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禅语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30 08:04:4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生活禅语

净慧禅语

 修行就是要发现自己。发现自己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发现自己的能量,发现自己有无限的创造力,发现自己有无量无边的神通妙用。

 在生活中要表现出禅者行云流水、轻松自在的风度,一切都很淡定,一切都很放松。我们身体要放松,心情要放松,念头要放松,放松了就能身心安然,反之就会有很多的焦虑。 菩提心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就是学佛的目的。学佛的起步要正,修行的全过程才会正。 我们的科学、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提高了,但精神生活还是相对滞后。人为什么要活着?活着又是为了什么?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我们学佛参禅就是要找到生命的这些终极答案。 因果是一切事物的根本规律。要信众生随业报而轮回六道,要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信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们所做的一切善恶言行,天知、地知、自己知,欺不了天,欺不了地,更欺不了自己。

 身心调柔是一种修养过程。“调”者调和,就是要让自己的身

心管束得住,不致散乱,听从指挥。“柔”者柔顺,就是要让自己的身心进入被动、弱化的状态。听从安排,心平气和,而不是心烦气燥。身心调柔后,愤怒的心没有了,嗔恨的心没有了,人我是非的心淡化了。

我们修学佛法,首先要信仰三宝,要对三宝树立不可动摇的信

心。对三宝没有信心,修行就不能入门,修行就没有加持力,修行就没有效果。

生命的链条就象一个前无始后无终的记账卡,我们所行一点一

滴的善业、恶业,都会在这个记账卡上,刻下一道一道的痕迹,永远不会消磨,也不会有丝毫的差错。报应昭彰,如影随形,可不惧哉!

我们每天都要检查自己,要牢记《沩山警策文》中的谆谆教导,“举措看他上流,切莫随于庸鄙”。

烦恼就像压在我们身上的千斤重担,就像绞索一样缠绕着我们的身心,使我们不得自由,不得自在。学佛最终的目标是以解脱为归宿,就是要解脱烦恼。解脱烦恼的当下就是现证涅槃。  儒家讲内圣外王,佛家讲自觉觉他,自利利他。生活禅要求我们在生活中落实“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理念,在生活中强化素质,美化人格,善化心念,德化行为,先向高高山顶立(上求佛道),再向深深海底行(下化众生)。

 青年人要做有觉悟、有智慧的人;要做懂得惜缘惜福的人,要做有信仰、讲因果的人;要做有良心、讲道德的人;为我们未来生命的发展,走好第一步。

 围绕“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禅宗旨,学会在生活中不断优化自身素质,不断和谐自他关系;学会在生活中“善用其心,善待一切”,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做一个善于体贴他人,关爱他人的人。

 人类要发展,要进步,更要有信仰。我多年来一直在呼喊“信仰、因果、良心、道德”这八个字是做人的根本。呼喊了多少年,被不断的社会负面现象所证实,我的呼喊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五戒是人类道德的共同要求,五戒是一种普世的道德原则,完全符合人类和谐共存的要求。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

淫、不妄语、不饮酒(包括不吸食一切毒品)。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要保证我们的身心健康,要使社会保持和谐的生活状态,就必须遵守五戒,构建和谐的生存环境。

第2篇:生活禅语

1、是人就需要自由,是人就应该有慈悲心,是人就应该懂修炼,是人就应该不断完善自己,影响身边的人向善。

2、心中无欲真解脱。“无欲”并不是什么都不要,或什么都不做,而是忘我地、无我地、不为我地去要、去做。只有达到无欲的境界,才能真正做到热爱自然,融入自然,此时哪怕只是见到一片树叶,你也会感到深深的幸福和满足。

3、悟道之人如何待事?时时刻刻保持内在的觉知,对事物清楚明了,又不加以分别。事物就是事物,它没有属性,一旦你给它下了定义,就有了好坏、善恶、是非……而我们普通人则相反。

4、生活中遭遇的所有的困难与挫折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毅力和创造力,把我们打造成完美的人。

5、生活的最髙境界是慈悲、知足、感恩。具体表现是简单、无欲、解脱、自在。

6、幸福和富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放下了多少。对物质世界的一切越执着,越说明你是它们的奴隶。内心一丝不挂,才是万物的主人。

7、“放下”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而是放下你对事物执着的心、贪恋的心,放下你的私心和顾虑。但是,责任心,利益集体、利国利民的心和团队精神是不能放下的。“手中有权,心中无权”“手中有钱,心中无钱”……若对财色名利世间的一切都能如此,还需要放下什么?

