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教育片力量观后感汇集
教育片力量观后感汇集
教育纪录片《力量》观后感
纪录片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不断在脑海中回荡。在当事人饱含泪水的述说中,我的眼泪也随着不断的流,仿佛跨越了半个世纪,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去抚慰那些埋骨在英雄沂蒙的忠魂。
“八百里沂蒙,山连山,水接水,这里是中国的红色根据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片热土上,发生过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涌现出多少可歌可泣的英名。……”伴随着美丽动人的《沂蒙小调》和慷慨激昂的解说,沂蒙山中的这段艰苦岁月和这些感人故事又仿佛重新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忘不了的是为支援孟良崮战役艾山乡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东波池村32名妇女跳下冰冷的汶河,用自己羸弱的身躯当桥墩,用门板当桥板架起了一座“火线桥”,为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忘不了的是“沂蒙母亲”王换于质朴而又真诚的话:“他们的父母打鬼子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咱得把人家的根留住了。”这样看似简单的承诺,她守住了,自己的4个孙子却先后夭折;忘不了的是抱着自己出生仅13天的女儿慷慨赴死的巾帼英雄陈若克,被绑在马背上的她看着近在咫尺的被扔在马料里的女儿,一个母亲的天性让她深深的自责,可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却让她守口如瓶……陈毅元帅曾深情概叹,老区人民“最后一块布做军鞋、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奉献精神,就是人民战争的光辉写照。同样,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带给沂蒙群众的是崭新的面貌和作风。天亮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老百姓的“满缸”运动;实行耕者有其田,保障农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纵观古今,这都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但也许是我们离那个战争的年代过于遥远,好像已经有好多人忘记了这个最简单的道理。现在,好多地方都存着这些问题:部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意识不强,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差,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有的党员干部宗旨观念淡化,对群众呼声听而不闻,对群众困难视而不见,对找上门的群众往外推……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对于人民群众,我们永远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与群众保持同甘苦共患难,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的党才会像马克思所说: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力量》观后感:沂蒙的力量
《力量》这部纪录片运用真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亲历者叙述的方式,讲述了沂蒙山区人民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述了历史革命中人民与党的血肉之情。
用肩膀搭起解放军过河“桥梁”的伟大沂蒙女性、在革命中“最后一口粮食送前线,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沂蒙人民、可歌可敬的沂蒙六姐妹和沂蒙母亲们……
纪录片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支前故事,一段段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在当事人饱含泪水的述说中,感动的我热泪盈眶。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我们党的军队,极为落后的情况下却战胜了军事力量极为强大的日本侵略者,战胜了装备精良、拥有飞机大炮加牛肉罐头的国民党军队。靠的是什么?靠的不是过硬的军事技术,不是先进的军事设备,靠的是军民之间打不断的血肉情。特别是解放战争,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退出来的、是人民群众用小米喂出来的、是人民群众用担架抬出来的!靠的`是人民群众最无私的奉献和极其巨大的牺牲精神!正如《力量》中罗东进同志说的,我党不是用60万军队打败了国名党80万军队,而是我党还有百万的人民在支援着我们。
回顾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认清现实。
《力量》带给人的不仅仅只是感动,更多的是心灵的震撼,我们要缅怀先烈,追思英雄,“以史为镜”。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纵观共产党成立之初到共和国的建立,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我们党长时期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艰难环境里进行革命活动的无比宝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坚持了群众路线,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群众路线教育片《力量》观后感
在培训班上,大家观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基地教学片《力量》。短短的100分钟里,影片运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和亲历者采访讲述,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形成一部依靠群众打天下教育片,此教育片折射出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坚实不可撼动的群众基础,反映了我党一心为人民利益奋斗的优良历史。
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被沂蒙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淳朴情怀所打动,几乎是泪流满面地看完的,被一个个母亲用行动支持革命所感动,是啊,没有沂蒙老乡们送郎参军、献子入伍、救护伤员、传递情报、缝军衣、做军鞋、抚养革命后代,八路军将士,如何能在艰苦的抗战岁月里勇往直前,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百万独轮车支前大军,就像历史的车轮,以不可遏制的力量创就了奇迹般的历史。群众是伟大的,我默默地对自己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紧密联系群众。
翻开中国革命的历史画卷,可以清楚地看到,谁关心群众的呼声,依靠群众的力量,谁就能取得辉煌的胜利。当时,人民群众为何死心塌地为八路军运粮帮助八路军,就是因为他们心里有一个信仰,共产党能让穷人当家作主。这个信仰就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共产党也正是有了群众这块坚韧的基石才有了中国这美好的今天。如果不把人民群众看作衣食父母,违背人民的意愿,就一定会被历史淘汰。
《力量》一片,也让我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稍有感慨,古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欲成大事,必先赢得民心。中国革命的胜利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同样来源于群众路线和群众基础,这是恒古不变的革命真理和中国共产党员孜孜不倦的实践基础与追求。也是我们观看教育片《力量》,深刻学习和领会群众路线的原因和最终目的。
第2篇:住房公积金《力量》、《永恒》教育片观后感
教育片观后感
我分别观看了教育片《力量》、《永恒》和《苏联亡党亡国20年》。让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再一次接受了教育,对党的群众路线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专题片《永恒》通过全新视角、深度挖掘沂蒙精神,深度探寻党和军队赢得群众拥护的历史路径,揭示党群关系良性互动的真谛。这部影片生动讲述了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与齐鲁儿女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着重体现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
专题片《力量》一片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亲历者讲述,重温了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英雄群体和感人事迹,给战士喂乳汁的红嫂明德英、谁第一个报名参军就嫁给谁的梁怀玉、抗战第一村渊子崖的抗日自卫战等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生动事例,展示了烽火岁月的沂蒙情怀,展现了党和群众、军队和人民血肉相连的关系,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诠释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是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部生动教材。
