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2-01 21:28: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在约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找一个数的因数是学习质数和合数的基础,创设情景,复习约数的概念,找一个数的约数的方法,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2).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写出2─12各数的因数,然后观察分类,经抽象概括质数的概念,此概念的得出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发现,随后基于已有的知识构建的质数概念,学生又自主构建出合数感念,而合数的判断方法由学生通过对自己列举合数过程的自我反思反省提升而来,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3).按因数的个数来将自然数分类,既加深了对“1”的认识,可强化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还渗透集合思想。

(4).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成了一个有效地巩固、应用,拓展已学知识的动态过程,在拓展延伸中,选择了老师的电话号码进行游戏,不但使学生在兴致盎然中完成了对所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了“数学无处不在”。同时让学生感悟到学习的方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自我反思本课学习所得,把自己的收获告诉同学,这一过程又是再次学习、巩固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前面新知的探究中比较充分,学生自主参与,充分展示自己所得,而在练习中,时间有些紧张显得很急,最后学生的反思这一环节也没有完成。

第2篇:课题一:质数和合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要求①使学生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②能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③培养学生判断、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常见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谁能说说什么是约数?

2.请写出自己学号的所有约数。

二、揭示课题

我们学过求一个数的约数,那么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又有什么规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

三、探索研究

1.学习质数和合数。

(1)请同学报出你们学号的所有约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①每个约数的个数是否完全相同?②按照每个数的约数的多少,可以分几种情况?(学生讨论后归纳)

(3)可分为三种情况:(让学生填)

①有一个约数的数是:。

这些数中②有两个约数的数是:。

③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是:。

(4)再观察。

①有两个约数的如:2、3、5、7、11、13、17、19等。这几个数的约数有什么特征?

讲: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②4、6、8、9、10、12、14、15……这些数的约数与上面的数的约数相比有什么不同?

讲: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外还有别的约数,我们把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举手,点两名同学板演学号,大家检查。

③请学号既不是合数也不是质数的同学举手并报出学号,大家检查。

④学生看书第59页,读书上的小结语。

2、质数、合数的判断方法。

(1)根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教学例2。

让学生独立写出后讲所写的数为什么是质数(或合数)。

四、课堂实践

1.做教材第60页的“做一做”。

2.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1)按要求去做后看剩下的数都是什么数?

(2)讲: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质数,除了用质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外,还可以查质数表,如第59页的100以内的质数表。(或者看6的倍数的左右)

3、做练习十三的2、4题。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质数--只有两个约数。

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分为)合数--两个以上的约数

1--只有1个约数

六、课堂作业

1、做练习十三的第3题。

2、“你知道吗?”

第3篇:《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反思1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有的分为两种,奇数和偶数;有的认为分为6种,有6种因数的个数;有的分为因数的个数为单数个和偶数个等等。然后让学生自学书上的分类方法,并感悟到,最科学的分类是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0和1。明白含义后这时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数是质数?那些数是合数?最后再次讨论,探究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素数和合数》。一节课下来,我感到许久未曾有过的轻松,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中,也可以看出他们这节课的感觉不错。课后,我把教学流程在脑子里又重新过了一遍,有所顿悟。

1、以“问题”促进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按约数个数的多少把1~20以内的数分成了二类:一种是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另一种是有两个以上约数的数,初步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后,我环顾了四周,问:“大家觉得1~20以内的数你们都按规律罗列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沉默了片刻后,果然有几只小手提问了:“还有1没有放进去!”“那1又是什么数呢?”——(指而不明,引而不发)我带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篇1

数学课堂教学应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近我上了“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的练习课,这一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质因数的概念,进一步学会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但课前我发现课中还有一精彩处,那就是让学生研究一个数的质因数与它的约数之间的关系,及两个数的公有的质因数之积与它们两数的关系。我知道,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益而无害的,而且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桦南永胜学校 白云霞

质数和合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单元第三小节。在教学这一课时,我运用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首先,在自学提示中,我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并感悟到: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0和1。这时老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是合数?最后再次讨论,探究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在教学中老师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质数和合数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质数和合数一课时,我运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中产生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并感悟到,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0和1。这时教师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数是质数?那些数是合数?最后再次讨论,探究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思维实际出发,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对问题进行独立探索、尝试、讨论、交流,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学生经历和感受了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请学号是质数的同学站起来;”“请学号是合数的同学

未完,继续阅读 >

第8篇: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质数和合数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一知识点上承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下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通分、约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后续的重要内容。

教材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20这20个数的因数,再根据因数多少进行分类,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生通过交流,知道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并感悟到,自然数按照因数的个数可以分为质数、合数、和1。但是,我觉得概念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概念的本质属性上,即让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对提供的实例进行观察、比较,自己去发现,去揭示。因此,我把找20个数的因数个数放在了课前预习,而把课堂的时间更多地还给学生去探究概念的本质上去,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充分体会什么是质数,什么是合数,并在此基础上找到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的最简单方法,同时渗透一些学习方法,如:利用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