和这三个字,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八仙的传说。相传,兰采和乃唐末遗士,道教神话故事人物之一。八仙过海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据记载,“兰采和夏服絮衫卧冰雪,常于长安市携兰而歌,自号兰采和。人有儿童时见之者及白见之颜色如故。后于濠梁酒楼上饮酒,有玉雪复其上,饮毕乘云鹤而去。古因兰采和在此地,故该村称兰封村……”没有想到兰封村的来历竟然与兰采和有关,真是出乎意料,此前还从未听说过。一个人在院子里转悠时,看到了一块刻有“三教堂”的石碑,才知道此处的名字。院落中间大殿为三教殿,也是主殿,供奉着佛、儒、道代表人物,释迦摩尼居中,孔子居东、老子居西。大殿抱柱上有对联:“佛道儒以教为本,善礼政德育民生”。听说修武县西村乡后河村也有三教堂,它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现存《创修三教堂碑记》,碑文有三教合流的论述,文中有:“三教之音无非欲人舍恶归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不容有一不治也。”又曰:“儒疗皮肤,道疗血脉,佛疗骨髓,不容有一不疗也。”又曰:“佛之日也,道之月也,儒之星辰也,如是三光在天,不可缺一也。”“秦皇去儒而终不可去,梁武涂道而道不可除,三武灭佛而佛终不可灭减也。”由此可见,儒、释、道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三者缺一不可。只是不知道,我眼前的这座三教堂创建于何时?

大殿西有奶奶殿,东有关帝殿与兰采和殿。在奶奶殿逗留时,一个村里的老婆婆走上前来,问我从哪里来?我回答了,觉得她有点耳聋,便提高声音。她得知我从修武过来后,顺手从供桌抓了三四颗糖果递给我,让我很是感动。这个一脸和气的老婆婆已八十五岁了,一看就是吃斋念佛的人,阿弥陀佛。三教殿门口,还坐着两个老太太,估计是三教堂的'“值日生”,她俩对于我的到访熟视无睹,依旧在闲扯家常。三教堂院后有废弃已久的大兰封面粉厂,一青砖三层楼建筑。拍了几张照片后,觉得也没有细观之处,于是,决定去附近的吕布冢看看。据喜欢研究本地文史的朋友说过,兰封一带,古冢很多,除了村东的蓝采和冢外,还有双女冢等二十余座,而吕布冢极有可能在修武小兰封。

出来三教堂朝西走,发现它的隔墙是一个篮球场,却美其名曰:蓝采和文化中心,看来也是为了纪念这位传说中的名人了。其实,大小兰封基本上连在一起了,过了一道南北街,就是小兰封。在街口,我向一个村妇打听吕布冢在哪里。村妇停下电动车,用手大概一指说,往前走,到了一个胡同口再往北就到了。

几分钟后,我就到了村子北边的麦田,远远地就看到了一个不算高的封土堆,上有杂树,东边有两棵白杨树,杨树穗子还挂在树枝上,没有落尽。我放好自行车,走到前去看个究竟。麦地可能刚浇过水,长势不错。临近中午了,麦地里麦苗上竟然有露水。到了封土堆,真有点失望了。吕布冢并不大,南北长约十五六米,宽约八九米,高约三米。如果不是附近的人指点,外人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这里就是曾叱咤风云的吕奉先之墓。熟悉三国历史的都知道,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乃五原郡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即人们常所说的“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后与司徒王允合力诛杀董卓,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依附袁绍。与曹操争夺兖州失败后,吕布袭取徐州,割据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吕布被曹操击败并处死于下邳。只不过,吕布本是九原人,又死在下邳,为何会葬在小兰封?在土堆前我不由暗自思忖。也许,吕布与当时的河内(今天的焦作)这个地方关系非同一般有些联系。当初,跟随丁原时,吕布曾作为骑都尉驻守河内;他帮助王允诛灭董卓后,被封为温侯,食邑就在今天的温县;吕布曾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可并没有取得二人的信任,袁绍反而想杀了他,为此,他不得不投靠朋友兼同乡河内太守张扬。由此可见,吕布葬在这里,也不是没有可能。究竟吕布的墓是不是在这里,估计还有待作进一步考证。当然,传说有时也不是空穴来风。环顾看了看,封土堆前没有石碑,更没有神道、古松柏之类的东西,尽管距今遥远,也不免让人生疑。就在我走出麦田时,碰巧从北面过来一骑车村妇,我问她:“这里是不是吕布冢?”她感觉出我不是本地人,遂停下车来,告诉我,反正村里的老人都这样说,她自己也不清楚。原来规模要大得多,而且是圆形的,后来村民平地取土,才成了现在的规模和形状。又说,前不久,土堆东边被人发现有两深洞,可能是盗墓的留下的。我顿时来了兴致,问道:“那有没有偷走什么文物?”她说,“这事村里人也弄不清楚。”听此言,多少有点失落了。

临走前,我又一次回望麦地里的封土堆,它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此时,不由得想起了《好了歌》里的那句诗:“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也许,每个人最终的结局不过是一抔黄土而已,名利不过是浮云。

虽然,此次骑行兰封颇费些周折,但,收获还是满满的,也算是圆了我一个多年的梦。

第2篇:骑行散文

骑行散文

如春晚的贾玲所说:快三十了,工作没有,对象没有。可能看上去有点糟糕,但其实还好,天没塌,地没陷,地球也还在转。四肢健全,身心健康,亲情围绕,友情常伴。至于兴趣嘛,爱好骑行,且根本停不下来!

