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魔术师语文导学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9 08:05:0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神奇的魔术师语文导学案

神奇的魔术师语文导学案

神奇的魔术师语文导学案

一、活动名称:科学:神奇的魔术师(小班)

二、活动目标:复习巩固对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认识。

三、活动准备:魔术师的衣服、帽子各一件,三种图形卡片各一张,

头饰各一个,不同表情的三种图形卡通挂饰每人一个,三种图形的彩色卡片若干(粘在“图形妈妈”身上),三种图形的标志牌各一个,户外布置好“小商场”,三种不同形状的实物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的游戏形式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打扮成魔术师的样子对孩子们说:“我是神奇的魔术师,我能变出很多很多的`东西,看我变变变”。(边说边转一圈,从袖子里拿出三角形)。

提问:(1)我变出了什么?

(2)三角形有几条边?(伸出手点数)

(3)你见过什么东西是三角形形状的?

2、用同样方法,从左兜里变出正方形,提问相似问题。

3、用同样方法,从右兜里变出圆形,提问相似问题。

(二)、进行游戏:图形娃娃找家

1、以魔术师的身份变出图形娃娃,送给孩子们。

师:我的本领可大了,还能把你们变成图形娃娃,看我变变变(从隐蔽的地方拿出卡通图形娃娃挂饰,让幼儿辨认形状),你喜欢哪一个,就自取一个挂在脖子上,自己摸一摸,看一看你是什么形状的娃娃?

2、变出“图形妈妈”

(1)师:图形娃娃也有自己的妈妈,你们愿意和自己的妈妈一起做游戏吗?妈妈在哪呢?看我变变变(从屏风后面拉出头戴三角形头饰,身上粘有三角形标志的“妈妈”)

图形妈妈:我是三角形娃娃的妈妈,我的孩子们,你们在哪呢?(三角形宝宝跑到妈妈这,大声地说:我在这里)

(2)用同样方法变出“正方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用同样方法变出“圆形妈妈”,引导幼儿找自己的妈妈。

3、“图形妈妈”带幼儿找自己的家,介绍游戏规则。

“图形妈妈”:今天咱们一起玩一个“图形娃娃找家”的游戏,先来看看咱们的家在哪呢?(带幼儿找和自己形状相同的标志牌)

介绍规则:孩子们听音乐跳舞,自己随意表现,音乐一停,就去找自己的家,看哪个宝贝找得又快又准。

4、进行游戏,游戏时可随意变换标志牌的位置,老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兴趣,随时结束。

(三).结束:

师:孩子们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真高兴,我还能给你们变出一个“小商场”,看我变变变,商场在哪呢?请娃娃们到外面看一看。(带幼儿到户外)

“图形妈妈”:孩子们,妈妈带你们到商场买东西,你们每人去商场买一件和自己形状相同的东西带回家,看哪个宝宝又聪明又能干。(幼儿自取和自己形状相同的物品)

第2篇:语文导学案

莱芜市高级技工学校电气技术系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语文 导学案

编号:2-3编制:张斐然审核:使用时间

《信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能力:理解并识记文章中的生字词,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概括课文中每一部分的内容,学会在写作时运用线索。

2.情感目标:了解信客的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并结合自身,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诚

信做人,真诚做事。

【重点和难点】

把握人物故事的写作方法,注意语言的描写。

【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

1.借助导学案理清课文的脉络,把握文章中人物的形象。

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导学过程】

·知识链接·

余秋雨,当代中国文化史学者,文学家,散文家,作家,我国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1968年,他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划线字词注音。

嫉妒()噩耗()()吊唁()戚容()

讹斥()文绉绉()颠沛()()唏嘘()()

2、你能为信客写一份档案吗?

职业:

性别:

身体状况:

收入情况:

班级:姓名:小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工作内容:

主要事迹:

最敬重的人:

座右铭:

3.从两代信客的职业生涯中,你读出了一个消失的职业——信客具有哪些职业品质?

二、讨论交流,合作探究。

1.课文分五个部分写了一个消失了的职业——信客,写出了这个职业的最后一个从业者的一生。请为这五部分加上小标题,要求每个标题既能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连起来又能勾画出信客的职业生涯。

2.本文的语言质朴、细腻,找出文章中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三、课堂小结

四、学后反思

你对本节课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第3篇:语文导学案

1、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理解、积累

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二、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三、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四、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具:投影仪,小黑板,录音带

教学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毛泽东同志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词作《沁园春.雪》就是咏雪的名篇。(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投影)1.正音:分 娆 逊 数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神奇的魔术师语文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神奇的魔术师语文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