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日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9 08:08:0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中国一日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询问年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了解新闻的体裁结构。

2、默读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A、认真阅读课文;

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

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

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

4、小组选择一个内容,以画图表的方式把具体的数字呈现出来。提供学习资料:瑞典人口总数880万,芬兰人口总数524900,挪威人口总数462万。澳大利亚人口总数1900多万。

5、各小组把列好的表格展示并解说。

6、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板书:改革开放)

7、拓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安枕无忧了呢?出示网上调查资料

2005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1. 卢森堡43,940

2. 挪威43,350 5. 香港36,800

3. 瑞士39,880 6. 日本34,510 8. 加拿大31,300

4. 美国37,610 7. 丹麦33,750 9. 冰岛30,810 98. 中国1,700

8、看到这份资料你感受到什么?(崛起与沉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9、延伸:

●这则新闻是1994年的调查结果,在12年后的今天,这些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了呢?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新闻《我家的一日》。

第2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中国一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中国一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询问年的体裁特点,掌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了解新闻的体裁结构。

2、默读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A、认真阅读课文;

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

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

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方面)

4、小组选择一个内容,以画图表的方式把具体的数字出现出来。提供学习资料:瑞典人口总数880万,芬兰人口总数524900,挪威人口总数462万。澳大利亚人口总数1900多万。

5、各小组把列好的`表格展示并解说。

6、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板书:改革开放)

7、拓展: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安枕无忧了呢?出示网上调查资料

2005年世界人均GDP排行榜

1. 卢森堡43,940

2. 挪威43,350 5. 香港36,800

3. 瑞士39,880 6. 日本34,510 8. 加拿大31,300

4. 美国37,610 7. 丹麦33,750 9. 冰岛30,810 98. 中国1,700

8、看到这份资料你感受到什么?(崛起与繁重同步,希望与困顿同在)

9、延伸:

●这则新闻是1994年的调查结果,在12年后的今天,这些数据是否发生了变化了呢?课后去查找相关的资料。

●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新闻《我家的一日》。

第3篇:《中国一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询问年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了解新闻的体裁结构。

 2、默读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A、认真阅读课文;

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

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

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国一日》教学设计

《中国一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询问年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 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了解新闻的体裁结构。

2、默读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A、认真阅读课文;

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

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

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5篇:《中国一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询问年的体裁特点,把握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阅读,进一步体会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同时理解作者“崛起于城中同步,希望于困顿同在”这句话的含义。

3、学习本文大量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查找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延伸导入

1、学完《这儿,原来是一座村庄》你感受了什么?

2、揭示课题,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一日》,确实感受一下。

二、阅读感悟

1、了解新闻的体裁结构。

2、默读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A、认真阅读课文;

B、想一想,作者从哪几方面写了“中国一日”?

C、在你不理解或不知道的地方做下记号。

D、读完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阅读提示B。(从中国的消费、市场、住宅、交通运输、人口、国内生产总值等

未完,继续阅读 >

第6篇:《中国一日》教学设计

《中国一日》教学设计(精选19篇)由网友 “不秃头女士w” 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中国一日》教学设计,方便大家学习。

篇1:《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

2.感知内容,理解关键句;

3.反复诵读本文,体会作者文章感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重点)

2.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重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 员的崇高精神。(重点)

导语设计

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 载人太空船“神州五号”成功发 射升空,这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作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38岁的杨利伟成 为第431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这一天,多少炎黄子 孙翘首以盼!大家可曾知道

未完,继续阅读 >

第7篇:红树林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第二课时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出过成都,见闻比较狭窄。可以引导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查到相关的信息,丰富课内外知识,例如语文配套的拓展阅读课本、有条件的上网查阅等,尽可能地了解红树林,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

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难点:

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但不要求掌握该术语。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说说你所知道的红树林。

二、回顾课文提纲,引入课文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中国一日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一日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