骑行,顾名思义:骑着行走。骑啥?单车呗,单车又分为公路车和山地车,而我,独爱山地车,就那么莫名的。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对他的爱,请原谅我用了“他”这个字。那就用活泼点的话来证明对他的爱吧:若大街上偶遇他,就像男人看到美女一样,总是情不自禁想多瞅两眼,而且经常是,目送着他远去。

20XX年腊月30那天,骑车回家过的年。从工作的地方到老家,倒也不远,也就60公里路吧。路途长短不重要,只算是年终对自己爱好的总结与肯定吧!刚骑到家,老妈便来了句:不嫌丢人,人家都混得开着车回家过年了,你还骑着个破自行车。。。。。。没办法,长辈的价值观真的一下给推翻不了,于是,故作调皮回她:亲爱的老妈啊,如果全中国每个公民都像您闺女我一样,骑着破自行车回家过年,那咱中国也就不会有什么空气污染,什么雾霾了!您闺女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情—环保啊!话音刚落,老弟故意投来夸张的表情:环保大使,您辛苦了!您赶紧卸下装备休息休息吧!老爸也紧跟节奏:环保大使,您该渴了吧,待我给您倒两杯水,稍作休息后请喝下吧!嘿嘿。。。老爸和老弟的幽默瞬间让整个家里充满了温馨,和睦。

年初六上班,初三就骑行回工作的地了。家,是肯定永远住不够的,爸妈,肯定也是永远亲不够的。只是,实在受不起家里太多人的“关心”。依然是那个俗套的话题:有对象了吗?给你介绍个,去相一下吧?都多大了,别再挑了。。。。。。何止是七大姑八大姨,七大姑夫八大姨夫,还有三叔二大爷,三婶子二大妈呀,好像他们的开口语都是约好了似的。现在年轻人都流行在空间里写说说来发泄,我依稀记着临走那天发表的说说:相不相亲,找不找对象,关你们P事!模仿韩寒一句粗话,送给在座的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们,“我插自己裤裆摸自己鸟,关你们鸟事。”发完说说,便骑行离开了。

痛快的`休息了两天,准备以饱满的精神上班了,临时接到通知:初六的班次被取消。好吧,那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小旅行吧。天气不怎么好,但依然阻挡不了那颗想‘在路上’的心,于是,奔着离市区50多公里的百亩栗子园而去。

早上9点钟出发,连续骑行6个小时,到达目的地。如果把骑行精神用文字表达出来会显得矫情的话,那么请允许我矫情一次吧。人生如骑行,上坡很费劲,但多了些踏实感,下坡很轻松,但也少了些安全感;人生如骑行,别老是自以为是凭感觉,迷茫了,停下来问问路人,啊!原来真错了!错不可怕,调头重新来过;人生如骑行,当你到达了目的地,沿途的劳累、曲折、灰尘……这都不算啥,回想旅程,只觉得精彩!

都说美丽的风景看过就好,这意境,是留给诗人的,咱做不到。于是乎,拍照,拍照,拍照,一阵狂拍啊。狂拍之后,继续上路,返程。

老天爷,就是任性,说天黑就天黑,还没等到骑出郊区天色就暗了下来,越骑越累,越骑越黑。话说,冲动是魔鬼啊,一个心血来潮的决定果然付出了代价:为保证第二天准时上班,大晚上的了,还在这黑灯瞎火的郊区忙着蹬自行车。夜行灯没有,头盔没有,近视镜也没戴,这,纯属作死的节奏啊!再强大的女汉子,内心都住着个小女生吧,有点害怕了,但又能咋办?坚持!只有坚持!紧蹬慢蹬,总算是骑到了有路灯的大马路。原来是真的,黑夜里最能给人安全感的莫过于光亮!心中多了些安全感,心情也由紧张变得悠哉起来,戴上耳机,放起了音乐。也许,人,就这样,稍微一放松,就想得瑟。

晚上九点半,总算骑到了家。一身臭汗加一身灰尘,脏到了极点。室友故作嫌弃的眼神看着我:你一个女孩子,非得把自己搞得又脏又臭,何苦呢?我也故作潇洒状的回她:人,可以邋遢,但不能颓废,我洗个头洗个澡,就立马又精神了呀!室友还是故作嫌弃状:怎么还是那件冲峰衣?路上不会又简单吃的煎饼喝的开水吧?其实心里回她的答案:生命本身不胜过饮食吗?身体本身不胜过衣服吗?何必在乎吃什么,何必在乎穿什么。但嘴上回她:亲爱的,你最了解我了。故作要给她个拥抱状,把她吓回卧室。

骑行,对我而言,代表着浪漫,勇敢,活力,并非时尚,浮躁,得瑟。至于低碳环保,如此大意境,也就不提了。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渴了就喝,饿了就吃,随便找个路边席地而坐。不必在乎路人对你的看法,因为,你没那么多观众。不做违法之事,不做缺德之人,做好自己就够了。

20XX,新的一年,新的路途,继续勇敢的骑行吧!

