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诗人作文
诗人作文
夜深了,月挂上幽蓝的天幕.残缺的弦月,稀疏的星星,在宁静的`夜晚显得那么落寞,不知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就像诗人,无论如何也不懂他到底是为谁而写下动人的诗篇......
寂静,幽深.诗人站在梧桐树下,深情地望着远方,眼神游离,口中喃喃低语:“
你在桥上看风景
别人在楼上看你
我们的眼神交织在一起
你嫣然一笑
回头,转身,离开“
诗人呓语后,泪水从眼角滑落,轻轻地,无声无息...泪水落入湖中,漾起小小的涟漪,在月光的光辉下,优美宛若星辰.
天方破晓,第一缕霞光从东方射出,诗人很明白他又要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只能饱一顿饥一餐.来到喧嚣的街道上,诗人走到一家小吃店前,手紧紧地握着,咬着双唇,思量许久,开口:“请给我来一个包子.“
“先生您确定是一个包子?“店家问.
“是的.“
“给!“店家将一个热气腾腾的包子塞给诗人.
“多少钱?“
“3毛.“
“给,谢谢.“诗人付了钱,走了.他将包子包好放进口袋里,继续往前走.“先生行行好吧,我已经好久没吃饭了.“有个衣裳褴褛的人过来抱住诗人的小腿,诗人先是一惊,而后很快就冷静下来,对着那个人说:“你要我的帮助是吗?“
“是的,先生.“
“那我到底是帮助你,还是施舍?“诗人笑笑.
“这......这...“那人无语.诗人说:“我可以给你帮助,但我决不会施舍于你,这有个包子你先拿去吧,以后你有能力了,再还我,你看好吗?“
那人感激地说:“谢谢,谢谢.“接而,从地上爬起,拍拍尘土,与诗人告别后离开了.
乞求的人得到了温饱,而诗人却要挨饿,要知道那包子是他一天的食粮......无奈他只好去帮别人干活,换取温饱了.
当初被诗人帮助的乞求者,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跨国董事,他一心要找到诗人以报答当时之恩,顺便将欠诗人的包子还了.可是,他寻求了许久许久,诗人仍无音讯.
找不到诗人是正常的,因为诗人已经深睡了,因为当初将包子给了乞求者,他饿死了.诗人临死前,与乞求者一样落魄,曾有人施舍于他,他拒绝了,宁死不接受他人的怜悯,因为他有骨气......
第2篇:诗人
诗人简介大全六、四班
補金慧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628篇诗文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61篇诗文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58篇诗文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746篇诗文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200篇诗文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203篇诗文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52篇诗文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贾岛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404篇诗文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7篇诗文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264篇诗文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465篇诗文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201篇诗文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445篇诗文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37篇诗文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4篇诗文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83篇诗文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8篇诗文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142篇诗文
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程岗村)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岳飞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葬于西湖畔栖霞岭。► 17篇诗文
高适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207篇诗文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30篇诗文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2篇诗文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17篇诗文
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9篇诗文
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246篇诗文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125篇诗文
贺知章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20篇诗文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6篇诗文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9篇诗文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155篇诗文
第3篇:关于诗人作文
关于诗人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诗人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诗人作文1
如果说世界上只剩下一种寂寞的人,我想那就是诗人。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谁在举杯自问?诗人,是诗人,世间最寂寞的人。
”你将来能做许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的自由,你要允许一只手把你握住。'
作为诗人,不被理解,生命中却有太多坎坷,许多事,无能为力,诗人不会盲目的自由,他允许自己被一只无形的手握住。他愿带上那封建的枷锁。命运的捉弄像暴风雨一样袭来,他躲之不及。
原则,他在遵循一种原则,一种抹杀了自己壮志的原则,他放不开,尘世的牢笼锁住
第4篇:诗人李煜作文
诗人李煜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人李煜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清冷的月光从夜幕中泻下,给静谧的世界披上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皎洁的月亮挂在树梢,弯弯的倩影却不知何时才能重圆。冷清,寂静,无奈,悲哀。广袤的大地之上,一个憔悴的身影独自漫步走上西边的小楼。时而举头望着深蓝色的苍穹,时而俯身叹息。
深深的庭院,没有昔日的喧嚣。往日的热闹早已伴随这萧萧的秋风销匿在了时间隧道的尽头。
国家衰落,君也被俘。被深深庭院锁住的难道仅仅是那冷落的清秋?亦有你孤单寂寞的身影。梧桐
第5篇:大唐诗人作文
大唐诗人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唐诗人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
今还长安,昔日宫殿中沾染上历史的气息。我抚摸着昔日的金銮大殿,繁华不减当年。依稀又现你眉眼,鲜衣怒马那少年。我们之间,隔了岁月经年,几转时间。那时的你,带着梦想,只身出川。怀着一腔孤勇,来到了长安。
盼,平步青云。望,为国效力。你的'才华,不应随江水滔滔而逝,不该在万仞峭壁而止。于是,你遇见了自己的伯乐---当朝天子。一夕之间名震天下!你官拜翰林,你满心欢喜,你以为这样便足矣。跨越历史,我笑的悲伤。你才华横溢,却生在当时之大唐
第6篇:笨笨诗人作文
笨笨诗人作文
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想当小诗人,连笨笨也对这件事非常感兴趣。怎么回事呢?原来森林里要举办“小诗人挑战赛”。这项活动在前一个月已经公开,在比赛中只选出一名小诗人,可以说,这场竞赛会非常激烈的。
我为什么说笨笨也感兴趣呢,因为森林里每次召开活动,笨笨都不参加的,因为她在森林学校学习6年了,连10加10都不会,甚至她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大家都叫她笨笨。
布告贴出后,笨笨看得很仔细,回家想了又想,借这次机会,好好展示自己,不然长大后,连吃粪都赶不上热的。它发誓,如果当不上小诗人的'话,它就不姓猪。
这件事同样乐坏了小猴子,要知道猴子的祖先可是大名鼎鼎的孙悟空啊,聪明机智;而笨笨的祖先呢,是又蠢又笨的猪八戒是也。
现在,小猴子读一遍书,笨笨在后面就加上2个零,哇,200遍那,她坚持日日如此,决心可大了
第7篇:诗人基本知识
诗人基本知识:
唐诗之旅(上)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人称“诗佛”。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因此又叫王右丞,有《王右丞集》。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有“诗仙”之誉,有《李太白全集》。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成为“李杜”。
杜甫——唐代诗人。字子美,自豪少陵野老。后人又称他为杜少陵。因官职而又称“杜工部”和“杜拾遗”。有“诗圣”之誉,有《杜工部集》。其诗成为“诗史”。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即景抒情诗:
陈子昂——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有《陈伯玉集》。
张若虚——唐代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清朝人士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说陈子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