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一年级识字教学点滴谈
一年级识字教学点滴谈
富阳市实验小学
钱凌云
关键词:热爱
轻松
愉悦
兴趣
开拓识字途径
在生活中识字
识字是学生进行各种学习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各科教学都离不开识字这一基础性的内容。因此,识字教学历来为我们所重视。而今,新课程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又加强了整合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时间,也使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那么,如何使一年级的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字,以下是我的一些简单的看法。
一、要让学生热爱汉字。
祖先为我们创造的神奇汉字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个词让你感触到热和力,“月亮”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芒。“笑”让你快乐,“哭”字一看就像流泪。“冷霜”好象散发着一种寒气,“幽深”两字一出现,你似乎进入了森林或宁静的院落。„„这些横竖勾勒的奇妙组合,是多么可爱啊!而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更能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地飞翔和驰骋。试问,在人类古老的长河中,有哪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所以,我觉得要让孩子们热爱这些可爱的精灵,这样才会让他们产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有了信心,何愁学不好呢?
《口耳目》是有关象形文字演变为汉字的识字课。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看了象形文字,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学生的兴趣已被激发起来了,最后我公布了答案,再一次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共同之处,学生在猜、分析的过程中掌握了生字,得到了知识。课后学生积极去找了一些象形文字,让老师和同学猜一猜是什么汉字。从中学生感悟了汉字的象形性,感受了祖先的智慧和学习的乐趣。
在学习“笑”字时,学生又一次感受了汉字的神奇。学习时,我先让学生盯着字,说说看到了什么。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说“‘笑’字的竹字头就像一
双眼睛,正笑眯眯地看这我们呢。”“‘笑’字最后的撇捺就像人的嘴角,正微笑着向上翘呢。”„„这时,又有一位同学举手,“老师,我看了这个字后,觉得心情不错。”“是啊,老师也有和你一样的感觉。中国的文字就是这样神奇,让我们感受了无穷的魅力,同学们课后可以去找一找,还有哪些字有这些特点。”课后,学生很有兴趣地找了一些字,如:哭、休、身„„并和老师、同学交流了看法。既感受了汉字的魅力,也尝到了掌握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热爱汉字的感情。
二、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七、八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总能激发他们的 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过程中。
在教学《操场上》一课的词语中,因为这些词语都是学生在活动中经常碰到的,于是,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下面我们一起到操场上玩玩,老师说运动的名称,你们就按老师说的做动作,然后说说自己的发现。我先说了“打球、拔河、拍皮球”三个词语,同学们马上动了起来,动作做完了,同学们马上举手说:“老师,我发现刚才的动作都用手完成的。”我再一次引导学生看这些词语,这次,没等我开口问,学生就兴奋地站起来说:“这些表示手的动作的字都有一个‘提手旁’。”我趁热打铁,请学生猜一猜还有哪些子也可能是“提手旁”的,这时,学生的兴趣完全被激发起来了,于是他们又认识了许多带有“提手旁”的字。接下去在学习“跳高、跑步、踢足球”三个词语时,他们很主动到认识了这些词语和“足字旁”。在随后的学习中,学生主动去思考生字和偏旁之间的关系,让他们进一步巩固了识字。
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一上课,我便在大屏幕上打出了一幅图画:嫩嫩的青菜,绿绿的黄瓜,红红的西红柿,紫色的茄子,大大的萝卜,青青的豆角„„好一派美丽的景象,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了,有的说:紫色的茄子象灯笼一样挂
在枝上;南瓜的皮已经黄了,它肯定熟透了;„„我说:是啊,菜园里的风景真不错,我们一起来欣赏以下吧!接下去,我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指导学生朗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然后我再把有这些词语的儿歌配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接着让学生配乐读课文,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孩子们摇头晃脑,有滋有味,陶醉其中。这个设计让枯燥的读词、读文变得十分有趣,学生识了字,学了词语、课文,还受到了美的熏陶。
我想在识字教学实践中,从教学需要出发,依据识字内容创设一些具体场景和氛围,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识字。让学生先感知、体验,后理解运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投影、多媒体、表演、绘画、音乐帮助学生识字。教师可借助挂图,通过绘声绘色地描述,带孩子们进入童话世界,这样,枯燥的识字就成为学生积极探求的目标,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困难迎刃而解。因此我们要彻底改变以往封闭的识字教学局面,创设一个开放多维的教学环境,拉近语文和生活之间的距离。
