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随笔欣赏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9 08:04:1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中秋节随笔欣赏

中秋节随笔欣赏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大家一定喜欢过中秋吧!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秋节随笔欣赏,希望能帮到大家!

四季轮流,时间滴溜溜的转,转着转着,不经意就转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

中秋节拾着夏的岁末,迎着秋的惬意潸然而至,似时钟滴答、滴答、滴答、送走了夏的繁忙炙热,迎来了秋的清新凉爽,也迎来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至今流传多少年,我不大清楚。只知道在远古就有“秋暮夕月”的习惯,尊月为神,设香案,焚香祭拜。

相传,在古代齐国,有一位女子长得很丑,但他从小就养成习惯祭拜月神,无形之中也兼修了良好品德。因此,被选入了宫中,可惜没有被宠幸,但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祭拜月神。在某年的八月十五夜,皇帝雅兴所至,来观赏月亮,偶然见到了她,陡觉她美艳出众,动了宠爱之心,三千众爱聚一身,把她立为皇后。或许,就是传说中秋节的由来。

不过在我们家乡听老人说:在盘古开天,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日出日落,把万物蒸烤的像火一样,人们居住的地方就是一遍火海,无法生存。这时,多亏有一位名叫后羿年青人,他力大无穷,并且具有超强的射箭本能,他决定把天上多出的九个太阳射下来。于是,他就登上最高昆仑山,拉弓搭箭,嗖嗖嗖……连射九下,多出的九个太阳,应声而下。天上就只剩留一个太阳,万物得以生存,人们得以安宁。

后羿因射太阳而得名,受到人们的推崇,也赢得年轻漂亮嫦娥的芳心,于是两个有情人就结为夫妻,他们恩恩爱爱幸福的生活。后羿喜欢广交朋友,一起去打猎。由于后羿的名气太大,有许多人拜他为师,学习射箭技艺。自然就有些奸诈邪恶小人蒙混过关的混进来,其中有一位叫蓬蒙的小人拜后羿为师,就是这个小人害了嫦娥。

有一天,后羿上山打猎,偶然碰到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看后羿射太阳有功,救人们于火海之中,就赐他一粒仙丹,吃下可以成仙。后羿接过仙丹,刚放到嘴里,突然想起心爱的娇妻——嫦娥,赶忙把仙丹吐出来。回到了家里,后羿就把仙丹的事告诉了嫦娥,跟嫦娥一起商量,最终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仙丹只一粒,两人只一人能成仙,万般无奈,后羿和嫦娥就把仙丹藏起来。这事被小人蓬蒙知道了。一天,后羿带着徒弟们上山打猎,蓬蒙装着有病,推说不去。等后羿他们走了,蓬蒙就提剑威逼嫦娥交出仙丹,嫦娥实在没有办法,索性就把仙丹吞下。自然,就变成了仙女,飞上了天空。嫦娥实在不忍离开后羿,就选离地球最近的月亮居住。晚上,后羿打猎回来,听说嫦娥被蓬蒙逼着吞下了仙丹,已飞上了天空。万般愤怒,欲杀小人蓬蒙,可他早就逃了。后羿悲愤欲绝,捶胸顿足,欲哭无泪。由于太想妻子了,后羿在晚上,遥望月亮哭泣,哭着哭着,就跟着月亮跑,跑着跑着,好像看到了嫦娥在月亮里晃来晃去,似乎也在对他哭泣。但毕竟天地两隔,又如何能见面?后羿为了表达他那份相思,在月圆时,设香案,摆上嫦娥最爱吃的瓜果,他也独自斟酒,边饮边对月长叹,诉说离别之苦。后来,这事传了出去,人们纷纷仿效。据说,嫦娥在八月十五夜,在广寒宫遥望大家,人们也能看到嫦娥。好像就有了八月十五夜,人们观月、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了。

其实,赏月在唐朝就盛行了,有诗为证: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常建的《十五夜望月》,“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白居易的《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花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向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这些都是唐人在赏月时,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句,书写了月亮之美、之白,美如素,白如练。

至于八月十五夜吃月饼,最早是在南宋,虽然那时品类不是很多,不像今天品类之盛,繁不胜举,至少在那时已有月饼。在民间,大家以月饼相赠,有一种懵懂的寓意,就是,取月饼为团圆之义。其实,吃月饼真正的盛行,还是在明初。当时朱元璋起兵反元,元朝官兵又查得很严,朱元璋要联络各路起义将领,消息又送不出去。十万火急关头,多亏军事刘伯温,他想了一条妙计,把消息藏在月饼里面,议定八月十五夜起义反元。由于消息准确无误的送出去,起义相当的顺利,不久,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后来,朱元璋就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赐一些月饼、糕点给大臣和百姓。这样,吃月饼在明朝就盛行了,从皇宫贵戚,官宦士大夫,富贾乡绅,平明百姓大家都纷纷在八月十五夜吃月饼、赏月。

