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辉《七层宝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精品范文 时间:2023-01-26 08:07:47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第1篇:朱辉《七层宝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辉《七层宝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七层宝塔

朱辉

鸡叫三遍,天还没亮。这是个阴天。唐老爹躺在床上愣了会儿神。古人闻鸡起舞,唐老爹是闻鸡起床,大半辈子都这么过来了。鸡是个好伙计,冬天日头短,夏天日头长,鸡按季节调整报晓,比闹钟体贴得多。去年搬家,进城上楼,好些旧家什只能扔掉,几只鸡他还是带来了。好在他是一楼,有个院子。院子虽小,但接地气,通四季。搬家的时候,老两口有几分不舍,也有几分欣喜。毕竟是新房子,毕竟进城了,还有个院子。

唐老爹以前,每天的事排得满满的。种菜、读读三国西游、写写字、接待乡邻,再出去转转拉呱拉呱,一天不闲着。现在客厅倒还是有一个的,进了防盗门就是,刚搬来时还有老邻居来串门,现在基本没有了。大概大家感觉差不多,那防盗门像个牢门,串门有点像探监。唐老爹有心去看看老乡亲,但从前村子的格局,路啊,桥啊,大槐树啊,都被抹掉了,房子被垒起来,六层,平的变竖的了,他爬不动。爬得动他也找不到,村子打乱了,乡亲们各奔东西,几十栋楼,长得都一样,他犯晕。

天阴着,一时半会儿不会下雨,也出不了太阳,不爽快!住老宅的时候他是黎明即起,酒扫庭除,现在这院子,稀稀拉拉的菜地,不说扫,看他都不愿意多看。可是鸡把他叫起来了。现在他人起来了,身子竖起来了,可是村子也竖起来了,他没个去处。老伴听他说要去买菜,喜出望外,一迭声说了几个好。

出门的时候,老伴正在院子里喂鸡。出了门洞,遇到了楼上的阿虎。阿虎正在捣鼓他那辆面包车,扯着透明胶带往车灯上贴。抬头看见唐老爹,他笑嘻嘻地喊一声“二爹”。按辈分他本该就这么喊,从前也一直这么喊,但今天唐老爹却被他喊得怔了怔。搬到这里不久,这“二爹”他就不出口了。他们楼上楼下住得别扭,彼此都不舒坦。唐老爹本以为是他看出阿虎的车原来是个破车,阿虎不好意思才礼下于人,但个把小时后他回来,就知道不是这个原因。他没想到,就这个把小时,家里就出了事。

出门时他当然不知道会有事。他也就是借机出来转转。出了小区,一抬头,远处的宝塔遥遥在望。不要动脑子,他的脚自然地就朝那边去了。这时他才清楚他在窗户前找的就是那座塔。看见宝塔,他才觉得安心。耳边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音,是宝塔顶层八个角上挂的铜铃在风中响,好听。宝塔叫“宝音塔”,西边一箭之地就是他的老宅。老宅已成瓦砾,现在连瓦砾都清掉了,只有宝塔还在。暮鼓晨钟消失了,宝塔还孤零零地立着。

土路、衰草、野风,唐老爹走得有点气喘。唐老爹在塔底稍一迟疑,爬上去了。风很大,满塔的风。片刻后,他站在了七层,最高处。

他朝老宅那个方位看看,又在塔顶转了一圈。全平了,地似乎矮了下去。光溜溜的大地,已经被大路小道画成了格子,河填的填,挖的挖,像是刀豁出来那么直。这是未来的开发区。朝北边眺望,黄墙红顶,一排排整齐的楼房,那是他现在的家。家具体在哪里,他找不到,也看不见。可以肯定的是,他将死在那个水泥盒子里。此刻他满耳的风,心里也空落着。

他不会晓得,此刻老伴正在那边又骂又叫。待她找到手机,她的声音才能传到唐老爹这边。唐老爹的步子有点急。他急的不是出的这件事,是老伴那急火攻心的声音让他不敢怠慢。这么个岁数了,火上了房似的,至于吗?不就是几只鸡吗?

鸡死了。一公两母都是腿笔直毛槽乱,死在院子里。老伴坐在院里的杌子上抹眼泪,嘴里乱骂,哪个天杀的药了她的鸡。唐老爹拍拍她肩膀,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东看看,西瞅瞅,心里有数了。早晨出门时阿虎朝他笑眯眯地喊“二爹”,其实就不自然。他早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了。阿虎对院子里的鸡很反感,主要是公鸡不好,早晨乱叫,让人没法睡。老伴很抵触,说鸡养在我院子里,关你什么事?唐老爹也抵触,其原因更是因为阿虎的态度。最后阿虎媳妇连狠话都飘出来了:“他不自己杀,有人帮他杀!”这过分了。但唐老爹不能服这个软。现在这个格局,楼上楼下的,几次上门来零碎说全了的,唐老爹总结一下,觉得也不无道理,其他邻居也有给阿虎帮腔的。唐老爹从善如流,折中一下,决定鸡自己处理,一只一只杀了吃。这可好,人家等不及了,还是一次性全药死了。

他心里憋气。于是写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是颜真卿的诗。“桑榆郁相望,邑里多鸡鸣”“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这是唐诗,不记得谁写的,说的是村里有鸡,人各忙各的`。现在这里虽然叫新村,但可真不是村了,容不下鸡了。