行文至此,已是中午,阳光还算明媚,于是放下了笔,骑上了车。

原谅我此生胸无大志易满足吧:骑着钟情的山地车,背着酷爱的旅行包,耳机里放着那首《蓝莲花》(词穷中)那酸爽!!

第3篇:风雨骑行散文

风雨骑行散文

这周的周六,我第一次尝试了骑行。

骑行对我来说是个梦想和一种生活的方式,它可以让你暂时告别一些东西,让自己纯粹的去为一段路程努力。一切都因为最终的终点而起,所有的路途都是意义。我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并关注骑行的,就好像自己本来就应该骑行一样。去年的时候认识了一个骑行川藏线的同学,我羡慕他已经走过的路程并在心里暗暗的下决心我也要去挑战一下自己。时间一滑走过大半年,才有了第一次的机会去实现自己内心的渴望。对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东西常常找不出一个具体的理由,其实就是想这样做,就是喜欢这样做。对于骑行,我也有种说出不喜爱的原因的感觉,但就是这样,才会有真正去做的动力。

我们一行七个人,从长沙出发,骑到株洲。路程有一百多公里,对于从来没有骑行过的我来说,我对于距离没有概念,我只知道这是一个不容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骑行点滴散文

骑行点滴散文

日子经受不了起起落落,转眼间,已半年没有与骑游队一起骑游了。早上的微雨没有阻止我们预定的行程——温江陈家桅杆。

想想这半年,品尝了人间冷暖,有些记忆慢慢远去,父亲的影子剩在时光的重叠中,有幸的是,妈妈的身体恢复的很快,全家人的脸上荡开了幸福的花朵,今天我很快乐,又和队友们团聚了。

岁月像个陀螺,在拼命与时间赛跑。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还不到一半了,春天匆匆飞过,微风吹暖了世界,花花草草开始返航,用五花十色来装点我们的心情,沿途园林的初绿,空气的新鲜,队员们友好的交谈……我默默地在心里对自己说一一外面,真好!

初夏的季节似乎还停留在春天里,就象我们的心情,风夹杂着一些冷意,道是阳光轻轻启开笑脸,白云与蓝天洒脱地缠绵再一起,远远的雪峰装点着美丽的画面。让平淡的我,在骑游的途中又多了一份浪漫。思绪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第一次骑行经典散文

第一次骑行经典散文

风吹动了发丝,身子随着单车自由摇摆。于是,骑行就这么出现了。——题记

第一次骑行,内心无比的兴奋又激动。晚上还做梦了,梦见自己在骑行,梦见自己在宽阔的马路上恣意飞扬。可是,我又梦见自己在害怕,害怕自己路上出什么事,害怕自己路上有什么状况处理不了,害怕自己给他人带来麻烦。

第一次骑行忐忑又期待。

第一次骑行害怕又兴奋的失眠了。

第一次骑行想着想着就睡着了。

今天,第一份最好的礼物是天气,出门的时候,看着天空上的朵朵灰蓝色的云。心中那有可能下雨的无数个念头闪过,却也仅仅只是闪过而已。我想,即使它下雨也不能阻挡我骑行的步伐。因为走到今天,是过去多久以来自己的努力,我不能就这么放弃。骑行终于开始,和约好的素昧谋面的小伙伴去见面,去走曾经一直未曾走过的道路,去过那心中一直不敢过的那座桥,心中雀跃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骑行健身记散文

骑行健身记散文

今年冬季的天气,犹如一个顽皮的孩童,脸色说变就变,就是让人捉摸不定。刚到立冬时,老天爷立马给人来了一个下马威,气温骤降,寒流肆虐,叫人防不胜防,人们匆匆换上臃肿的冬装,猫在家里不肯出门。这时,由于天气干扰,加之琐事缠身,我不得不减少了每周持之以恒的骑行活动。这不,老天爷发过脾气之后,近期却回心转意,逐渐换成了笑脸,天气一下子缓和了许多。望着这段难得的晴好天气,对着这逐渐温柔的寒风,大自然好像在我的耳边大声疾呼:“懒虫,你该骑行了!”

今天是周六,早晨起床一看天气尚好,雾霾并没有如约而至,我的心情轻松了许多。上午匆匆地处理完手头的琐事,午后一见天气越来越好,我就迫不及待地做好了骑行的准备。

已经到了下午,长途骑行时间已不宽裕了,便决定绕西宝公路北线骑行。这一线路是要先爬约8公里的上坡路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骑行兰封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骑行兰封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