专题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共分“苏联最后的日子”、“把自己推向灭亡的政党”、“被休克的国家”、“阿尔巴特街的迷墙”四个部分,记述了前苏联亡党亡国,国家四分五裂,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的前景。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苏共内部,即苏联共产党的蜕化变质,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蜕变。一是否定党的领袖,否定党的历史,使苏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最终导致了苏共党亡政息。二是背叛马克思列宁主义,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质上就是打破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三是党风败坏、严重脱离群众。四是干部路线严重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错误的干部路线造成党政军干部队伍思想空前混乱,严重损害了党的威信,造成了干部对党的离心倾向。五是严重背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原则,改变了党的颜色,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受到破坏,党风恶化,严重脱离群众。
通过观看专题片,我自己受到了极强的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洗礼,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利益观和事业观。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定要通过“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倾向进行一次大扫除,做到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转变作风,改进工作。
一是要加强学习。加强学习是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务,要认真学、深入学、反复学、带着问题学,在学习中思考,在学习中提高,增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只有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免疫能力。我深刻体会到,住房公积金的工作政策性很强,又很具体,必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要切实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要认真学习现代金融、科技、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下功夫。坚决克服工作中大而化之、粗糙马虎的现象,全面实行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二是要从自我做起、从自身岗位做起,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强化为民、务实的意识。群众与我们,是鱼水相融的密切关系,牢不可分。作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一名科员,窗口是单位的一个缩影,自己的一言一行代表单位对外的形象,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只有取得群众的配合、支持、理解和认可,才能顺利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常工作中自觉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主动服务、耐心服务、文明服务,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坚持受理、咨询一样热情,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干部、群众一样尊重;忙时、闲时一样耐心;来早、来晚一样接待;认真落实“首问负责制”,负责到底地为群众办事,尽最大可能为群众提供方便。真正做到真诚耐心、细致入微的服务,才会让每位群众都满意而归。
作为一名党员,我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只有植根于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一名窗口服务人员,更应该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政治上代表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在建设和发展中取得新胜利。
第3篇:信仰的力量《信仰》专题教育片观后感
信仰的力量-《信仰》专题教育片观后感
篇1:《信仰的力量》观后感
《信仰》观后感
为人民服务,就得拿出一辈子。6月24日至25日晚,为庆祝建党91周年,展示各个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理想信念和传奇故事,历史文献纪录片《信仰》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分“只要主义真”、“壮志换新天”、“时代先锋行”3集,每集时长50分钟,以党的90多年历程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细节”的表现手法,通过讲述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深刻阐述了共产党人的核心价值观。90多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信念如铁、百折不挠的优秀儿女忠诚践行党的宗旨,勇立时代潮头,植根中国大地,与人民心连心,为旗帜添风采,我们党和她所领导的民族伟业才能于艰苦卓绝中砥砺奋进,于风云变幻中风光无限。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
第4篇:教育片观后感
教育片观后感
6月13日,市局(公司)监察审计组织观看了《贪娈的代价》警示教育片,该电教片向我们呈示了利用职权贪污受贿、徇私枉法的丑恶行径。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有些党员干部在个要欲望的驱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关、金钱关面前丧失原则,置党多年的培养于不顾,利用职务做出有违于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的宗旨的事情,迈出了罪恶的步伐,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中,最终是身败名裂。教训是深刻的、令人痛心的,我们一定要从这些案例中吸取教育,引以为戒。
通过观看警示教育片,深刻反思自己,认识到自身在理想信念方面、在政治生活学习方面、在改造自己主观世界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每一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
第5篇:教育片观后感
教育片观后感
教育片>观后感
(一)星期五下午 , 我们全校师生一起观看了《珍爱生命》这部教育片.每个人的生命永远只有一次 , 失去了这一次就再也没有了.而许多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 , 失去了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可贵 , 我们要珍爱生命.随着科技的发展 , 交通工具变了 , 从平板车到三轮车 , 从三轮车到自行车 , 从自行车到电瓶车.交通工具的日新月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 但也把灾难给带来了.看着电视里一幕幕触目惊心 , 惨不忍睹的车祸 , 我的心不仅一怔 , 看着那些因为车祸而破碎的家庭 , 我的心不仅隐隐作痛.这些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 其实只要人人遵守交通规则 , 车祸这个可怕的敌人就会被我们打倒了.还有许多学生因为学校暴力而终生残疾甚至死亡.那些人面兽心的歹徒残害了多少年幼的心灵.他
第6篇:教育片观后感
《山中挺起不倒的脊梁》教育片观后感
今天上午,信息工程学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收看教育电视片《山中挺起不倒的脊梁》,这部教育片记录了茂县山体高位垮塌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抗灾救灾斗争中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看完影片后,我感慨良多。
6月24日,茂县山体高位垮塌地质灾害发生后,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四川省委团结带领和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在抢险救援一线,紧急开展抗灾救灾行动,加紧群众搜救工作,迅速转移其他受灾群众,在各级党组织的党员的密切配合和高效组织后,成功地将这次天灾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同时,也专门安排党员进行对群众的安抚工作,对那些在灾害中失去亲人的受灾群众及时给予心理辅导,让群众感受到党是群众的坚强后盾,体现了党的温暖。影片中,我对山谷中的“临时党支部”印象深刻。在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