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认真的阅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对我有很大启发的书,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理论都是值得我去学习和思考的,对我以后在班级管理上有很大的帮助。使我改变了做班主任的一些思路,也是我坚定了一些我的一些管理方式。下面我对书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几点谈一下感想。
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
在这个章节当中,作者提出了一个很有效的管理班级方法,有些做法和我现在的做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以前我还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对班级管理有益处,看完“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这一章节之后,使我坚定了我的做法。比如说,作者设立了“鱼长”、“花长”。我在班级里面也设置了“灯长”、“窗长”、“门长”一些职务。
在大扫除当中为了防止人多了之后自己找不到自己的任务,也就是作者所说的“劳动大锅饭”,我把扫除任务分到“人头”,做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任务,自己做好自己的任务,也就是把整个扫除任务完成了。
体育、美育
作者提到学生在玩中开怀大笑,在玩中训练了自己的注意力、观察力,有的则训练了记忆力、想象力。玩的痛快,便得到了充分的休息;玩的痛快还有利于使人的潜意思感到生活可爱,感到自己有信心,有能力。在玩中增强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还可以向学文化知识方面迁移。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这番话。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应该穿插一些使学生开心快乐的活动,缓解学生的压力。我在上个学期的特色课班级建设当中利用班会时间组织了一些小活动,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踩气球比赛、单腿跳比赛、投篮比赛、呼啦圈比赛等等,我认为效果很好,我看到的都是每个人脸上的笑容,没有失败者,老师和学生都是胜利者。
提高学习效率
如何提高学生的效率?作者也给出了我们很多建议,还尤其提到了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力的形成主要靠自己的实践。书中写到一位学生说的话,他们最怕的是一堂课都是教师讲,老师没完没了的分析课文,老师没完没了的表演做题,老师讲得很苦很累,他们听的也很累。为此魏书生就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把上课留下来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给学生一个自己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班级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可以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要比在家里长很多,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家长,肩上的重任不言而喻。魏书生老师在书中给了我们很好、很切实的建议:班主任要努力改变自我。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么来说的话,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就更大了,所以要学好管理“少年们”的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第2篇:读魏书生《 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看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哈尔滨市第三十七中学校关正飞
很幸运地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魏书生老师大型教育思想报告会,我深深地被他的睿智所感动,被他对教育所倾注的热情所感动,更被他谈笑风生的乐观态度所感动。一整天的讲座,年逾六十的魏老师一直站着,而且面容一直是那么的亲切,精神仍然是那么的矍铄,妙语连珠,幽默有趣,有时还带着一点点“自私”的念头,却很有一番见地,让人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我的思想又一次震撼,心灵又一次净化,认识又一次提高,观念又一次转变,真让我受益匪浅。
带着对魏书生老师的崇敬之情,我在这个假期拜读了他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感触颇深。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教育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一、教育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自立、自治、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合理安排、统筹学习的能力。
从魏书生老师的书中,我看到魏老师总是将班上的一切事物教给学生自己管理,“班规由学生自己决定”,作业只给出等级范围,由学生自由选择,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管理的积极性,发挥出了他们的自主作用,最终达到了对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我参加了培训之后,就一直学习着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获得了颇丰的收获。
我学习魏书生老师鼓励同学们为班级做贡献,主动发现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主动领任务。其中最令我震撼的例子就是陶佳鑫管理桌布一事。
我们几位老师习惯地称陶佳鑫为“小桃子”,一是因为他长得小;再就是这样称呼他也比较亲切,这无形中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其实叫他“小桃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比较淘气。他平时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非常不好,上课溜号是常事,甚至会和同学讨论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学习成绩非常令人担忧。种种迹象都表明了“小桃子”那不可撼动的“学困生”印象。但是,恰恰是这个我们眼中的无可救药的“学困生”却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他主动找到我,要承担监督同学们的桌布使用情况的任务。当时我故意对他说:“你能做好这件事吗?”“一定能”他回答得斩钉截铁。从那以后,我惊奇地发现,班级同学的桌布每天都带得非常齐,这不禁让我对“小桃子”刮目相看。直到有一天,“小桃子”的表现让我对他有了全新的评价。班级的一名同学因交通的问题,来得晚了一些,当时我正在组织同学上自习。当这名同学进入教室回到座位打开书包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忘记带桌布了,于是一脸歉意地准备向我道歉。我也觉得班级可能会因为他的桌布问题扣分了,正在这时,“小桃子”不紧不慢地从书包中拿出来两个桌布,挑了一个崭新的交到了那位同学的手中。我看到了那位同学眼中的感激,看到了同学们眼中的赞许,看到了“小桃子”眼中的快乐,是的,那是快乐的眼神,当然,同学们也看到的我眼中的震惊和欣慰。我想,这时的“小桃子”已经征服了所有人,他的做法足以让同学们和我对他有了一个全新的评价,他的学习成绩不好,却无法抹杀他对待自己的工作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想,他的成绩是不好,但是,凭着他对待自己的工作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谁又能认为他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不会创造出辉煌呢?我们评价一名学生真的不能仅仅靠学习成绩啊!
