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游三味书屋作文
游三味书屋作文
欢迎大家来到绍兴,现在我们所在的景点是鲁迅故里的三味书屋。我姓王,大家可以称我为小王或王导。
三味书屋位于绍兴市区都昌坊口11号,是晚期时期绍兴城内的著名私塾。大家现在见到的是一套三开间的'小花厅,坐东朝西,这本是寿家的书房,鲁迅12至17岁曾在此求学。
我经常听到来这里参观的游客提问,书屋为什么称三味?三味是什么意思?三味书屋原叫三余书屋,是书屋主人寿镜吾先生的祖父寿峰岚起的名字,取董遇为学当以三余之义,意思是要人们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奋发学习。宋代的苏东坡十分赞赏董遇的三余之说,便用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利用空余时间读书的乐趣。据此,寿峰岚就将原来由书法家梁同书写的三余书屋匾额,改成了三味书屋,虽然就改了一个字,但味道已经完全不同了。我们现在最多听到的对三味的解释是取义于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
鲁迅的座位在书屋的东北角。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鲁迅当年在桌子的右下角亲手刻下的早字,以此勉励并告诫自己今后不可再迟到。三味书屋西北角有一个圆洞门相通,我们称之为耳房。里面铺有地板,上悬小匾,写着谈余小憩四字。耳房后面有一个小院子,是当年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趁先生念书念得入神时玩耍嬉戏的地方。院子里的腊梅树还是300年前的原物,当年鲁迅和小伙伴就常在树底下的这一方小天地里游戏,自寻乐趣。
感谢大家认真听取我的讲解,绍兴还有很多好玩的景点,祝愿大家开心地度过这一天。再见!
第2篇:游三味书屋五年级作文
游三味书屋五年级作文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每当我的耳边响起这句名言,我就会想起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我只是限于课本上的一些知识,那间飘着油墨香的三味书屋,那个种着药草的百草园,究竟是个什么样子,都只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虚幻的想像。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池州小记者团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很有幸的是,我竟然来到了浙江绍兴,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居,在尤其是鲁迅小时候读书之处——三味书屋,让我印象深刻。
踏进书屋,第一眼就看到正墙上挂着一块小匾,上面题了四个字——三味书屋。小匾的下方是一幅画,画中一棵高大的古树下伏着一只梅花鹿。导游介绍说,鲁迅和他的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得先拜这幅画,再拜过教书的寿镜吾先生。先生的讲桌放在教室的正中,桌子的左边整齐地放着几本书、一支毛笔和一把戒尺。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起当年学生们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情景:学生们个个手捧着诗书,摇晃着头,嘴上念念有词;教书先生一手捧书,一手执尺,在书塾里来回走动。发现有学生不读书、做小动作,教书先生就会把脸一板,举着戒尺,正言厉色地训诫他一番,直到学生端正态度、修正错误为止。
学生的书桌分列在书屋的四周,其中当属鲁迅的书桌最为独特。书桌上那个“早”字,穿越了那么长的一段历史,却依旧清晰地留在了那里,让我们忆起鲁迅小时候的故事:有一年,鲁迅的父亲生病卧床。鲁迅每天都要在书塾、药铺和家中来回奔走。一天,鲁迅为了给父亲买药,上学迟到,寿镜吾老先生狠狠地批评了他。鲁迅听后,并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解释为什么迟到,而是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早”字。从此以后这个“早”字就时时刻刻提醒、激励着鲁迅,告诫他做什么事情都要早,要时时早、事事早。
参观完三味书屋,我仍意犹未尽。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鲁迅小时候刻的那个小小的“早”字,都从课本中走到了我眼前的书桌上,那么真实。我要向鲁迅先生学习,学习他严格要求自己,学习他珍惜时间,将来成为像他一样的有用之人。
第3篇: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设计
美句欣赏: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4、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重点:
品味学习文章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丰富自己的语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难点:
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学法导航:
童年像一支动听的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童年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学习本文是思考作者是怎样把童年时的自己对美丽的自然景物的爱,对动人的民间传说的爱,对绘
第4篇:游三味书屋五年级作文500字
游三味书屋五年级作文500字
“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每当我的耳边响起这句名言,我就会想起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对鲁迅先生的了解,我只是限于课本上的一些知识,那间飘着油墨香的三味书屋,那个种着药草的百草园,究竟是个什么样子,都只是我脑海中的一个虚幻的想像。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池州小记者团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很有幸的是,我竟然来到了浙江绍兴,参观了鲁迅先生的故居,在尤其是鲁迅小时候读书之处——三味书屋,让我印象深刻。
踏进书屋,第一眼就看到正墙上挂着一块小匾,上面题了四个字——三味书屋。小匾的下方是一幅画,画中一棵高大的`古树下伏着一只梅花鹿。导游介绍说,鲁迅和他的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得先拜这幅画,再拜过教书的寿镜吾先生。先生的讲桌放在教室的正中,桌子
第5篇:《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说的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三味书屋》。这篇课文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全文共3段。第1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第2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第3段从鲁迅书桌上的“早”字引出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这篇课文文字精炼、条理清楚,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言之有序、连句成段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运用读课文、划方位、找事物的方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逐步形成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到作者观察事物,连句成段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三年级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理解课后题3两个句子的含义。
第6篇:三味书屋导游词
三味书屋导游词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鲁迅故里景区内,鲁迅少年时代曾在此学习了5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味书屋的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1:三味书屋导游词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
第7篇:三味书屋导游词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位于鲁迅故里景区内,鲁迅少年时代曾在此学习了5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三味书屋的导游词,欢迎参考!篇1:三味书屋导游词
各位团友,欢迎你们参观绍兴鲁迅纪念馆。绍兴是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13岁时,祖父因科场贿赂案下狱,父亲周伯宜因此一病不起,从此家道中落,饱受世态炎凉。鲁迅18岁那年,毅然“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先后去南京、日本学习。1909年夏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北京、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地从事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
第8篇:三味书屋学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
【 教学目标与重点】
1. 学习本文叙事写景层次井然、融情入景的写法。
2.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
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对儿时纯真生活的怀念。
【学法指导】
1. 写景要善于抓住景物特征,通过关键词语体会蕴含的感情。
2. 通过反复朗读,揣摩重要句子,小组讨论,大胆质疑。
【学习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
2、认真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并标上小节数。然后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确凿()菜畦()皂荚树()桑葚()油蛉().....
斑蝥()脊梁()缠络()攒()脑髓().....
3、读后感知:课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4.课文第二段的景物描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