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画》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能正确书写4个生字
2、认识两个偏旁“辶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
4、掌握识字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正确规范的按笔顺写生字
2、掌握识字方法
3、朗读诗文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识字卡片
3、预习生字,朗读诗文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指导看图
1、让同学闭上眼睛,教师呈现一幅有(山、水、花、鸟)的图片,并附带相关的音频
2、教师引导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些什么东西,又听到了什么声音呀?(在学生回答的同时出示课件“山、水、花、鸟”,并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所看所听)
3、让学生读一读这四个字,巩固汉字
4、引导猜谜语,板书课文标题,巩固“画”的笔顺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出示带有拼音的诗文,让学生借助拼音试读诗文,圈出不认识的字
2、同桌互读,全班朗读
3、出示课件“10个生字”,让学生在没有拼音的协助下指读生字,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注意听学生的生字发音,“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远”“近”“还”是前鼻音,“声”听是后鼻音,有错及时纠正)
4、生字卡片巩固识字,让学生把卡片贴到相应的位置
(三)分类别识字
1、黑板上出示几组板书“远、近、还”、“远和近”“有和无”“去和来”“声与色”,引导学生观察相同与不同之处(让学生思考回答,尤其讲到新偏旁“辶”“ク”的时候,让学生写一写偏旁,掌握偏旁归类识字的识字方法,讲反义词的时候注意巩固之前所学反义词,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反义词组,后出示反义词课件)
(1)来——去 什么是“来”,什么是“去”?找学生现场演一演,体会“来、去”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2)远——近哪种情况算“远”,哪种情况算“近”?通过教师自身演示,体会“远、近”的意思,同时知道这组词语表达了相反的意思。
(3)你还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词语?先找一找,然后再说一说或演一演。
(三)指导写生字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让学生注意笔画的位置。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必要时做一定的指导纠正
五、板书设计
1、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辶”和“ク
六、作业布置
1、分别找五个带有“辶”和“ク”的汉字,会拼会读
2、写十遍生字“来”“去”“不”“水”
3、回家让爸爸妈妈猜一猜今天学的谜语
七、教学反思
本课识字写字是重点,一年级的学生认识的生字词并不多,这就需要老师一步步引导学生会拼会读会写,让学生掌握简单的识字方法。
第2篇:《画》教学设计
“课内比教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画》是整个教材体系中出现的第一篇古诗课文,因此要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主。本课是一首谜语诗,谜底是画。全诗共四行,读起来似乎行行违反自然规律,其实正是暗中设谜,写出了画的特点。看远处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画上的山色却很清楚。在近处听流水,应当听到水声,但画上的流水却无声。在春天盛开的花,随着春天的逝去就凋谢了;而画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节,它都照样盛开着。人走近停在枝头上的鸟,它就会受惊飞走;但画上的鸟,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会惊飞。这些都表现出一幅画的特点。课堂是应该书声朗朗。古诗的背诵是一种必要的积累,学习古诗,最后做到熟读成诵是整堂课的最终目的。本课的四个生字有个鲜明的特点,即是两对反义词,教师可以集中利用这一点进行相对比较集中的识字教学。
【学情分析】:进入小学三个星期,我们初步训练了学生的听,集中注意听老师提问,同同学发言。听录音的内容:“说”复习老师的体温,说清楚图意,说说答案,说完整话:“读”:正确的饿朗读姿势,字字过目的朗读习惯,朗读做到“七不”:“写”:正确的握笔姿势,正确的坐姿。在训练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能比较连贯的回答一到两个小问题,因此,这堂课的要求是在多媒体的帮助下领会古诗的情感,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体验祖国文字的美好。新学生字,巩固所学笔画,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间通过儿童的吟诵,榜样示范,游戏巩固等形式,激发小朋友学习语文的兴趣。
眼睛是心灵之窗,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感线索,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此外,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录像、幻灯、电脑软件等电教手段,可以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讲述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使课堂充满生机。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有,去,无,来”四个生字的音,了解“有”和“来”意思相反
2能正确的朗诵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在教师的知道下,大致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初步感受诗歌的优美语言。
【教学要求】
1、巩固四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课件 录音机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借助课件,引出古诗
1,播放课件,学生看图,说说这幅画上面都有什么?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2学生边交流教师边板书
有 无 去 来教师指导学生书空:了解有,无,去,来的笔顺。(小老师,小书空,开火车书空)
【由于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为了适应底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对形象直观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因此让学生看课件,体验画上的内容,有比较形象直观的感受,再结合课文中的插图,有序的展开观察,初步建立画与诗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
圈出来,指名回答。
教师利用投影 并圈出: 有 无 去 来(勾画便于 学生识记)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让学生领会)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找出反义词:有和无 去和来
【低年级学生刚入学,第一次学习古诗,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学习古诗最后做到熟读成诵是整堂课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中,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帮助学生来理解诗歌的意思,本课的生字教学是两组反义词,因此生字教学更为集中】 三:朗读古诗
本课是韵文形式的谜语,诗句节奏鲜明,讲究对仗,读来琅琅上口。可让学生边读每一行诗边看图,通过读和看图,体会诗中的“山、水、花、鸟”有什么特点,从而猜出谜底。然后通过范读,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能读出节奏。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1打开语文书读(注意翻书习惯)
左手轻轻按 右手慢慢移
2看手势,注意停顿,注意哪个字是重音。(手势打底,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展示出来)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听录音(听清楚读的语气,训练边听边记)
4分组朗读,各小组进行比赛评选出读的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古诗的学习重在朗读,课堂上应书声朗朗。在朗读指导过程中,根据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教师通过范读给学生的朗读指明了方向,通过潜移默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正音,指导他们读正确,并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意境,帮助学生体验感情】 四:复习生字和古诗
开火车游戏(S形小火车,叫号游戏)叫小朋友们分别朗读诗歌,检查朗诵效果,熟悉字词。
【古诗的背诵是一种中要的积累,学习古诗熟读成诵是水到渠成的关键环节,简单机械的重复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从节奏,韵味等环节上慢慢渗透,既是读古诗语言美的享受,又增强了学习古诗乃至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口头作业布置:朗读课文中新学生字
向家长表演一下这样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回家复习也是一年级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向家长朗诵能够更好的反映出课堂学习效果,是积累学习的好方法】
第3篇:画(教学设计)
《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画》是浙教社义务教育课程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根据刚入学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段训练的重点,在教学本课时,要教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汉字,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设计理念】
识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这个难点,学生除了通过反
第4篇:画 教学设计
画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P.45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两个字,认识2个偏旁。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1.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2.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指导看图。1.激趣导入。师:“老师今天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再睁开眼睛。”(课件出示山水画)2. 指导看图。
(1)指导观察图画,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图画的感受。
(2)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教师在课件上相机点出:山、水、花、鸟。)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古人给这幅画写了一首诗,题目是《画》。让我们来听一听吧。
1.教师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