在“小桃子” 的带动下,班级现在有主动管理灯管的,有主动负责暖气的„„班级中出现了良好的态势。
二、赏识教育,让学生有了自信。
魏书生老师在《放声高呼、我能成功》这篇文章中谈到让学生一齐高喊“我能成功”从而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的方法,能引起我的共鸣,因为在没看魏书生的书时,我也曾用过这样的方法,而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我发现,许多的学生有着很重的自卑心理,他们往往不敢在公众场合发言,有的甚至不太愿意与别人说话,特别是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的学生由于学习比较辛苦,或者是没有休息好,因此注意力不能集中,严重影响了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会鼓励他们,一是大声地对自己说:“我最棒!”二是大声地对你的同伴或同桌说:“你最棒!” “我最棒”“你最棒”„„声音整齐而响亮。
我总会不失时机的用激励人心的话语鼓励他们,收到一定的效果。
三、发挥特长,倾注亲情,巧借故事,打动内心。
魏老师用慈父般的贴心话语与学生交谈,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特别是发挥语文教师的特长,用合适的故事去打动学生,这一方法用得很巧。这里我也有一个案例与其相似。
现在的学生追求个性,他们所做的事情是他们的父母所不能理解和接受的,这道鸿沟经常会出现的学生和家长之间,如果处理得不得当,必然会让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变淡,甚至会有更可怕的结果出现,如学生离家出走等。我在处理班级中出现的这种情况的时候是做双方面的工作,让他们从激动的情绪中走出来,平静地看到彼此对对方的在乎与珍视,那么,问题便迎刃而解。
李博同学个性十足,人长得也很精神,从他的头型就能够看得出来。他的头型总是比较新潮,虽然符合学校的要求,但总是力求与众不同。他的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从事个体养殖工作。遇到孩子的问题,总是急于求成,而且不注重语言,甚至会打骂孩子,这样就造成了和孩子之间感情的不融洽。好在他的母亲一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时,就会给我打电话,这就没有错过对学生教育的最佳时机。
一个早上,我还在去学校的路上,就接到的李博母亲的电话,他的母亲哭着讲述了他们早上发生是事情。因为早上,李博向家里要当天的零花钱,他的母亲给钱的同时,嘱咐他要少花钱,结果很小的事情由于他们原本关系的不融洽,就发生了争吵,于是李博哭着离开了家,连学生服都没有穿„„
当我走进教室时,并没有发现李博,这让我很担心,怕他因为心情不好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好在,没过一会儿他就和一位同学走进了教室,眼睛肿肿的、红红的,哭过的痕迹特别明显。他先请示我由于难受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我没有阻止。当我辅导完几个学生之后就将他带出了教室,首先倾听他内心的感受,让他把自己内心的苦楚都发泄出来。当他说完之后,我说:“我能理解和体会你的心情,其实你在我的心里是一个懂事、孝顺但又爱冲到的大男孩,我不想劝你什么,只想与你共同分享一个故事。”于是,我带着感恩的情感,娓娓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代有个孝子叫韩伯俞。他的母亲在他犯错时,总是严厉地教导他,有时还会打他。待他长大成人后,当他犯错时,母亲的教训依然如故。有一次母亲打他,他突然放声大哭。母亲很惊讶,几十年来打他从未哭过。
于是就问他:“为什么要哭?”伯俞回答说:“从小到大,母亲打我,我都觉得很痛。我能感受到母亲是为了教育我才这么做。但是今天母亲打我,我已经感觉不到痛了。这说明母亲的身体愈来愈虚弱,我奉养母亲的时间愈来愈短了。想到此我不禁悲从中来。”
当我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李博早已泪流满面。我知道我的教育目的达到了,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对他说:“父母为了抚育孩子,为了孩子茁壮地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年华消逝,日渐衰老。我们真的应当像韩伯俞那样尊敬和善待我们的父母啊。”
这时,已经不用我再说什么了。李博对我说:“老师,谢谢你,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当李博回班级后,我给他的母亲打了个电话,让她放心的同时,告诉她该如何有效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如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第二天,我通过电话家访,了解到他们母子的关系融洽了许多,我很欣慰。„„
今天,我们向魏书生老师学习,学习那位智者几十年前的教育经验,而我想说的是魏老师能几十年坚持做一件事,这正是我所欠缺的。坚持,是最值得我学习的精神。
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风格平实,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冗长的理论说教,实例生动感人,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细看魏书生日记选的一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语言,心灵明净了许多,心胸也开阔了许多,这就是在阅读中,与大师对话的效应吧。学习,是需要一种虔诚的心态的,尤其是向魏书生这样对人生、对教育有宗教般虔诚的智者学习。通览全书,不难看出魏书生是一个很用心的教育工作者。我要向魏书生学习,学习他用心地去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定式,没有特殊的规范,《班主任工作漫谈》融汇了魏老师多年的教育思想精华,给人的启迪是深刻而长远的。研读此书,受益匪浅。当然,教育的空间的开阔的,永无止境的,他山之石,值得借鉴,同时也需要自己在其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才能在教育道路上一往直前。