2、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一年级学生识字存在的问题是: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办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活动是孩子最喜闻乐见的方式。他们都喜欢游戏,要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生字教学中,我采取了一些游戏。
1、“闯关”游戏。(1)第一关:读准字音。强调不要在第一关就结束游戏了。这样能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因此他们读得、认得特别用心。(2)第二关:记住字形。过了第一关,学生会想方设法闯第二关,于是他们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字形。一个个抽象的书面符号在学生面前活起来了,一一进入学生的知识仓库,学生对这些生字产生了感情,就像老朋友一样记住了它们。
2、猜字谜。“猜字谜”的游戏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学生的喜爱。一开始,我编谜语让学生猜,在我的引导下,学生渐渐地也会编了,如: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太阳东边升,月儿挂西边; 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下方,大口张开嘴,小口里面藏„„此时的学生都感受了成功的喜悦。另外,编儿歌、编故事、找朋友、摘苹果、接龙等游戏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
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比赛,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就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学生爱学的活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识字,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达到识字的目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把活动穿插于识字教学过程中,避免了单纯识字的枯燥无味,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就会顺利地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开拓学生的识字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1、建立识字本档案。
开学初,我请每位学生准备了一本识字本,把自己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这个本子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环境,为学生识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课堂,随处可见的可、各种广告牌,信手可得的各类物品包装袋,这些与学生们日常生活相伴的事物名称,是一本鲜活的识字教材。每周一次的课外识字课上,当学生们打开那本图文并茂、剪贴有序的自编的识字教材,着实令人大开眼界。汇报刚认得的字,交流识字的方法,演说教学的广告语。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出游活动,组织学生光顾超级市场、集贸市场、图书城,那些琳琅满目的物品商标,不知不觉成了学生们相知相熟的“好朋友”。这样的识字途径,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又使 他们从中领悟到,知识不仅在书本里,而且也在生活中。
2、认识本班同学的姓名。
学生最爱做老师的小助手,发放学生的作业本时,我就故意问学生:“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学生热情地说:“非常愿意。”当我要求他们帮我发本子时,只有几位学生能帮助我,但是事后我发现孩子们在主动认识同学的姓名了,在后来发本子时,就有更多的学生能帮助我了。由于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全班学生姓名中的近100个汉字就轻而易举地记住了。
3、给实物贴上标签,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
给实物贴上标签,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是低年级学生识字的好方法。
我先在教室的可视物上写上拼音和汉字的标签,平时触目可及,学生慢慢地就认识了这些生字,然后我再鼓励学生自制卡片或纸条,写上字词贴在物品上识记生字。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很多字,而且激发了强烈的识字兴趣。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丰富多彩的识字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但如何不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学得愉快,我采用了同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的方法。在学习拼音时,我向学生推荐看一些带有拼音的儿童课外读物,每周背诵一首古诗等等。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和巩固的同时,体会识字与读书的乐趣。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积极性,我们还举行学生感兴趣的讲故事、背古诗竞赛。实践证明,阅读不仅巩固了所认的字,而且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大量识字。
总之,汉字是语言、思维发展的基础和工具,紧紧抓住低年级这一识字教学的关键时期,突出识字教学的重点,有助于促进儿童语言、思维、精神意识在高起点上快速发展,从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2篇:《一年级识字的点滴谈》教学心得
《一年级识字的点滴谈》教学心得