中秋节里的`“中秋”一词,最早出于《周礼》,我国古代历法,一年分为四季,一季分为三个月,三个月分别命为孟、仲、季。因此,在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又因农历的八月十五为中旬,故称为“中秋”了。据史记记载,古代帝皇祭月节为农历八月十五,又恰巧在三秋之半,故名叫中秋节。可能,中秋节也是缘袭着古代帝皇祭月节而来吧。

如今,中秋节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节日,不单是为了远古流传下来节日,把她继承,把她传承,还是的的确确不能缺少的节日。一年,除了过年,端午,就仅剩下中秋节了。端午是为了纪念士大夫屈原,而中秋节实属为节日,仅次于过年。因为中秋节也有团圆之意,并以吃月饼取团圆之义,跟北方人过年必须吃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是一样的寓意。而吃月饼、赏月更富有情趣、诗意、温馨,虽说她次于过年,实则胜过过年。你想一家老少,在自家的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搁上几把椅子,大家围着桌子坐着,吃着月饼,饮着酒,聊着天,叙着家常,好不温馨,观赏着圆圆的月亮,眼见一家人团团圆圆,这不是人生一大幸事吗?望那遥远的天穹悬挂着圆月,银白色的光芒照耀在庭院里,散射着皎洁雪白的光芒,如同父辈眼里慈祥爱意的光芒,照耀着家家户户。今夜,大家与月共欢,把盏同饮,同庆此刻;今夜,大家与月共舞,拥抱离别之苦,同聚团圆之夜;今夜,大家与月共眠,沐浴亲情,同赏天伦之乐。这不正是天涯一家亲,共赏天伦之乐吗?

而今,中秋节已被定为法定节日,远在天边的游子,远在天边的亲人,都可以借现代文明交通之便利,穿越在高速运转磁悬浮列车之时空。只要你愿意,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轻松欢快的回到家里,与亲人共度节日,欢庆喜悦,浸沁温馨,共度月圆之夜,赏月与吃月饼之幸福;尽赏月圆月满,饼圆人圆,花好。不像苏东波在中秋之夜忆舍弟子由之痛苦,因而写下了千古绝唱《水调个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中秋佳节,在月圆之夜,苏东波却不能跟他的兄弟在一起,只能孤独自斟自饮,难免不悲痛伤怀,浮想联翩,追忆过往,因而写下了传世流芳的佳作,那像现在,是信息高速发达运转的时代,有程控电话,手机,互联网,想家人了,随便挂一个电话,就能听到亲人的声音,如果还是觉得不那么亲切,就可以打开互联网,开通视屏,面对面的聊,近在屏前,实则远在天边。那里会像苏东波数年不见兄弟面,只有书信稀疏来往,略知兄弟是否安好。

愿今年的中秋节,愿所有的人,花好,月圆,人更圆;共度今宵,不眠今夜,同庆中秋,赏月团圆,年年今日……

第2篇:中秋节随笔

2013中秋节随笔 五年级 张东宇 家长

在我们儿时,中秋节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当中秋之时,全家一起在院子里赏月。那时住的都是瓦房,旁边有个小菜地,菜地边上种了很多桂花树,空气中弥漫着桂花和青草的气味。记得母亲谈的最多的就是那个古老的故事,月亮上有棵桂花树„„,所以儿时的记忆永远是最美好的,每次中秋心中总有一份快乐和希望,希望明年的中秋早早到来!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古诗中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诗句,也就是到了中秋节,大家更盼望团圆。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今年我们带着孩子一起回老家去过节!回去后,我们张罗着做饭,这时孩子嚷着要当我的“小帮手”,说帮我准备晚餐,说着就动手开始择菜。择完了韭黄择小葱,瞧他那一丝不苟的样子,还真有点小大人样!就这样,在孩子的帮忙下,我们的团员饭很快就做好了!合家围坐,皓月当空、对月饮酒!孩子显得特别兴奋,一会儿给奶奶夹菜,一会儿给爸爸夹菜,忙得不亦乐乎!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拜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一个活动。晚饭过后,收拾妥当,我们在院子的桌上摆放了菱角、芋头、藕、月饼等食品来供奉月神!孩子对为何用这些食品来供奉月神很好奇,我们告诉他:中国历代以农立国,中秋节正当春华秋实,农业收成的季节,所以农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谓中秋吃菱角、芋头,这两种根块作物,其形硕大而圆,象征丰收与完满之意。而像葡萄、西瓜等象征着团圆的水果在一些地方也被人们摆上餐桌。月饼,同样是象征完满、团圆之意。