第3篇: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
孙明
记得,我校曾经组织全校教职工观看了魏书生先生的班主任经验报告,那一次,我了解到魏书生老师是全国优秀班主任,教育改革家。他的班主任经验的精彩报告和著作激起了“魏书生热效应”,指导了许多人。他干得出色,讲得精彩,写得漂亮。听他报告如沐春风,后来我到在高中当班主任的妹妹家里,惊喜地发现了魏老师的著作《班主任工作漫谈》。于是就借阅了这本书,读他的著作真是如饮甘露啊!
我校是寄宿制小学,多数学生都是住宿生。班级就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可以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要比在家里长很多,一个星期有5天的时间在学校,对于住宿生来说在校的时间就更多了。班主任就是班级这些学生的家长,肩上的重任不言而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我们提供了教育管理学生的宝贵经验。这本书寓大道理
第4篇: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吴
霞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假期我认真阅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这本书,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大收获。它不是经典,却是实践的楷模,它不是哲理,却铸造了教学的睿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班主任而言,师者的意义更为重大。在学生的心目中,任课老师除了对人生的方向有决定性影响的,一般的印象并不深刻,而班主任老师却始终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记。经常听到家长这样说:“老师的一句话顶家长的十句。”我深深感到良好的师生感情是决定班主任工作的关键。下面我想谈几点自己的读书体会:
一、通过读书感到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通过读书,我深刻体会到,为人师者,就要处处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带动
第5篇: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黄小敏
为什么会选择阅读这本教育名著?原因很简单:请看以下的一组数字:魏书生担任实验学校校长兼书记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承担两个半的语文教学,一年平均开会达4个月之久,却从不请人代上一节课。而我呢,只担任一个班班主任,教一个班的语文,几乎时时刻刻围着班里的五十个孩子转,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明明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有些工作却无法在8小时内完成„„。当了班主任,总有一种累的感觉。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清洁,要督促;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班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平浪静”,也是“井然有序”,但这是用累作为交换的,能否有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方法,把这项许多人都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得效
第6篇: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滦平二中
董翠红
假期我阅读了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通过阅读我深刻体会到做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个班主任肩负的光荣与责任。现将自身对魏书生思想的认识及收获总结如下:
一、魏书生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最大的体会就是魏书生乐观的心态。魏书生在书中提到:“一位班主任积极乐观笑对人生,便容易是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用乐观的心态适应环境,才能避免无谓的心态。有一颗快乐的心,才能不把眼前的暂时困难当回事。”
我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不如意。若唉声叹气,怨这怨那,那么天天都有值得生气的事情,这样的情绪也会无形当中影响到学生、同事、家人。生气是解决不了为题的。魏书生老师说:“生活像镜子,你对它哭,他就对你哭。你对它笑,他就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