一年级语文以识字教育为重点,这一个多学期来,我们除了完成大纲要求以外,还另外补充了一本拓展阅读书,通过拓展阅读补充生字,一年级学生掌握的生字能达到1600字左右。学生认识的字多了,阅读兴趣浓了,阅读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他们变得十分喜欢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很有兴趣去认识。但是识的字多了,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构字十分复杂,同音字,形近字特别多,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特别容易混淆,在用字时往往张冠李戴。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
(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识字兴趣
开始识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告诉小朋友:我们中国的汉字很奇妙,一个汉字可以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首儿歌、一个故事。小朋友听了便十分有兴趣。开始教生字时我有意识地把一些生字编成谜语,故事讲给他们听。小朋友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往了,之后,我便鼓励他们自己来给生字编编谜语,讲讲故事。小朋友的情绪很高涨,有的小朋友编得谜语相当出色,连老师都不曾想到,如:“贵”字,小朋友说:“小宝贝踩到一条小青虫,小青虫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贵字上面的`虫字没有一点。”又如“底”字,小朋友说:“有个小不点来到广场下买了一瓶乐百氏奶,‘底’字下面的一点代表小不点,不能漏掉。”但在教学时应适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为了编个谜语,讲个故事就硬性把字拆开,强行把各部件编成没有任何联系的故事、谜语。
(二)用心识记单个汉字。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用心,记字、写字当然也如此。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字形通过大脑的加工与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得出最好的记忆方法,储存在大脑中。这里要特别强调与生活经验的联系,经过这种联系,字就记得特别牢。有些形近字可以放在一起教学。像学“青”字的时候,我就把“清”“情”“晴”“睛”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小朋友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这一点是学生掌握好字的关键所在。小朋友会比较出“清”字是三点水,和水有关,清水。“情”字是竖心旁,和心情有关,心情。“晴”字日字旁,和太阳有关,晴天。“睛”字,和眼睛有关,眼睛。通过比较学生用部首分析法区分出这几个字的区别。在学这一类字的时候教师不讲,而是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出于一种强烈的表现欲,大部分学生会很投入,效果也会比较好。
(三)经常指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进行整理,得出规律性的东西
一方面防止遗忘,另一方面为以后学习同类生字打基础,提高识字、写字能力。汉字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在识字上,如形声字规律;写字,如提手旁、木字旁、三点水等基本上所占位置及写法都差不多,要经常帮助学生整理,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如记“播”字,要学生说出:左边是提手旁,右边的上面是一撇加上个米字,下面是田字,米在这儿指种子,春天我们用手把种子撒到田里就叫播种。经过这样一说,学生就不会把右上面写成“采”了。
(四)及时反馈
这一环节是识字教学的归宿,是综合考查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过程。通过训练及时反馈信息,查漏补缺,从而达到教学最终目的。
第3篇: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点滴谈
[原创]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点滴谈
一年级语文以识字教育为重点,这一个多学期来,我们除了完成大纲要求以外,还另外补充了一本拓展阅读书,通过拓展阅读补充生字,一年级学生掌握的生字能达到1600字左右。学生认识的字多了,阅读兴趣浓了,阅读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他们变得十分喜欢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很有兴趣去认识。但是识的字多了,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构字十分复杂,同音字,形近字特别多,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特别容易混淆,在用字时往往张冠李戴。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
(一)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识字兴趣。开始识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告诉小朋友
第4篇:一年级识字的点滴谈
一年级识字的点滴谈
一年级识字的点滴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年级识字教学的点滴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年级语文以识字教育为重点,这一个多学期来,我们除了完成大纲要求以外,还另外补充了一本拓展阅读书,通过拓展阅读补充生字,一年级学生掌握的生字能达到1600字左右。学生认识的字多了,阅读兴趣浓了,阅读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他们变得十分喜欢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很有兴趣去认识。但是识的字多了,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构字十分复杂,同音字,形近字特别多,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特别容易混淆,在用字时往往张冠李戴。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