至于月饼的来历一向众说纷纭,甚至还可与远古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嫦娥奔月搭上一点关系。我们给孩子讲了一个公元八世纪时唐明皇的故事。

相传唐朝玄宗年间的一个仲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在宫中赏月,身旁道士罗公远变法术,将手杖扔向云天化为一道长桥,邀玄宗同游月宫。两人走过长桥,眼前忽现一座宫院,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再看宫内仙山琼阁引人入胜。宫中嫦娥命宫女捧上可口仙饼让客人品尝,并观赏了天仙们表演的轻歌曼舞。待回到人间,唐明皇命人照月宫所见所闻一一仿造下来。此后,人间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圆月的“月饼”。又传唐高祖武德年间,边寇犯境.李靖帅师出征,大获全胜,于中秋节凯旋,长安内外通宵欢庆,时有吐蕃人献饼祝捷,高祖取出圆饼手指明月笑曰:“应将胡饼邀蟾蜍。”嗣后分赐群臣共啖,于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饼之俗。

这个中秋,我们和孩子一起过得很快乐!让孩子了解了传统,突出了中秋节“团圆、和谐”的节日特征,使他在以后的成长岁月中更能尊重传统、传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

中秋心语

三年级 周紫研家长

又是一年的中秋节,不同往年的是今年女儿是小学生了,以往什么都不懂,现在经过几周的小学生活锻炼成长了不少,知道了每年的8.15是月饼节,是月亮的生日,这一天要全家团圆,吃月饼赏月的日子。晚上我们全家其乐融融的吃过团圆饭,女儿帮忙拿碗筷,倒酒甚是开心,跟个小大人试的。吃完饭女儿要求我带着她到广场去欣赏又大又圆的月亮,因为那里看得更清楚,那里聚一起欣赏的人更多,更热闹。我带着她来到市民广场,哇!好热闹啊,人很多,有在跳舞的,唱歌的,玩耍的,赏月的,真是热闹非凡。女儿跟我说,妈妈今天是月亮的生日,我送份礼物给他吧,我说你想送什么呢,女儿东看西看,左选右选,最后锁定了一幅画,说我想画一只蝴蝶,把自己变成它飞到月亮上,陪月亮公公一起过生日,给他吃月饼,我觉得想法不错,就跟她说可以啊,呵呵,你要是去陪他,月亮公公就不寂寞了哦。接着女儿就认真的作起了画,一幅栩栩如生的蝴蝶仙子勾画了出来,是有点像她自己的感觉,女儿说妈妈,月亮公公一个人在天上,实在太可怜了,没人关心他,要是靠在我们身边多好了,我就可以长去看他,陪他,给他买好吃的,向对爷爷奶奶一样,那么的尊敬爱戴他。我说虽然月亮公公在天上,但是他不寂寞的,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喜欢他,他都看得见享受得到的。女儿看看我点点头,若有所思,小脑袋里不知在想鞋什么。女儿确实长大了,知道尊老爱幼了,会心疼人了,看来平时学校里一点点的学习跟积累真没白费,女儿加油,希望你以后进步更大!

中秋亲子活动心得

二年级(胡元纲家长

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到了。中秋节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个大型的传统节日,中秋圆月象征着家人团聚,吃月饼赏月也是节日的一种习俗,现在的孩子生活经验往往很少,正好有了这次中秋亲子活动,让他了解什么是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今天家家要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

今天,为了让他知道家里在这样的节日里,准备一些什么样的美味佳肴,特别带他去准备一些食材,让他亲自体验一下,吃的食物有哪里来的。钓鱼,一听说我们今天为了准备菜品种的一种食材——鱼,瞧着他那高兴的样子,做父母的看了都开心。“妈妈,今天我要自己钓鱼给你们红烧哦”小家伙高兴的说着。听着他讲的话,我们心里很欣慰,孩子一天天长大了。来到不远的鱼塘,鱼饵、抛线、静等、鱼儿上钩,鱼——今天很成功钓上了,小家伙自己拿着鱼甭提多高兴,原来不知道鱼,在菜场里面怎会有的,原来这鱼是生活在鱼塘里面,要自己动手去劳获的。今天很丰收,满载而归,大伙提着鱼儿,回家开始忙碌。家里一群人已经在,手不停,脚不歇,再为今天的饭菜做准备。中秋节,大家团聚在一起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终于饭菜好了,大家围坐在一起,边高兴的吃着,边开心的聊着,气氛非常温馨。在这样的日子里做应有的习俗,吃花生、吃芋头、吃水果、吃月饼、共享天伦之乐,摆着莲藕贡月亮是千百年来习俗,希望以后的孩子们能延传下去。