(有删节)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早晨出门时阿虎朝他笑眯眯地喊‘二爹’”,以及阿虎媳妇说的那些狠话,唐老爹已经初步判断杀鸡之人是谁了。

B、作者对唐老爹面对环境变迁的种种表现并没有加以嘲讽与批判,而是在客观冷静的描述中给以温情的观照。

C、“不要动脑子,他的脚自然地就朝那边去了”,说明唐老爹搬进城里之后还始终怀念着“让他心安”的乡村生活。

D、家里的鸡被别人药死了,唐老爹心里明明憋着气,却只是抄写古人诗句,这表现出唐老爹性格的恋旧与软弱。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防盗门像个牢门”“串门有点像探监房子”,通过人的主观感受描绘出典型的城市环境,质朴而有表现力。

B、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颇具匠心,如“天阴着”“土路、衰草、野风”等恰到好处地暗示了人物郁结的心情。

C、小说以典雅、自然的语言,塑造了“唐老爹”这样的典型人物,写出了人们在城市化进程中各方面的的变化。

D、本文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具有浓厚的时代感,作者通过构建人与人、人与时代的微妙关系,丰富了小说的思想内涵。

8、文章最后说“现在这里虽然叫新村,但可真不是村了”,为什么不是“村”了?

9、本文涉及“七层宝塔”笔墨相对较少,作者为何以此为标题?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

7、C

8、①生活环境:唐老爹居住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是从前的乡村格局了。

②生活方式:原来在村子中种菜、串门等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生活已经没有村子的生活习俗了。

③人际关系:像唐老爹与阿虎原有的人际关系、邻里之间的情感已然发生了变化,不像以前那样单纯。

9、①情节:文中唐老爹寻塔、登塔的情节是围绕“七层宝塔”展开的,和标题相照应;

②人物:围绕“七层宝塔”作者设置寻塔、登塔情节来表现人物心理。寻塔表现唐老爹对传统乡村文明的眷恋,登塔的所见所感表现了唐老爹对新的生活的隔膜与迷惘;

③环境:“七层宝塔”在本文中与那些已经被夷为平地的村落融为一体的,它们共同构筑成大的乡村文明环境,与小说的整体风格相一致;

④主题:作者通过写唐老爹寻塔、登塔的情节,揭示了在时代变迁中,如唐老爹一样习惯于传统乡村生活的人们对新生活的隔膜与迷惘,由此引发人们对乡村城市化转型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的思考(或对乡村文明命运的关注),深化文章主旨;

⑤对比:“七层宝塔”也是与城市中“黄墙红顶,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构成对比,写出“七层宝塔”对于唐老爹一样的人们来说,实际是一种精神的慰藉。

⑥象征意义:孤零零的宝塔是村落中的典型建筑,更象征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乡村文明的没落与式微

第2篇:朱淑真《暮春三首》练习及答案

朱淑真《暮春三首》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暮春三首(其一)

朱淑真①

才过清明春意残,落花飞絮便相关。

衔泥燕子时来去,酿蜜蜂儿自往还。

风静窗前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

绿槐高柳浓阴合,深院人眠白昼闲。

【注释】①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诗人。

19. 结句“闲”字含义丰富,谈谈你的理解。

20. 本诗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颈联和尾联作赏析。

【答案】

19. “闲”在这里主要表现为感时伤春(叹春意残,感落花飞絮)、无所事事孤寂无聊(看燕子、蜜蜂,观窗前榆叶、城角苔藓)的闲愁。

20. 本诗主要是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的`。末两联的前三句借景抒情,描写了风雨过后,窗前榆叶繁密,墙角苔薛绿意丛生,槐柳浓荫蔽日,渲染了幽静之感。最后一句写出了庭院深深,少有人至,甚至白日入眠的情形。表达出了诗人身处深闺看似闲适实则寂寞无聊的情感。

【解析】

1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分析。分析结句“闲”字含义,结合题目内容“暮春”,诗句内容“春意残”“落花飞絮”分析,表现感时伤春的情感。观察这些“衔泥燕子”“酿蜜蜂儿”“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景,无所事事,孤寂无聊的闲愁。

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抒情方式。诗中选取了具有暮春特点的景物描写,来抒发诗人的“闲情”。结合颈联和尾联作赏析,“风静窗前榆叶闹,雨余墙角藓苔斑”,风雨过后,窗前榆叶繁密,墙角苔薛绿意丛生。“绿槐高柳浓阴合”,槐柳浓荫蔽日,渲染了幽静之感。“深院人眠白昼闲”,少有人至,表达出了诗人寂寞无聊的情感。

点睛:抒情方式是指抒发感情的形式,大致分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类。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分四种,分别是因事缘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史抒怀。本题主要是考查借景抒情,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

第3篇:朱先生退兵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陈忠实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与革命军决一死战,古城百姓将必遭涂炭。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

未完,继续阅读 >

第4篇:朱敦儒《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朱敦儒《水龙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1-13题。(共12分)

水龙吟朱敦儒①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②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③。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释:①朱敦儒,宋代词人,本词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②巢、由:巢父、许由,都是古代的隐士。③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以铁索横江拒敌,终为晋人所破。

11、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云屯水府”三句,描绘了天上云层聚集,江面波浪翻腾,众水汇流东注入海的景象,肃穆雄浑的气势,体现出词人旷远的胸

未完,继续阅读 >

下载朱辉《七层宝塔》阅读练习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朱辉《七层宝塔》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专题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