8、过分地追求外在的一切,心灵才会变得浑沌、污浊、空虚、彷徨。大自然是心灵真正的净化剂,万物的灵魂就是大自然。我们应该崇尚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融入大自然。

9、大自然是我们人类惟一、永远的依靠,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我们应当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大自然对人类的恩宠。

10、是因为你的心没有敞开,没有读懂这个社会,接受这个社会,才会感到孤独,甚至漂泊。惟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能接受一切,容纳一切,才会感到充实、宁静、祥和,与万物同一体。

11、生命的价值远远超过世间任何物质的价值。可是現在的人恰恰相反,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方向,对物质过分地贪求,物欲高涨,忘却了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荒芜了生命,实在可悲可叹!

12、真理不分彼此,更不分种族与宗教。圣人应众生的根基与需求,千变万化,在各个领域里演说真理。他们来到世间不是让众生崇拜,而是引导众生践行真理。过于依赖圣人,是无法与圣人相应的。惟有践行真理,才能与圣人相应。

13、很多时候购物并非我们真的需要,而是出于一种攀比和炫耀的心理,是占有欲在作怪。东西只有少,我们才会知道它的珍贵,才会懂得珍惜。人是因为心中没有崇高的理想,才会装进许多“垃圾”。

14、为了自由,我们舍弃了爱;为了自由,我们舍弃了事业;为了自由,我们舍弃了家庭.....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我们什么都不需要舍弃,只要带着觉照,不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本性就不会迷失。

15、懂得知足、满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否则,即便在极乐世界也是个烦恼的人、贫穷的人。无明是烦恼的根源。贪欲是灾难和痛苦的祸端。

16、人生美好的享受是安居,是沉默,是孤独,是听见自己的呼吸声,是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

17、內心失去了与道的联系,才会不停地追赶潮流,这正说明了心灵的空虚。惟有充满自信,忠于自己的人生,才能与内在的道沟通。

18、人生的真谛是在曲线中悟道,在直线中容易得意忘形。曲线是通向灵性之门的捷径。人要学会在曲线中找到乐趣,在曲线中发现美,生活的哲理就藏在曲线中,要善于从曲线中发现人生的奥秘。19、多行动,少言语。话多的人不可信,他的心都用在表达上。要学会无言的表达,无声的行动。

20、慈悲心生起才是“灵魂”苏醒的开始,才是自性打开的开始,也是永生的开始。

21、慈悲心是人性的美德,是佛性的妙用,是美女的身材,是男人的智慧,是社会的和谐。

22、精进努力修行不是改变自己的容貌,不是获得种种境界,也不是创造福慧,而是寻回原本的初心——赤子般的心。

23、知识是从外学习而来——养头脑,智慧是从内领悟到——养心灵。

24、开悟成就有两条路可达成:一是靠静心反观内视自己,深入心的源头,达到悟境;二是慈悲心生起,对众生充满无穷的爱,践行慈心与宏愿,使内在本有的自性开出芬芳的花朵。

25、做人要重过程,做事则要重结果。

26、我不畏惧死亡,而畏惧虚度光阴;我不畏惧事务繁多,而畏惧空耗生命;我不畏惧名利,而畏惧人生没有方向;我不畏惧他人误解,而畏惧心胸狭隘;我不畏惧爱,而畏惧心中无爱;我不畏惧人情浓,而畏惧道情淡。

更多热门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佛语禅心语录100句

2.佛语禅心精彩经典语录

3.2016年佛语禅心经典语录

4.佛语禅心99句经典语录

5.2016佛语禅心经典语录

6.佛家最让人静心的语录

7.净空法师经典佛经语录

8.佛家的经典语录大全

9.佛语禅心语录2016年

10.佛家经典语录谈爱情

下载生活禅语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活禅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