中 秋 节

一年级

曾艺彤家长

通过这次中秋活动,我觉得女儿突然之间长大了许多,为此我倍感欣慰。让我深深的感觉到了孩子的长大,我们即将要肩负的另一种责任和义务。也让孩子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中秋节”,中秋节就是团圆的节日。在祭月的时候,她的言行让我觉得和我们的距离更近了。她一会儿背诗,一会儿让我们猜谜,一会儿又问一些关于月亮的问题,例如:“8月15的月亮为什么最圆?”我也给她作了简单回答,我说:“月亮又叫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卫星,它是绕着地球转动的,8月15这天月亮转到了地球和太阳的中间,由于太阳光照着月亮,所以这天晚上的月亮显得最圆最亮。”她立刻回答到:“原来如此!”孩子长大了,知识面越来越广,会向我们问越来越多的“为什么”要想教好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我们唯一的方法只有不断的学习。正如中国的一位教育家说的:“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好好学习,孩子要有出息,家长不断学习。”教育好孩子虽然并非“万里长城”的开始那么艰难,但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中秋亲子活动心得

六年级 彭宇航家长

首先祝各位老师及家长们节日快乐,阖家幸福!月圆梦更圆。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记得我们小的时候每到中秋都要喝糖茶、吃月饼、拜月亮。大人们告诉我们如果有尿床的小朋友偷喝了拜过月亮的糖水就不会尿床了。当然现在尿床的小朋友少了。现如今的人们中秋节过得越来越简单了,无非就是送送礼啊,吃吃饭什么的。本来以为今年也与往年一样的。谁知刚上一年级没多久的女儿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主动要求帮忙挑菜、摆碗筷、做家务。而且学校老师也布置了一些关于家务劳动的作业。体现了学校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培养出只知读书的书呆子,使小孩可以早日学会独立自主的能力。现在的很多小朋友都养成了自私自利的习惯,需要慢慢引导。但只靠我们家长教育的话还是有很大缺陷的,而一个好的氛围对小孩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就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正确教导。九田小学就给的我们小孩一个良好的氛围,消除了我们家长的一些疑虑。为此我们要感谢学校和老师,可以让我们放心的将小孩交到你们手上。

在女儿的参与中她体会到了劳动的苦与乐,虽然累但是心情很愉快。挑菜、摆碗筷的时候好专注,做得一丝不苟。特别是得到了我们的夸奖后更有精神了。并且表示以后经常帮做家务活。听了这话我们做家长的感到非常的欣慰,女儿懂事了。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篇关于小孩教育的贴子说: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 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另有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父母来说,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但这却是培养孩子养成帮助人的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完成简单的家务劳动可以培养小孩良好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集中力。

经过这次的活动我们体会到了女儿的变化,这离不开学校和老师的精心教育,在培养女儿知识的同时让她得到了更多的良好教育。为此我们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教诲,在此佳节之际我们要说:老师,你们辛苦了!

第3篇:中秋节随笔

又是一年一度的桂花飘香的中秋,花好月圆夜是寂寞的,或许是悲凉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秋节随笔,希望能帮到大家!

中秋节随笔

1东坡老先生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事实确是如此。只是我以为:月的阴晴圆缺怎能同人的悲欢离合相提并论呢?月的圆缺对于月本身并无影响,而人的离合却可左右人的心绪。盼望亲人的归来,期待好友的相聚,何尝没给人带来希望与惆怅?今夜,真是令我且喜且悲。亲人皆围一席,喜也;我在而挚友不至,悲也。独立于圆月之下,举头邀明月,对影成几人?数不清映于明镜中的熟悉的脸孔,幻灯般令我眼花缭乱。蓦然心生将心思写于书信之上的念头,于是我快步往回走。忽又止步,打消了这个念头。“不是不相思,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就让满腔思绪写满这明朗的夜空吧!

中秋节随笔

2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一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中学生随笔欣赏

中学生随笔欣赏

随笔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中学生随笔欣赏,希望能帮到大家!

篇一 : 随笔

诉说,无人可倾、解释、却只是敷衍的掩饰、无奈、早已苦不堪言、为何,只是一份简单的快乐,都如此的难以、找寻。

拼命的寻找、却……只换回眼泪的苦痛、迷茫的梦,为何只在逆境中凋零?梦幻的美,却只在逆境中盛开。

篇二 : 随笔

有时候感觉坚强,坚强到竟不记得哭的感觉,不知道眼泪的苦涩。

有时候感觉很脆弱,脆弱到一丝一毫的细节也会让自己泪流满面。

一个朋友说,上学离家时,自己哭了,父母也哽咽着,因为舍不得。

听着总会感动,甚至是触动。记得小学的时候。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每个星期的星期五,是我最快乐的.时刻,从老妈的脸上,我看到了想念的味道,体会到了亲情的温暖,开始以为有什么事,一路上静静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中秋节随笔欣赏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秋节随笔欣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